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7:7-5-44 内河主要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
- 格式:xlsx
- 大小:16.38 KB
- 文档页数:2
2017年我国港口发展回顾及2018年展望中国港口协会秘书长丁莉0 引言2017年,我国港口行业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16.2亿吨,同比增长7%,较上年加快3.8个百分点,其中内河港口增速快于沿海,内贸增速快于外贸;集装箱货物吞吐量2.2亿TEU,同比增长8.7%,其中内河港口增速大幅快于沿海港口。
进入2018年,初步预计,影响港口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总体将持续改善,港口行业总体保持稳中求进发展态势,并将进入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关键阶段。
1 港口生产形势分析1.1 港口集装箱码头运行分析2017年以来,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总体向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达到8.7%,高于上年近5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的最快增速。
外贸干线枢纽港表现尤为突出,如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广州港增速分别达到8.2%、14.3%、8.3%、9.1%。
多个港口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例如上海港集装箱总量达到4000万TEU,广州港首次突破2000万TEU,厦门港则达到1000万TEU。
内贸集装箱业务发展较快。
在当前国内水路运输通道不断优化的情况下,包括长江、珠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内河支线运能提升、内贸集装箱多式联运组织效率不断提高、散改集及件改集、环境保护等因素的促进下,内贸货物水路运输占比不断提升,以陆水联运为代表内贸集装箱运输业务加快发展,成为港口集装箱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进入2018年,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持续向好,为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注入动力。
据IMF发布的最新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达到3.7%,快于上年,国际市场需求温和复苏。
外贸出口方面,预计我国经济总体仍将保持平稳回升态势,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振兴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我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
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2017年全国主要港口吞吐量数据分析及排名
中商情报网讯: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全国规模以上港口2017年生产快报统计。
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生产运行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增速指标均高于2016年。
具体来看: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64420万吨,同比增长6.4%,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其中,沿海港口完成862534万吨,增长6.4%;内河港口完成401886万吨,增长6.3%。
在2017年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排名榜单中,宁波的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10亿吨,位居排行榜榜首,其次上海名列第二,2017年货物吞吐量为70563万吨,广州则排名第三。
2017年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排名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2017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680万TEU,同比增长8.3%。
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0985万TEU,同比增长7.7%;内河港口完成2695万TEU,同比增长13%。
与2016年同期口径相比较,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提高了4.7个百分点,沿海港口提高了4.3个百分点,内河港口提高了7个百分点。
从内河港口来看:在2017年全国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名中,苏州内港货物吞吐量位列第一,2017年货物吞吐量为60774万吨。
2017年全国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排名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在沿海港口中,2017年上海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4018万吨,位列2017年全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行榜榜首,其次,深圳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525万吨,为全国第二大集装箱吞吐量沿海港口。
2017年全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