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优秀课件教学文案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39
《木兰诗》的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木兰诗》的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木兰诗》的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的优秀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想: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的教案课件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木兰诗》的背景和作者。
2. 能够熟读并背诵《木兰诗》。
3. 能够分析《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木兰诗》的内容和意义。
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木兰诗》的诗意和诗意。
2. 《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2 教学难点1. 《木兰诗》中一些生僻词汇和古文句式的理解。
2. 对《木兰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和解读。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1. 对《木兰诗》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2.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参考书籍。
3.2 学生准备1. 预习《木兰诗》。
2. 了解《木兰诗》的背景和作者。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通过介绍《木兰诗》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朗读《木兰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木兰诗》,理解诗歌内容。
2. 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3 课堂讲解1. 讲解《木兰诗》的诗意和诗意。
2. 分析《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4 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木兰诗》中的生僻词汇和古文句式的理解。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4.5 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诗歌默写练习。
2. 学生进行诗歌解析练习。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1. 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言和讨论进行评价。
2. 对学生的诗歌默写和解析能力进行评价。
5.2 课后作业评价1.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木兰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对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文学作品的比较1.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描写女性英雄的文学作品,如《西施赋》、《杨家将》等。
《木兰诗》优秀课件Introduction:《木兰诗》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篇长篇叙事诗,讲述的是军功赫赫的代表人物花木兰最终赢得皇帝的嘉奖的故事。
本篇课件将主要介绍《木兰诗》的背景,诗歌结构,主题和历史贡献,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Part 1:《木兰诗》的背景1.1 原著背景介绍- 《木兰诗》出自《唐诗精选》的一部分,又称多闻天子。
- 依据诗歌本身,我们可以推断这篇诗歌的创作时间为唐朝中后期。
1.2 故事背景设定- 《木兰诗》的主角花木兰原本是有四个长兄的家庭,由于三年征战,所以家人还是比较关心她的成长。
Part 2:诗歌结构2.1 诗歌的整体结构- 诗歌的整体结构是叙事结构,线性叙述木兰从发愤读书到化身为男儿到战争中表现优异的全过程。
- 每一部分中,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逐渐展现出木兰的英勇气概和所表达的感情。
2.2 语言风格和用词- 诗歌用词精准,表达了作者的良心和对家国的热爱。
- 作者使用了很多修辞映象,例如描绘天空的色彩,表示对木兰不安心情。
Part 3:主题和历史贡献3.1 主题- 《木兰诗》的主题突出体现了女兵革命家的优秀品质,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大义的忠诚,以及对家和爱情的牺牲和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3.2 历史贡献- 《木兰诗》的历史贡献:表现女子壮志凌云,表彰女性在战争中的杰出表现。
- 《木兰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促进了女权主义的思想和传统女性崇尚勇气和理想的文化传承。
Part 4:课堂讨论- 你觉得《木兰诗》对当代社会还有哪些启示?- 你怎么看待女性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地位和自我价值?Part 5:课后作业- 阅读其他女性题材文学作品,例如《红楼梦》、《大明宫词》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和变迁。
- 组织同学们观看电影《花木兰》或其他类似电影,以加深大家对女性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的认识和理解。
Conclusion:《木兰诗》用生动细腻的描绘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英雄形象,弘扬了女性的崇高品质和无畏精神,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