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机组协调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84
协调控制学习(一)—运行方式1、概念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是通过控制回路协调汽轮机和锅炉的工作状态,同时给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和汽轮机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以达到快速响应负荷变化的目的,尽最大可能发挥机组的调频、调峰能力,稳定运行参数。
2、协调控制主要任务(1)接受负荷指令、运行值班人员的负荷指令和电网频率偏差信号,及时响应指令要求,以满足负荷变化的需要;(2)机炉之间相互协调运行,当机组功率变化率较大,可以保持机炉间的能量的平衡,且能够维持机组主汽压力的稳定;(3)协调系统内部燃料系统、给水系统、送风系统、炉腔压力、汽温等子系统的平衡;(4)协调系统外部负荷指令与主、辅设备实际承受能力的关系;(5)消除各种情况下扰动的影响,稳定单元机组运行。
3、协调控制系统的构成系统由三部分构成:1)负荷指令的形成;2)压力定值的形成;3)机、炉主控制指令的形成。
此外,还有一个功能全面的逻辑控制系统,用来实现方式切换和跟踪等功能。
4、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单元机组负荷控制主要由其协调控制系统来完成和实现的,为保证负荷控制指标和机组的安全性,应设计多种运行方式,除取决于锅炉的动态特性、燃料的种类和供给方式外,还与单元机组的汽压运行方式有关。
不同的机组不同的阶段,协调控制系统运行的方式可能不同,但基本的组成方式有以下几种。
1)手动方式,即基本方式(BASE),指锅炉、汽机主控均处于手动控制方式,由操作员设定汽机主汽门阀位指令和锅炉燃料指令来控制机前压力和机组负荷。
如果汽机控制在“非远操方式”时,汽机主汽阀门开度交给DEH系统控制,汽机主控输出跟踪主汽门阀位反馈。
2)汽机跟随(TF),特征是机主控自动、炉主控手动。
这类方式是用锅炉调节器来调节单元机组的发电功率,由汽机调节器来来维持机前压力,因此负荷控制系统由汽轮机调压系统和锅炉调功系统构成。
由图可见,系统中用锅炉调节器Wa2(s)来调节功率输出。
火电机组协调控制优化技术摘要: 随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大幅度增长,以及特高压输电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电网的稳定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从而要求占主导地位的火电机组具有更好的调频、调峰性能。
为了更好的响应电网“两个细则”的要求,火电企业积极开展协调控制系统优化技术研究,提高机组的调节性能。
关键词:火电机组协调控制优化0 前言近几年,随着绿色能源的飞速发展,促使电力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断性,导致电网系统频率频繁波动,威胁电网安全运行。
鉴于此,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提升供电质量,国家电网制定了规范文件,对发电机组的调频调峰性能提出了严格统一的速度、范围要求,即“两个细则”[1]。
电网“两个细则”、环境保护、大规模减排等多重因素,使得发电企业积极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来提高发电机组效率和负荷响应能力,降低运行和维修成本,减少污染气体排放。
其中,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是发电企业广泛采用的一项重要措施。
1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火电机组协调控制是根据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特点,实现锅炉和汽机之间供需平衡而提出的一种控制策略[2]。
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是将锅炉、汽机及辅机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控制的十分复杂的多变量控制系统,该系统有机的、协调的控制锅炉的燃料、送风、给水以及汽机调节阀门开度,使各变量间的影响最小,其任务是:既要保证机组快速响应负荷需求,又能使机组的主要参数机前压力在变负荷的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
根据控制原理不同,可分为基本方式(BASE)、汽机跟随(TF)、锅炉跟随(TF)以及机炉协调控制(CCS)。
1.1 基本方式(BASE)基本方式,也称手动控制方式,该方式下,汽机控制器、锅炉控制器均处于手动状态,运行人员通过手动改变风、煤、水的大小来调节主汽压力,通过改变汽机调门开度来改变机组的输出功率。
1.2汽机跟随方式(TF)汽机跟随方式是指锅炉控制负荷,汽机控制主汽压力的控制方式。
HUANGHUA POWER PLANT(2X600MW)MCSCONCEPTIONCCS Conception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位于单元机组控制的最上层,其任务是协调锅炉和汽机的操作和运行,在保证机组安全稳定的前提下,使机组对负荷变化具有较快的相应速度和较强的调频能力,也就是说CCS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基础。
本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共包括8个控制回路:(1) 机组负荷设定(2) Runback(3) 频率校正(4) 压力设定(5) 锅炉主控(6) 汽机主控(7) 热值校正(8) 燃料主控单元机组运行模式分为AGC模式、CCS模式、锅炉跟随(BF mode)模式、汽机跟随模式(TF mode)和基本模式(Base mode)。
1.A GC mode本模式即自动发电控制模式(Automatic Generate Control),它是基于单元机组CCS 模式并由中调给出负荷指令,控制机组负荷的。
2.C CS mode本模式是基于炉跟随的协调控制方式,即锅炉主控和汽机主控均在自动,且锅炉主控控制压力,汽机主控控制功率的协调控制方式。
负荷指令由运行人员根据中调指令手动给出。
3.B oiler follow mode本模式是指锅炉主控在自动而汽机主控在手动的控制方式,即锅炉主控自动控制压力,汽机主控手动控制功率。
4.T urbine follow mode本模式是指汽机主控在自动而锅炉主控在手动的控制方式,即汽机主控自动控制压力,锅炉主控手动控制功率。
5.B ase mode本模式是指锅炉主控和汽机主控均在手动方式。
一、机组负荷设定(10CJA01DU001)本回路功能:将中调来的负荷指令或由运行人员手动设定的负荷指令进行大/小限、速率限制后形成机组负荷指令分别送往锅炉主控和汽机主控,以便协调控制单元机组。
1、负荷设定方式包括AGC方式、运行人员手动设定及跟踪三种方式。
研究与开发2009年第11期37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的解耦内模控制张二辉1田沛1刘友宽2(1.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河北保定071003;2.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昆明650217)摘要协调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单元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为了克服能量供需之间关联耦合作用对协调系统控制品质的影响,本文将对象解耦内模控制应用于协调控制系统,设计出内模协调控制器。
本文分析了解耦内模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并在模型失配的情况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解耦内模控制器有较好的解耦效果,同时对模型失配有较好的适应性。
关键字:协调系统;内模控制;解耦;机组模型The Decoupling Internal Model Control ofUnit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Zha ng Erhui 1Tia n P ei 1Liu Y oukuan 2(1.Auto Control Department,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3;2.Yunnan Provincial Electric Power Test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Co.,Ltd,Kunming 650217)Abstr a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oiler-turbine control system has great impact on the safety and economy of a power unit.To trail off the effects of the coupling of energy feed-demand to the qualities of the coordinated system,decoupling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s used,and designs the decoupling internal controller.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coupling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 design processing,and simulating in the case of model mismatch,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oupling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 has good decoupling,at the same time,with better adaptability.Key words :boiler-turbine system ;internal model control ;decoupling ;power unit model1引言随着运行水平的提高,发电设备的现代化,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机组被广泛采用。
一、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理论部分,仅供参考)1基本概念:1.1 协调控制系统:在单元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考虑锅炉和汽轮机的差异和特点,采取某些措施,让机炉同时按照电网负荷的要求变化,接受外部负荷的指令,根据主要运行参数的偏差,协调地进行控制,从而在满足电网负荷要求的同时,保持主要运行参数的稳定,这样的控制系统,称为协调控制系统。
1.2 协调控制系统是由负荷指令处理回路和机炉主控制回路这两部分组成。
负荷指令处理回路接受中央调度所指令、值班员指令和频率偏差信号,通过选择和运算,再根据机组的主辅机实际的运行情况,发出负荷指令。
机炉主控制回路除接受负荷指令信号外,还接受主蒸汽压力信号,根据这两个信号的偏差,改变汽轮机调节阀的开度和锅炉的燃烧率。
2协调控制协调的作用2.1负荷指令处理回路的作用:2.1.1该回路接受的外部指令是电网调度的负荷分配指令、机组运行人员改变负荷的指令、电网频率自动调整的指令。
根据机组运行状态和电网对机组的要求,选择一种或几种。
2.1.2限制负荷指令的变化率和起始变化幅度,根据机组变负荷的能力,规定对机组负荷要求指令的变化不超过一定速度,以及起始变化不超过一定幅度。
2.1.3限制机组最高和最低负荷。
2.1.4甩负荷保护,在机组辅机故障时,不管外部对机组的负荷要求如何,为保证机组继续运行,必须把负荷降到适当水平。
2.1.5根据机组的辅机运行状态,选择不同的运行工况。
2.2机炉主控制回路的作用:2.2.1经过处理得负荷指令Po,对锅炉调节系统和汽机调节系统发出协调的指挥信号锅炉指令Pb和汽机指令Pv2.2.2根据机组输出功率与负荷要求之间的偏差,决定不同的运行方式3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3.1机炉协调控制方式:如下图所示,包括机组功率运算回路机组允许负荷能力运算回路功率限制回路:若负荷要求在机组所能承受的允许范围内,按负荷要求发出功率指令;否则,按机组允许负荷能力发出机组功率指令锅炉主控制器汽机主控制器3.2汽机跟随锅炉而汽机输出功率可调方式:这种调节方式,锅炉、汽机自动系统都投入,但不参加电网调频,调度所也不能直接改变机组的负荷。
协调控制系统(CCS)CCS系统既协调控制系统,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是根据锅炉和汽机动态特性的特点,组织起来的负荷调节系统。
使汽压在允许范围内变化的前提下,尽快的使机组适应电网负荷的需求,该系统担负着单元机组生产过程中的汽、水、煤、油、风烟等诸系统的主要过程变量的调节任务。
接受来自中调的遥控指令(ADS)或本机设定的负荷指令,对机组进行负荷控制。
CCS的主体部分分为各个闭环的模拟调节子系统,这些控制系统本身还具有完善的逻辑控制功能,自动的执行系统的切换、操作、跟踪、保护、监视等任务。
CCS系统的硬件构成采用上海新华控制系统公司的XDPS-400分散控制系统。
该系统配置采用冗余措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过人机接口设备,操作员接口站(MMI)可以对各个闭环回路进行操作、调整,对各参数的在线监视以及报警显示、打印等,同时还设置手操器对各个回路进行操作。
重要辅机的调节如:#1——#3给水泵勺管调节;AB侧送风机动叶调节;AB侧引风机静叶调节;AB侧一次风机入口挡板调节。
1.机炉协调控制系统1.1 运行方式1.1.1 BASE方式这是最基本的运行方式,由运行人员手操控制燃料和汽机调门开度,此时锅炉主控在手动方式,DEH在就地控制方式1.1.2 锅炉基本方式(锅炉调负荷,汽机调主汽压力——机跟炉或机调压运行方式),该方式通常用于炉侧出力收到限制或炉侧自动系统未投运的工况,锅炉来响应机组负荷指令的变化或由运行人员手操控制燃料量,汽机主控自动将机前压力作为控制目标。
它可以分为锅炉基本手动和锅炉基本自动俩种方式。
“锅炉基本手动”方式:锅炉主控手动调节负荷,DEH投入遥控调节机前压力;“锅炉基本自动”方式:锅炉主控投入自动维持负荷,DEH投入遥控调节机前压力。
1.1.3 汽机基本方式(汽机调负荷,锅炉调主汽压力——炉跟机运行方式)分汽机基本手动和汽机基本自动两种方式。
“汽机基本手动”方式:DEH在就地方式,由运行人员手动体调节负荷,锅炉主控在自动方式调节机前压力;“汽机基本自动”方式:DEH投入遥控调节负荷,锅炉主控投入自动调节机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