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第章
- 格式:ppt
- 大小:440.00 KB
- 文档页数:25
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简介什么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是一种应用于自动化领域的控制系统。
它包含许多可编程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和接口,通过编程控制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达到自动化控制的目的。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可编程控制器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可编程控制器(PLC):PLC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核心,它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通过编程实现对自动化设备的控制。
2.执行器:执行器是指控制系统中用于执行各种操作的设备,比如电机、阀门、气缸等。
3.传感器:传感器主要用于感知环境信息,比如温度、湿度、压力、重量等。
4.接口:接口是指用于实现不同硬件设备之间的通讯和协作的技术手段。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应用场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物流配送等。
其中,工业自动化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最为广泛的应用领域之一,比如生产线控制、化工厂控制、水泥厂控制等。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特点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稳定可靠: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经过严格设计和测试,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易于维护:可编程控制器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故障出现时可以很容易地进行诊断和修复。
3.高效节能:可编程控制器系统通过设备的精细控制,可以减少能耗和资源浪费,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
4.灵活可编程: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控制需求,设计不同的控制程序,从而实现灵活控制。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优势和劣势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优势如下:1.可以实现高效节能: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可以通过对设备的精细控制,实现高效节能的目的。
2.易于维护和升级:可编程控制器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故障出现时可以很容易地进行诊断和修复,也可以方便地升级和扩展。
3.控制精度高: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精细控制,从而实现更高的控制精度。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劣势如下:1.成本高: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开发成本相对较高。
习题课N N NN N NN N n D n n D s c s n s n D n n n n n S n n D ∆+∆=↓⇒↓=∆-∆=∆+∆=∆==D s n )1(N min 0min maxkn C I R n op e d op +∆=∆=∆∑1n cl opcl op op cl op D k s s ks n n )1(D 1s cl cl 00+==+== e s p C K K k α=第一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1-1 为什么PWM —电动机系统比晶闸管—电动机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答:PWM —电动机系统(1) 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少,电机损耗及发热都较小。
(2) 低速性能好,稳速精度高,调速范围宽,可达1:10000左右。
(3) 若与快速响应的电动机配合,则系统频带宽,动态响应快,动态抗扰能力强。
(4) 无需加电抗器,主回路电磁时间常数TL 小。
1-4 11135148515150151500min 0max 0min max ==--=∆-∆-==N N n n n n n n D1-694.116311513011113.4831168301151n 1111n ns 11)1( D )1(11n n 1n 1n 1212cl121212cl2cl12112122cl21112cl2cl12cl21cl1==++=++==⨯=⨯++=∆++=∆++=∆∆=++=+=+=++=∆∆+∆=∆+∆=∆k k D D k k n k k s k k D D D k D k D k k k n k n cl cl cl cl cl opop cl op op1-5某闭环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是1500~150r/min ,要求系统的静差率,那么系统允许的静态速降是多少?如果开环系统的静态速降是100r/min ,则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应有多大? 解7.31106.310011min /06.302.0102.01501min min 0min max =-=-∆∆=+∆=∆=-⨯=-=∆∆+∆=∆==cl op op cl N NN N n n K Kn n r s s n n n n n n n S n n D 1-7 某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D=20,额定转速nN ,=1500r/min,开环转速降落为240r/min ,若要求系统的静差率由10%减少到5%,则系统的开环增益将如何变化?解; s=0.1时,8.27133.82401min /33.8)1.01(201.01500)1(=-=-∆∆==-⨯⨯=-=∆cl op N N n n K r s D s n n S=5%时,8.59195.32401min /95.3)05.01(2005.01500)1(=-=-∆∆==-⨯⨯=-=∆cl op N N n n K r s D s n n 1-10 有一V-M 调速系统,电动机参数为:,35k ,5.1R ,2.1R m in,/r 1500n ,A 5,12I ,V 220U ,KW 2.2P S REC s N N N N =Ω=Ω=====要求:(1)计算开环速降和调速要求所允许的闭环速降。
第2章连续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概念控制理论分析、设计控制系统的第一步是建立实际系统的数学模型。
所谓数学模型就是根据系统运动过程的物理、化学等规律,所写出的描述系统运动规律、特性、输出与输入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建立描述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控制理论分析与设计的基础。
一个系统,无论它是机械的、电气的、热力的、液压的、还是化工的,都可以用微分方程加以描述。
对这些微分方程求解,就可以获得系统在输入作用下的响应(即系统的输出)。
对数学模型的要求是,既要能准确地反映系统的动态本质,又便于系统的分析和计算工作。
2.1.1 数学模型的类型数学模型是对系统运动规律的定量描述,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数学表达式,从而具有不同的类型。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类型。
1. 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根据数学模型的功能不同,数学模型具有不同的类型。
描述系统静态(工作状态不变或慢变过程)特性的模型,称为静态数学模型。
静态数学模型一般是以代数方程表示的,数学表达式中的变量不依赖于时间,是输入输出之间的稳态关系。
描述系统动态或瞬态特性的模型,称为动态数学模型。
动态数学模型中的变量依赖于时间,一般是微分方程等形式。
静态数学模型可以看成是动态数学模型的特殊情况。
2. 输入输出描述模型与内部描述模型描述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称为输入输出描述模型,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等数学模型。
而状态空间模型描述了系统内部状态和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所以称为内部描述模型。
内部描述模型不仅描述了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而且描述了系统内部信息传递关系,所以比输入输出模型更深入地揭示了系统的动态特性。
3. 连续时间模型与离散时间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所描述的系统中的信号是否存在离散信号,数学模型分为连续时间模型和离散时间模型,简称连续模型和离散模型。
连续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状态空间表达式等。
离散数学模型有差分方程、Z传递函数、离散状态空间表达式等。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理解并能够描述典型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2. 使学生了解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并能够运用这些模型分析系统的性能。
3. 让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其计算方法,能够评价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进行自动控制系统建模、分析及设计的能力。
2. 使学生具备使用相关软件(如MATLAB等)进行自动控制系统仿真的技能。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自动控制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控制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动控制技术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自动控制系统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从事自动控制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领域,使学生建立整体认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导论2.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讲解线性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状态空间等数学模型,以及它们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3.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讲解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等性能指标,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4. 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介绍PID控制、状态反馈控制、最优控制等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实际设计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5. 自动控制系统仿真:结合MATLAB等软件,讲解自动控制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自动控制系统仿真6. 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自动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控制与设计(一)本章重点知识阐述:(1)控制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
这里所说的手段就是控制技术。
(2)简单的控制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
其中的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环节,对于闭环系统来说,还包括反馈环节和比较环节。
(3)闭环控制系统是信息流经一个闭合环路,在其系统中将输出信息反传给比较环节的做法,称之为反馈。
开环控制系统是信息总是自输入端单向传至输出端,不存在信息逆向流动,也就不存在闭环。
(4)干扰就是控制系统的外部环境或条件对系统的工作准确性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越小越好。
分析一个控制系统的干扰因素要分析控制系统易受到其外部环境或条件中的哪些因素的影响。
(5)控制系统的运行调试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即:系统的试运行、系统参数的调整、其他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6)控制系统的评价与优化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即系统方案的评价与优化,系统制作水平的评价与优化,系统的总体评价与优化等。
(二)基础知识再现:1、信息流经一个闭合环路,这类系统称之为。
此系统中将输出信息反传给比较环节的做法,称之为。
2、闭环控制系统与开环控制系统,是两类不同的系统。
从构成形式上看,二者的不同表现为。
从本质上讲,二者的不同在于。
3、简单的控制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和。
其中的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环节,对于闭环系统来说,还包括环节与环节。
4、开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比较简单,信息从输入端传到输出断,仅有一条路径。
它的最大缺点是不高;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信息流经的路径有两条,它可以有较高的和较强的性能。
5、控制系统框图中,信息流经的路径叫做,对于闭环控制系统来说,有两个基本通道,那就是和。
6、在控制系统中,将控制器的信号转换成能影响被控对象的信号的装置,称为。
7、在人体温度控制系统中,皮肤相当于。
8、就是控制系统的外部环境或条件对系统的工作准确性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