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立即用肝素: 1.0mg/kg,q6h. 晚期 抗纤溶药: 如氨甲苯酸,氨基已酸。 抗血小板粘附、聚集药: 阿司匹林、潘生丁、
低分子右旋糖酐。
53
(七) 控制感染
包括处理原发感染灶和应用抗菌药
(八)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 皮质类固醇(大剂量, 冲击疗法) 使血管扩张, 改善微循环。 防止细胞内溶酶体破坏。 增强心肌收缩力, 增加心排出量。 增进线粒体功能。
40
止血带止血法: 作为现场救护四肢大出血的最后一种方法。
这首先是因为绝大多数四肢出血都可以前述 的两种方法止住, 其次是因为止血带止血法 必须正确操作, 否则, 不是根本止不住血, 就 是可能使伤肢遭受严重的损害。
41
使用止血带应注意: 部位: 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
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的下1/3处, 不能扎在上臂的中部,因该处神经走行 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外伤大出血 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衬垫: 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否 则会损伤皮肤。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 服当衬垫。
12
休克早期
Ø特点:毛细血管持续收缩, 动静脉短路开
放。外周阻力增加。微循环处于缺血状 态, 灌注减少
13
休克早期
表现:去甲肾上腺素使网状上行系统活动增强 →烦躁不安; 交感兴奋 →泌汗增加; 皮肤血管收缩 →皮肤苍白、四肢湿冷; 肾血管收缩 →少尿; 血管收缩 → 血压不下降, 脉压缩小。
14
16
组织缺氧 刺激 毛细血管周围的肥大细
胞 分泌 组织胺
关闭状态的毛细
血管网扩大开放范围
毛细血管容积
血液淤滞
回心血量
心排出量
血压下
降 重要器官供血
休克抑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