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从床到轮椅的转移
- 格式:docx
- 大小:15.37 KB
- 文档页数:1
床轮椅转移评分床 --轮椅转移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监考人员:项目操作细则扣分自己准备按护士要求戴帽、盘发、着装( 3 分)。
3分①偏瘫患者选择一般轮椅,高位截瘫患者或耐受力差患者选择高背轮椅(1 分)。
5分轮椅准备②轮胎气充分( 1 分)。
③刹车性能好( 1 分)。
调整脚踏板高度为下肢长度(1分)。
④解说,获得患者配合( 1 分)。
小部分依靠(患侧下肢布氏分期Ⅲ期及以上):①将轮椅推至患者健侧床旁,与9 分床边呈 30--45 °角,刹车( 2 分)。
②将软枕放于床头( 1 分)。
③患者健侧脚将脚踏板收起,将患脚勾起放于地面,患侧脚踏板收起,健足着地( 2 分)。
轮椅到床④辅助患者重心前移 (2 分 )。
⑤健手支撑床面,以健侧下肢为轴,身体旋转,转移慢慢坐于床面( 2 分)。
(偏瘫)大多数依靠:(患侧下肢布氏分期Ⅲ期以下)①将轮椅推至患者健侧床旁,与床11 分边呈 30--45 °角,刹车 (2 分 )。
②将软枕放于床头( 1 分)。
③辅助患者双足着地,收起脚踏板 (2 分 )。
④护理人员面向患者双膝护住其患侧膝关节(2 分 )。
⑤护理人员将其患手搭到肩上,并扶住患肩,患者健手与患手在护理人员颈后呈 Bobath 握手( 2 分)。
⑥护理人员双手提起患者腰带,辅助移至床边(2 分)。
小部分依靠:(患侧下肢布氏分期Ⅲ期及以上)①将轮椅推至患者健侧床旁,与13 分床边呈 30--45 °角,刹车,收起脚踏板( 3 分)。
②辅助患者坐起,双足着地( 2 分)。
③重心前移,健脚向前一步( 2 分)。
④用健手扶住轮椅远端扶手站起,以健侧下肢为轴,身体旋转,坐到轮椅上( 2 分)。
⑤双足放于脚踏板上床到轮椅( 2 分)。
⑥怀抱软枕,保持患侧肘关节90°,掌面向上( 2 分)。
转移大多数依靠(患侧下肢布氏分期Ⅲ期以下):①将轮椅推至患者健侧床旁,与床(偏瘫)边呈 30--45 °角,刹车,收起脚踏板( 3 分)。
〔二〕操作程序1、向老年人做好解释,征得同意及配合后为老年人穿好外出的衣服。
2、协助老年人从仰卧位到平坐位:照护员在协助老年人乘坐轮椅外出等情况下,首先需要协助卧床老年人坐起。
〔1〕协助双侧上肢功能良好的卧床老年人坐起〔见图2—18〕①调整床的高度,使其适宜照护员操作。
②老年人仰卧,双臂肘关节屈曲支撑于床面上。
③操站于老年人侧前方,用双手扶托老年人双肩并向上牵拉。
④指导老年人利用双肘的支撑抬起上部躯干后,逐渐改用双手掌撑住床面,支撑身体而坐起。
⑤调整坐姿,保持舒适。
图2-18:协助老年人床上坐起〔2〕协助双侧上肢功能不良的卧床老年人坐起①抬高床头60°。
②照护员站在老年人右侧,双腿分开、屈膝重心放低。
③一手经颈下抱住老年人对侧肩,另一手扶住对侧髋关节部位,使老年人身体翻动略侧向自己,用手压住老年人近侧肘关节做支撑点,沿自然坐起的运动曲线协助老年人坐起。
〔3〕协助偏瘫老年人借助床挡坐起①抬高床头60°。
②协助老年人将患侧手置于胸前,健侧下肢略屈曲,头偏向将要翻身的健侧。
③老年人健侧手抓住床挡,身体翻向健侧,健侧肘部支撑体重,腹部、臀部、下肢顺应翻转方向,沿头部运动曲线坐起,两脚放在床下,上身坐起,双脚稳妥地踏在地上。
3、从坐位〔椅〕到站立位〔见图2-19〕照护员在协助老年人移到轮椅上或下床活动等情况下,协助坐起后,即需要协助其站立。
〔1〕协助老年人坐稳的根底上,调整床的高度使老年人双脚着地并略分开,双脚向后回收,力量较强的脚稍靠后,身体略向前倾斜。
〔2〕照护员面向老年人站立,两人身体尽量靠近。
〔3〕照护员双下肢分开位于老年人双腿两侧,用双膝夹紧老年人双膝外侧以固定,双手托住老年人臂部或拉住腰带,老年人手臂扶在照护员肩上或在照护员颈后交叉相握。
〔4〕照护员将老年人向前向上拉起。
〔5〕老年人与照护员一起向前向上用力,完成抬臂、伸腿至站立。
〔6〕调整老年人重心,使双下肢直立承重,维持站立平衡。
床轮椅间转移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床-轮椅间转移一、定义:ADL是障碍学中使用的术语,是指人为了独立生活而必须掌握的基本的、共同的、每天反复进行的一系列动作群。
如起床、刷牙、洗脸、梳头、进食、穿脱衣服,入厕、乘坐轮椅、步行、上下楼梯、家务劳动、利用交通工具等。
二、基本姿势1、卧位:1)仰卧位2)俯卧位3)侧卧位4)半仰卧5)半俯卧位6)伴有屈曲的侧卧位。
2、坐位:1)半坐位(腿有屈曲)2)端坐呼吸体位(日文叫起坐呼吸体位)3)端坐位4)盘坐位5)椅坐位6)长坐位7)正坐位。
3、膝立位及其它:1)双膝立位2)单膝立位3)蹲位 4)立膝坐位5)膝手立位6)肘撑位(小狗趴位)。
三、基本动作1、体位变换:1)翻身:仰卧位---侧卧位;仰卧位---俯卧位;2)坐起:从仰卧位---坐起;3)站起:坐起---膝手立位---膝立位---单膝立位---立位;端坐位---站起2、移动动作:速度由慢到快。
1)、俯卧移动(爬)2)、坐位横向移动(蹭)3)、膝手立位移动4)、膝行5)、立位行走(介助,支具)四、体位变换的方法1.床上横向移动:仰卧,双腿屈曲,双脚平放在床上,操作者一手将患膝下压,并向床尾方向牵拉,另一手扶住患者臀部,嘱患者抬臀,并向一侧移动,然后患者移动肩部使身体成直线。
患者向床头或床尾移动时,也可采用此动作。
2.床上坐位向前后移动:坐位,双手交叉前伸,在操作者帮助下,把重心转移到一侧臀部,再到对侧臀部。
一侧负重,对侧向前或向后移动。
操作者站在偏瘫侧,把住患者的大转子部位,帮助患者转移重心以促进“行走”动作。
3.床上移动1)、从仰卧位到平坐位:①忠者仰卧,双臂肘关节屈曲支撑于床面上。
②操作者站于患者侧前方,用双手扶托患者双肩并向上牵拉。
③指导患者利用双肘的支撑抬起上部躯干后,逐渐改用双手掌撑住床面,支撑身体而坐起。
④调整坐姿,保持舒适。
物理治疗学模拟练习题(含答案)1、冲击波应用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 )A、抑菌作用B、热效应C、抑制增殖作用D、空化效应E、光学效应答案:D2、脑卒中患者进行坐位向前抓取物体训练时,重点训练下列哪- -项( )A、侧屈躯干B、前屈躯干C、屈髋D、放松E、屈颈答案:C3、下面哪一项不能合理解释被动关节活动度受限()A、肌肉痉挛B、主动肌缺乏收缩C、软组织挛缩D、骨骼阻碍E、软组织阻碍答案:B4、偏瘫患者由床到轮椅的转移过程中,轮椅与床面的夹角是(、)A、30°B、45°C、60°D、75°E、80°答案:B5、红外线疗法照射局部皮肤,辐射器垂直于照射部位上方的最佳距离是()A、30~60cmB、5~30cmC、10~30cmD、90~100cmE、60~90cm答案:A6、强制性使用技术要求患者每天在清醒时患侧活动时间达到()A、60%以上B、70%以上C、80%以上D、90%以上E、50%以上答案:D7、下列有关正压顺序循环疗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压顺序循环治疗设备为气袋式治疗装置,操作简便,可在患者家庭中使用B、正压顺序循环治疗仪器由主机气泵和控制系统、导气管道和上下肢气囊三部分组成C、正压顺序循环治疗设备有4~D、正压顺序循环治疗时,如遇伤口处不宜加压,可设定该处“零”压力跳过E、正压顺序循环治疗设备的腔数量越多,分级加压层次越多,对于逐级加压更有利答案:C8、使用双拐步行的四点步态是(A、左拐→右足→右拐→左足B、左拐→右拐-C、右拐+右足-D、左拐→左足-E、左拐-答案:A9、PNF技术中言语刺激的作用不包括()A、让患者明白如何去做B、可刺激肌肉产生更强有力的收缩C、纠正患者动作中出现的错误D、加深医患的沟通E、动作中的口令应尽详细答案:E10、下列关于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描述错误的是()A、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末端效应器和全部机械关节的轨迹与人体关节空间运动轨迹一致B、装置相对稳定C、适用于轻度残疾者D、由机械、液压或气压驱动的外骨骼机械动力大,精确度高E、可穿戴或携带的外骨骼机械动力小,精确度低答案:B11、不属于中频电疗法是()A、音频电疗法B、电兴奋疗法C、调制中频电疗法D、干扰电疗法E、低中频电混合疗法答案:B12、致红斑作用最为明显的紫外线波长是()A、280nmB、287nmC、297nmD、327nmE、290nm答案:C13、水在( )时密度最大A、4°CB、5°CC、1°CD、3%CE、0°C答案:A14、与药物离子导入的数量有关因素有()A、药液的浓度与溶解度B、治疗的部位C、所使用的电流量D、治疗时间E、以上都是答案:E15、感应电疗法属于()A、直流电疗法B、高频电疗法C、低频电疗法D、中波疗法E、中频电疗法答案:C16、研究显示,机器人辅助上肢训练的效果与治疗师训练的效果相比()A、稍差B、差很多C、好很多D、类似E、稍好答案:D17、关于冲击波的生物学效应描述,错误的是( )A、高能冲击波能促使肿瘤细胞的转移B、冲击波能促使细胞外的大分子进人细胞内C、高能冲击波能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D、冲击波能促进细胞生长,因而有利于创口愈合E、高能冲击波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答案:E18、用于痛点、穴位、神经根和病变很小部位的超声治疗选用下列哪种方法()A、固定法B、辅助器治疗法C、水下法D、水枕法E、移动法答案:A19、悬吊运动治疗理念中提出最具代表意义“弱链接”理念是哪个国家的物理治疗师( )A、挪威B、中国C、意大利D、英国E、德国,答案:A20、脑卒中患者站起和坐下异常动作中属于代偿动作的有()A、站起时肩膝不能前移过足B、患足后置困难C、上肢前伸D、站起时重心后移E、伸髋伸膝不充分答案:C21、Rood将个体运动控制的发育水平划分为4个阶段,以下不属于的是( )A、关节的重复运动阶段B、远端固定一近端关节活动阶段C、关节周围肌群的协同收缩阶段D、姿势控制阶段E、技巧性活动阶段答案:D22、髋关节过分内收屈曲为( )A、偏瘫步态B、共济失调步态C、剪刀步态D、膝过伸步态E、痉挛性截瘫步态答案:C23、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的波长是()A、224~247nmB、264~277nmC、294~300nmD、250~260nmE、274~287nm答案:D24、以下关于肌内效贴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I形贴布主要用于消除肿胀B、灯笼形贴布主要用于促进肌肉收缩C、Y形贴布主要用于促进或放松较小的肌肉D、X形贴布主要用于稳定关节E、爪形贴布主要用于提高痛阈答案:C25、患者,男,34岁,因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致右侧下肢瘫痪,无其他慢性病史,入院检查,右侧股四头肌肌力3级,现为进一步提高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患者最适宜进行肌力训练的方法是( )A、抗阻力训练B、等长训练C、被动训练D、主动训练E、辅助主动训练答案:D26、以下关于急性踝扭伤的贴扎错误的是( )A、X形贴布局部痛点提高B、1形贴布自然拉力稳定踝关节C、1形贴布促进腓肠肌D、爪形贴布消除局部肿胀E、以上都不对答案:C27、冲击波疗法目前被应用于治疗的疾病是( )A、促进骨折愈合B、减轻骨质疏松C、减轻软组织疾病的疼痛D、减轻肢体痉挛E、以上全部都是答案:E28、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最基本的机制是()A、镇痛作用B、微细按摩作用C、理化作用D、温热作用E、杀菌作用答案:B29、水疗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包括( )A、增加血液中的营养含量B、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C、减轻血液中的毒素含量D、长时间的冷敷动脉干,使其远端的动脉床扩张E、增加或减少器官或躯体局部,如肢端的血流量答案:D30、中枢模式发生器存在于()A、脊髓B、小脑和大脑C、脑干和大脑D、脊髓和小脑E、脑干和脊髓答案:E31、下列不属于高频电疗法的治疗是( )A、厘米波疗法B、超短波疗法C、分米波疗法D、中波疗法E、短波疗法答案:D32、下列有关被动运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患者无法自我完成被动运动B、被动运动使肢体反复屈伸时,可改善肢体血液循环C、被动运动同时牵伸相应的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D、被动运动的外力来自于人力或机械E、被动运动全靠外力来完成运动或动作答案:A33、迈上楼梯时,股四头肌的收缩属于( )A、闭链运动下离心性收缩B、开链运动下的等速运动C、开链运动下离心性收缩D、闭链运动下向心性收缩E、开链运动下向心性收缩答案:A34、下列容易发生电光性眼炎的光疗法是()A、红光疗法B、紫外线疗法C、激光疗法D、红外线疗法E、蓝紫光疗法答案:B35、上肢功能的练习不包括( )A、引发前伸的肌肉活动和运动控制B、训练对掌C、训练伸腕D、训练对指E、训练旋前答案:E36、以下不属于低频电流的生理作用与治疗作用的是()A、松解粘连B、温热作用C、促进局部血液循环D、兴奋神经肌肉组织E、镇痛答案:B37、关于中频电对神经肌肉的兴奋作用错误的是()A、对运动、感觉神经的刺激作用比低频电明显B、可作用到组织深处,在引起强烈肌肉收缩时皮肤无明显刺痛C、强的中频电流刺激引起肌肉收缩时感觉比低频电刺激时感觉舒适D、中频电疗时患者能耐受较大的电流强度E、对自主神经、内脏功能调节作用优于低频电答案:A38、为了促进翻身活动Bobath技术利用的反射是( )A、调整反应B、非对称性颈紧张反射C、平衡反应D、上肢保护性伸展反应E、对称性颈紧张反射答案:A39、治疗支气管哮喘离子导入所用的药物()A、2%~10%阿司匹林B、3%~5%谷氨酸钠C、1%~2%氨茶碱D、3%~5%硫酸镁E、3%~5%氯化钾答案:C40、治疗高血压病离子导入所用的药物()A、3%~5%谷氨酸钠B、3%~5%氯化钾C、2%~5%抗坏血酸D、3%~5%硫酸镁E、5%~10%碘化钾答案:D41、蓝紫光疗法的治疗作用是()A、改善循环B、激活细胞免疫功能C、促进血液中过高的胆红素下降D、杀菌E、镇痛答案:C42、常见低频电流波形为()A、正弦波B、方波C、三角波D、梯形波E、以上都是答案:E43、下列有关肌力训练,描述错误的是()A、抗阻力活动的效果优于主动助力活动B、肌力训练是根据超量负荷的原理C、肢体的被动活动也有增强肌力的功效D、等速性抗阻力运动的训练效果最理想E、肌力训练必须要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答案:C44、在指导患者独立完成从坐位到站位时,应避免的成分是( )A、身体重心向后B、身体重心向前C、双膝屈曲超过双足D、躯干前倾E、脊柱伸展答案:A45、下列不属于颈椎生理运动的是()A、内收B、侧屈C、前屈D、后伸E、旋转答案:A46、关于核心稳定性的训练,正确的是()A、核心稳定性训练主要提高躯干肌力,对运动表现没有影响B、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助于提升平衡力、协调性和控制力C、偏瘫患者由于-D、核心稳定性与动作控制能力不相关E、核心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骨盆的稳定答案:B47、关于冲击波的作用原理描述错误的是()A、镇痛效应B、成骨效应C、热效应D、代谢激活效应E、组织破坏机制答案:C48、直流电面部治疗法()A、副电极置于背部B、副电极置于对侧上臂C、副电极置于腰部D、副电极置于同侧上臂E、副电极置于后颈部答案:B49、以下哪个选项最适宜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A、10~20uA直流电阴极B、10~20μA直流电阳极C、1~2uA直流电阴极D、1~2uA直流电阳极E、10~20μA直流电阴极或阳极均可答案:A50、以下关于肌内效贴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竞技运动中,应使用放松贴法B、急性运动损伤应使用促进贴法C、使用肌内效贴布时可以泡温泉D、使用肌内效贴布时,不可以淋水E、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E51、下面哪些不属于“促通”技术(A、肢体负重B、抗阻运动C、肢体滞空D、放松运动E、关节挤压答案:D52、下列哪项不是正负压治疗的适应证()A、糖尿病性血管病变B、动脉栓塞早期C、复合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D、乳腺癌术后术侧上肢淋巴性水肿E、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答案:B53、下列情况除哪项外均不适合长时间的热水盆浴( )A、高龄老人B、有严重器质病变或出血倾向C、衰弱或贫血D、妇女E、幼儿答案:D54、全身水疗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不包括( )A、适当的冷水沐浴,能兴奋神经B、不感温水沐浴,能使从外周传人大脑皮质的冲动减少,神经兴奋性降低C、因温度不同而有差别D、改善皮肤营养和代谢E、短时间热水沐浴,使兴奋答案:D55、颈椎电动持续牵引不适用于( )A、严重的颈臂痛患者B、有明确的神经根受损体征,但无明显神经根炎症和水肿的患者C、脊髓型颈椎病之外的各项颈椎病患者D、对松动术无效的上颈段疾患E、急性颈椎小关节紊乱答案:B56、下列哪项不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硬件()A、数据手套B、跟踪器C、头盔显示器D、视觉心理E、摄录像设备答案:D57、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光是()A、紫光B、黄光C、橙光D、红光E、青光答案:A58、在做桥式运动时,为了使患侧伸髋肌用力适当,应强调的成分是( )A、健侧臀部尽量抬高B、保持髋关节的伸展位C、头向患侧屈D、双手用力支撑E、健侧过度运动答案:B59、基于神经生理法则的治疗技术不包括(A、Bobath技术B、运动再学习技术C、Rood疗法D、PNF技术E、Brunnstrom技术答案:B60、诊断为面神经炎,请选择正确的直流药物离子导入的方法()A、阿司匹林,从阳极导入B、5%~10%氯化钙,从阳极导入C、3%~5%硫酸镁,从阳极导人D、5%~10%氯化钙,从阴极导入E、硫酸庆大霉素,从阳极导人答案:B61、脉冲电磁场治疗骨折最重要引起哪种离子移动(A、Fe2+B、Ca2+C、K*D、NatE、Mg2*答案:B62、Rood认为个体运动发育规律从局部考虑,其运动控制能力发育的一-般顺序是 ( )A、先屈曲,后伸展先内收,后外展先桡偏,后尺偏最后是旋转B、先外展,后内收先屈曲,后伸展先尺偏,后桡偏最后是旋转C、先伸展,后屈曲先外展,后内收先尺偏,后桡偏最后是旋转D、先屈曲,后伸展先内收,后外展先尺偏,后桡偏最后是旋转E、先内收,后外展先屈曲,后伸展先尺偏,后桡偏最后是旋转答案:D63、影响协调训练的因素不包括( )A、本体感觉B、患者的认知功能C、支撑面积D、视觉E、运动控制系统答案:C64、波长最短且呈直线传播的是()A、短波B、超短波C、分米波D、毫米波E、厘米波答案:D65、平地步行髋关节的活动范围至少为( )A、屈曲30°,后伸30°B、屈曲20°,后伸20°C、屈曲30°,后伸10°D、屈曲30°,后伸20°E、屈曲209,后伸30°答案:C66、下面哪项是严重屈肌痉挛型脑瘫患儿应避免的活动( )A、伸肌为主的活动B、非对称性活动C、中线活动D、对称性活动E、屈肌为主的活动答案:E67、颈椎最佳牵引时间是(A、15~20分钟B、10~20分钟C、15~25分钟D、10~30分钟E、15答案:A68、增加踝关节内翻的牵伸肌群是()A、踝跖屈肌群B、踝外翻肌群C、小腿腓肠肌D、踝内翻肌群E、踝背伸肌群答案:B69、下列不属于神经发育疗法的治疗技术是( )A、Rood技术B、Brunnstrom技术C、Kabat-Knott-Voss技术D、motorE、Bobath技术答案:D70、下列不属于神经发育技术共同特点的是( )A、按照从头至尾,从近端至远端的顺序治疗B、治疗与日常生活活动结合起来C、以神经系统作为治疗的重点对象D、强调运动控制障碍的管理E、治疗中应用多种感觉刺激答案:D71、下列属于悬吊训练影响的因素( )A、悬吊点B、悬吊位置C、健身球.D、弹力带E、软垫答案:ABCDE72、下列哪项是负压治疗的禁忌证? ( )A、糖尿病足B、静脉血栓形成C、雷诺氏综合征D、血栓闭塞性脉管炎E、血管手术后答案:BE73、偏瘫患者由椅子上坐起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椅子应结实、牢固、椅面硬,具有一定的高度B、高椅子比矮椅子易于站起,开始训练时,应选择高椅子C、轮椅应制动,脚踏板向两侧移开D、椅子应足够宽E、椅子应足够矮答案:ABC74、中频电流引起烫伤的原因是()A、应用的电流量、电流密度过大B、局部皮肤破损,电流量增大C、导线夹脱落,局部电流密集D、电极放置不平而使局部集中过强的电流E、电极衬垫只有一层薄布答案:ABCDE75、与上肢D1E运动模式的肌肉是(A、菱形肌B、斜方肌C、背阔肌D、三角肌E、旋前肌.答案:ACD76、下列训练中,能够增加行走训练复杂性的事(A、练习跨过不同高度的物体B、边说话边走C、拿着东西走D、在有行人的地方行走E、加快速度走答案:ABCDE77、悬吊点的选择主要方式有()A、悬点在运动关节上方B、悬点在运动关节内侧C、悬点在运动关节远侧D、悬点在运动关节近侧E、悬点在运动关节外侧答案:ABCDE78、目前,康复机器人临床应用的设计要求包括下列哪些方面()A、人类环境改造学B、心理C、生物D、社会学E、医疗答案:ABE79、紫外线疗法的适应证是()A、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B、术后伤口感染C、支气管哮喘D、银屑病E、心肝肾衰竭答案:ABCD80、目前运动链锻炼方式分为()A、开链运动B、健身运动C、闭链运动D、无氧运动E、有氧运动答案:AC81、参与下肢D1E运动模式的肌肉是( )A、腰大肌B、臀大肌C、臀中肌D、内收肌E、胭绳肌答案:BCE82、等长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A、心输出量减少B、心率加快C、外周阻力增高D、心肌收缩力下降E、心输出量增加答案:BCDE83、机器人辅助上肢功能训练安全措施包括()A、如果显示器屏幕工作中断,需马上停止系统运行B、患者未安全、正确就坐时不可运行系统C、系统运行时,现场禁止存放易燃液体、气体或蒸汽D、在系统运行时,长发、首饰和宽大服装须远离运动装置E、患者在出现任何异常动作时须通知治疗师答案:ABCDE84、悬吊训练中稳定肌的训练要注意的是()A、训练中应保持无疼痛的状态B、训练负荷应该逐渐加大C、在闭链运动模式下进行训练D、使用低负荷的等长收缩E、高强度训练为主答案:ABCD85、选择治疗泥的要求有()A、一定黏稠度B、50%C、无感染性D、良好的可塑性E、无致病菌答案:ABCDE86、常用的蜡疗治疗方法有( )A、蜡浴法B、刷蜡法C、浸蜡法D、贴蜡法E、蜡饼法答案:BCE87、超声的吸收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B、介质的导热性C、超声波的频率D、介质的长度E、介质的黏滞性答案:ABCE88、热传导的形式有( )A、传导B、辐射C、反射D、对流E、循环答案:ABD89、紫外线光敏疗法可用于治疗()A、恶性肿瘤B、银屑病C、白血病D、活动性结核E、白癜风答案:ABCE90、磁振热疗法是综合哪些物理因子起作用()A、交变磁场B、低频电刺激C、温热D、压力E、生物磁振答案:ACE91、构成核心稳定性的三大因素( )A、核心肌群B、腹内压C、膈肌D、骨盆E、脊柱稳定性系统答案:ABE92、呼吸练习中控制呼吸的技术方法包括()B、胸式呼吸C、深而慢的呼吸D、腹式呼吸E、缩唇呼吸答案:ABCDE93、脑卒中患者上肢常见的代偿动作正确的是( )A、提高肩带B、躯干侧屈,肩关节内旋C、过度的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D、抓住物体时前臂有旋前倾向E、放开物体时只有屈腕才能放开,且过度伸展拇指及其他手指答案:ABDE94、呼吸训练包括()A、吹笛式呼气训练B、腹式呼吸训练C、咳嗽训练D、呼吸肌训练E、全身训练答案:ABCDE95、红外线作用于人体组织后产生()A、属于传导热疗法B、有热射线之称C、温热效应D、属于辐射热疗法E、属于对流热疗法答案:BCD96、以下关于肩手综合征的贴扎,正确的是(A、X形贴布局部痛点提高B、爪形贴布自然拉力消除手部肿胀C、爪形贴布中度拉力促进手指伸展D、I形贴布促进腕关节伸展E、以上都不对答案:ABD97、站立期初期踝关节背屈不够,不能足跟着地的原因包括(A、腓肠肌肌力低下B、胫前肌肌力低下C、比目鱼肌肌力低下D、腓肠肌痉挛或挛缩E、比目鱼肌挛缩答案:BD98、下列技术属于神经发育技术的是(A、运动再学习技术B、RoodC、Brunnstrom技术D、关节松动技术E、Bobath技术答案:BCE99、属于有氧运动训练的项目包括()A、游泳B、举重C、慢跑D、步行E、骑车答案:ACDE100、以下关于冈上肌撕裂的贴扎,正确的是( )A、爪形贴布局部消肿B、X形贴布局部痛点提高C、I形贴布促进冈上肌收缩D、Y形贴布放松三角肌E、灯笼形贴布稳定盂肱关节答案:ABDE。
偏瘫患者的转移及轮椅使用护理操作步骤偏瘫是指人体部分肌肉发生瘫痪,使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帮助偏瘫患者进行转移和使用轮椅,以下是一些护理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a.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病史、身体条件以及对转移和使用轮椅的理解和需求。
b.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等,确保安全。
c.准备所需的辅助设备,如轮椅、平床、便携式立杆。
2.转移:a.评估患者的能力和合作性,决定最合适的转移方式,如侧身、平移或使用机动转移板等。
b.将床调至适当高度,以方便患者站起来并准备转移。
c.让患者坐在床缘或辅助设备上,帮助他们调整体位并放松肌肉。
d.进行转移时,要确保正确的体位和姿势,避免患者承受过重压力并降低创伤风险。
e.指导患者合作,使用剩余的健康肢体和肌肉参与转移,以减轻护士的负担。
3.轮椅使用:a.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当的轮椅类型和尺寸,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b.帮助患者正确坐在轮椅上,并确保其背部、头部和四肢都有适当支撑。
c.调整轮椅的座椅和腿托,使患者的体位正确,并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d.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轮椅的手推动作和技巧,并指导他们如何保持平稳和平衡。
e.指导患者学习如何使用轮椅的刹车、安全带和其他控制装置,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和独立性。
f.定期检查患者的体位和舒适度,以预防压疮和其他并发症。
4.监测和记录:a.在转移和使用轮椅的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及时发现任何异常状况。
b.记录患者的转移过程和使用轮椅的细节,包括患者的合作程度、疼痛评估、体位和姿势等。
c.如果患者在使用轮椅过程中出现问题或不适,及时记录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以上是偏瘫患者转移和轮椅使用的一般操作步骤。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个性化护理安全。
关键是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并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参与和独立进行活动。
定期评估和重新制定护理计划也很重要,以适应患者康复进展和需求的变化。
偏瘫患肢的体位转移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站、行走之间的转移。
正常人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每天能轻易完成各种体位转移,但对瘫痪患者而言,轻者不能顺利完成,重者则完全不能完成。
因此,为了使瘫痪患者能够独立的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必须教会他们从卧位到坐位、从坐位到立位、从床到椅、从轮椅到卫生间的各种转移方法。
转移的方法很多,只要简单、安全、有效即可。
体位转移方法一般分为:独立转移、辅助转移和被动转移三大类。
一、基本原则1、独立转移的基本原则(1)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尤其是四肢瘫痪者。
(2)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的物体应稳定,轮椅转移时必须先制动。
(3)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应尽可能靠近。
若两者之间有距离,可使用转移滑板。
(4)患者学习独立转移的时间要适当,太早容易失败会使患者失去信心,太晚则因依赖而失去兴趣。
(5)有多种转移方法可供选择时,以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为首选。
2、辅助转移的基本原则(1)治疗师或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应相互信任。
(2)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应熟知患者病情。
(3)治疗师或护理人员需要相当的技巧而不能单独依靠体力。
(4)治疗师或护理人员的指令应简单、明确,以便患者能正确理解和接收。
(5)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帮助应逐渐减少。
3、被动转移的基本原则(1)患者应当消除紧张、对抗心理,从身心上放松自己。
(2)搬运时患者应向前看,而不是向地板或帮助者看。
若搬运过程需要两个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则每一位都必须清楚地了解整个转移程序及方向。
二、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1、床上翻身(1)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患者体位:仰卧位操作方法:患者双侧髋、膝屈曲,双上肢Bobath握手伸肘,肩上举约90°,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先摆向健侧,再反方向摆向患侧,同时向患侧用力转动躯干、摆膝、转头,完成肩胛带、骨盆带的共同摆动,以借摆动的惯性翻向患侧。
(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患者体位:仰卧位操作方法:患者用健足从患侧腘窝处插入并沿患侧小腿伸展,将患足置于健足上方。
偏瘫患者床-轮椅转移
床-轮椅坐位转移指整个身体从床到轮椅的位置变化,是获得或保持活动独立性的一个基本活动。
一、工作目标
给予床-轮椅坐位转移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提供正确的护理规范。
促进日常生活活动的独立。
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
⑴全身情况:观察患者意识、目前病情、肢体活动能力及配合能力。
(2)心理状态:对操作的认识和配合程度。
2、评估环境空间是否宽敞,安全,是否有防滑垫。
3、预防措施
(1)环境病床处于刹车状态,轮椅性能良好,处于固定状态。
(2)护士站于患者患侧保护,防止坠床或跌倒。
(3)患者衣着宽松舒适,排空大小便。
三、方法
1、轮椅向床转移
⑴将轮椅推至床边,使患者健侧靠近床边,与床成30-45
度,固定轮椅,竖起脚踏板。
(2)患者坐在轮椅上身体前倾,双脚掌着地。
⑶操作者站在健侧前方,一脚放在患者两腿之间,双下肢屈曲下蹲,把患者的双手至操作者的双肩,操作者双手分别提住患者两侧的裤腰,利用身体向后倾的力量使患者臀部离开轮椅,以健侧下肢为轴,旋转身体,在床边坐下的同时,患者用健手扶床,并用健脚蹬地支撑身体转移到床边坐下。
2、床上向轮椅转移
⑴轮椅至患者健侧床尾,成30-45度,固定轮椅,竖起脚踏板。
⑵患者坐在床边,双脚掌着地,操作者站在健侧前方,一脚放在患者两腿之间,把患者的双手至操作者的双肩,操作者双手分别提住患者两侧的裤腰,用力提起并以患者健侧下肢为轴旋转身体把患者移到轮椅上的同时,患者用健手支撑住远侧轮椅扶手并用健脚蹬地支撑身体转移到轮椅上。
⑶帮助患者坐好,翻下脚踏板,将患者双脚放在脚踏板上。
偏瘫患者的坐起训练怎么做?如何自己轮椅转运及穿衣?偏瘫患者的坐起训练怎么做?如何自己轮椅转运及穿衣?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坐起训练被动坐起:发病后早期初次坐起或长期卧床要坐起时,为避免产生直立性低血压,应采取逐渐增加角度的被动坐起的方法。
可先将床头摇起15°至30°,休息3-5分钟,逐渐加大角度,每次增加10°至15°,增加坐位时间5-10分钟,经过2-3天的练习,在床上坐直达到90°。
当病人可坐直90°并能保持30分钟后,即可开始练习独立坐位及转移动作等。
注意:病人在坐起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等症状时,应立即恢复平卧位,然后再酌情调低坐起的角度,逐渐增加病人身体耐受力。
要注意检查练习前后的血压和脉搏变化,逐渐增加角度的被动坐起。
若没有可摇起的床时,可用木板支起床头或用被子顶住后背,膝下垫枕头的方法进行坐起练习,并按以上要求逐渐增加角度直到90°坐位。
在上半身坐起30°以上后,用枕头等垫于膝下,保持屈膝20°至30°。
辅助下患侧坐起训练:首先将病人移至床边,患侧靠近床边,将患膝屈曲,小腿垂在床边外。
令病人用健手支撑起上身至床边坐位,辅助者辅助躯干抬起。
独立健侧坐起训练:令病人将健足插到患足下,翻身至半侧卧位,用健腿将患腿移至床边,垂下小腿,再用健侧肘撑起上身,伸直上肢至床边。
转移的训练从床转移至轮椅上的训练方法:将轮椅放在病人的健侧床边,刹住,病人坐于床边,双脚放于地面上,辅助者面对病人,用下肢固定患侧下肢,病人的健侧手绕在辅助者脖子上或搭肩上,辅助者把住病人腰背部,使病人身体向前,将重心移至脚上,臀部离开床面,然后以健脚为轴,旋转身体,将臀部对准椅面坐下,整理好坐姿。
可逐渐减少辅助量,尽早使病人自己完成。
将轮椅放在病人的健侧床边,刹住,病人用健手扶住轮椅扶手站起,再扶远处的扶手,半转身,坐在轮椅坐席上。
一、实训背景偏瘫是指一侧肢体瘫痪,常见于脑卒中等疾病。
偏瘫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床椅转移是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床椅转移操作技能,本实训报告以偏瘫病人床椅转移为主题,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总结床椅转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偏瘫病人床椅转移的操作流程;2. 掌握床椅转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 提高护理人员对偏瘫病人的护理水平。
三、实训内容1. 床椅转移的操作流程(1)评估患者情况: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肢体活动能力等,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状态。
(2)准备转移工具:将轮椅推至床边,与床成30-45度角,调整轮椅高度,确保患者能够舒适地站立。
(3)协助患者站立:将患者双足置于地面,指导患者双手扶住床沿,健侧手支撑躯干,缓慢站起。
(4)协助患者转身:指导患者以健足为轴心,旋转身体,使臀部对准轮椅。
(5)协助患者坐下:指导患者缓缓坐入轮椅,调整坐姿,确保舒适。
(6)整理床单位:将床单铺好,调整患者衣物,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2. 床椅转移的技巧(1)动作轻柔:在转移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2)保持平衡:在协助患者站立、转身、坐下等过程中,要保持自身平衡,确保患者安全。
(3)调整体位:在转移过程中,要适时调整患者的体位,避免出现不适。
(4)配合患者:在转移过程中,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指导患者配合完成转移动作。
3. 床椅转移的注意事项(1)评估患者情况:在转移前,要充分评估患者情况,确保患者能够完成转移动作。
(2)环境安全:转移过程中,要确保环境安全,避免患者跌倒。
(3)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床椅转移,确保患者安全。
(4)加强沟通:在转移过程中,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需求。
四、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偏瘫病人床椅转移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1. 床椅转移是偏瘫病人康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床椅转移的操作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
转移技术主要包括床上转移、卧坐转移和坐站转移、床轮椅转移等。
1.床上转移从床的一侧转移到另一侧或从仰卧位转移到侧卧位。
(1)侧向转移①偏瘫患者:先用健腿插在患腿下方,托起患腿移向健侧,再移动臀部,最后依靠健侧上肢将上身转移到该侧。
②截瘫患者:先坐起,然后用手将下肢移向一侧,再用手撑床面,将臀部移动到该侧。
(2)仰卧转向侧卧①偏瘫患者:转向健侧有困难。
训练时先用健腿插在患腿下方,托起患腿,再用健手握住患手,先上举到患侧,然后突然摆动向健侧,利用惯性将躯体翻向侧方,同时用健腿托在患腿下方,帮助患腿完成转移。
②截瘫患者:因截瘫而不能坐起的患者可以将两手上举,先举向转移的相反方向,然后利用突然向转移的方向摆动,使躯干先产生侧向翻转,再用健腿将患腿移动到合理的位置。
2.卧-坐转移从卧位转移到坐位。
(1)偏瘫患者:先向健侧偏身,用健手支撑使上身抬起,再调整回中立坐位。
(2)截瘫患者:在腹肌肌力不足时,可以采用手拉悬吊带或缚在床尾的牵拉带,使上身抬高坐起。
也可以先侧身,用一手支撑上身,从侧面坐起;另一手扶持床面,保持稳定和平衡。
3.坐-站转移从坐位转移到站立位。
患者应该首先具备1~2级站立平衡能力才可以进行坐站转移训练。
(1)偏瘫患者:先将脚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上身前倾,双手交叉握紧,手臂伸直向下,然后将手臂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动作。
(2)截瘫患者:要练习使用矫形器坐起站立,先用双手支撑椅子站起,膝关节向后伸,锁定膝关节,保持站立稳定。
用膝踝足支具者,锁定膝关节后,可以开始步行。
4.床-轮椅转移由床上移动到轮椅或由轮椅移动到床。
分为独立转移和辅助转移。
偏瘫患者一般没有显著困难。
截瘫患者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独立转移。
(1)轮椅靠在床边,刹住双轮,与床的长轴呈45°,患者先在床上坐起,用手将瘫痪的下肢移动到床边,将臀部也移动到床边,将两腿放下,用一手支撑轮椅不靠近床边的扶手,另一手支撑在床上,将臀部摆动到轮椅上。
床到轮椅转移的流程
床到轮椅转移的流程如下:
1、偏瘫患者的床椅转移:
●健侧靠近床,轮椅放于与床呈30°到45°倾斜夹角。
●刹住车闸,移开脚踏板,双脚平放于地面。
●患者健侧手支撑床面,家属辅助患者伸髋伸膝站起并移动到床上。
●过程中避免患者下肢不被异物干扰。
2、截瘫患者的床椅转移:
●他人辅助转移:轮椅与床夹角30°到45°,刷住刹车,移开脚踏
板。
家属将患者双上肢搭自己肩上并抱住患者,从患者背后抓住其腰间束带向上提拉以防患者摔落,将患者抱起转移到床上。
也可以抓住腰间束带后,用双腿夹住患者的双下肢,抱起转移到床上。
●患者自行转移:轮椅正面靠床,将双腿放到床上,刹车。
患者双
上肢扶住轮椅扶手,靠双上肢支撑力量将身体抬起,同时向前移动到床上,之后将下肢摆正至床上合适位置。
一、引言偏瘫是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往往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如从床到轮椅的转移。
为了提高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本实训报告针对偏瘫患者转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实践。
二、实训目的1. 掌握偏瘫患者转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提高护理人员对偏瘫患者转移的技能;3. 提高偏瘫患者及其家属对转移技巧的认识和应用。
三、实训内容1. 偏瘫患者转移的理论基础(1)偏瘫患者转移的定义:偏瘫患者转移是指患者在他人帮助下,从一种体位(如床)转移到另一种体位(如轮椅)的过程。
(2)偏瘫患者转移的分类:根据转移的体位不同,可分为床上转移、床椅转移、椅椅转移等。
2. 偏瘫患者转移的技巧(1)床上转移:患者取仰卧位,护理人员站在患者一侧,用双手分别握住患者的上臂和前臂,将患者慢慢拉起至坐位。
患者坐稳后,护理人员松开双手,患者用双手支撑床面,慢慢站立。
(2)床椅转移:患者取仰卧位,护理人员站在患者一侧,用双手分别握住患者的上臂和前臂,将患者慢慢拉起至坐位。
患者坐稳后,护理人员将轮椅推至患者健侧,轮椅与床呈30~45度角。
患者用健侧下肢支撑,用健手扶着轮椅扶手站起,然后以健侧下肢为轴,转动躯干,调整重心使臀部正对轮椅,缓慢坐下。
(3)椅椅转移:患者坐在椅子上,护理人员站在患者一侧,用双手分别握住患者的上臂和前臂,将患者慢慢拉起至站立。
患者站稳后,护理人员将轮椅推至患者健侧,轮椅与椅子呈30~45度角。
患者用健侧下肢支撑,用健手扶着轮椅扶手站起,然后以健侧下肢为轴,转动躯干,调整重心使臀部正对轮椅,缓慢坐下。
3. 偏瘫患者转移的注意事项(1)确保患者安全:在转移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避免患者发生跌倒、扭伤等意外。
(2)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偏瘫患者转移的技巧,确保操作规范。
(3)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在转移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
偏瘫患者的转移及轮椅使用训练操作我为大家演示的操作是:偏瘫患者的转移及轮椅使用训练操作。
我衣帽整齐,已修剪指甲,已按七部洗手法洗手,接到医嘱,核对医嘱,双人核对医嘱核对无误,谢谢老师。
1.周围环境安全,适宜操作2.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小刘。
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我核对下您的腕带,由于病情需要,我将遵医嘱为您进行体位转移及轮椅使用训练操作。
在此之前,我需要评估一下您的肌力。
来请您抬高您的左上肢,和我对抗,嗯,很好。
在抬高您的左上肢,和我对抗。
您的右上肢可以抬高吗,可以是吗。
好的。
来,和我对抗。
不可以是吗?好的。
您的右下肢可以抬高吗,不可以是吗。
来向外、向内移动。
好的谢谢您的配合。
(此病人的左侧肢体肌力为5级,右上肢肌力为4级,右下肢肌力为1级)3.体位转移的目的是更换体位,预防压疮,坠机性肺炎,肌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
轮椅使用训练操作提高您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参加社会活动能力,活动中您需要配合我做一些翻身动作,您可以吗?可以是吗。
在此期间您需要我协助您上厕所吗?不需要是吗?(患者目前病情平稳,神志清楚,心理状态可,知识水平较好。
身上无管道。
对自身疾病了解度较高,能积极配合。
)那您稍等一下我去准备用物。
(洗手、推轮椅)4.阿姨我再次核对一下您的信息,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我核对一下您的手腕带。
好,我即将为您做训练了,在训练过程中,若有不适,请及时告诉我。
5.我们先从左侧移至右侧,您的健侧左脚放于患侧脚下,左手手肘支撑与创面,右手放于腹部,左脚勾住右脚向床边移动,左下肢取出。
屈曲支撑与床面,左手肘支撑创面。
用健足,和肩支撑臀部,抬高臀部向右移动。
好,很好。
头缓慢移至右侧,左手抓住右手,双手向扣,伸直手肘,左脚屈曲支撑创面,利用惯性向右翻,我数1、2、3翻身,来,1、2、3翻。
很好。
(为其整理衣物),来您的左脚勾住右脚,放于床下。
我和你一起用力,123,很好,左手支撑创面。
右手放于腹部,(为患者穿鞋),来慢慢移动您的臀部,移至床旁,现在这个坐位能保持平衡吗,可以是吗。
偏瘫患者从床到轮椅的转移
注:轮椅始终放于患者的健侧。
截瘫患者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
1、辅助转移训练:训练人员面对患者,双膝抵住患者膝部,双手扶患者臀部,将患者托起。
患者一手扶住训练人员肩部,另一手自然下垂。
辅助患者缓慢转移到床上。
2、向前方转移训练:轮椅正对床边,闸住轮椅。
辅助患者缓慢转移到床上,患者双手扶住
轮椅扶手,支撑身体,从轮椅前方移到床上。
3、向侧方转移训练:轮椅与床约成45°角,闸住轮椅,患者双腿放在床上。
患者一手撑床,
另一手撑轮椅扶手,使臀部离开床即可。
偏瘫患者从床到轮椅的转移
注:轮椅始终放于患者的健侧。
截瘫患者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
1、辅助转移训练:训练人员面对患者,双膝抵住患者膝部,双手扶患者臀部,将患者托起。
患者一手扶住训练人员肩部,另一手自然下垂。
辅助患者缓慢转移到床上。
2、向前方转移训练:轮椅正对床边,闸住轮椅。
辅助患者缓慢转移到床上,患者双手扶住
轮椅扶手,支撑身体,从轮椅前方移到床上。
3、向侧方转移训练:轮椅与床约成45°角,闸住轮椅,患者双腿放在床上。
患者一手撑床,
另一手撑轮椅扶手,使臀部离开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