一种基于Web前端的在线空间数据管理技术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519.06 KB
- 文档页数:6
58软件开发与应用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社科项目: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社科项目(2020YJ010)。
1 引言1995年,网景公司发布第一款商业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 ,为了提高网页互动性,网景公司设计出第一个能够在浏览器端运行的脚本语言,命名为LiveScript 。
为了借助Java 语言的营销效应,遂改名为JavaScript 。
1996年,微软发布VBScript 和Jscript 两个脚本语言,内置于其IE 浏览器中。
为了确保JavaScript 占有市场领导地位,网景公司将JavaScript 提交到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CMA )以便将其进行国际标准化,产生了ECMAScript 。
为了取得浏览器市场,网景公司在1998年成立了Mozilla 开源项目,准备开发下一代浏览器。
2003年,苹果公司发布了Safari 。
随着浏览器产品越来越多,即使有了ECMAScript 标准,但是由于标准制定较晚,所以每个浏览器都有各自的标准。
网页开发人员需要对同一个功能编写出多份代码,以适应不同浏览器。
直到2006年,John Resig 编写出jQuery ,封装实现浏览器兼容的JavaScript 细节代码,从此解决了网页开发人员处理网页兼容性问题的痛点,极大简化了前端编程。
直到今天jQuery 仍旧是使用最广泛的框架之一。
随着MVC 设计模式广泛应用于前端开发当中,Angular JS, Backbone JS, React JS, Vue JS 依次诞生并为大家所广泛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五种框架的原理及优缺点,为立志于与做前端开发的学生普及框架知识,同时给出学习和实践中选择框架的建议和启示。
2 五大主流框架介绍下面按照前端框架诞生的时间线,依次讲解jQuery 、Angular JS 、BackBone JS 、React JS 、Vue JS 这五种广泛流行的框架。
web gis原理与开发Web GIS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于在线地图浏览、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共享的方式。
它基于一系列的原理和开发技术,旨在提供用户友好的地图浏览和分析功能。
Web GIS的原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地图数据的准备和管理:Web GIS需要将地理数据转换为可在网页上展示的格式,常见的格式包括矢量数据(如点、线、面)和栅格数据(如图像)。
同时,还需要将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便快速从服务器上查询到所需的数据。
2. 地图服务的发布:Web GIS通过发布地图服务,将地图数据和功能暴露给用户。
地图服务可以是基于矢量数据的矢量地图服务,也可以是基于栅格数据的图片地图服务。
这些地图服务可以在网页上嵌入,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地图浏览、缩放和查询。
3. 空间分析与地图交互:Web GIS可以支持用户进行空间分析操作,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
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分析工具,并指定参数进行操作,系统将返回相应的分析结果。
同时,在地图上可以进行互动操作,如选择、标注、编辑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图数据。
4. 用户权限控制:Web GIS支持对地图服务和数据进行权限管理,以保护敏感的地理信息。
通过用户认证和角色管理,可以限制用户对地图数据和功能的访问和使用权限。
这样可以确保仅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和编辑特定的地图数据。
Web GIS的开发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前端开发:开发Web GIS的前端部分,主要涉及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构建用户界面,实现地图的显示和交互功能。
常见的前端框架包括OpenLayers和Leaflet等。
2. 后端开发:开发Web GIS的后端部分,主要涉及处理地图数据、提供地图服务和实现空间分析功能。
后端开发可以使用多种编程语言和框架,如Python的Django、Java的Spring等。
3. 数据库管理:Web GIS需要使用数据库管理地理数据,包括将数据导入数据库、进行索引和查询等操作。
webgis面试题WebGIS(Web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基于Web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将地理信息与互联网相结合,为用户提供在线地图浏览、数据查询、分析和管理等功能。
对于从事WebGIS开发和设计的人员来说,面试是获取工作机会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WebGIS面试题,帮助您更好地准备面试。
1. 什么是WebGIS?WebGIS是一种基于Web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存储、分析和共享,提供给用户在线地图浏览、数据查询与分析等功能。
2. WebGIS的优势有哪些?WebGIS具有以下优势:- 方便易用: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WebGIS,无需安装额外的软件。
- 实时共享:地理数据可以实时更新和共享,多人协同工作更加便捷。
- 空间分析:WebGIS能够进行地理数据的空间分析和模型建立,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
- 可视化展示:通过WebGIS,地理数据可以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增强了用户对数据的理解和应用。
3. WebGIS的核心技术有哪些?WebGIS的核心技术包括:- 地图服务(Map Service):地图服务是WebGIS中最基本的服务,通过提供标准的地图切片或动态地图的方式,将地理信息可视化在Web上。
- 空间数据库(Spatial Database):用于存储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并支持空间查询和分析等功能。
- 地理信息系统标准(GIS Standards):WebGIS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如WMS、WFS和WCS等,以实现地理数据的互操作性和共享性。
4. 请解释一下WMS和WFS是什么?- WMS(Web Map Service):WMS是一种通过Web传输地图图像的服务,允许用户在Web上浏览地图,并具备基本的地图查询和打印功能。
- WFS(Web Feature Service):WFS是一种通过Web传输地理要素数据的服务,可以实现地理要素的查询、编辑和分析等功能,支持对地理要素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HCNA-Storage (H13-611)题库 v4.01、以下关于华为RAID2.0+技术,描述正确的是()A、硬盘域中每个存储层的硬盘类型相同B、硬盘的空间被划分成固定大小的块C、用户可以为存储池(storagepoo)中的每一个存储层分别设置"RAID策略"D、grain作为数据迁移的最小粒度和构成ThinLUN的基本单位答案:ABC2、以下哪些选项不是FCSAN环境中必须的组件()A、存储设备B、FC交换机C、FCHBAD、Windows操作系统答案:BD3、SmartThin是华为OceanStorV3存储系统提供的一项按需分配存储资源的存储空间管理技术,基于虚拟化技术SmartThin减少了物理存储资源的部署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A、对B、错答案:A4、以下关于华为RAID2.0+技术中的硬盘域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个硬盘域是一组硬盘B、一个硬盘只能属于一个硬盘域C、OceanStorV3存储系统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硬盘域D、硬盘域中,硬盘的类型是相同,硬盘的大小和转速需要保持一致答案:D5、云计算的商业模式有()A、laaSB、PaaSC、SaaSD、MaaS6、华为OceanStorV3SmartTier特性可用于将数据放置到指定的磁盘类型上。
A、对B、错答案:A7、下面关于CIFS和NFS共享,描述不正确的是()A、CIFS是一个基于网络共享的协议,对网络传输的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通常采用TCP协议进行传输B、CIFS的一个缺点是Windows客户端必须安装专业的软件C、NFS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而CIFS是一个有状态的协议,NFS可以从链路故障中自动恢复,而CIFS不能D、无论CIFS或NFS协议,都需要客户端进行文件格式转换答案:BD8、某银行将上线一套业务系统,对性能和安全性要求都非常高,数据库采用了Oracle数据库,并计划将Oracle数据库部署到某存储系统中,那么,在为该Oracle数据库创建RAID组时,最优RAID策略应该是()A、RAID1B、RAID5C、RAID6D、RAID109、SCSI协议不仅可以用于主机与磁盘通信,也可以用于主机和物理带库、光盘等的通信。
Web前端技术的研究与分析随着Web应用日益普及,Web前端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Web前端技术是指构建Web应用的前端部分,通常包括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
这些技术不仅仅是显示网页,更是实现动态交互、数据处理等一系列功能的基础。
本文将对Web前端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HTML技术HTML是一种标记语言,用来描述网页的结构。
它使用标签来定义不同的元素,并以树形结构组织网页内容。
HTML的版本不断更新,当前版本为HTML5。
HTML5引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和API(应用程序接口),可以更好地支持多媒体、离线应用等功能。
除此之外,HTML也可以与CSS一起使用,改变网页的外观和布局。
二、CSS技术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是一种样式表语言,用来控制网页的外观。
它可以将网页中的元素与样式进行分离,使得网页的结构和样式更加清晰。
CSS允许将样式应用于整个网站或单个页面,也可以对不同的媒体类型进行不同的样式设置。
CSS有许多版本,当前版本为CSS3。
CSS3引入了一系列新的功能,如选择器、媒体查询、2D/3D转换等。
这些功能可以让设计师更加轻松地创建各种各样的设计效果,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三、JavaScript技术JavaScript是一种脚本语言,用来实现Web应用的动态交互和数据处理。
它可以通过DOM(文档对象模型)和BOM(浏览器对象模型)来操作网页内容和浏览器窗口。
JavaScript也具有面向对象、事件驱动、异步编程等特点,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应用场景。
JavaScript的版本也在不断更新,当前版本为ES6(ECMAScript 6)。
ES6引入了一些新的语言特性,如let/const关键字、箭头函数、模板字面量等。
这些特性可以让开发人员更加高效地编写代码,同时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四、Web前端框架随着Web应用越来越复杂,Web前端框架也应运而生。
基于Web开发的在线教育平台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学习技能的重要途径。
在线教育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为教育机构和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
本文将探讨基于Web开发的在线教育平台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技术选型等方面的内容。
1. 系统架构设计在设计在线教育平台时,系统架构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合理的系统架构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扩展性和性能。
基于Web开发的在线教育平台通常采用三层架构,包括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表现层:表现层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通常采用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实现页面展示和用户操作。
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包括各种业务逻辑处理模块,负责处理用户请求、调用相应的服务接口,并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主要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包括数据的读取、写入和更新等操作。
2. 功能模块划分在线教育平台通常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都承担着特定的任务和功能。
常见的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注册、登录、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
课程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包括课程发布、编辑、删除等功能。
视频直播模块:视频直播模块提供实时在线直播课程服务。
论坛社区模块:论坛社区模块为用户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
在线测验模块:在线测验模块用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技术选型在开发基于Web的在线教育平台时,合适的技术选型能够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术选型:前端框架:可以选择React.js、Vue.js等流行的前端框架来实现页面展示和用户交互。
后端框架:常用的后端框架有Spring Boot、Django等,可以根据团队熟悉度和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后端框架。
数据库:可以选择MySQL、MongoDB等数据库来存储用户信息、课程信息等数据。
基于Web的在线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Web在线教育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平台,它通过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和教师提供在线教学的环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Web在线教育系统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一部分。
本文将围绕Web在线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开讨论,主要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等方面。
二、系统需求分析1.用户需求分析Web在线教育系统的用户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员。
学生需要通过系统进行课程学习、作业提交、在线考试等功能;教师需要通过系统发布课程、布置作业、进行在线教学等功能;管理员需要通过系统管理用户信息、课程信息、系统设置等功能。
2.用户功能需求(1)学生功能需求:包括课程查看、作业提交、在线考试、学习记录查看等功能;(2)教师功能需求:包括课程发布、作业布置、在线教学、学生成绩录入等功能;(3)管理员功能需求:包括用户管理、课程管理、系统设置等功能。
3.系统性能需求系统性能需求主要包括系统的稳定性、用户访问速度、数据安全性等方面。
由于Web在线教育系统需要支持大量用户同时访问,因此系统的性能需求非常重要。
三、系统设计1.系统架构设计Web在线教育系统的架构设计应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性能、安全性等因素。
通常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将系统分为前端展示层、后端业务逻辑层、数据存储层等部分。
2.数据库设计Web在线教育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应充分考虑到系统的数据存储需求、数据一致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可以设计成用户信息库、课程信息库、学生成绩库等多个数据库,以满足系统的数据管理需求。
3.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是Web在线教育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体验。
可以采用响应式布局,兼容不同设备和不同分辨率的显示。
四、系统实现1.技术选型Web在线教育系统的实现可以选择Java、Python等语言作为后端开发语言,采用Spring Boot、Django等框架进行后端开发;前端可以选择Vue.js、React等框架进行开发。
基于Web的MIB浏览器的研究与实现孙萌,刘雪飞(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100192)摘要:为提高网络管理效率,实现网管数据的远程传输,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的MIB浏览器。
通过研究XML语言与ASN.1的转换来实现用XML描述MIB文档,并利用JQuery技术将其转换为MIB树状菜单呈现于浏览器页面,以便于网管人员获取MIB节点结构及其属性信息。
基于SNMP4J对MIB对象实例值进行采集和配置,并通过DOM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解析转换为XML文件以用于Web前后端数据的传输。
利用html和CSS等web技术进行了MIB浏览器前端页面的设计,并结合ajax、jsp等技术,实现了MIB数据在前后端交互以及动态地获取和呈现,带来了高效便捷的网络管理。
关键词:MIB可视化;WBM;网络管理;SNMP中图分类号:TP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4-0238-0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随着全球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近几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在不断提高,网络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及运用,网络系统呈现出复杂性的发展变化[1],因此需要对传统的网络管理技术进行改革和优化,以便提升管理质量,保障信息传递安全稳定[2]。
同时,如何对网管数据进行可视化[3],使网管人员能够更直观便捷地发现数据背后的信息是当前网络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网络管理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管理出现了新的方式,B/S结构由于自身优势逐渐取代C/S结构,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成了网络管理技术发展的趋势。
在网络管理中,管理信息库(MIB)定义了受管网络设备必须保存的数据项、允许对每个数据项进行的操作及其含义,它是被管理网络设备中所有数据对象的集合[4]。
网管的操作主要是对MIB节点对象的操作,对象之间的关系是网络管理信息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体现于MIB节点的属性值中[5],实现MIB结构及信息的可视化有助于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
Web应用程序开发的技术和方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Web应用程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Web应用程序开发是一门复杂的技术活,要求技术人员掌握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开发出高质量、高效率的Web应用程序。
本文将讨论Web应用程序开发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前端技术、后端技术、数据库技术、跨平台技术等。
一、前端技术前端技术主要涉及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主要用于Web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开发和交互设计。
其中,HTML作为Web页面的主要构建语言,是Web应用程序开发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在HTML的基础上,CSS用于Web页面的样式控制,可以使Web应用程序的界面更加美观、易读、易用。
而JavaScript则可以实现Web页面的动态交互,例如响应用户的操作、实现页面的全局刷新等。
二、后端技术后端技术主要用于Web应用程序的数据处理、逻辑控制和服务端开发。
后端技术涉及Java、PHP、Python、Node.js等技术。
不同技术的选择取决于需求和开发团队的技术水平。
例如,Java和Python通常用于Web应用程序的数据处理和逻辑控制,而PHP则常用于Web应用程序快速开发和动态网站的构建。
Node.js是一种基于JavaScript的后端开发技术,可以在Web开发中实现高性能、可伸缩的应用程序。
三、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Web应用程序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数据库技术涉及数据库的设计、管理和优化等方面。
常见的数据库技术包括MySQL、Oracle、MSSQL等。
在Web应用程序中,不仅要考虑数据的存取和传输效率,还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因此,开发人员需要掌握各种数据库技术,从而保证Web应用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跨平台技术Web应用程序开发需要考虑不同平台之间的互通性,因此,跨平台技术成为Web应用程序开发中重要的一部分。
常见的跨平台技术包括AJAX、RESTful、JSON等。
MCGS简介MCGS(Monitor and Control Generated System,监视与控制通用系统)是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套基于Windows平台的,用于快速构造和生成上位机监控系统的组态软件系统,主要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与监测、前端数据的处理与控制,可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 95/98/Me/NT/2000/xp等操作系统。
MCGS组态软件包括三个版本,分别是网络版、通用版、嵌入版。
具有功能完善、操作简便、可视性好、可维护性强的突出特点。
通过与其他相关的硬件设备结合,可以快速、方便的开发各种用于现场采集、数据处理和控制的设备。
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模块化组态就可构造自己的应用系统,如可以灵活组态各种智能仪表、数据采集模块,无纸记录仪、无人值守的现场采集站、人机界面等专用设备。
MCGS6.2网络版·良好的结构:先进的C/S(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简单的操作:客户端只需要使用标准的IE浏览器就可以实现对服务器的浏览和控制·良好性价比:整个网络系统只需一套网络版软件(包括通用版所有功能),客户端不需装MCGS的任何软件,即可完成整个网络监控系统·方便的使用:MCGS网络版服务器不要安装其他任何辅助软件,客户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强大的功能:MCGS网络版提供的网络ActiveX控件,可以方便的在其他各种应用程序中直接调用·方便的升级:MCGS嵌入版、通用版、网络版可以无缝连接,节省大量的开发和调试时间·多种网络形式:MCGS网络版支持局域网、广域网、企业专线和Modem拨号等多种连接方式,方便的实现企业的范围和距离的扩充MCGS6.2通用版MCGS6.2通用版是北京昆仑通态数十位软件开发精英,历时整整一年时间,辛勤耕耘的结晶,MCGS6.2通用版无论在界面的友好性、内部功能的强大性、系统的可扩充性、用户的使用性以及设计理念上都有一个质的飞跃,是国内组态软件行业划时代的产品,必将带领国内的组态软件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线教育培训平台技术要求指南第一章:概述 (3)1.1 平台简介 (3)1.2 技术框架概述 (3)第二章:平台架构设计 (4)2.1 系统架构设计 (4)2.2 服务端架构 (5)2.3 客户端架构 (5)第三章:数据库设计与优化 (5)3.1 数据库选型 (5)3.2 数据库设计原则 (6)3.3 数据库优化策略 (6)第四章:前端开发技术 (7)4.1 HTML/CSS/JavaScript基础 (7)4.2 前端框架选型与应用 (8)4.3 响应式设计 (8)第五章:后端开发技术 (9)5.1 后端编程语言选择 (9)5.2 后端框架选型与应用 (9)5.3 接口设计与优化 (10)第六章:用户认证与权限管理 (11)6.1 用户认证机制 (11)6.1.1 认证概述 (11)6.1.2 用户名和密码认证 (11)6.1.3 数字证书认证 (11)6.1.4 生物特征认证 (11)6.2 用户权限管理 (11)6.2.1 权限概述 (11)6.2.2 角色与权限 (11)6.2.3 权限控制策略 (12)6.3 安全防护策略 (12)6.3.1 数据加密 (12)6.3.2 防止SQL注入 (12)6.3.3 防止跨站脚本攻击(XSS) (12)6.3.4 防止跨站请求伪造(CSRF) (12)第七章:课程内容管理 (13)7.1 课程内容与存储 (13)7.1.1 方式 (13)7.1.2 存储策略 (13)7.2 课程内容管理界面 (13)7.2.1 课程列表 (13)7.2.2 课程详情 (13)7.3 课程内容发布与更新 (14)7.3.1 课程内容发布 (14)7.3.2 课程内容更新 (14)第八章:在线直播与互动 (14)8.1 直播技术选型 (14)8.2 直播互动功能设计 (15)8.3 直播课堂管理 (15)第九章:作业与考试管理 (16)9.1 作业发布与提交 (16)9.1.1 作业发布 (16)9.1.2 作业提交 (16)9.2 考试设计与实施 (16)9.2.1 考试设计 (16)9.2.2 考试实施 (17)9.3 成绩统计与分析 (17)9.3.1 成绩统计 (17)9.3.2 成绩分析 (17)第十章:数据分析与报表 (17)10.1 数据采集与处理 (17)10.1.1 数据采集 (17)10.1.2 数据处理 (18)10.2 数据可视化展示 (18)10.2.1 图表展示 (18)10.2.2 地图展示 (18)10.2.3 动态可视化 (18)10.3 数据分析与报表 (18)10.3.1 描述性分析 (18)10.3.2 摸索性分析 (19)10.3.3 预测性分析 (19)10.3.4 报表 (19)第十一章:平台运维与监控 (19)11.1 服务器部署与维护 (19)11.1.1 服务器选型与采购 (19)11.1.2 服务器部署 (19)11.1.3 服务器维护 (19)11.2 网络安全与防护 (20)11.2.1 防火墙配置 (20)11.2.2 入侵检测与防护 (20)11.2.3 漏洞扫描与修复 (20)11.2.4 数据加密 (20)11.3 平台功能监控与优化 (20)11.3.1 系统功能监控 (20)11.3.2 应用功能监控 (20)11.3.4 网络功能优化 (21)11.3.5 资源调度与负载均衡 (21)第十二章:平台扩展与升级 (21)12.1 平台扩展性设计 (21)12.1.1 扩展性设计理念 (21)12.1.2 扩展性设计方法 (21)12.1.3 扩展性设计实践 (21)12.2 新功能开发与实施 (22)12.2.1 需求分析 (22)12.2.2 功能设计 (22)12.2.3 开发与测试 (22)12.2.4 部署与上线 (22)12.3 平台升级与维护 (22)12.3.1 版本规划 (22)12.3.2 升级策略 (22)12.3.3 维护与优化 (22)第一章:概述1.1 平台简介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线教育逐渐成为现代学习的重要方式。
1.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在()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整合,特征提取等,应用一系列态势评估算法,生成网络的整体态势情况。
A. 安全应用软件B. 安全基础设施C. 安全网络环境D. 安全大数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必须会。
P48页。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是在安全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整合、特征提取等,然后应用一系列态势评估算法生成网络的整体态势状况,应用态势预测算法预测态势的发展状况,并使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态势状况和预测情况展示给安全人员,方便安全人员直观便捷地了解网络当前状态及预期的风险。
2.()是指一个操作系统中多个程序同时并行运行,而()则可以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而且每一个操作系统中都有多个程序运行,()只是单CPU模拟双CPU来平衡程序运行性能,这两个模拟出来的CPU是不能分离的,只能协同工作。
A. 虚拟化技术多任务超线程技术B. 超线程技术虚拟化技术多任务C. 虚拟化技术超线程技术多任务D. 多任务虚拟化技术超线程技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虚拟化,必须会。
P52页。
多任务是指在一个操作系统中多个程序同时并行运行,而在虚拟化技术中,则可以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而且每一个操作系统中都有多个程序运行,每一个操作系统都运行在一个虚拟的CPU或者虚拟主机上。
超线程技术只是单CPU模拟双CPU 来平衡程序运行性能,这两个模拟出来的CPU是不能分离的,只能协同工作。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从网络的作用范围可将网络类别划分为个人局域网(P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公用网(Public Network)、专用网(Private Network)B. 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它可通过软件编程的形式定义和控制网络,其通过将网络设备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使网络变得更加智能,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教育在人们生活中开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为了让人们的学习过程可以不受地域、时间限制,使得教学资源能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共享,产生了网上教学系统.学习任务的繁重,教师课堂所授知识不能当堂完全理解,教师也不可能一对一的辅导。
学生对一个知识点难点持有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理解程度,但局限于课堂时间的限制,不能交换意见。
一个可以在网上在线学习交流的平台。
可以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代学生学习动机呈多样性,学习压力因素各异,而在网络背景下的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
本在线学习交流平台主要是为在校学习的学生提供一个网络平台,可以让同学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进行网上学习,自行安排学习时间,不仅突破了学校授课的地点时间的局限性,更节约了学校的各种资源,而且还节省了老师同学的时间,网上的交流让老师同学更加的自由方便,从学习渠道方面解决学生学习知识。
本设计的开发是基于B/S结构,JAVA开发语言,采用My Eclipse开发平台及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进行开发。
关键词在线学习交流平台;B/S;JSPI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education in people life began to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order to let people’s learning process can not be regional,time limit ,make the teaching resources can be the biggest range sharing,produce an online teaching system。
Web前端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前端开发技术介绍前端开发技术是Web开发的一部分,是指通过客户端浏览器来构建Web应用程序的构建和维护过程。
前端技术主要涉及到HTML、CSS和JavaScript等。
HTML是超文本标记语言,用于定义Web页面和内容的结构和语义。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是一种用来描述Web页面样式的语言,可用于控制元素的大小、颜色、字体、排版等。
JavaScript是一种基于对象和事件驱动的编程语言,广泛用于Web 应用程序开发,可用于创建动态Web应用程序和交互。
二、前端开发技术的应用前端开发技术在Web应用程序开发中有广泛的应用,如下:1、响应式Web设计响应式Web设计通过使用CSS3媒体查询和HTML5实现了在不同设备上呈现相同网站内容的目标。
这使得用户可以在任何设备上访问和使用一个网站,而不需要在手机上缩放或放大页面。
2、Web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是指运行在Web浏览器上的应用程序,可以在不同的设备和操作系统上工作,并且能够与Internet进行交互。
Web应用程序可以用于许多领域,如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医疗保健和金融等。
3、动态Web应用程序动态Web应用程序使用JavaScript框架(如React、Angular和Vue)创建,并使用API和Web服务与服务器进行交互。
这种应用程序在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时能够提供快速反应,也能够与其他应用程序或服务进行数据交换。
4、移动Web应用程序移动Web应用程序可以让用户通过他们的移动设备进行实时访问,而不需要下载或安装本地应用程序。
这种应用程序是使用Web Tools和HTML技术构建的,用于在iOS和Android设备上开发和发布。
三、前端开发技术的研究趋势前端开发技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改进,下面介绍一些当前的趋势:1、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很多公司正在探索如何使用这些技术来改进前端开发。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6, 6(1), 30-35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6 in Hans. /journal/csa/10.12677/csa.2016.61004A Technical Method of Online SpatialAttribute Data Management Basedon Web Font EndLijie Zhou, Zhihong Li, Cui LiSchool of Geographic Scienc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Received: Jan. 8th, 2016; accepted: Jan. 22nd, 2016; published: Jan. 27th, 2016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Based on B/S framework of web system, this article realizes the visualization management of web front end of spatial data. According to HTML5 CSS3, the User Interface of data management in web browser is realized, and Javascript can be used to achiev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eb browser and users. The server uses SQLite database to store data, the design of the database with data sto-rage table and data field mapping to realize dynamic management. The Geoserver platform of in-dependent research is used as a web server for web applications; this platform provides a series of database management API, including WebSQL API and SQLScript API, and transforms the data between server side and browser side with AJAX, so as to realize the data of the browser side management and server side storage. By managing the resource table and resource control table in the database, the sharing of spatial attribute data can be realized.KeywordsSpatial Data, Font End Management, Server Side Storage, Data Sharing, Web Font End一种基于Web前端的在线空间数据管理技术方法周力杰,李治洪,李翠周力杰等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收稿日期:2016年1月8日;录用日期:2016年1月22日;发布日期:2016年1月27日摘要本文通过基于B/S架构的WebGIS系统,实现空间数据的web前端可视化管理,通过HTML5、CSS3实现浏览器端数据管理UI界面,通过Javascript实现浏览器端和用户的交互功能。
服务器端使用SQLite数据库存储数据,数据库的设计采用数据存储表和数据字段映射表实现数据字段的动态管理。
本实验室自主研发的Geoserver2013平台充当web服务器进行web应用的发布,通过该平台提供的一系列数据库管理API,AJAX技术实现数据的前后端交互,从而实现数据的前端管理和后台存储功能。
通过管理数据库表中的资源表和资源控制表,实现地理空间属性数据的共享。
关键词空间数据,前端管理,后台存储,数据共享,Web前端1. 引言传统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需要借助专业软件如ArcGIS、MapInfo等,一方面,用户需要购买或下载软件,并在本地安装,有一定使用成本;另一方面,这类软件的专业性较强,功能庞大复杂,非专业人员不易操作。
而在线的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平台,通过集成桌面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简化各功能模块的操作流程,将用户常用功能在web平台上实现,提供更简便的操作,而特定用户需要的功能通过高级定制的方式实现。
使用在线的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平台可以给用户使用提供很大的便利,首先,该管理平台是基于WebGIS的一个B/S结构的在线平台[1],免安装,减轻用户的使用成本;其次,该平台集成了桌面软件的常用功能,并简化了操作流程,这样既能满足用户需求,又可以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最后,该平台提供了空间数据导出和在线分享功能,用户将地图数据导出到本地,也可随时随地一键分享自己的地图给特定组别,作为一个成果分享的交流平台。
目前,ESRI的ArcGIS online [2]能基于在线环境提供地图的编辑及可视化,openStreet Map [3]可以在线创建空间要素以及对要素的空间数据进行简单的编辑,地图慧[4]在线制图平台只提供空间属性数据的管理。
但是他们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空间数据编辑的便捷性问题,在数据编辑过程中,无法进行批量修改,无法对空间数据进行条件查询等。
不支持shp格式空间数据的导入。
不支持空间数据的导出,用户采集的空间数据无法导出,用户可以在线应用,但没法下载到本地,进行二次使用等等。
这些工具类的软件都只是实现一部分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本平台对所有常用功能进行整合以及精简,在本平台中得到很好的实现。
2. 整体架构设计根据前期的需求分析,确定相应的功能模块,设计相应的UI界面。
本文采用HTML5的文档类型,使用标签元素搭建网页的整体框架。
有了框架后,通过设置CSS样式,尽可能的在网页中还原UI的界面,这时网页还只是静态页面,无法与用户进行交互,需要利用Javascript编写响应用户的各种事件,在交互过程中需要通过AJAX实现前后端数据的传递。
在服务器端利用本实验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周力杰等Geoserver 2013 [5]平台作为Web服务器,可以充当地图服务和数据库操作引擎。
通过这些形成一套完整的前后端空间数据服务平台。
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3. 关键技术3.1. 服务器端数据库设计在后台数据库设计方面,如果将用户上传的表格,直接做为数据库中的一张表来存储,表格在数据库中的字段名必须使用英文名称,虽然这种设计会使后台库表设计以及前端代码逻辑变得简便,但是这种设计使得表格字段在浏览器端显示为英文名称,英文字段名不利于用户的阅读,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这在库表设计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也不会使库表设计的逻辑过于复杂。
本平台通过数据存储表和字段信息表结合使用,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数据存储表用来存储表的数据,表中的字段设计采用虚拟字段V1,V2,…,Vi。
考虑到后期表格管理的可扩展性,在数据存储表中预留50个字段,虽然这样会浪费少量计算机内存资源,但是通过预留字段可以很好的解决字段添加和删除的问题。
字段信息表用来存储字段的中英文映射信息,所有的数据库表的字段映射信息都记录在这张表中。
3.2. 前端脚本实现空间数据的管理前端通过Geoserver2013提供的SQLScript和WebSQL API [6]实现数据的上传、读取、修改等操作。
空间数据管理应用,如图2。
3.2.1. 数据导入空间数据的导入分为图层的导入以及属性数据的导入。
图层的导入格式支持shp格式,属性数据支持csv格式导入。
现有的csv格式的数据导入都是通过将文件整个网络传到服务器端特定目录下,然后利用服务器端语言进行读取然后存入数据库表中,本文通过在前端HTML5技术解析表格文本,通过数据服务接口直接保存到数据库中,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服务器端压力[7]。
前端HTML和CSS设计好用户上传表格的界面。
属性表格数据导入,传统的在Web端表格导入方法都是将csv文件整个传到服务器端,利用服务器端语言来读取该表格中的数据然后存入数据库中,最后删除该临时上传的表格。
本系统通过HTML5提供的FileReader API [8]合使用input标签元素,type属性设置为file,利用该API提供的readAsText()方法读取表格中的数据保存在浏览器内存中,该方法第一个参数为获取的file对象,第二个参数为设置的读取文件的编码方式,默认是UTF-8,由于csv格式默认使用GB2312编码方式,所以这里编码方式要设置成GB2312。
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在前端读取表格数据。
Figure 1. System architecture diagram图1. 系统架构图周力杰等Figure 2. Application of spatial data management图2. 空间数据管理应用读取完成后执行onload回调函数[9]中,参数data是存储数据的二维数组,对数据进行处理,将数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存储字段映射信息,另一部分存储数据记录,有了字段映射信息后,需要用户手动填写所有的字段的类型,字段对应的单位信息。
通过WebSQL中的SQLTask、SQLExec和SQLInsert接口将数据传入后台服务器中存储,实现表格的创建以及字段信息和表格记录的插入。
在传输中浏览器会通过gzip进行数据压缩,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
图层的导入是通过Geoserver提供的Geoutil接口,将shp文件转成数据库要素表,转成的要素表既包含几何信息也包含属性信息,在前端显示的时候将几何信息字段隐藏。
3.2.2. 数据的查询与展示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在空间数据管理界面上,属性数据的字段都为英文名称,对于非专业用户来说阅读起来相当困难,如果采用中文命名字段名,会增加数据库的不稳定性,容易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