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9.1
- 格式:ppt
- 大小:6.77 MB
- 文档页数:10
2019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基础系列(1)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山东莱州一中质检]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因水的含量多,故O的含量(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最多,H次之C.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不同,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的含水量高D.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肌无力症状答案:C 解析: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根据其在细胞中的含量划分的,A错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O的含量(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最多,其次是C,B错误;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种类、器官种类、生长发育时期等因素有关,萌发种子代谢活跃,其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C正确;哺乳动物的血钙浓度如果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D错误。
2、鱼体内的遗传物质水解后,对水解产物的判断错误的是( )A.1种五碳糖B.4种脱氧核苷酸C.4种含氮碱基D.8种核苷酸答案:D 解析:鱼体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DNA初步水解产物是4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为1种脱氧核糖、4种含氮碱基和磷酸。
3、[2018·湖南重点校模拟]GTP是细胞的正常成分,与ATP相似,参与许多生化反应,如可以为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直接提供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G”表示鸟嘌呤B.GTP分子中含有高能磷酸键C.GTP水解产物可用于合成DNAD.蛋白质合成旺盛时,核糖体附近GTP含量一定增加答案:B 解析: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GTP与ATP相似,可知GTP中的“G”表示鸟苷,A错误;GTP与ATP相似,可以为一些反应直接提供能量,因此,GTP分子中含有高能磷酸键,B正确;GTP的水解产物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可用于合成RNA,C错误;蛋白质合成旺盛时,消耗的GTP增多,但运往核糖体附近的GTP也增多,并且与ATP相似,GTP和GDP的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所以不能确定核糖体附近的GTP含量一定增多,D错误。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选择题标准练(9)满分36分,实战模拟,8分钟拿下高考客观题满分!1.如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有丝分裂过程的图是③④⑤B.细胞①的形成过程:④→③→⑤→②→⑥→①C.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D.图③④⑤⑥中都具有同源染色体【解析】选C。
①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为精细胞(或卵细胞);②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③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④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为正常体细胞;⑤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进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是有丝分裂后期;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进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①和②细胞中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2.美国加州大学某教授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
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该成果中分解酒精的酶位于细胞质基质中B.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C.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解析】选D。
该成果中分解酒精的酶随着食物进入消化道分解酒精,A错误;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能被分解酒精的酶分解,B错误;纳米级小笼子不进入血液,直接进入消化道中分解酒精,C错误;纳米级小笼子可以防止消化道内蛋白酶将分解酒精的酶水解,D正确。
3.分泌蛋白Shh在人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由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Shh基因控制合成,固醇类复合物是控制该基因转录过程所必需的。
2019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基础系列(9)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 •豫南九校联考]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严重缺铁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产生乳酸中毒B.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C.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mR\A存在明显差别D.W+进入神经细胞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因为铁是参与血红蛋白构成的主要成分,所以严重缺铁的人体内血红蛋白较少,造成该人进行无氧呼吸较多,更容易产生乳酸屮毒,A正确;蛋白质的多样性与空间结构有关,而D7A分子的多样性与空间结构无关,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B错误;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RNA存在明显差别,C正确;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是协助扩散,不需要ATP提供能量,D正确。
2、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酸种类、数冃相同的蛋白质的结构也相同B.相邻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会影响蛋片质空间结构的多样性C.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D.功能相同的蛋白质的结构也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蛋白质的结构取决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加工形成的蛋白质的空I'可结构,A错误;相邻氨基酸之I'可都以肽键连接,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多样性无关,B错误;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其特定结构发生改变后,其功能也会发生改变,C正确;功能相同的蛋白质的结构不一定相同,D错误。
3、将酵母菌细胞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和IM)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C.甲、乙、丙试管中均有ATP产生D.丙试管中无CO?产生答案:B解析:甲试管屮放入的是细胞质基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甲试管屮的葡萄糖可以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CO2, A错误;乙试管川有线粒体,葡萄糖不能直接在线粒体中发生反应,B正确;由于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因此不产生ATP, C错误;丙试管中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丙试管中的衙萄糖只能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CO?, D错误。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综合评估检测(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生物或细胞中,含磷脂最少的是( )A.蛙的红细胞B.酵母菌C.噬菌体D.小鼠成熟的红细胞【解析】选C。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含有磷脂;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也无生物膜,不含磷脂。
2.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D.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解析】选A。
细胞核可完成DNA复制及mRNA、tRNA合成和加工,A项正确;肽链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项错误;线粒体不能直接将葡萄糖氧化分解,只有经过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即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初步氧化生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后,才能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C项错误;溶酶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种酸性水解酶,是在核糖体内合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形成的,D项错误。
3.下列生理过程伴随着形状改变,其中不一定需要ATP供能的是 ( )A.在胰岛素分泌过程中细胞膜的形状发生改变B.在篮球比赛等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发生收缩C.载体蛋白协助运输葡萄糖过程中形状发生改变D.植物细胞在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解析】选C。
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需要 ATP供能,A错误;在篮球比赛等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的收缩需要消耗ATP,B错误;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时可能不需要ATP,如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也可能需要ATP,如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正确;植物细胞在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会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细胞液浓度增大后,会吸水而自动复原,D错误。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创新预测预测点1.渗透作用原理及应用1.淀粉和葡萄糖在半透膜中的通透性如图1所示,图2的实验结果(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最可能是( )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B.图甲中水柱a将保持不变C.图乙中水柱b将保持不变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解析】选D。
图甲中半透膜两侧是清水和淀粉溶液,存在浓度差,发生渗透作用,刚开始水柱a升高,到一定高度后,由于液面高度差的存在,导致水柱a 不再升高;图乙中半透膜两侧是清水和葡萄糖溶液,存在浓度差也发生渗透作用,刚开始水柱b升高,随着葡萄糖透过半透膜,两侧浓度差逐渐减小,所以水柱b又下降。
预测点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2.下列关于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吸水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则一定是活细胞C.质壁分离时,蔗糖溶液浓度越高越好D.显微镜观察到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有一定距离时,细胞一定正在发生质壁分离【解析】选B。
水分子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只有活细胞才会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B正确;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会使植物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不会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C错误;当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时,细胞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错误。
预测点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3.将哺乳动物的两种细胞分别置于同一浓度的X溶液中,测定在通气和未通气状态下两种细胞对X的吸收速率,得到如表所示结果,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细胞内外X的浓度差是影响细胞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B.两种细胞吸收X均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C.细胞1吸收X需要消耗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D.细胞2吸收X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解析】选C。
由细胞1在未通气和通气后吸收速率由3→5可推断该细胞吸收X与O2有关,故应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既需载体蛋白参与,又消耗能量。
届《世纪金榜》高考一轮生物复习热点专题突破系列(三)热点专题突破系列(三) 自由组合定律的9∶3∶3∶1的变式【三年考情分析】近几年高考常对自由组合定律F2的性状分离比9∶3∶3∶1(即9A_B_∶3A_bb∶3aaB_∶1aabb)进行变式考查,对近三年高考分析如下:子代表现子代有两种表现型分离比15∶1 9∶7 13∶3 9∶3∶4近三年考情统计20XX年福建T28, 20XX年新课标全国卷T32, 20XX 年福建T27, 20XX年山东T27子代有三种表现型9∶6∶1 12∶3∶120XX年上海T30【分类突破通关】类型一子代有两种表现型【通关典例】(20XX年福建高考)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
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亲本组合①紫色叶×绿色叶②紫色叶×绿色叶F1株数紫色叶121 89 绿色叶0 0 F2株数紫色叶451 242 绿色叶30 81请回答:(1)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
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解题指南】(1)理论基础: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异常分离比的分析:由组合①的F2中紫色叶∶绿色叶≈15∶1,可知符合“(9∶3∶3)∶1”的变式,即绿色叶的基因型应该为双隐性aabb,其他基因型控制的性状均表现为紫色叶。
由表中组合①知F1自交得F2中紫色叶与绿色叶比值约为15∶1,则F1的基因型为AaBb,绿色叶为双隐性,所以基因型为aabb,纯合紫色叶亲本基因型为AABB;F2紫色叶基因型包括A_B_、A_bb、aaB_,共15份,其中1AABB、1AAbb、1aaBB为纯合子基因型,所以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15=1/5。
知识点21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016·天津高考T4)将携带抗M基因、不带抗N基因的鼠细胞去除细胞核后,与携带抗N基因、不带抗M基因的鼠细胞融合,获得的胞质杂种细胞具有M、N 两种抗性。
该实验证明了( )A.该胞质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B.该胞质杂种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C.抗M基因位于细胞质中D.抗N基因位于细胞核中【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把握两个方面:(1)题干关键词:胞质杂种细胞、去除细胞核。
(2)关键知识:细胞全能性的含义、判断基因位于细胞核或细胞质的方法。
【解析】选C。
只有将该胞质杂种细胞培育成小鼠,才能证明该胞质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A项错误;该实验没有证据表明该胞质杂种细胞能无限增殖,B项错误;携带抗M基因、不带抗N基因的鼠细胞去除细胞核后,与不带抗M基因、携带抗N基因的鼠细胞融合,杂种细胞具有M、N两种抗性,说明细胞质中含有抗M基因,但不能确定抗N基因的位置,C项正确,D项错误。
2.(2016·江苏高考·T9)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PEG是促细胞融合剂,可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B.用原生质体制备人工种子,要防止细胞破裂C.骨髓瘤细胞经免疫处理,可直接获得单克隆抗体D.核移植克隆的动物,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1)明确PEG在植物细胞杂交过程中的作用。
(2)理解单克隆抗体准备与核移植的原理。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核移植及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PEG是促细胞融合剂,不能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需要先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去掉形成原生质体,才能诱导其融合,A项错误。
制备人工种子的外植体是完整的植物细胞,不是用原生质体,B项错误。
骨髓瘤细胞具有增殖能力,但不能产生抗体,C项错误。
在核移植技术中,重组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来自去核的卵细胞,则核移植克隆的动物的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D项正确。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创新预测预测点1.减数分裂图像分析1.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有关图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动物体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B.图甲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根据图中有关细胞无法确定该动物的性别D.图丙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解析】选C。
分析四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可知,该动物体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正确;图丙细胞染色体正在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可以判断该动物为雄性,C错误;丙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未分裂,每条染色体均包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丙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D正确。
【加固训练】如图甲、乙、丙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相关细胞分裂图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二倍体生物是雌性动物B.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C.若丙细胞为乙细胞的子细胞,则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D.甲细胞着丝点分裂前形成2个四分体【解析】选D。
由于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二倍体生物是雌性动物,A正确;根据三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可知,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B正确;根据乙、丙细胞中染色体大小和颜色可知,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C正确;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形成四分体,D错误。
预测点2.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2.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如图①~④代表该生物体内相关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世纪金榜导学号14120081A.图中①一定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B.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图①所示的过程中C.图中②、③分别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可用图④表示【解析】选A。
图中①染色体数减半,一定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分子数目加倍,应发生在图④所示过程中,B错误;图中②可表示间期DNA分子复制前的时期,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应用图①表示,D错误。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阶段评估检测(二)(第三、四单元)(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解析】选B。
细胞内有些酶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催化ATP合成与分解的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A正确;低温能抑制酶活性,但是酶的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导致酶结构被破坏的因素有高温、过酸或过碱,B错误;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底物被其他酶降解,D正确。
2.(2018·长沙模拟)科学家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pH对来自同一生物体的酶A和酶B的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pH从2调至6,酶B的活性逐渐增强B.酶B的催化效率始终高于酶AC.酶B具有高效性,酶A不具有高效性D.酶A与酶B可能在不同部位起作用【解析】选D。
将pH从2调至6,酶B的活性不变,A错误;在不同的pH条件下,酶A和酶B的活性大小有区别,pH小于5时,酶A的活性大于酶B;pH等于5时,酶B与酶A的活性相等;pH大于5时,酶B的活性大于酶A,B错误;酶A和酶B的催化作用都具有高效性,C错误;酶A与酶B催化活性的最适pH 不同,应该在不同部位发挥作用,D正确。
3.关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开始实验时4支试管(1号试管对照;2号试管加热;3号试管滴入FeCl3溶液;4号试管滴入肝脏研磨液)内的过氧化氢分子的能量状态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分子正处于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知识点12 人类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1.(2014·海南高考·T20)在某只鸟的一窝灰壳蛋中发现了一枚绿壳蛋,有人说这是另一种鸟的蛋。
若要探究这种说法是否成立,下列做法中,不可能提供有效信息的是( )A.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B.待该绿壳蛋孵出小鸟后观察其形态特征C.将该绿壳蛋与已有的鸟蛋标本进行比对D.以绿壳蛋蛋清与该鸟血浆蛋白为材料做亲子鉴定【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一窝灰壳蛋中发现了一枚绿壳蛋”。
(2)关键知识:生物的变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
A项中,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属于鸟类的母性行为,故A项能提供有效信息。
B项中,该绿壳蛋孵出小鸟的表现型受基因型影响,观察其形态特征可以提供有效信息。
C项中,将该绿壳蛋与已有的鸟蛋标本进行比对,能提供有效信息。
D项中,用蛋白质不能进行亲子鉴定,因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故D项不能提供有效信息。
2.(2014·江苏高考·T8)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解题指南】关键知识:细菌个体存在着抗药性的差异,有些抗药性强,有些抗药性弱,抗生素等对细菌个体的抗药性差异进行选择,留下的个体抗药性强。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生物的进化和免疫。
抗生素并非导致突变的因素,即突变在前选择在后,抗生素对细菌只起选择作用,故A选项错误;细菌的变异与是否接触过抗生素无关,所以即使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进入新生儿体内的细菌中也存在抗药性的类型,故B选项正确。
免疫球蛋白与致病菌的耐药性无关,故C 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