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5
物化题练习题1. 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B. 物质可以被分解成更小的物体;C. 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D. 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其他物质。
2. 水的化学式是H2O,其中2是表示:A. 氧元素的个数;B. 氢元素的个数;C. 氧气分子的个数;D. 氢气分子的个数。
3. 下列物质中,是化合物的是:A. 纯净水;B. 氧气;C. 氯气;D. 金属铝。
4. 气体的特点不包括:A. 分子间距离大,分子运动自由;B. 气体可以被压缩;C. 气体分子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力;D. 气体可以扩散和弥散。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将水煮沸;B. 冰块融化成水;C. 铁生锈;D. 木材燃烧成灰。
6.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电池产生电能;B. 冰融化成水;C. 水蒸气变成水;D. 液化石油。
7. 下列物质中,属于原子的是:A. 水分子;B. 氧气分子;C. 铁分子;D. 氯气分子。
8. 下列元素中,是金属的是:A. 氧气;B. 氯气;C. 铁;D. 氮气。
9.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位于方程式的左边和右边,这是遵守了什么定律?A. 质量守恒定律;B. 能量守恒定律;C. 波动守恒定律;D. 力学守恒定律。
10. 在化学方程式中,用于表示反应条件的符号是:A. ♦;B. ∆;C. ⊕;D. ↾。
以上是物化题练习题,请根据题目自行选择答案,并进行检查。
祝你好运!。
1、在恒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为2dm3的抽空的容器中,依次充入始态为100kPa,2dm3的N2和200kPa,1dm3的Ar。
若两种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力为:(答案:B)A、250KPaB、200kPaC、150KPaD、100kPa2、气体被液化的必要条件是(答案:B)A、气体温度低于沸点B、气体温度不高于临界温度C、气体压力大于临界压力D、气体温度小于泊义耳温度3、在0℃,101.325kPa下,若CCl4(M=154g/mol)的蒸汽可近似作为理想气体,则密度为:(答案:B)A、1.52g/lB、6.87g/lC、3.70g/lD、3.44g/l二、热力学第一定律2、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答案:C)A、T,p,V,QB、m,Vm,Cp,∆VC、T,p,V,nD、T,p,U,W3、x为状态函数,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答案:C)A、dx 为全微分B、当状态确定,x的值确定C、∆x = ∫dx 的积分与路经无关,只与始终态有关D、当体系状态变化,x值一定变化4、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当一部分气体进入真空容器后,余下的气体继续膨胀所做的体积功(答案:B)A、W > 0B、W = 0C、W < 0D、无法计算5、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答案:C)A、Q > 0,W > 0,∆U > 0B、Q = 0,W = 0,∆U < 0C、Q = 0,W = 0,∆U = 0D、Q < 0,W > 0,∆U < 06、某高压容器中盛有的气体可能是O2、Ar、CO2、NH3中一种,在298K时由5dm3绝热可逆膨胀到6dm3,温度降低21K,则容器中的气体是:(答案:B)A、O2B、CO2C、NH3D、Ar7、一种实际气体,μJ-T>0 则该气体经节流膨胀后(答案:D)A、温度升高B、温度下降C、温度不变D、不能确定温度如何变化8、反应C(金钢石) + ½O2(g)→CO(g) 的热效应为,问此值为(答案:D)A、CO(g) 的生成热B、C(金钢石)的燃烧热C、碳的燃烧热D、全不是1、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
药学物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物的溶解性主要取决于药物的()。
A. 化学结构B. 物理性质C. 制剂工艺D. 生产厂家答案:A2. 下列哪种药物属于非极性药物?()A. 阿司匹林B. 硫酸镁C. 盐酸普鲁卡因D. 地塞米松答案:D3.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药物的溶解性B. 药物的稳定性C. 药物的剂型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药物的稳定性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温度B. pH值C. 光照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下列哪种药物属于酸性药物?()A. 阿莫西林B. 硫酸钠C. 盐酸氨溴索D. 氢氧化铝答案:C6. 药物的溶解速率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药物的溶解性B. 药物的粒径C. 药物的晶型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7. 药物的渗透性主要取决于()。
A. 药物的分子量B. 药物的脂溶性C. 药物的极性D. 药物的分子结构答案:B8. 下列哪种药物属于碱性药物?()A. 硫酸阿托品B. 盐酸普鲁卡因C. 氢氧化铝D. 硫酸镁答案:C9.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是指()。
A. 药物的疗效相同B. 药物的安全性相同C. 药物的体内过程相同D. 药物的剂型相同答案:C10. 药物的稳定性试验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加速试验B. 长期试验C. 影响因素试验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药物的溶解性是指药物在溶剂中的最大浓度。
答案:溶解2. 药物的溶解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药物的质量。
答案:溶解3.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进入的量与给药量的比例。
答案:体循环4. 药物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保持程度。
答案:化学性质5. 药物的渗透性是指药物通过的能力。
答案:生物膜6.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试验通常包括试验和试验。
答案:药动学;药效学7. 药物的稳定性试验中,加速试验通常在条件下进行。
答案:高温高湿8. 药物的溶解性受的影响较大。
物化试题名词解释:①标准摩尔燃烧焓:在温度为T、参加反应各物质均处在标准态下,1 mol β相的化合物B在纯氧中氧化反应⾄指定的稳定产物时的标准摩尔反应焓,称为该化合物B(β)在温度T 时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符号ΔcHmθ(B,β,T)表⽰。
②标准摩尔⽣成焓:在温度为T、参与反应各物质均处于标准态下,由稳定相单质⽣成1 mol β相某化合物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称为该化合物B(β)在温度T下的标准摩尔⽣成焓,以符号ΔfHmθ(B,β,T)表⽰。
③相率公式及解释:F=S-R-R'-P+2F(⾃由度)=S种化学物质-R个独⽴化学平衡反应式-R'个独⽴浓度限制条件-P个相+2(T,P)④阿伦尼乌斯⽅程:k=Ae^?-Ea/RT ?Ea称为活化能,A称为指前因⼦,R称为摩尔⽓体常数R=8.314J·mol?1K?1⑤⾃发过程的特征(3):(1)⾃发过程总是单⽅向趋于平衡(2)⾃发过程均具有不可逆性(3)⾃发过程具有对环境作⽤的能⼒⑥朗缪尔吸附理论的四点假设:(1)单分⼦层吸附(2)固体表⾯是均匀的(3)被吸附在固体表⾯上的分⼦相互之间⽆作⽤⼒(4)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⑦理想液态混合物:若液态混合物中任意组分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符合拉乌尔定律,则该液态混合物称为理想液态混合物⑧质量作⽤定律:基元反应的速率是各反应物浓度的幂乘积成正⽐,其中各浓度的⽅次为反应⽅程中相应组分的化学计量数(取正值)。
⑨熵函数的物理意义:熵函数是系统内部⼤量粒⼦热运动的⽆序化程度的反应。
⑩偏摩尔体积:将在⼀定温度、压⼒和除组分B之外,保持其它组分(n c )数量均不变下,将1 mol组分B加到系统中时所引起系统体积的变化量V B,称为组分B在该条件下的偏摩尔体积。
V B=(эV/эn B)T,p,n c试题⼀选择题1.实际⽓体全部液化应满⾜的条件是(C )a. C C ,p p T T >>b. 1,1r r <c. *r ,1T p p T ><(*T p 为T 温度下的饱和蒸⽓压)2.理想⽓体经过焦-汤节流膨胀过程后,以下热⼒学函数的变化何者为零?(B )a. G ?b. U ?c. F ?d. S ?4.化学反应O(s)Ag (g)O 21Ag(s)22=+的平衡体系中,可能平衡共存的相数最多有(C )a. 2相b. 3相c. 4相d. 5相5.⼀定温度、压⼒下,化学反应O(s)Ag (g)O 21Ag(s)22=+可能⾃动发⽣的条件是(C )a. 0>?Sb.反应体系的压⼒熵?p p K Q >c. 0B B <∑µvd. 0m r7.隔离体系中发⽣下列过程,⼀定可逆的过程是:(C )a. 0=?Gb. 0=?Hc. 0=?Sd. 0=?U8.⼀定温度下,液体A 和B 饱和蒸⽓压的关系为*B *A 2p p =,已知A 和B 可形成理想溶液,则相同温度下当体系达⽓液平衡时,若A 在液相中的浓度50.0A =x 时,则A 在⽓相中的浓度A y 为(C )a. 1b. 0.33c. 0.67d. 0.509.相同质量的A 与B 形成理想溶液,已知某温度下*B *A p p >,则体系在该温度下加压时(A )a. A y 增⼤,A x 增⼤b. B y 增⼤,B x 增⼤c. A y 增⼤,A x 减⼩10.某化学反应A 2A 2→的1m r m ol kJ 5.400)K 300(-?=??H ,1m r m ol kJ 5.305)K 400(-?=??H ,则有(B )a. )A ()A (22m ,m ,p p C C >b. )A ()A (22m ,m ,p p C C <c. )A ()A (22m ,m ,p p C C =d. )A ()(A 2m ,m ,p p C C >11.第⼆类永动机的热机效率(D )a. 等于∞b. 等于0c. ⼩于0d. 等于1试题⼆⼀、选择2.体系进⾏⼀次循环过程[B ]A .W = 0;B .|Q | = |W |;C .Q = 0;D .U = 0。
物化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下列哪种变化是吸热过程?A. 熔化B. 凝固C. 液化D. 升华答案:A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什么关系?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无法确定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晶体?A. 食盐B. 冰C. 玻璃D. 金属答案:C4.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下列物质中比热容最大的是?A. 水B. 铜C. 铁D. 铝答案:A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布朗运动?A. 悬浮在空气中的花粉颗粒的随机运动B.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随机运动C.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随机运动D. 悬浮在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的随机运动答案:D6. 物质的导热性能与其结构有关,以下哪种物质的导热性能最好?A. 玻璃B. 橡胶C. 金属D. 木材答案:C7. 物质的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的什么特性?A. 静止B. 有序排列C. 无规则运动D. 高速运动答案:C8. 物质的表面张力是由于分子间的哪种力引起的?A. 引力B. 斥力C. 静电力D. 磁力答案:A9. 物质的相变过程中,哪种过程不涉及相的变化?A. 蒸发B. 凝结C. 沉淀D. 溶解答案:D10. 物质的热膨胀系数是指单位温度变化时,物质体积的相对变化量。
以下哪种物质的热膨胀系数最大?A. 铁B. 铜C. 铝D. 水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熔化、汽化、凝固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______,其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n表示摩尔数,R是______,T表示温度。
答案:PV=nRT,气体常数3. 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在于晶体具有______,而非晶体没有。
答案: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内部结构4. 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其吸收或释放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越______。
大学物化实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A.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B. 溶液中溶质的体积C.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D. 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答案:C2. 在恒温恒压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这是:A. 波义耳定律B. 查理定律C. 阿伏伽德罗定律D. 盖吕萨克定律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A. 能量守恒B. 能量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C. 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毁灭D.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答案:C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 任何能量转化过程都不可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C. 自然界中的熵总是增加的D.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答案:B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A. PV=nRTB. PV=mRTC. P=V/nRTD. P=nRT/V答案:A6. 物质的溶解度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温度B. 压力C. 溶剂的量D. 溶质的性质答案:C7.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A. 温度B. 压力C. 浓度D. 催化剂答案:D8.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以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ΔG=0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 Δ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 ΔG<0时,反应可以自发进行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D9. 以下哪个是电解质?A. 氯化钠B. 酒精C. 葡萄糖D. 碘化钾答案:A10. 根据电化学原理,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原电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 电解池中,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 电镀池是电解池的一种D. 电化学腐蚀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mol/L2.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是________。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锌可以和下列哪种物质发生反应?A. 铜B. 铝C. 钢铁D. 铂答案:A2.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元素?A. 铁B. 铝C. 铜D. 锌答案:B3. 哪种燃料的能量密度最高?A. 木材B. 天然气D. 汽油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在常温下为液体?A. 铁B. 铝C. 汞D. 铂答案:C5. 温度为摄氏零下273.15度时,气体的体积为零,这一温度点被称为:A. 绝对零度B. 熔点C. 沸点D. 环境温度答案:A6. 水在常温下的存在形态是:A. 液体C. 固体D. 上述都是答案:D7.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非金属元素?A. 氧B. 氮C. 碳D. 硅答案:A8. 化学式H2O表示的物质是:A. 水B. 氧气C. 化学反应D. 碳酸答案:A9. 哪种金属在常温下属于液体?B. 铝C. 汞D. 铜答案:C10. 化学名称Fe表示的元素是:A. 铝B. 铁C. 铅D. 锡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短程有色金属成本较低,适合制造耐腐蚀、散热等需要。
答案:铝2. 电子元器件中常使用的金属材料是导体。
答案:铜3. 在自然界中,最多的元素是氢。
答案:氢4. 所有物质由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粒子组成,称为原子。
答案:原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解释物质的三态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的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固态下,物质的分子密集排列,不易流动,例如冰。
在液态下,物质的分子较为稀疏,可以流动,例如水。
在气态下,物质的分子排列较为松散,具有较高的热运动能量,例如水蒸气。
2. 什么是化学反应?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有的物质经过分子之间的构建、断裂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例如,当铁与氧气反应形成铁锈时,化学反应发生。
3. 解释燃烧现象的化学原理。
答案:燃烧是一种快速氧化反应,它需要燃料、氧气和可燃物质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初三物化试题及答案初三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将如何变化?A. 不变B. 增大C. 减小D. 无法确定答案:B2. 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如果导体的电阻增大,电压不变,电流将如何变化?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答案:B3.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A. 蒸发B. 凝固C. 升华D. 凝华答案:B4.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A.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B. 是否有颜色变化C. 是否有气味变化D. 是否有能量变化答案:A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A. 不变B. 增大C. 减小D. 无法确定答案:A6.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这一定律适用于:A. 固体B. 液体C. 气体D. 所有物质答案:C7.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A. 可以凭空产生B. 可以凭空消失C. 总量保持不变D. 总量逐渐减少答案:C8. 物质的密度是指:A.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B.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的体积C. 单位面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D.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的面积答案:A9.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A. 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B. 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C. 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D. 总量保持不变答案:A10.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将:A. 大于入射角B. 小于入射角C. 等于入射角D. 无法确定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总和。
答案:热运动动能12.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_______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初中物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B. 氧气C. 空气D. 纯碱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3. 以下关于光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C. 光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D. 光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液体中快4. 以下关于电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B. 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C. 串联电路中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D. 并联电路中电阻增大,总电阻减小5. 以下关于物质的密度说法正确的是()A.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 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C. 密度与物质的体积成反比D. 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无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______态。
2.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______。
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电压的单位是伏特。
4. 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其公式为______。
5.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U除以电流I,即R=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什么是光的反射,并举例说明。
2. 请解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一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0.5立方米,求该物体的密度。
2. 一个电阻器的电阻值为20欧姆,通过它的电流为0.5安培,求该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五、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描述如何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A4. D5. A二、填空题1. 气2. 距离3. 安培4. 质量除以体积5. U/I三、简答题1.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遇到物体表面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从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现象。
A 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75分)1.反应A(g)+B(g)®D(g)在固体催化剂下进行,在等温下达到吸附平衡时,覆盖度:q A = k A P A /(1+k A P A+k B P B) q A = k A P A /(1+k A P A+k B P B)当A是弱吸附,而B是强吸附时,反应速率为A. r=KP AB. r=KP BC. r=K(P B/P A)D. r=K(P A/P B)2.对于化学吸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吸附是单分子层B. 吸附力来源于化学键力C. 吸附热接近反应热D. 吸附速度快,升高温度能降低吸附速度3.晶体颗粒大小与其溶解度关系是,微小晶体的溶解度A. 大于大块、大粒晶体B. 小于小块、小粒晶体C. 等于大块、大粒晶体D. 与大块、大粒晶体溶解度的关系不好确定4.固体吸附剂在溶液中的吸附量A. 总是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B. 随溶解度的增加而增加C. 随溶质极性的增加而增加D. 能使固液表面自由能降低最多的溶质被吸附的量是最多5.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无关A. 温度B. 液体密度C. 附加压力D. 大气压力6.一分散体系,在温度T每当高度升高4´10-2m时,体系浓度降低一半,则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的重量为A. 0.02272 kTB. 17.33 kTC. 39.9 1 kTD.0.02272/kT7.下列有关冷光描述中,正确的是A. 原子或分子吸收外界光变为激发分子,发出与原光源不同的光B. 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激发分子回到基态时发出的光C. 切断电源后继续发出的光D. 由物体反射回来的光8.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形成下列四种半径为R的液滴或气泡,受到附加压力最大的是A. 在空气中形成的液滴B. 在空气中吹成的C. 在溶液中吹出的气泡D. 将此溶液滴入石蜡中形成液滴9.将浓度为0.5 mol×dm-3的KI溶液和0.1 mol×dm-3的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制的得AgI溶胶,下列三种电解质,其聚沉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 FeCl3>MgSO4>K3Fe(CN)6B. K3Fe(CN)6>MgSO4>FeCl3C. MgSO4>FeCl3>K3Fe(CN)6D. K3Fe(CN)6>FeCl3>MgSO410.Donnan平衡的现象是:在有大分子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小离子在膜两边浓度不相等的现象,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A. 溶液粘度大,大离子迁移速度小B. 小离子浓度大,影响大离子通过半透摸膜C. 大离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因静电作用妨碍小离子的均匀分布D. 大离子浓度大,妨碍小离子通过半透膜11.有两种蛋白质,第一种的分子量为100000,第二种为60000,在相同介质相同温度下形成密度相近的溶液,其扩散系数之比D1/D2A. 1.67B. 0.60C. 0.84D. 1.1812.洗涤时,用表面活性剂能除去油脂油垢A. 完全是由于润湿作用B. 完全是由于加溶作用C. 完全是由于乳化作用D. 是由于上述三种作用的综合13.竖直玻璃毛细管内有一小段润湿液柱,在液柱下端处涂一点表面活性剂,则管内液柱A. 向上移动B. 向下滑落C. 不动D. 液柱不动,但液面的曲率半径变大14.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中,表面吸附量G的意义A. 溶液表面层的浓度B. 溶液表面的浓度与溶液本体的浓度差C. 溶质超过体相的物质相D. 单位表面上溶质超过体相内同量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量15.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物质的微小晶体比之普通晶体具有A. 较小的蒸气压B. 较高的熔点C. 较大的化学势D. 较小的溶解度16.溶胶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向某一电极方向运动的只是A. 胶核B. 胶粒C. 胶团D. 紧密层17.溶胶和大分子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A. 粒子大小不同B. 渗透压差别很大C. 热力学稳定性不同D. 丁达尔效应的强弱不同18.在Fe(OH)3、As2S3、Al(OH)3和AgI(含过量AgNO3)四种溶液中有一种不能和其它溶胶相互混合,否则会引起聚沉,这种溶胶是A. Fe(OH)3B. As2S3C. Al(OH)3D. AgI19.298 K时,某溶胶在介质粘度h=0.001 Pa×S时,其扩散系数D=2.18 ´ 10-12m2×S-1,同温度下该溶胶在介质粘度h=0.01 Pa×S时,扩散系数D=4.36 ´ 10-12m2×S-1, 则该溶胶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胶粒半径之比r1/r2为A. 1:10B. 2:1C. 20:1D. 1:2020.HLB值是表示表面活性剂的A. 效率B. 酸碱平衡常数C. 亲水性、亲油性强弱D. 溶解度21.关于溶胶的某些特征,正确的说法是A.多相系分散介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分散相可透过半透膜B.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存在某种界面,分散相可透过滤纸,但透不过半透膜C. 多相体系分散介质透不过半透膜,分散相可透过滤纸D. 多相系分散相和介质均可透过滤纸和半透膜22.根据DLVO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溶胶是否稳定取决于双电层斥力、范德华力和化学作用力B. 聚沉值与起聚沉作用的离子价数的六次方成反比C. 由于溶剂化壳层的作用,当胶粒不带电时也可能稳定D. 当胶粒间的距离趋向无限大时,双电层斥力势能和范德华力能不为零,大小相等,符号相同23.在两个充有0.001mol×dm-3KCl溶液的容器之间是一个AgCl多孔塞,塞中充满了KCl溶液,在多孔塞两侧放两个电极,接通直流电源,则液体向A. 正极移动B. 负极移动C. 一部分向正极,另一部分向负极 D . 不移动24.在一水平毛细管中装有润湿液体(如水),若在右端加热,则液体A. 不移动B. 向左移动C. 向右移动 D . 无法判断25.当表面活性剂入加入到溶剂后,所产生的结果是A. dr/dC > 0,负吸附B. dr/dC > 0,正吸附C. dr/dC < 0,负吸附 D . dr/dC < 0,正吸附26.对于物理吸附,哪一点是不正确的A. 吸附力来源于范德华力B. 吸附速率较小C. 吸附热较小,一般无选择性 D . 吸附层可以是单层也可为多层27.一肥皂泡的站半径为R,表面张力为r,则肥皂泡的内外压力差DP为A. 0B. r/RC. 2r/R D . 4r/R28.下列有关x电势的描述,正确的是A. x电势只有当固-液两相相对运动时,都能被测定B. x电势与胶粒在电场中的电势梯度成正比C. x电势是胶粒表面的双电层的热力学电势D. 介质粘度越大,胶粒在电场中运动速率越慢,x电势就越大29.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主要区别A. 粒子大小不同B. 相状态和热力学稳定性不同C. 渗透压不同 D . 丁达尔效应强弱不同30.在选用乳化剂时,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是一个重要参数。
物化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物质的量(摩尔)是表示物质中所含微粒数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mol)。
以下物质中,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相等的是:A. 氢气(H2)B. 氧气(O2)C. 二氧化碳(CO2)D. 氮气(N2)答案:A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当温度和体积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如果一个气体的压强从P1增加到P2,物质的量也增加到原来的两倍,那么温度变化为:A. 保持不变B. 增加到原来的2倍C. 增加到原来的4倍D. 减少到原来的1/2答案:B二、填空题1.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等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若1摩尔气体的体积为22.4升,则0.5摩尔气体的体积为______升。
答案:11.22.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其表达式为ΔU = Q + W,其中ΔU表示内能变化,Q表示热量,W表示功。
若一个系统吸收了100焦耳的热量,对外做了50焦耳的功,那么系统的内能变化为______焦耳。
答案:150三、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冰箱的工作原理,冰箱通过压缩机将热量从冷箱内转移到外部环境中,这一过程需要消耗电能,体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四、计算题1. 已知某理想气体的初始压强P1=2 atm,初始体积V1=3升,最终压强P2=4 atm,最终体积V2=2升。
假设气体经历的是等温过程,求气体的最终温度T2,如果初始温度T1=300 K。
答案:由于是等温过程,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最终温度T2=T1=300 K。
五、实验题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1摩尔的氢气和1摩尔的氧气。
如果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蒸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在标准状况下生成的水蒸气的摩尔数。
物化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铜C. 干冰D. 汞答案:C2.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元素周期表是由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按递增顺序排列的B. 元素周期表每个元素的周期数对应着它的核电荷数C. 元素周期表上方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上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答案:C3.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A. 出现明显的气体产生B. 出现颜色变化C. 发生吸热或放热反应D. 出现物质的形态改变答案:D4. 酸性溶液的pH值范围是:A. 0-7B. 7-14C. 0-14D. 取决于具体溶液答案:A5. 下列元素中,属于卤素的是:A. 氯B. 铝C. 锌D. 钠答案:A二、填空题1. 标准状况下,1摩尔理想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升。
答案:22.42. 一个物质的化学式为H2O,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克。
答案:183. 反应物A和B按化学方程式C2H5OH + 3O2 → 2CO2 + 3H2O进行反应,若有10g的A反应,且理论产量达到100%,则生成的C2H5OH的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克。
答案:324. 电子分子式H•,表示该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
答案:15. 开尔文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转换关系是:K = ________ + 273.15答案:摄氏温度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并举出两个例子。
答案:物理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外观、形态或其他物理性质上发生的变化,其化学性质并未改变。
例如,水的沸腾是一个物理变化,水在沸腾过程中,由液态变为气态,但其化学组成没有发生改变。
化学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化学性质上发生的变化,导致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显著变化。
例如,铁生锈是一个化学变化,铁在与氧气接触后会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铁锈,其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
2. 简述酸和碱的性质,并举出两个例子。
大学物化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理想气体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B. 理想气体分子体积相对于整个体积可以忽略不计C. 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D. 理想气体分子在容器内做无规律的热运动答案:D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封闭系统内的能量守恒,其表达式为: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G = Q + WD. ΔS = Q/T答案:A3.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一个理想气体经历等熵过程,其体积将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4.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是:A. 只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B. 只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关C. 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D. 与温度和浓度都有关答案:C5.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反应速率增加?A. 降低反应物浓度B. 提高反应物浓度C. 降低温度D. 使用催化剂答案:B6. 根据德拜-休克尔理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活度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离子的电荷B. 离子的半径C. 溶液的温度D. 溶液的离子强度答案:C7. 一个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为40 kJ/mol,提高温度10°C,反应速率将增加多少倍?A. 2B. 5C. 10D. 无法确定,需要更多信息答案:D8. 在稀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是:A. 直接相等B. 摩尔分数总是小于质量分数C. 摩尔分数总是大于质量分数D. 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的相对分子质量答案:D9.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其分压成正比,这个关系在:A. 任何温度下都成立B. 稀溶液中成立C. 浓溶液中不成立D. 高压下不成立答案:B10.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胶体?A. 蛋白质溶液B. 淀粉溶液C. 金属氢氧化物悬浮液D. 盐水溶液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它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重要性?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零。
贵州大学物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不涉及化学键变化的是()。
A. 熔化B. 凝固C. 蒸发D. 升华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系统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B. 系统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C. 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增加D. 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少3.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下列哪个变量与气体的体积无关?()A. 温度B. 压力C. 摩尔数D. 气体常数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 所有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C. 熵总是增加的D. 熵总是减少的5. 根据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分子的运动B. 布朗运动是分子间碰撞的结果C. 布朗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D. 布朗运动是分子间的吸引力6.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吉布斯自由能增加,反应自发进行B. 吉布斯自由能减少,反应非自发进行C. 吉布斯自由能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D. 吉布斯自由能增加,反应非自发进行7. 根据化学平衡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B. 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D.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摩尔数不再变化8. 在电化学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阳离子向阴极移动B. 阴离子向阳极移动C. 电子从阳极流向阴极D. 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9. 根据表面张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B. 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C. 表面张力与液体的表面能成正比D. 表面张力与液体的体积成正比10. 根据胶体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胶体粒子在电场中不发生迁移B. 胶体粒子在磁场中不发生迁移C. 胶体粒子在电场中发生迁移D. 胶体粒子在磁场中发生迁移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K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单位是______。
物理化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与化学反应关系的科学。
以下哪项不是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A. 物质的结构B. 化学反应的速率C. 物质的热力学性质D. 生物体内的分子运动答案:D2. 在恒温条件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A. PV=nRTB. PV=nHC. U=Q+WD. G=H-TS答案:A3. 以下关于熵变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熵是一个状态函数B. 熵变通常用ΔS表示C. 熵增加表示系统无序度增加D. 所有自然过程都会导致系统熵的减少答案:D4. 表面张力的形成是由于:A. 分子间作用力的不平衡B. 重力的作用C. 液体与气体的相互作用D. 温度的变化答案:A5.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电解质的浓度B. 电解质的化学性质C. 溶液的温度D. 电极的材料答案:D二、填空题1.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气体的__________无关。
答案:种类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只与____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3. 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__________溶剂中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答案:100克4.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即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总和。
答案:热量;功5. 阿伦尼乌斯方程用于描述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与__________的关系。
答案:温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布朗运动的物理意义及其对物理化学研究的重要性。
布朗运动是指微小粒子在流体中因受到分子碰撞而表现出的无规则运动。
这一现象直接体现了分子的热运动,是研究分子动力学和扩散现象的重要依据。
布朗运动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对于化学动力学、胶体化学以及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描述焓变和熵变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焓变(ΔH)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之间热量交换的量度,反映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初中物化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盐水答案:C2. 光年是用于表示什么单位的?A. 时间B. 距离C. 速度D. 质量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金属都是导体B. 绝缘体都是非金属C. 所有气体都是无色的D. 所有的液体都是透明的答案:A4.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A5. 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以下单位正确的是?A. kg/m³B. kg/mC. g/cm³D. g/cm答案:A6. 以下哪种物质的熔点最高?A. 冰B. 铁C. 铜D. 金答案:D7. 以下哪种物质是半导体材料?A. 石墨B. 硅C. 玻璃D. 橡胶答案:B8. 在化学反应中,哪种粒子是反应的最小单位?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答案:B9.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扩散现象?A. 墨水滴入水中颜色逐渐变淡B. 香水味在房间中扩散C. 盐溶于水中D. 铁生锈答案:D10. 以下哪种能量转换是正确的?A. 电能转换为热能B. 热能转换为电能C. 电能转换为光能D. 光能转换为电能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答案:熔化2.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__。
答案:蓝3.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______。
答案:不变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5.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所需要的______。
答案:热量6. 物质的密度公式为ρ=______/V。
答案:质量7.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8. 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的最大______。
中北大学物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不涉及化学键变化的是:A. 熔化B. 汽化C. 升华D. 凝固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热量Q,对外做功W,则内能变化ΔU为: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W - QD. ΔU = 03. 以下哪种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不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加?A. 等体积B. 等压强C. 等质量D. 等熵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A. PV = nRTB. PV = nTC. PV = nRD. PV = n5.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热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C. 熵增加原理D.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6. 物质的扩散现象表明: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7. 以下哪种情况下,气体的体积不会随压强增加而减小?A. 等温B. 等压C. 等熵D. 等质量8.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时,所有完美晶体的熵值:A. 等于0B. 等于1C. 等于无穷大D. 无法确定9. 以下哪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相等?A. 氢气B. 氧气C. 氮气D. 氦气1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热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C. 熵增加原理D.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有关,与______无关。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ΔU = Q - W,其中Q表示______,W表示______。
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______物体传向______物体。
物化试题(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一、思考问题1.指出以下公式的适用范围:(1)δS = nrln P1/p2+cplnt 2/T1 = nrln v2/V1+cvlnt 2/T1答:封闭系统的平衡状态,没有非体积功,理想气体纯态变化的可逆过程。
(2)dU=TdS-pdV答:具有相同组成的封闭系统的平衡状态不做任何非体积功。
(3) dG=Vdp答:组成恒定的封闭系统的平衡状态并不构成非体积功的恒温过程。
2.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并解释原因。
(1)不可逆过程必须是自发的,自发过程必须是不可逆的。
(后者是正确的,前者是错误的。
例如,不可逆压缩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2)每个熵增加过程都是一个自发过程。
(必须是一个孤立的系统。
(3)不可逆过程的熵永远不会减少。
(必须是一个孤立的系统。
(4)当系统达到平衡时,熵值最大,吉布斯函数最小。
(当绝热系统或孤立系统达到平衡时,熵最大,当系统达到平衡时,在恒温恒压无体积功的条件下,吉布斯函数最小)(5)当系统内能和体积不变时,δs 0,而绝热可逆过程δS = 0。
从相同的初始状态开始,不可能通过绝热不可逆性和绝热可逆性的两条不同路径达到相同的最终状态)(7)在绝热系统中,从状态A到状态b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无论用什么方法,系统都不会回到原来的状态。
(在绝热系统中,发生不可逆过程,从状态a到状态b,δs > 0,sb > sa。
仍然在绝热系统中,从状态b开始,不管它经历什么过程,系统的熵值增加和减少,所以它不能回到它的原始状态。
)(8)绝热循环必须是可逆循环。
(是的。
因为如果在绝热系统中发生可逆变化,δS = 0,并且发生不可逆变化δS > 0,如果在循环过程中有不可逆的步骤,系统的熵值将增加并且它将不会返回到它的初始状态。
δ S= 0系统只有在逐步可逆的情况下才能恢复到初始状态。
(1)理想气体从压力p1膨胀到真空p2。
答:可以设计恒温可逆膨胀。
热力学第一定律1.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 ( D )(A) 理想溶液(B) 稀溶液(C) 所有气体(D) 理想气体2.有关状态函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 状态一定,值一定(B) 在数学上有全微分的性质(C) 其循环积分等于零(D) 所有状态函数的绝对值都无法确定3.x为状态函数,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 dx 为全微分;(B) 当状态确定,x的值确定;(C) ∆x = ∫dx 的积分与路经无关,只与始终态有关;(D) 当体系状态变化,x值一定变化。
4.对于封闭体系来说,当过程的始态与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中哪一个无确定值:( A )(A) Q ;(B) Q + W ;(C) W (当Q = 0 时) ;(D) Q (当W = 0 时) 。
5.封闭系统任意循环过程,则(C)A,Q=0 B,W=0 C,Q+W=0 D以上都不对6.热力学第一定律△U=Q+W的形式表达式时,其条件是( C )A.任意系统工程B.隔离系统C.封闭系统D.敞开系统7.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过程中,体系与环境间(c)A一定产生热交换B一定不产生热交换C不一定产生热交换D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8.在恒容下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其热力学能(C)A.降低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9.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C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10.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C )(A) Q > 0,W > 0,∆U > 0 ;(B) Q = 0,W = 0,∆U < 0 ;(C) Q = 0,W = 0,∆U = 0 ;(D) Q < 0,W > 0,∆U < 0 。
名词解释:①标准摩尔燃烧焓:在温度为T、参加反应各物质均处在标准态下,1 mol β相的化合物B在纯氧中氧化反应至指定的稳定产物时的标准摩尔反应焓,称为该化合物B(β)在温度T 时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用符号ΔcHmθ(B,β,T)表示。
②标准摩尔生成焓:在温度为T、参与反应各物质均处于标准态下,由稳定相单质生成1 mol β相某化合物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称为该化合物B(β)在温度T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以符号ΔfHmθ(B,β,T)表示。
③相率公式及解释:F=S-R-R'-P+2F(自由度)=S种化学物质-R个独立化学平衡反应式-R'个独立浓度限制条件-P个相+2(T,P)④阿伦尼乌斯方程:k=Ae^⁽-Ea/RT ⁾Ea称为活化能,A称为指前因子,R称为摩尔气体常数R=8.314J·mol⁻¹K⁻¹⑤自发过程的特征(3):(1)自发过程总是单方向趋于平衡(2)自发过程均具有不可逆性(3)自发过程具有对环境作用的能力⑥朗缪尔吸附理论的四点假设:(1)单分子层吸附(2)固体表面是均匀的(3)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分子相互之间无作用力(4)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⑦理想液态混合物:若液态混合物中任意组分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符合拉乌尔定律,则该液态混合物称为理想液态混合物⑧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的速率是各反应物浓度的幂乘积成正比,其中各浓度的方次为反应方程中相应组分的化学计量数(取正值)。
⑨熵函数的物理意义:熵函数是系统内部大量粒子热运动的无序化程度的反应。
⑩偏摩尔体积:将在一定温度、压力和除组分B之外,保持其它组分(n c )数量均不变下,将1 mol组分B加到系统中时所引起系统体积的变化量V B,称为组分B在该条件下的偏摩尔体积。
V B=(эV/эn B)T,p,n c试题一选择题1.实际气体全部液化应满足的条件是 (C )a. C C ,p p T T >>b. 1,1r r <<p Tc. *r ,1T p p T ><(*T p 为T 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d. 1,1r r <>p T2.理想气体经过焦-汤节流膨胀过程后,以下热力学函数的变化何者为零?(B )a. G ∆b. U ∆c. F ∆d. S ∆4.化学反应O(s)Ag (g)O 21Ag(s)22=+的平衡体系中,可能平衡共存的相数最 多有 (C )a. 2相b. 3相c. 4相d. 5相5.一定温度、压力下,化学反应O(s)Ag (g)O 21Ag(s)22=+可能自动发生的条 件是 (C )a. 0>∆Sb.反应体系的压力熵ϑp p K Q >c. 0B B <∑μvd. 0m r <∆ϑG7.隔离体系中发生下列过程,一定可逆的过程是: (C )a. 0=∆Gb. 0=∆Hc. 0=∆Sd. 0=∆U8.一定温度下,液体A 和B 饱和蒸气压的关系为*B *A 2p p =,已知A 和B 可形成理想溶液,则相同温度下当体系达气液平衡时,若A 在液相中的浓度50.0A =x 时,则A 在气相中的浓度A y 为 (C )a. 1b. 0.33c. 0.67d. 0.509.相同质量的A 与B 形成理想溶液,已知某温度下*B *A p p >,则体系在该温度下加压时 (A )a. A y 增大,A x 增大b. B y 增大,B x 增大c. A y 增大,A x 减小d. B y 增大,B x 减小10.某化学反应A 2A 2→的1m r m ol kJ 5.400)K 300(-⋅=∆ϑH ,1m r m ol kJ 5.305)K 400(-⋅=∆ϑH , 则有 (B )a. )A ()A (22m ,m ,p p C C >b. )A ()A (22m ,m ,p p C C <c. )A ()A (22m ,m ,p p C C =d. )A ()(A 2m ,m ,p p C C >11.第二类永动机的热机效率 (D )a. 等于∞b. 等于0c. 小于0d. 等于1试题二一、选择2.体系进行一次循环过程[B ]A .W = 0;B .|Q | = |W |;C .Q = 0;D .U = 0。
1、在恒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为2dm3的抽空的容器中,依次充入始态为100kPa,2dm3的N2和200kPa,1dm3的Ar。
若两种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力为:(答案:B)A、250KPaB、200kPaC、150KPaD、100kPa2、气体被液化的必要条件是(答案:B)A、气体温度低于沸点B、气体温度不高于临界温度C、气体压力大于临界压力D、气体温度小于泊义耳温度3、在0℃,101.325kPa下,若CCl4(M=154g/mol)的蒸汽可近似作为理想气体,则密度为:(答案:B)A、1.52g/lB、6.87g/lC、3.70g/lD、3.44g/l二、热力学第一定律2、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答案:C)A、T,p,V,QB、m,Vm,Cp,∆VC、T,p,V,nD、T,p,U,W3、x为状态函数,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答案:C)A、dx 为全微分B、当状态确定,x的值确定C、∆x = ∫dx 的积分与路经无关,只与始终态有关D、当体系状态变化,x值一定变化4、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当一部分气体进入真空容器后,余下的气体继续膨胀所做的体积功(答案:B)A、W > 0B、W = 0C、W < 0D、无法计算5、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答案:C)A、Q > 0,W > 0,∆U > 0B、Q = 0,W = 0,∆U < 0C、Q = 0,W = 0,∆U = 0D、Q < 0,W > 0,∆U < 06、某高压容器中盛有的气体可能是O2、Ar、CO2、NH3中一种,在298K时由5dm3绝热可逆膨胀到6dm3,温度降低21K,则容器中的气体是:(答案:B)A、O2B、CO2C、NH3D、Ar7、一种实际气体,μJ-T>0 则该气体经节流膨胀后(答案:D)A、温度升高B、温度下降C、温度不变D、不能确定温度如何变化8、反应C(金钢石) + ½O2(g)→CO(g) 的热效应为,问此值为(答案:D)A、CO(g) 的生成热B、C(金钢石)的燃烧热C、碳的燃烧热D、全不是1、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
(×)2、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
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3、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
(×)4、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一定时热力学能与焓的值一定,其差值也一定。
(√)5、因焓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 = 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相变时,由于d T = 0,d p = 0,故可得ΔH = 0 (×)6、当系统向环境传热(Q < 0)时,系统的热力学能一定减少(×)三、热力学第二定律1、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因此由可逆热机带动的火车(答案:B)A、跑的最快B、跑的最慢C、夏天跑的快D、冬天跑的快2、1mol双原子理想气体的c p是(答案:B)A、1.5RB、2.5RC、3.5RD、2R3、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答案:C)A、∆S(体) > 0,∆S(环) > 0B、∆S(体) < 0,∆S(环) < 0C、∆S(体) > 0,∆S(环) = 0D、∆S(体) > 0,∆S(环) < 05、下列过程中∆S为负值的是哪一个(答案:B)A、液态溴蒸发成气态溴B、SnO2(s) + 2H2(g) = Sn(s) + 2H2O(l)C、电解水生成H2和O2D、公路上撤盐使冰融化6、熵是混乱度(热力学微观状态数或热力学几率)的量度,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答案:C)A、同一种物质的Sm(g)>Sm(l)>Sm(s)B、同种物质温度越高熵值越大C、0K时任何纯物质的熵值都等于零7、∆G = ∆A的过程是(答案:B)A、H2O(l,373K,p) →H2O(g,373K,p)B、N2(g,400K,1000kPa)→N2(g,400K,100kPa)C、等温等压下,N2(g) + 3H2(g)→NH3(g)D、Ar(g,T,p) →Ar(g,T+100,p)功可以全部变成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1、自然界中存在温度降低,但熵值增加的过程(√)2、熵值不可能为负(√)3、体系达到平衡时熵值最大,吉布斯自由能最小(×)4、不可逆过程的熵不会减小(×)5、在绝热体系中,发生一个从状态A→B的不可逆过程,不论用什么方法,体系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状态(√)6、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可逆热机牵引火车,其速度将最慢(√)7、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8、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1、25℃时,A与B两种气体的亨利常数关系为k A > k B,将A与B同时溶解在某溶剂中达溶解到平衡,若气相中A与B的平衡分压相同,那么溶液中的A、B的浓度为(答案:A)A、bA < bBB、bA = bBC、bA > bBD、无法确定3、100℃时,浓度为1mol·kg-1的蔗糖水溶液的蒸汽压为100kPa,那么该溶液中水的活度与活度系数是(答案:A)A、a > 1,γ > 1B、a < 1,γ > 1C、a < 1,γ < 1D、a > 1,γ < 14、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沸点的论述正确的是(答案:B)A、沸点与溶液组成无关B、沸点在两纯组分的沸点之间C、小于任一纯组分的沸点D、大于任一纯组分的沸点5、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答案:D)A、降低B、升高C、不变D、可能升高或降低6、自然界中,有的大树可以长到100m以上。
其中能够从地表供给树冠养料和水分的主要动力是(答案:C)A、因为外界大气压引起的树干内导管的空吸作用B、树干中微导管的毛细作用C、树内体液含盐浓度大,渗透压高D、水分自动向上流动1、系统达到平衡时,偏摩尔量为一个确定的值(×)2、对于纯组分,化学势等于其吉布斯函数(×)3、在同一稀溶液中组分B的浓度可用x B、m B、c B表示,因而标准态的选择是不相同的,所以相应的化学势也不同(×)4、在一定的温度和同一溶剂中,某气体的亨利系数越大,则此气体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也越大(×)5、在非理想溶液中,浓度大的组分的活度也大,活度因子也越大(×)6、在相平衡系统中,当物质B在其中一相达到饱和时,则其在所有相中都达到饱和(√)五、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若严格遵循体系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反应进度”的曲线进行,则该反应最终处于(答案:A)A、曲线的最低点B、最低点与起点或终点之间的某一侧C、曲线上的每一点D、曲线以外某点进行着热力学可逆过程3、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 S(s) = H2S(s) ①K1;S(s) + O2(g) = SO2(g) ②K2。
则反应H2(g) + SO2(g) = O2(g) + H2S(g) 的平衡常数为:(答案:D)A、K1 + K2B、K1 - K2C、K1·K2D、K1/K24、恒温下某氧化物分解反应:AO2(s) = A(s) + O2(g) 的平衡常数为K p(1),若反应2AO2(s) = 2A(s) + 2O2(g) 的平衡常数K p(2),则(答案:D)A、Kp(1) > Kp(2)B、Kp(1) < Kp(2)C、Kp(1) = Kp(2)D、有的Kp(1) > Kp(2),有的Kp(1) < Kp(2)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答案:D)A、标准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D、化学平衡发生新的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6、反应CO(g) + H2O(g)=CO2(g) + H2(g),在600℃、100kPa下达到平衡后,将压力增大到5000kPa,这时各气体的逸度系数为γ(CO2) = 1.09、γ(H2) = 1.10、γ(CO) = 1.23、γ(H2O) = 0.77。
这时平衡点应当(答案:D)A、保持不变B、无法判断C、移向右方(产物一方)D、移向左方(反应物一方)7、恒温下,在反应2NO2(g) = N2O4(g) 达到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则(答案:C)A、平衡向右移动B、平衡向左移动C、条件不充分,无法判断D、平衡不移动8、放热反应2NO(g) + O2(g) = 2NO2(g) 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①增加压力;②减少NO2的分压;③增加O2分压;④升高温度;⑤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的是:(答案:A)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就是反应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吉布斯函数的差值(×)1、在等温、等压、W’ = 0的条件下,系统总是向着吉布斯函数减小的方向进行。
若某化学反应在给定条件下∆r G m < 0,则反应物将完全变成产物,反应将进行到底。
(×)2、在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的∆r G m < 0时,若值越小,自发进行反应的趋势也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3、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4、因K= f(T),所以对于理想气体的化学反应;当温度一定时,其平衡组成也一定(×)5、一个已达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移动(×)六、相平衡1、NaCl水溶液和纯水,经半透膜达到渗透平衡,该体系的自由度数是(答案:C)A、f = 1B、f = 2C、f = 3D、f = 42、在下列体系中自由度f = 2的体系是(答案:D)A、298K时,H2O(l)与H2O(g)成平衡B、S(s),S(l),S(g)三相平衡C、C2H5OH(l) 与H2O(l) 的混合物D、一定量的PCl5(g) 分解平衡时:PCl5(g) = PCl3(g) + Cl2(g)3、相图与相律之间是(答案:B)A、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相图不能违背相律B、相图由相律推导得出C、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律无关D、相图决定相律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答案:A)A、水的三相点的温度是273.15K,压力是610.62 PaB、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仅由系统决定,不能任意改变C、水的冰点温度是0℃(273.15K),压力是101325 PaD、水的三相点f = 0,而冰点f = 1七、电化学2、在极化曲线的测定中,参比电极的作用是(答案:D)A、与待测电极构成闭合回路,使电流通过电解池B、作为理想的极化电极C、具有较小的交换电流密度和良好的电势稳定性D、近似为理想不极化电极,与被测电极构成可逆原电池3、在电解硝酸银溶液的电解池中,随着通过的电流加大,那么(答案:A)A、阴极的电势向负方向变化B、阴极附近银离子浓度增加C、电解池电阻减小D、两极之间的电势差减少4、电极电势φ的改变可以改变电极反应的速度,其直接的原因是改变了(答案:C)A、反应的活化能B、电极过程的超电势C、电极与溶液界面双电层的厚度D、溶液的电阻5、为了防止金属的腐蚀,在溶液中加入阳极缓蚀剂,其作用是(答案:B)降低阳极极化程度B、增加阳极极化程度A、C、降低阴极极化程度D、增加阴极极化程度1、用Pt电极电解CuCl2水溶液,阳极上放出Cl2 (√)2、电化学中用电流密度i来表示电极反应速率(√)3、用Pt电极电解CuSO4水溶液时,溶液的pH值升高(×)4、极化和过电位是同一个概念(×)5、实际电解时,在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作用的是按能斯特方程计算的还原电势最大者(×)八、界面现象1、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答案:C)A、相同B、无法确定C、25℃水中高于75℃水中D、75℃水中高于25℃水中2、纯水的表面张力是指恒温恒压组成时水与哪类相接触时的界面张力(答案:B)A、饱和水蒸气B、饱和了水蒸气的空气C、空气D、含有水蒸气的空气3、对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答案:B)A、凸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B、凹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小于外部压力C、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D、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等于外部压力1、对大多数系统来讲,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下降(√)2、比表面吉布斯函数是指恒温、恒压下,当组成不变时可逆地增大单位表面积时,系统所增加的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则是指表面单位长度上存在的使表面张紧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