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机组的控制与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751.50 KB
- 文档页数:28
单元机组的基本控制方式
单元机组的基本控制方式包括:
1. 自动控制方式:单元机组可以通过一定的控制系统实现全自动控制,自动启动、停止、调节负载等,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 手动控制方式:当自动控制出现故障时,可采用手动控制方式,手动启动、停止、调节负载等。
3. 远程控制方式:单元机组可以接受远程控制,远程模拟操作实现启动、停止、调节负载等控制功能。
4. 并网控制方式:单元机组可以通过与电网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并网运行,实现与其他发电机组协同运行或隔离运行。
5. 过载保护控制方式:单元机组可以设置过载保护控制方式,当运行负载过大时可以自动切断电源,从而保护设备安全。
一、单元机组出力控制系统(单元主控)1、炉跟机。
当电网负荷指令变化时,汽机调门迅速响应。
调门开度变化,导致主汽压力变化,主汽压力调节器改变燃料量来保持汽压的稳定。
优点:充分利用了锅炉的蓄热量,使机组较快的响应电网负荷的变化。
缺点:由于锅炉的大惯性和大迟延,加燃料时,主汽压力并不能马上升高,使得主汽压力波动大。
解决办法就是,对机组出力变化的幅度和速度进行限制。
适用于参与电网调频的机组。
2、机跟炉。
电网指令变化时,锅炉燃烧量直接改变,随着燃烧量的变化主汽压力就会跟着变化,此时汽机调门开度将不断调整以保持汽压的稳定。
而调门的开大关小意味着机组出力的变化,从而适应电网指令。
特点:主汽压力是用调门来控制的,所以汽压会非常稳定,但没有利用锅炉的蓄热量,即没有把锅炉的温度所储存的能量转化为机组出力。
即让锅炉容器的温度下降来迅速增加出力。
对电网指令响应很慢,适用于基础负荷的电厂。
3、CCS方式。
当电网指令增大时,功率偏差信号同时去到汽机主控和锅炉主控去。
一方面通过开大调门响应外界负荷,另一方面锅炉主控使燃烧量增加,加大锅炉出力。
由于锅炉出力比汽机慢得多,因此主汽压力会下降,此时主汽压力与设定值有偏差,偏差信号送到锅炉主控去增加燃烧量,继续加大锅炉出力。
另一方面送到汽机主控去,把调门开度关小,以限制主汽压力的下降幅度。
当燃烧量自发减小时,比如跳磨。
主汽压力会下降,一方面主汽压力的偏差会使得汽机主控关小调门,以限制主汽压力的下降幅度。
另一方面偏差信号正作用于锅炉主控,使锅炉主控增加燃烧量,以增加锅炉出力。
在这个过程中,机组负荷会暂时的下降,但功能偏差信号形成,正作用于汽机主控和锅炉主控,使得汽机调门开大,锅炉主控指令加大。
特点:即利用了锅炉的高温蓄热能力,又发挥了汽机的快速响应功能。
14、下图为AGC指令与跟踪值的切换,当汽机主控切手动后,XV04为Array5、下图为汽机主控中,机跟炉、炉跟机的切换开关。
当点TF后,汽机主控跟的是压力偏差信号,当非TF时,跟踪功率偏差信号。
火电厂中的单元机组集控运行文摘:在我国电力系统中,主要的供应方式以火电为主。
然而,在我国火力发电市场,因政策法规不明晰、火力电厂建设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一大批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小规模火力电厂,在“蓝天白云”的号召下,环境保护部门对这些非达标小规模火力电厂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在较大规模火力电厂中推行单机集控的运行模式,以降低火力电厂的总体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火力电厂的能源转换效率。
本文对火力发电厂中单机集中控制操作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火力发电厂的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火力电厂已成为居民及社会用电的重要来源。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火电厂中的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进行讨论分析,提高火电厂的火电技术,提高并改善火电厂中单元机组集控运行技术的运行效率,从而使火电厂更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1.中央单元运行控制技术1.1火电厂及机组集中控制技术火力发电厂的发电原理是通过煤炭等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汽,水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运转,将能量转换成电能。
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集中控制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集成控制技术,也就是自动运行的 DCS (分布式控制系统)管控系统。
它能对火力发电厂的研发、生产和运行过程进行实时、高效的在线监控,并使其在监控中发挥出优异的效果。
在热电联产系统中引入现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既能保障其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又能提高其管理水平。
火力发电厂分块操作集中控制技术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系统。
1.2集中控制技术的控制手段火电厂机组集中控制技术,本质上属于一种集中控制技术。
它主要应用于对火电厂发电所必需的机械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各种辅机等,对火力发电厂的日常能源需求进行控制。
为满足火力发电厂的蒸汽需要,确保汽轮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必须实时监测、跟踪和调节煤炭及水的含量。
为了提供更为优化和高效的运行与控制系统,必须把涉及到的热力设备全部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引言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是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主要控制系统之一,是实现整个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基础条件。
由于协调控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为了消除耦合作用对整个系统控制效果的影响,根据多变量过程控制系统解耦理论,首先要对控制系统进行解耦。
因此采用解耦理论对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3】由于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迅速发展,装机容量也日益增多,因此对机组的自动化需求也日益提高。
与其他工业生产过程相比,电力生产过程更加要求保持生产的连续性,高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已成为大型单元机组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系统,该系统把自动调节、逻辑控制、安全保护、监督管理融为一体,具有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等特点。
在工程应用中,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是在常规机炉局部控制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控制系统。
单元机组在处理负荷要求并同时维持机组主要运行参数的稳定这两个问题时,是将机炉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必须要考虑协调控制,共同响应外界负荷的需求。
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强耦合控制对象,存在着大滞后、多扰动、时变等特性。
目前新投产项目中国产机组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研究国产燃煤单元机组的生产特性,对于实现机组的协调控制,以及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意义重大。
第一章火电厂燃煤机组简介1.1火电厂锅炉【10】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
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的原义是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是指燃烧燃料的场所。
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
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又叫蒸汽发生器,常简称为锅炉,是蒸汽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