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1课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学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7
政治八下知识清单政治八下知识清单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国家指导思想P12.宪法的地位P1、23.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P24.宪法基本原则的表现P35.国家性质P36.人民地位P37.经济制度的作用P48.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什么P49.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P4、510.国家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P51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是什么/我们如何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P512.什么是人权/人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613.什么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P714.我国人权主体包括什么P715.中国人权的性质P716.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P6(各级国家机关)、P7(立法机关)、P8(执法/行政机关、检察机关、法治宣传教育)17.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需要国家如何做P818.什么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P919.什么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的标志P920.中国正在实施怎样的扶贫基本方略P921.中国的减贫行动的意义P9第二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P112.什么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P113.人大与人民之间的关系P114.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P115.宪法与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P12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样的原则P137.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什么P138.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P139.宪法不仅()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10.而且()职权的行使。
P1311.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的必要性/为何权力的运行需要监督/为何要将权力关入制度的笼子P1412.国家权力必须在什么和什么限定的范围内行使P1513.人民通过什么和什么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P1514.为什么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P1615.依法规范权力运行的意义P16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第一框坚持依宪治国1.宪法的构成P182.我国现行宪法P193.我国宪法是什么的集中体现/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P19Copyright ?2019 Bai Yun sheng All right Reserved。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1课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的第一框题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确认公民权利,以及权利保障体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认识到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提高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对宪法有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概念理解不深,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认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理,认识到宪法确认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确认公民权利,权利保障体制。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认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确认公民权利的原理。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确认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生活情境,用于情境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宣誓制度,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宪法是如何确认公民权利的?国家权力属于谁?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理。
道德与法治教材习题答案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材P2—3【运用你的经验】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例答]我国国徽法规定:第四条下列机构应当悬挂国徽:(一)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三)中央军事委员会;(四)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五)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六)外交部;(七)国家驻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可以悬挂国徽,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规定。
国徽应当悬挂在机关正门上方正中处。
第五条下列场所应当悬挂国徽:(一)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厅;(三)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庭;(四)出境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
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例答]国徽是国家的象征,代表国家的尊严,体现国家的性质。
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例答]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教材P4【探究与分享】上图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例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一是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图二是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图三是村民通过参加村务公开会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图四是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教材P5【探究与分享】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例答]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教材P6【探究与分享】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例答]“发展义务教育”这幅图说明公民享有受教育权。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2.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指的是哪些?人权的内容包括哪些?3.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宪法的原则。
我国宪法是如何践行这一原则的?错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错误!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举例如下)三、我国的人权特点、内容1991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
这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人权官方文件。
它指出,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为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和《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
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各项人权保障力度,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得到全面加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明显提升,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迈上新台阶。
201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白皮书。
它指出,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象征着人类尊严和荣耀;发展权的主体是人民;发展权是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它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的保障必须是可持续的,它应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1.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的主体包括哪些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哪些?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权具有什么特点?(1)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2)中国人权具有广泛性、公益性和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学习目标1.认识宪法的基本原则。
2.掌握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认识人权,掌握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做法。
教学重难点宪法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读小眉的周记回答问题: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法律依据、经济基础、基本途径、保障措施分别是什么?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是什么?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三、合作探究探究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活动一: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材料一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思考:1.上述材料说明什么?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
活动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材料一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材料二课本第4页“探究与分享”四幅图片思考:1.为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规定的什么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2.我国经济制度的作用是什么?3.公民通过什么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4.为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还做了哪些规定?探究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活动三:走进生活依据《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数据,从1981年至2012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7.9亿,占全球减少贫困人口的71.82%。
由于中国的贡献,全球人类发展指数提前2年多达到2014年的水平。
2015年7月6日联合国发布的《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2014年下降到4.2%,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维护宪法权威》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宪法知识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宪法知识,但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具体内容还需进一步深化。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化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案例分析感兴趣,乐于参与讨论,可通过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基本内容,知道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培养学生维护宪法权威、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3.提高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提高宪法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模拟:通过模拟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认识。
2.案例分析: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宪法知识进行分析,提高运用宪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表达能力。
4.讲解法:运用讲解法讲解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基本内容,让学生系统掌握宪法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课件: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相关案例、图片等。
3.视频资料: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实例视频。
4.分组讨论材料: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的权威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吗?宪法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15分钟)呈现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宪法知识进行分析。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的宪法原那么有哪些?〔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根本原那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那么〕;〔2〕尊重和保障____的原那么;〔3〕民主集中制原那么。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利属于人民?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表现?P3-5〔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根底。
〔3〕宪法规定的社会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根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根本权利,并规定了实现公民根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我国的国家性质P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国家。
4.我国经济制度的根底是什么?P4消费资料的社会公有制5、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根底:社会经济制度6、宪法怎样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那么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P4-5广阔人民通过……管理社会事物7.国家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P5稳固国防,抵抗侵略,……努力为人民效劳。
8.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根本权利包括哪几类?P5相关连接9.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那么要求我们怎么做?P5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任应尽的责任。
10.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那么归根到底〔本质〕是什么?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11.____的本质内容和目的是什么?P6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开展。
12.尊重和保障____的宪法原那么对国家机关的要求?尊重和保障____成为我国的宪法原那么,它要求……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13.我国____的主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P7主体:在我国,____的主体非常广泛……也保护群体内容:宪法保护的____内容也很广泛,……文化方面的权利。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2课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时“维护宪法权威”中的“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对于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理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宪法知识和人权观念,但对于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实践仍有待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具体的实例和活动来辅助,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对于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2.帮助学生理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对于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引导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具体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宪法和人权的案例材料。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
3.准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宪法保障人权的案例,如某地政府因侵犯人权被判赔偿,引起学生对于宪法和人权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5分钟)1.通过PPT呈现宪法对于公民权利的保障条款。
2.分析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作用和意义。
3.呈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因和意义。
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宪法对于公民权利的保障如何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性有哪些具体表现?每组选代表进行回答,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巩固(5分钟)通过一个关于宪法和人权的选择题,测试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1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目标感知
1、知识目标
知道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宪法原则;懂得宪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知道宪法对国家机关和公民的要求,以保证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实现;了解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2、能力目标
能够分清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提高法律意识,是非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实现中的作用有明确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重难点感知
重点
宪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难点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1、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构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课件展示)
讲授新课:提问: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什么?(学生回答)
板书: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学生回答,课件展示答案)
2、我国宪法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引导学生从教材找答案,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答案)
探究活动:完成教材P4、P5和P6的探究与分享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学生回答,课件展示答案)
2、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是什么?(学生回答,课件展示答案)
3、国家是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引导学生从教材找答案,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答案)
探究活动:完成教材P8的探究与分享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巩固基础知识。
课堂练习:(学生练习,教师讲评,课件展示)。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序言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内外条件,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每个公民都应该坚持宪法至上,认真学习宪法,坚决捍卫宪法。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引言
宪法是什么?毛泽东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那么,为什么说我们有尊严的生活要由宪法予以保障?为什么说国家权力的运行规则要由宪法作出规定?
第1节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1课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在我国,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怎样?我国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的这一地位的?
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有哪些?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变题: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1)(2)(3)(4)]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变题: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什么?)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特点和内容
3.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主人责任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在我国,人民的地位怎样?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地位: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是什么?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3.我国公民与人民。
一、判断改错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
3.宪法明确了我国人民只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二、选择题
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政权基础是( )
A.工人阶级 B.工农联盟 C.全体人民 D.全体公民
5.宪法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一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全民所有制 B.国有经济
C.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D.社会主义公有制
6.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下列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 )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②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③依法纳税,遵守公共秩序④人身自由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
”我国宪法是我国________权利的保障书。
( )
A.人民人民 B.公民公民 C.人民公民 D.公民人民
8.在我国,许多国家机关名称都有“人民”二字,如“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我国人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在我国,人民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我国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指的是( )
A.刑法 B.宪法 C.民法通则 D.义务教育法
10.八年级学生小王向当地政府提议:增设垃圾分类宣传窗,使人们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
该同学的做法( )
①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②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③自觉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④体现了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三、非选择题
11.下列图片的国家机关名称均含有“人民”二字。
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法部分内容:
第3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3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
材料二:某校八年级中学生小田向当地政府部门提议:增设宣传专栏,帮助人们了解“十九大”的主要内容。
(2)小田同学的行为对我们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1节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1课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自主学案】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当堂巩固】
一、1.错。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错。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3.错。
除了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外,我国人民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二、4.B 5.D 6.D 7.C 8.B 9.B 10.D
三、11.信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2.(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明确了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的权利。
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
以上措施和规定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2)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