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及胆道系统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10
肝脏和胆囊的解剖和功能作为消化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器官,肝脏和胆囊承担着多种生理功能。
肝脏是消化系统最大的器官,而胆囊则是肝脏的辅助器官。
两者密不可分,对于身体的影响也非常大。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肝脏和胆囊的解剖和功能。
一、肝脏的解剖结构肝脏位于腹腔内,呈楼梯状,左右有两个叶,表面有膜覆盖。
肝脏的下缘向前突出,形成肝门。
肝脏外部由纤维分隔成大小不一的小肝叶,而内部的细胞则由肝窦间隔隔开。
肝脏的血液供应及排泄则有肝门提供门静脉血、门肝动脉血和引流胆汁的肝管。
肝门处的肝细胞汇聚成小叶,小叶之间有小的通道互相连接,形成肝胆管。
肝细胞的功能包括肝糖原贮存、转化及合成、蛋白和血红蛋白分解、胆红素代谢、酶分泌、糖、脂肪吸收等。
二、肝脏的功能肝脏作为最大的消化系统器官,拥有多种生理功能。
1、代谢能力强肝脏是人体代谢的最主要器官之一,能处理多种物质并分解代谢。
肝脏对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具有转化、合成、储存和排泄等多种功能,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
2、解毒能力肝脏能够分解体内以及外界的多种有毒物质,例如酒精、药物、环境污染物等。
通过肝细胞内的酶促反应,这些物质会在肝脏内被分解、转化、或者被改变其化学性状后从尿液或粪便中排泄出去。
3、合成能力强肝脏的合成能力极为出众,它能够合成胆汁、蛋白质、血浆蛋白、荷尔蒙等。
4、药物储存和排泄肝脏对道入药物储存、代谢、转化、蓄积、释放和排泄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大多数药物都是通过肝脏代谢再通过肾脏排泄出体外的。
三、胆囊的解剖结构胆囊是人体中一个小的、囊状的器官,位于肝脏下表面。
胆囊相对肝脏而言较小,是萎缩的囊状结构,形似一枚针状葫芦。
胆囊的大小因为膈的升降而不断变化,容积一般为30-60ml。
胆囊上部是胆囊床,床面上能略微感觉到胆囊的位置。
胆囊内部有许多细长的小泡,这些小泡的内壁有许多细胞。
其主要功能是存储和排泄胆汁。
四、胆囊的功能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和排泄胆汁。
胆汁是由肝细胞产生的,存储在胆囊中。
胆道解剖与生理一、胆道系统的应用解剖胆道系统包括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两部分,起自肝内的毛细胆管,其终末端与胰管汇合后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肝内胆道:包括肝段胆管、肝叶胆管和肝内左、右肝管;肝外胆道:包括肝外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图46-1)。
1、肝内胆道解剖肝内胆管起自肝内的毛细胆管,继而汇集成小叶间胆管、肝段胆管、肝叶胆管和肝内左、右肝管。
肝内胆道肝内左、右肝管肝内胆管的行径与肝内门静脉和肝动脉及其各级分支走行大体一致,三者均为一结缔组织鞘(Glisson鞘)所包绕(图)。
肝脏Glisson鞘肝内胆管、肝内门静脉、肝动脉三者结缔组织鞘——Glisson鞘肝内胆管可按肝的分叶、分段来命名,左、右肝管为一级支,左内叶、左外叶、右前叶、右后叶胆管为二级支,各肝段胆管为三级支。
2、肝外胆道解剖肝外胆道系统包括左肝管、右肝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
(1)左、右肝管和肝总管肝总管由左、右肝胆管在肝门横沟的深处汇合而成。
右肝管位于肝门横沟的右侧,位置较深,深入肝的后上方,较为粗短,长约2~3cm,由右前叶和右后叶胆管汇合而成,并接受来自尾状叶右段及尾叶突的小胆管,其与肝总管之间的夹角约为150o。
左肝管位于肝门横沟左侧,多由左外叶胆管和左内叶胆管汇合而成,还接受来自尾状叶左段小胆管的胆汁,左肝管较为细长,部位较浅,长约2.5~4cm,其与肝总管之间形成约90o的夹角。
肝管的变异较多,有时还可见到副肝管,尤其是右侧副肝管较为多见,由肝门右侧出肝,可汇入肝管、胆囊管或胆总管。
肝外胆道图(总示意图)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胆总管在肝门部,肝管、门静脉和肝动脉三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一般前方是左、右肝管,中间是肝左、右动脉,后方是门静脉左、右分支;肝固有动脉分为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其分叉点最低,门静脉分为肝左、右支的分叉点略高,而左、右肝管汇合点的位置最高。
肝总管全长约2~4cm,直径约0.4~0.6cm,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右前方,其下方与胆囊管汇合而成胆总管(上图)。
胆道系统的解剖
胆道系统指的是胆囊、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的结构。
它起
到储存、浓缩和排泄胆汁的功能。
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包括以下部分:
1. 胆囊(Gallbladder):位于肝右叶的下表面,形状像梨,具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
胆囊与肝内胆管通过胆囊管
相连。
2. 肝内胆管(Intrahepatic bile ducts):这些管道位于肝脏内部,将肝细胞产生的胆汁从肝脏输送到肝外胆管。
肝
内胆管最终汇集成肝总管。
3. 肝总管(Common hepatic duct):该管道是肝内胆管的汇集部分,由肝内胆管和肝囊管的结合组成。
4. 肝囊管(Cystic duct):肝囊管是连接胆囊和肝总管的管道,它负责将储存在胆囊中的胆汁输送到肝总管。
5. 肝外胆管(Extrahepatic bile ducts):肝总管与胰腺的胰管在胰头处相遇,形成主胆管。
主胆管经过胆囊下方的壁射孔时,将胆汁进一步输送到十二指肠。
6. 十二指肠(Duodenum):主胆管通过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的Vater乳头。
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独特而复杂,其中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协同工作以完成胆汁的储存、浓缩和排泄。
胆道系统应用解剖和生理概要一、胆道系统应用解剖胆道系统包括了肝内胆管和肝外胆道两大部分,肝内胆管包括毛细胆管、终末小胆管、小叶间胆管、肝段胆管、肝叶胆管、肝左右管;肝外胆道包括肝总管、胆囊、胆囊管、胆总管及壶腹部。
肝脏和胆道系统的发生、发展是一复杂过程,所以带来许多解剖上的畸形。
从肝内的胆小管开始,最终到胆总管末端的十二指肠乳头,成为一条主要功能为输送肝胆汁的管道,但它并非仅仅是一条输送管道,胆管上皮细胞一一胆管细胞虽仅占肝脏细胞总量的3%〜5%,但它却制造出每日排出胆汁的40%o应当重新审视胆道系统的功能,它对胆汁的生成、调节与胆汁酸的相互作用、内分泌、旁分泌和免疫作用均十分重要。
需加深对胆道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病理学认识,并据此改变对胆道疾病的诊治概念。
(一)胆道系统胚胎学和常见先天性畸形胆道系统和肝脏均自胚胎前肠发育而来,在4周时,前肠末端的腹侧上皮增生,并突出形成一憩室样囊状突起,称肝憩室,这是肝、胆囊和胆管的共同胚胎原基,后来生长延伸进入原始横膈内,下端扩大分为头尾两支。
头支较尾支大,后发育为肝实质、肝内胆管和肝管;尾支开始为实心的细胞索,最早形成胆总管,胆囊管次之,最后出现胆囊,胆囊在第8周时才形成囊腔。
胆总管开始是开口于十二指肠腹侧壁,但十二指肠转位和右侧壁发育快于左侧壁,胆总管开口就渐向十二指肠内背侧移位,最终与胰腺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
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发育不全或重建受阻,即可发生各种先天性畸形疾病。
1胆管闭锁正常情况下,肝内、外胆管有一个管腔暂时闭合和重新管腔化的过程,如管腔化重建受阻,就可能发生肝内或肝外胆管闭锁,肝外闭锁较多见。
2.胆总管囊肿这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胆总管与胰腺管交汇处的连接异常,致使胰液反流至胆总管,破坏其上皮而产生各种形状的囊肿。
其他如胆总管管壁薄弱和管内压力增加也可致病。
3.胆囊先天性畸形①胆囊憩室:可发生在颈体和底部;②胆囊管异常:如胆囊管缺如、异常开口、走行异常等;③双胆囊:同时有两条胆囊管,分别开口于胆总管;④胆囊缺如:可无胆囊、无胆囊管或实体胆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