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概论复习重点11.19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生物学业水平考试(90分以上优秀)单元知识梳理(精华版)第1章人体结构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4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八大系统:呼吸(气体交换)、消化(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泌尿(排出代谢废物,水盐酸碱平衡)循环(运输和交换)、神经(调节和控制)、内分泌(调节)、运动、生殖系统。
方位术语:外侧和内侧,浅和深……内环境 1、组成:血浆+组织液 2、特点:相对稳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例如小肠(消化吸收)、肺泡(气体交换)、肾单位(尿生成)第2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先天)、条件反射(后天)4、激素失常:侏儒症、巨人症·生长激素;呆小症、甲亢·甲状腺激素;糖尿病·胰岛素(降血糖)5、人的体细胞染色体;23对(46条)= 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或XX)6、变异: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不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引起第3章健康与疾病健康的基石:均衡膳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规律作息预防传染病的三环节传染源管理隔离、检疫…切断传播途径消毒……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人体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和粘膜非特异性免疫(无针对性)第二道:炎症物质和巨噬细胞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有针对性)抗原能够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根据是否需医师处方,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第4章生物的类群一、光合作用1、主要场所: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2、过程:3、影响因素:光照(热量)、温度、水分等备注: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温度较高,水分充沛,有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二、叶的结构、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1、上表皮、下表皮2、气孔: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门户3、叶肉(含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栅栏组织、海绵组织4、叶脉三、鸟类(飞行?):纺锤形、羽毛、翼、肺、双重呼吸四、鱼类(水生?):保护色、梭形、鳞片、鳃、鳍、侧线五、节肢动物(繁盛?):群居,体型较小,分节、外骨骼、口器多样,繁殖能力强,自我保护方式多样六、概念:自养/异养、发酵、根瘤菌、共生/寄生/腐生、双名法(属名种加词)第5章生态系统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例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2、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竞争)、种间关系(捕食、寄生、共生、种间竞争)3、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绪论1.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你是否认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第1章组成生物体的大小分子微量元素、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变性、核苷酸1、从元素周期表上看。
生物体的元素组成有何特点?2.分析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3.举例说明生物小分子在工业、农业或医药上的应用价值。
4.筒述3类生物大分子在生命过程中各有哪些重要功能。
5. 简述DNA双螺旋模型。
第二章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新陈代谢密码子、反密码子、流动镶嵌模型、半保留复制1.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特征,列举它们的主要类群。
2. 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可分为哪两个步骤?各有何特征?3.列表整理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特征、功能和相关代谢途径。
4.生物氧化对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5.试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转录和翻译的主要过程。
第三章细胞分裂分化死亡细胞周期细胞调亡细胞全能性干细胞1. 简述减数分裂的几个特征。
2. 什么是细胞分化? 什么是分化决定因子?3.细胞癌变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应如何减少或防止细胞癌变? 4.分析你所知道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5.什么叫细胞调亡?细胞调亡与细胞坏死有何不同?第四章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神经元、静息电位、抗原、第二信使1.多细胞生物如何进行细胞间通讯? 细胞通讯的意义是什么?2.什么是突触?对电突触和化学突触进行比较。
3. 多细胞动物的整体调节功能是由哪些系统负责的?4.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5.胰岛索分泌不足会引起机体什么症状?为什么?第五章遗传基因、中心法则、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1.孟德尔学说的要点有哪些内容?2.基因表达包含哪些主要步骤?3.简述基因工程操作的主要步骤。
4.什么是基因?基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第六章生物的多样性双名法营养繁殖、朊病毒、生物多样性1.什么是生物分类的五界系统?2.简述植物各大类群的特点和分类。
4.动物界分为哪些主要门类?5.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包括哪些类型?6. 什么是病毒?它有哪些特点?7.分析世界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一、概念1.平衡膳食:平衡膳食是指选择多种食物,经过适当搭配做出的膳食,这种膳食能满足人们对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因而叫平衡膳食。
2.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3.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和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共同组成了生物工程。
所谓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
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
4.细胞工程: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和方法,通过某种工程学手段,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依照人们的需要和设计来改变细胞内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5.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为“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两部分。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6.遗传: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
主要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7.双名法:是为生物命名的标准。
正如“双”所说的,为每个物中命名的名字有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
属名须大写,种加词则不能。
8.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
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
9.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
10.克隆: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11.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
生命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metabolism):物质合成与分解又伴随着能量的释放与分解。
2.基因组(genome):一个生物所有遗传信息集合即全部遗传物质(DNA)的总和。
3.假说(hypothesis):以人们一定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为依据,以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对未知的自然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所作出的推测和推测性解释。
4.双盲设计(double-blind fashion):是指被拭和研究者都不清楚研究的某些重要方面。
双盲的实验设计有利于预防偏见,消除观察者偏差和期望偏差,加强了实验的标准化。
第二章名词解释:1.氧化(oxidation):高能电子可以从一个原子或化合物转移,失去电子为氧化。
2.还原(reduction):高能电子可以从一个原子或化合物转移,得到电子为还原。
3.碳骨架(carbon backbone):碳碳之间可以单键相结合、也可以双键或三键相结合,可以形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链状或环状结构。
这些结构称为有机化合物的碳骨架。
4.糖类(carbohydrate):是指多羟醛或多羟酮及其缩合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5.水解反应(hydrolysis):生物大分子多聚体在水分子的参与下分解成单体的反应。
6.脂类(lipid):它是由醇和高级脂肪酸所形成的酯及其衍生物。
思考与讨论:1.组成细胞及生物体的主要原子有哪些,它们在细胞中主要有哪些作用?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可以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主要有C,H,O,N,P,S,K,Ca,Mg ;微量元素主要有Fe,Mn,B,Zn,C u,Co。
C,H,O主要组成细胞内的糖类物质或脂质,C,H,O,N,P,S主要形成细胞内的蛋白质,C,H,O,N,P则形成细胞内的核酸。
K主要参与体内渗透压的调节,Ca参与体内骨骼的形成和细胞内信号的转导,Mg 参与植物叶绿素的形成,Fe参与血红蛋白结合参与氧气的运输,M n,B,Zn,Cu,Co大都是酶的辅助因子或辅酶的成分。
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现象。
生命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既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及其本质,又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实在形式。
生命的特征:细胞、原生质、新陈代谢、调节、生长、繁殖、应激性生物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描述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实验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到20世纪中);创造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17世纪中叶——牛顿经典力学;18世纪中叶——(蒸汽机)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电气革命;20世纪初——量子论、相对论、核物理(20世纪上半叶,现代物理学黄金半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三次技术革命:19世纪——工业革命——解放手脚;20世纪——信息革命——解放大脑;21世纪——生物技术革命——创造生命维纳——控制论;贝塔朗菲——系统论;申农——信息论生物技术: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体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生物气体燃料:天然沼气;发酵沼气沼气发酵的优点:白色能源;增加肥效;消除病害;处理污泥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必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
细胞学说的三点内容:1.所有生物都是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2.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3. 新细胞是从原有细胞(分裂)而来。
原核生物的特征:1.遗传物质仅一个环状DNA 2.无核膜3.无细胞器,无细胞骨架4.以无丝分裂或出芽繁殖例子:支原体、细菌、蓝藻、螺旋藻真核生物三大系统:膜系统、细胞核系统、骨架系统内质网:蛋白质合成、脂类合成、蛋白质的修饰、新生多肽的折叠与组装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加工与修饰(糖基化等)、蛋白质的分解、蛋白质和脂的运输、蛋白质的分泌等溶酶体:(酸性水解酶)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为新细胞的产生创造条件。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1. 导言生命科学导论是生命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生命科学的整体框架,介绍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复习生命科学导论中的核心内容,包括生命科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等。
2. 生命科学的定义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的起源、形态、结构、组织、发育、功能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科学。
它涉及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3. 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3.1 古代生命科学古代的生命科学主要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对生物的形态、行为和生命周期进行记录和研究。
例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分类生物的系统,为后来的生物分类学奠定了基础。
3.2 现代生命科学现代生命科学发展以18世纪末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标志,它认为物种的变异和适应能力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随后,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推动了生命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3.3 当代生命科学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前沿领域。
这些新兴学科和技术的出现,使得研究生命的方式越来越精确和深入。
4.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生命科学采用的研究方法丰富多样,包括观察、实验、模型构建等。
4.1 观察方法观察方法是最基础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直接观察生物的行为、形态、组织结构等特征,获取相关信息。
例如,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形态,通过望远镜观察物种生态行为。
4.2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生命科学中常用的研究手段,通过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步骤,验证和推断某些生命现象的原因和机理。
例如,克隆实验、酶动力学实验等。
4.3 模型构建方法模型构建方法是利用数学、物理等方法,构建生物过程的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生物现象。
例如,生物网络模型、基因表达模型等。
5. 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生物发育、生物分子、生物生物能源等多个方面。
第一章生命系统与生命科学1“生命”的完整的、系统的定义:生命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现象。
2 生命的涵义: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
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
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存在形式3生命的本质特征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严整有序的结构、新陈代谢、应激性和运动、内稳态、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适应第二章生命物质基础1生命的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者——核酸*遗传信息的表达者——蛋白质*生命过程的催化剂——酶*生命过程的碳源和能源——糖类*生命体的重要构件和储能物质——脂类*维持生命的重要小分子物质——维生素2 蛋白质的功能:催化功能、结构功能、防御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运输功能、运动功能、其他功能3,如何巧识大米的蛋白质含量:(1)从外观上看,白斑多(淀粉为主),说明蛋白质含量低(2)蛋白质含量高的米要少加水。
4 DNA双螺旋模型的意义:*能够有效地解释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送和自我复制*提出了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复制DNA ——转录RNA ——翻译蛋白质(中心法则)5 酶的作用特点:(1)只是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反应(2)只加快反应速度,不改变反应平衡点(3)対正逆反应催化作用相同(4)降低反应活化能6 酶的催化特点:(1)反应条件温和(2)高效(3)专一(4)多样(5)受多因素印象7 酶的生理意义:*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反应都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各种反应的综合就是生命8维生素对生物有何意义缺乏维A 患夜盲症;皮肤缺少维A 毛囊硬化,皮肤粗糙;儿童缺少维A,易患呼吸道感染;缺乏维D 易患佝偻病;维E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第三章细胞1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原核细胞——a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区。
b没有细胞器真核细胞——a细胞中有核膜包着细胞核。
b有多种细胞器2 细胞学说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功能单位;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的完整遗传单位;细胞是最小的生命单位3 什么叫克隆,克隆的基本技术过程克隆——指从同一个个体经过无性繁殖而来的,具有与母体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的后代以及由这些后代所组成的群体。
第一章绪论1.生命和生命科学(1)生命(生物体)的基本特征I.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病毒除外)II.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基本功能III.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IV.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历史V.生物对外界可产生应激反应和自我调节,对环境具有适应性(2)生命是具有以上共同特征的物质存在形式。
(在回答生命的概念时要把生命的基本特征先写出来)(3)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广义的生命科学还包括生物技术、生物与环境、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
2、现代生命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细胞学说,进化论,遗传学。
3.病毒属于一类特殊的生命4.1969年魏泰克(Whittaker)提出了生物的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第二章细胞6.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7.生命体的主要生物元素有碳、氢、氧、氮(或写成C、H、O、N)。
常见的一些元素缺乏病症。
8.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其他为非必需氨基酸。
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
9.生物小分子的种类,水是含量最高的小分子。
生物大分子有多糖、蛋白质、核酸。
生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关系。
小分子大分子连接单糖多糖糖苷键氨基酸蛋白质肽键核苷酸核酸磷酸二脂键10.重要的单糖:葡萄糖、果糖。
常见的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
11.2种核苷酸:DNA、RNA, 它们的结构(三部分),其中碱基的构成,碱基配对关系。
DNA双螺旋结构,常见RNA种类。
12.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一级结构是指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三级结构是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序列的相对空间位置;四级结构是指肽链之间的相对空间结构。
只有完整的四级结构才有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变性并不改变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13.膜的基本结构是由脂双分子层镶嵌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和脂类分子在膜中可作多种形式的移动,膜整体结构也具有流动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相同,蛋白质多肽链的极性区突向膜表面,非极性部分埋在脂双层内部。
大学生命科学考试复习资料生命科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学科领域,涵盖了从细胞到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
对于大学生命科学考试的复习,我们需要准备充分的资料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知识。
本文将提供一些高效的复习资料,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备考。
一、概论1. 生命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生物多样性- 进化论- 细胞理论- 遗传学基础2.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 生物分子的组成和特性- 酶的功能和调控- 代谢途径二、细胞生物学1.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 细胞器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 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2. 基因表达与调控- DNA的结构和复制- RNA的合成和功能- 基因调控的机制三、遗传学1. 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孟德尔遗传规律-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 遗传构型和连锁互换2. 分子遗传学- DNA重组和突变-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遗传病的分子机制四、发育生物学1. 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受精和胚胎发育- 神经元发育和突触形成- 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2. 发育调控机制- 基因和表观遗传调控- 信号传导和转录因子的调节 - 干细胞与组织再生五、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生态位和生态适应2. 种群生态学- 种群的生存与增长- 种群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竞争与共生关系六、进化学1. 进化的证据和模式- 化石记录和地质时标 - 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 - 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2. 自然选择与适应- 突变和遗传漂变- 群体遗传和进化平衡- 适应与物种形成以上只是生命科学考试复习的一些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复习。
同时,建议大家定期进行模拟考试和练习题的答题,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弥补不足之处。
祝大家考试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
大一生命科学概论全部知识点学科简介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多个学科,涉及范围广泛,内容繁杂。
大一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生命科学的整体认识。
细胞与组织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它们组成了生物体,并在其中扮演了各种重要角色。
细胞的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起到了分隔细胞内外环境的作用。
细胞质包含了各种细胞器,这些细胞器具有特定的功能,如线粒体负责能量合成,内质网负责蛋白质合成等。
细胞核则包含了遗传物质DNA,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组织是由同种或相近的细胞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结构。
人体主要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位于身体表面和内脏器官外膜上,它具有保护作用。
结缔组织主要包括皮肤、腱、韧带等,它们负责支撑和连接。
肌肉组织负责运动,可以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
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它们参与了信息的传导和处理。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在物种长期演化过程中,个体和物种适应环境的性状的变化。
进化的驱动力主要有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突变等。
自然选择是通过环境对个体适应性的筛选,推动适应性较差的个体被淘汰,适应性较强的个体得以存活并繁衍后代。
因此,物种在长时间内适应改变的环境条件,进化成新的形态。
进化理论为我们解答了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的根源。
它揭示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为生物分类学提供了重要依据。
遗传与生殖遗传是生物形态和功能的传递。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它们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携带了遗传信息,控制了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在生物繁殖过程中,遗传信息通过两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传递。
两性生殖是指两个不同性别的个体通过交配来繁殖后代。
有性生殖是指生物体基因的交换和重组,通过产生新组合的基因,增加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生物能量、代谢与调节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的供应。
绪论
1.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你是否认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第1章组成生物体的大小分子
微量元素、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变性、核苷酸
1、从元素周期表上看。
生物体的元素组成有何特点?
2.分析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3.举例说明生物小分子在工业、农业或医药上的应用价值。
4.筒述3类生物大分子在生命过程中各有哪些重要功能。
5. 简述DNA双螺旋模型。
第二章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新陈代谢
密码子、反密码子、流动镶嵌模型、半保留复制
1.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特征,列举它们的主要类群。
2. 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可分为哪两个步骤?各有何特征?3.列表整理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特征、功能和相关代谢途径。
4.生物氧化对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5.试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转录和翻译的主要过程。
第三章细胞分裂分化死亡
细胞周期细胞调亡细胞全能性干细胞
1. 简述减数分裂的几个特征。
2. 什么是细胞分化? 什么是分化决定因子?
3.细胞癌变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应如何减少或防止细胞癌变? 4.分析你所知道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5.什么叫细胞调亡?细胞调亡与细胞坏死有何不同?
第四章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神经元、静息电位、抗原、第二信使
1.多细胞生物如何进行细胞间通讯? 细胞通讯的意义是什么?
2.什么是突触?对电突触和化学突触进行比较。
3. 多细胞动物的整体调节功能是由哪些系统负责的?
4.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5.胰岛索分泌不足会引起机体什么症状?为什么?
第五章遗传
基因、中心法则、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
1.孟德尔学说的要点有哪些内容?
2.基因表达包含哪些主要步骤?
3.简述基因工程操作的主要步骤。
4.什么是基因?基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第六章生物的多样性
双名法营养繁殖、朊病毒、生物多样性
1.什么是生物分类的五界系统?
2.简述植物各大类群的特点和分类。
4.动物界分为哪些主要门类?
5.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包括哪些类型?
6. 什么是病毒?它有哪些特点?
7.分析世界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第七章生态与环境
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因子食物链
1.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
2.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包括哪些?
3.如何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4.人类社会如何应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
第八章生命科学成为技术创新的源泉
1.简述三大类生物材料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仿生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3.比较几种生物能源。
你认为哪种更有优势?
第九章生物技术的发展与生物伦理学
1.什么是生命伦理学?
2. 举例说明生命伦理学几个热点问题以及你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