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14.00 MB
- 文档页数:15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进展,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观察及术后护理路径。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用评估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情况及护理方法。
结果:两种方法术后并发症和住院天数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是治疗阑尾炎较好的术式,且良好的护理可预防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阑尾炎;腹腔镜检查;阑尾切除术;护理阑尾为盲肠后内侧的蚓状盲管,属淋巴免疫器官。
阑尾炎是由多种自身肠菌所致的阑尾化脓性感染。
急性阑尾炎属于最常见的急腹症,好发于青壮年。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在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该技术具有安全、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良好的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迅速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自1983年问世,已经在不同级别医院开展。
尽管如此,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对于开腹阑尾切除术(oa)并没有质的优势。
支持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作者认为,对一些特定的人群,如诊断不明确者、女性患者、肥胖患者和老年患者,la优势明显。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9月~2008年7月我院共为104例患者行阑尾切除术,其中,男53例,女5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7岁,平均(41.3±3.2)岁。
施行la的73例中,男35例,女3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6岁,平均(33.2±2.8)岁。
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及b超检查均排除其它病变。
1.2方法患者做完手术后平稳返回病室到患者出院,护理过程中必须客观观察患者,与其亲切交谈,询问并查阅不同的检查报告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住院费用将资料汇总,进行分析比较。
1.3观察指标伤口并发症、腹腔脓肿、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
术前准备:
1.患者的术前准备包括停止进食和饮水,通常需要空腹8小时。
还需
要清洁消毒患者的腹部皮肤,以减少术中感染的风险。
2.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减
轻其焦虑和恐惧。
术中护理:
1.护士应配合专科医生进行术前准备。
2.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相关数据。
3.护士应注意手术区域的消毒,及时更换手术台上的器械和布草。
4.护士应密切配合医生进行器械递给、取回和替换。
术后护理:
1.术后将患者转至恢复室,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并报告
医生。
护士应特别注意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2.护士应始终保持插管通畅,定期观察胸部X线片,评估肺部状况。
3.术后早期,护士应监测患者的恶心、呕吐和腹胀情况。
必要时应进
行抽吸、引流等处理。
4.需要密切观察伤口引流和疼痛情况,并及时更换伤口敷料。
5.护士要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镇痛药物、退烧药物等。
6.术后恢复期的护理还包括康复训练,如早期床上转体、下床活动等,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8.护士应定期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是否出现并
发症。
以上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内容,护士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都需
要密切配合医生,以提供安全、科学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术后护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式。
该术式具有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
现对我院2015年6月以来进行的60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
1.手术方法所有病例多采用全身麻醉,标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三孔法入路。
2.护理体会2.1 术前护理2.1.1术前心理护理:阑尾炎患者腹痛难忍,加上急症手术,患者多有紧张、恐惧、焦虑情绪。
有些患者对腹腔镜没有认识,怀疑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担心手术费用,心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理解、关心,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取得患者信任,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和心理学方法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
同时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的适应症、方法、优点和中转开腹手术的可能性,说明与开腹手术的不同之处,请已治愈患者谈体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增强自信心,稳定情绪,激发其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2.1.2术前一般护理:遵医嘱完善各项检查,如T、P、R、BP以及血常规、血型、凝血酶原时间、血糖、B超、病毒联检、胸腹部透视、心电图。
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患者是否有阑尾周围脓肿,以及是否有腹部手术史,有无呼吸道疾患,有无手术禁忌症。
作好术前准备,禁食、禁饮12小时,备皮重点为清洁脐部,检查脐窝深浅及污垢积存情况,术前1天温水擦净肚脐的污垢,再用0.1%新洁尔灭棉签消毒,对急症手术需立即行脐部护理。
2.2 术后护理2.2.1术后常规护理: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患者清醒后给予半卧位。
术后6一12小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记录意识、R、BP、P,特别注意呼吸频率和深度。
因为腹腔镜手术是在二氧化碳气腹下完成,术中二氧化碳气腹高压使肠浆膜下血管扩张,加之二氧化碳弥散快、吸收快,可造成高碳酸血症,甚至酸中毒,患者术后需通过呼吸的加深加快,才能排出积聚的二氧化碳;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2—3L/分,可提高氧分压、加快二氧化碳排除,还可预防二氧化碳积聚膈下引起反射性肩痛,及二氧化碳麻痹性昏迷;术后应去枕平卧4~6小时,血压稳定后给予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肠蠕动的恢复,防止形成膈下气肿;术后6小时在床上适当翻身,术后第1天可下床活动,减少尿潴留,以及预防术后肠粘连、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发生。
健康宣教小知识---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前准备,请您注意:
术前饮食:1、术前需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使胃充分排空,以防止术中或术后呕吐引起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
2、术前晚餐需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面条,少量青菜,适量进餐,不可过饱。
皮肤准备:护士会为您除去腹部毛发,清理脐部以保证术中消毒效果。
术后指导的护理要点:
卧位、活动指导:1、术后当日:去枕平卧1小时,患者完全清醒后可以枕枕头,床上每小时翻身3-4次,踝泵运动20次。
双下肢踝泵运动(示意图)
2、术1日:要早下床、多下床活动。
一方面,可促进胃肠蠕动,尽早排气,减轻腹胀,尽快恢复正常饮食;另一方面,可避免腹腔粘连,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后第一次下床要在进食后,且必须有他人协助,以避免由于身体虚弱而晕倒。
3、术2日后:床上半坐卧位或坐位,多下床活动。
饮食指导:1、术后禁食水,一般肛门排气、撤掉氧气后,可适量饮白开水。
2、患者排便后可少量进流食,
无不适,下次进流食稍加量,包括小米粥、
鸡蛋汤、鸡蛋羹、面汤等,各种瓜类蔬菜、
少量各种肉汤、少量多餐,多饮水。
(住院期
间忌糖、奶、豆浆等易致腹胀的食物) 3、
术后5~8天进流食后无不适可进普食。
健康小贴士:
1、术后1个月避免剧烈活动。
2、患者术后7天拆线,于拆线2-3天后,把覆盖伤口的敷料或纱布揭去,若出现伤口疼痛、红肿、渗血、渗液、有硬结、且伴有体温升高,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3、伤口拆线一周后可洗淋浴,切忌用力搓洗伤口。
4、因为住院期间输抗生素的缘故,出院半月内不能饮酒。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有哪些护理要点作者:何琼英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60期腹腔镜下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措施,这种手术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相比,它的创伤性极小,并且其可以在大部分的腹部手术中使用,如阑尾切除术,以前的阑尾切除术,整体创伤是比较大的,需要对患者的腹部进行较大的开口,这样的创伤不仅会给患者造成比较漫长的恢复时间,同样因为这种大创伤带来一系列的术后不良反应。
但是随着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出现,这些问题得到了改善,不过虽然这种手术创伤较大,但是其术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仍然需要我们重视,虽然这些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早已不复当初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它们依然会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以及术后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且这些不良反应不仅需要医院的重视,患者自身对相关问题的重视以及规避更为重要,这种手术因为创口小,术后恢复快,导致很多患者并不重视,疏于自身的护理关注,最终造成了一些严重的后果。
所以要想术后恢复良好,日后生活舒服,你首先就得了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有哪些护理要点。
1.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是如何进行要想知道如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首先就得知道整个手术的过程。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整个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操作过程吧,首先当然是麻醉,一般来说这种手术麻醉师是会执行全麻的,当然也可能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在完成麻醉之后就是从人体腹部的肚脐轮下边缘处切开一个1cm左右的口子,然后将气腹针以45°的角度从切口插入,在保证腹腔无血、生理盐水顺利注入之后,腹腔镜的穿刺就算成功,然后使用CO2气腹系统对腹腔进行缓慢进气,待到腹腔取得一个合适的进气量的时候,主刀医师使用腹腔镜的摄像系统对患者的阑尾情况进行观察确认,制定相应的切除手术实施方案。
然后根据方案使用腹腔镜的电切系统对患者的阑尾进行切除手术,将切除的部分使用腹腔镜的冲洗-吸引管将切除下来的阑尾组织勾出体外,对切口进行处理后使用缝合针配合腹腔镜缝合,最终完成手术,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措施。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护理要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用于治疗阑尾炎。
在进行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过程中,有一些关键要点需要护理人员注意,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促进患者的恢复。
一、术前准备1. 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 检查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是否有过敏史、出血倾向、心脏病等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4. 配置必要的手术器械和检查设备,确保术前准备充分。
二、手术操作1. 术前消毒:在手术开始之前,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2. 局部麻醉:给予患者局部麻醉,使其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3. 切口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切口位置和大小,以便进行腹腔镜插管和器械操作。
4. 腹腔镜插入:将腹腔镜插入腹腔,通过腹腔镜观察和操作器械完成阑尾切除手术。
5. 阑尾切除:根据手术需要,将阑尾切除,并确保切除干净,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6. 出血控制: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控制出血源,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7. 手术结束:在手术结束后,将腹腔内的气体抽净,缝合切口,完成手术操作。
三、术后护理1.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
2. 监测患者的排尿情况,确保患者的尿液排出正常,避免尿潴留。
3. 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 提供适当的饮食,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5. 观察切口伤口的愈合情况,及时更换敷料,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6. 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促进术后恢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7. 定期复查患者的病情,包括术后恢复情况、疼痛程度、体温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总结起来,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准备必要的器械和设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健康护理·91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常规护理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2 术前检查在手术之前,须对患者进行常规性的体温、血压、脉搏、血常规、呼吸、凝血机制、腹部彩超、血糖以及心电图等检查,以此起到全方面掌握患者身体情况的目的,帮助医生掌握患者是否存在手术禁忌等情况。
1.3 术前准备在手术之前准备好胃肠道、备皮等,必要情况时,须进行镇静用药的准备。
如若患者处于阑尾炎发病期间,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其卧床方式最好为半卧方式。
与此同时,禁止患者摄取食物。
况,明确患者腹部是否存在腹痛、腹膜刺激征、腹胀等现象,以及患者腹部切口位置是否存在渗液、渗血的现象。
与此同时,若术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以及血压下降的情况,需要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及时开展抗休克、止血等操作。
如若患者对上述情况表现较为明显,护理人员须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脏器损伤。
另外,患者如果出现切口疼痛难忍的现象,护理人员须及时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并保持引流管处于一直畅通的状态。
2.3 饮食指导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对患者的胃肠道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患者的肠道有较快的恢复速度。
基于此,等到患者的肠道恢复之后,可以指导患者少量饮用温开水。
在食物的选择方面,可以选择高蛋白、高热量、较为清淡的食物,切忌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并且秉持着少食多餐的原则进行饮食。
需要注意,如若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延长进食时间。
在通常情况下,如若患者在手术后第一天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可以让患者适当食用半流质食物。
2.4 鼓励患者进行活动在手术6小时之后,患者可以下床活动,通过适当活动的开展,可以避免患者出现肠粘连、肺部感染等病症的产生。
2.5 术后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后,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护理巡视,直到患者清醒之后,方可适当减少巡视的次数。
护理人员须重视对患者术后心理护理的开展,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鼓励和激励,告诉患者阑尾炎手术非常成功,以此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并大胆进行咳嗽排痰。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的护理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为各种阑尾病变需要而施行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方式,作为我们普外科的护理工作者除了熟悉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简称LA)的适应症和禁忌证以及术前护理外,重点还有LA术后的护理。
二、护理问题1.疼痛与阑尾炎症刺激及手术创伤有关2.体液不足与呕吐、禁食、腹膜炎有关3.体温过高与阑尾炎症刺激;外科吸收热有关4.潜在并发症手术后并发症如;有出血、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及慢性窦道等等。
三、护理措施1.体位病人回病房后根据麻醉的要求,给予适当体位。
无论全麻或持硬麻醉均应平卧位,持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应去枕平卧位6小时。
全麻病人可垫一软枕头,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
血压平稳后,采用半卧位。
2.心理护理病人在手术完毕安全返回病房后在短时间内有一种全身不适感和躁动情绪,如头晕、不配合护理等表现。
要及时告诉患者本人和家属原因;比如麻醉后的反应,吸氧管对鼻腔的刺激,腹腔引流管,心电监护的袖带,血氧探头和电极片等对身体的刺激,其目的是稳定病人的情绪,取得治疗,护理上的配合。
3.饮食手术后暂禁食,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者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对胃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进流质,手术后第5-6天可进软质普食,勿进食过多甜食、豆制品和牛奶,以免引起腹胀和使用泻剂。
4.早期活动应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轻症病人手术当天即可下床活动;重症病人应进行床上活动,待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活动。
5.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协助处理手术后并发症(1)内出血;应立即补液、输血,做好应急手术前准备,协助再次手术止血。
对已继发感染形成脓肿者,应手术引流,换药处理。
(2)粪瘘;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和常规护理后,多数病人可自行愈合。
如病程超过3个月仍未愈合,应考虑手术。
(3)切口的并发症;切口感染应立即引流伤口,经正确换药促使其愈合。
慢性窦道如经保守治疗3个月仍不愈合者,可再次手术切除窦道,重新缝合。
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摘要:92例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后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及脐部皮肤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监护,进行饮食和活动的指导,做好出院指导,对疾病康复极为重要。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围手术护理腹腔镜设备及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微创观念和内镜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并取代了部分的传统手术。
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手术,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无须拆线、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伤口感染率低、术后肠粘连发生少等优点。
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这项新技术已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已被多数患者及临床医师接受,并有日益取代传统术式的趋势。
这项新技术的发展,它不仅需要外科医生熟练的手术操作而且还需要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进行正确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成功进行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92例,临床效果满意,且腹壁美观,护理相对简单,节省人力,明显优于传统开腹阑尾炎切除术,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92例,男 51例,女41 例,年龄15—65 岁,平均36.65 岁住院天数2-5天,平均 5.05天病理报告示:单纯性阑尾炎2 例,化脓性阑尾炎66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 24例,留置盆腔引流管例。
1.2.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麻醉后留置导尿,常规采用三孔法,气腹压为 12 mmhg。
1.3结果:92例术后 2~5 d痊愈出院,无切口感染及腹腔脓肿并发症,随访无肠梗阻发生。
2 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阑尾炎患者腹痛剧烈,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尚未被广大患者所完全认识,固有紧张、恐惧心理,部分病人还有怀疑和犹豫心理,甚至担心治疗效果,护士做好术前思想工作,主动讲解腹腔镜基本知识,优缺点,术中、术后注意事项,介绍相同手术病人恢复情况,消除思想顾虑,取得病人理解,增强对手术的信心,使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以乐观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腹腔镜阑尾护理查房范文英文回答:The postoperative care for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includes monitoring vital signs, wound care, pain management, and early ambulation. Let's discuss each aspect in detail.1. Vital signs monitoring: It is essential to closely monitor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including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respiratory rate, and temperature. Any significant changes should be reported immediately to the healthcare provider.和。
中文回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和早期活动。
让我们详细讨论每个方面。
1.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
任何重大变化应立即报告给医疗保健提供者。
英文回答:2. Wound care: The incision site should be inspectedfor signs of infection, such as redness, swelling, or drainage. The dressing should be changed as per the healthcare provider's instructions. Proper hand hygiene should be maintained while handling the wound.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