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及实例
- 格式:ppt
- 大小:729.50 KB
- 文档页数:19
■城市规模专题讨论城市规模包括了两部分的内容,即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依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在城市规划纲要的编制阶段或总体规划编制前,必需对城市规模进行专题讨论,所完成的讨论报告必需经上一级政府的方案、建设和土地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总体规划的编制。
1.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的讨论主要是对城市人口进展进行猜测,依据猜测的结果对规划期限末城市的人口总数作出推断。
我们我国目前常用的城市人口规模的猜测方法有综合平衡法、区域安排法(城市化法)、环境容量法、线性回归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肯定的缺陷,不行完全信任,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校核。
一般的做法是以一种方法为主,以其它方法进行验算以弥补不足。
(1)综合平衡法一般来说,一个城市在政治经济比较稳定的时期,城市机械人口增长也是比较稳定的,此时城市人口的增长是由前一年人口加上自然人口增长和机械增长,即:Pi=Pi-1+Ni+MlP-总人口N-自然增长人口M-机械增长人口I-年份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为稳定值时该公式可以简化为:Pj=Po (l+n+m)jPj-规划期末总人口N-人口自然增长率M-人口机械增长率j-规划年数(2)区域安排法(城市化法)此法以区域国民经济为依据,对区域人口增长采纳自然增长规律和机械增长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依据区域经济进展猜测城市化水平,将城市人口依据区域生产力布局安排给各个城镇。
Pa= Pl+ P2+P3+ ...Pi...+ Pn,Pa-区域总人口Pi-各个城市的人口(3)环境容量法依据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持力量和自然资源的供应力量计算城市的极限人口。
PmaX= mi∏{ Plmax, P2∣nax> ...Pimax, ...}Pmax -城市的极限人口PigX-某项基础设施的支持力量或自然资源的供应力量的最大值。
(4)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是依据多年人口资料所建立起来的人口进展规模与年份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数理分析的方法所建立起来的方法。
人口预测方法人口预测是指通过各种统计方法和模型来预测未来其中一地区或全球的人口规模及其结构的变化趋势。
人口预测对于制定政府的经济、社会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综述几种常用的人口预测方法。
1.经验法(目测法)经验法是最简单的人口预测方法,通常是通过从过去的数据中观察到的趋势来推测未来的人口变化。
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知识,没有复杂的统计和推理模型。
往往被用于近期短期的人口预测。
2.简单线性回归法简单线性回归法是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人口和时间是呈线性关系的,通过拟合历史数据的线性回归方程来进行预测。
然而,这种方法并未考虑到时间序列数据的非线性特征。
3.复杂线性回归法与简单线性回归法类似,复杂线性回归法采用更多的变量来构建回归模型。
这些变量可以是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等。
通过考虑更多的因素,人口预测的准确性可以得到一定提高。
4.ARIMA模型ARIMA模型是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其模型包括自回归(AR)、差分(I)和滑动平均(MA)三个部分。
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更为复杂,但可以更好地处理时间序列数据中的趋势、季节性和随机性。
5.灰色关联度预测模型灰色关联度预测模型是一种非线性、非统计的预测方法。
它通过建立灰色模型,将历史数据和未知因素进行内部关联和外部关联计算,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预测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样本数据不多,变化规律较为复杂的情况。
6.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预测方法开始采用机器学习的算法。
例如,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决策树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更大规模的数据和更多的特征来进行预测,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人口预测方法可以分为经验法、线性回归法、ARIMA模型、灰色关联度预测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
随着数据的增多和技术的发展,人口预测的准确性也将不断提高,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 人口总量预测⑴人口总量趋势外推模型图1永康市1985年以来历年的人口变化⑵人口增长率预测模型人口增长率预测模型是根据计划生育有关指标而进行的一种人口预测方法。
数学公式表示为:P = P 0(1 + k )n +A P (3-2)式中:P 表示规划期总人口(人),P 0表示规划基期总人口(人),△ P 表示规划期间 人口机械增长数(人), n 表示规划年期,k 表示规划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 自然增长率k 可用出生率b 和死亡率d 表示:(3-3)人 220,000k =b -d210,000200,000190,000180,000年份年份永康市1989年以来历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图3永康市1989年以来历年的户籍人口迁移数量(3)人口离散预测模型人口离散预测模型也即人口差分方程预测模型,又称“宋健模型”,是我国自行提出的比较成功的人口发展预测模型,能较好的运用人口普查资料对未来人口进行预测。
该模型是根据分年龄的人口结构递推公式进行预测,模型的数学表达如下:r2X o(t)=[1-4oo(t)] ^(t)送h i(t) k i(t) X(t) (3_6)XF(t +1)=[1-B(t)] "Xe + fe i =0,12..,m—1式中:X o(t)为t年代O岁出生婴儿数,X i(t)为t年代之年龄组人口数,卩oo(t)为t 年出生婴儿当年死亡率,P(t)为妇女总和生育率,即社会人中平均意义下一个妇女在整个育龄时期的生育总数(「2, r1即为生育年龄的上下限),h i(t)为生育模式,反映某一地区某一个育龄妇女生育状态分布,k i(t)为t年代之年龄组女性性别比,M(t)为t年代之年龄组人口死亡率,f i(t)为t年代之年龄组净迁移数。
在模型的具体应用中,课题组工作的重点是如何确定公式3-6中的各种参数。
①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数据是2000年11月1日的数据,而规划所需的数据是年末的数据,课题组将普查的户籍人口分龄人口数按比例修正到2000年底的统计人口总数作为X i(t);②从普查资料来看45岁以下的性别比比较稳定,为了简化模型,t年代之年龄组女性性别比k i(t)用常量k表示,即采用普查资料中的45岁以下的男女性别比=104.85(女性=100)推算,故k= 0.488326;③根据普查资料,妇女总和生育率取2000年的数据P(t)= 0.8795;④模型中出生婴儿当年死亡率Moo(t)假定与2000年出生婴儿当年死亡率的80%,即采用4OO=3.88%O。
城市人口预测方法城市人口预测方法人口预测就是指以人口现状为基础,对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控制要求与假定条件,即参数条件来获得对未来人口数据提出预报的技术或方法。
城市人口预测就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工作,它既就是城市规划的目标,又就是确定总体规划中的具体技术指标与城市合理布局的前提与依据,因此合理预测城市人口对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含义城市人口预测(urban population forecast)就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数量与人口构成的发展趋势所进行的测算。
2、传统人口预测方法传统的人口预测方法包括平均增长率法、带眷系数法、剩余劳动力转化法与劳动平衡法等。
1)平均增长率法在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时,对人口规模预测的常见方法之一为平均增长率法,计算时应分析近年来人口的变化情况,确定每年的人口增长率。
人口规模预测公式为: P = P0 (1 + K1 + K2)n。
式中, P为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 P0 为城市现状人口规模, K1 为城市年平均自然增长率, K2 为城市年平均机械增长率, n 为规划年限。
这种方法适合初步经济发展稳定的城市,人口增长会逐步增加,人口增长率变化不大。
但就是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大,人口结构逐步趋于老龄化,人口增长的速度将会越来越慢,不可能都以平均的速度增长。
若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则可按预见的趋势改变人口增长率进行测算。
该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它对人口增长率的精度要求较高。
2)带眷系数法带眷系数法就是根据新建工业项目的职工数及带眷情况计算的。
当建设项目已经落实,规划期内人口机械增长稳定的情况下,宜按带眷系数法计算人口发展规模。
计算时应分析从业人员的来源、婚育、落户等状况以及城镇的生活环境与建设条件等因素,确定增加的从业人员及其带眷系数。
具体预测公式为: P =P1 (1 + a) + P2 + P3。
式中, P为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P1 为带眷职工人数,a 为带眷系数, P2 为单身职工人数, P3 为规划期末城镇其她人口数。
1、综合平衡法:适用于基本人口(或生产性劳动人口)的规模难以确定的城市,需要有历年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方面的调查资料。
2、时间序列法:这种方法要求城市人口要有较长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而且人口数据没有大的起伏。
适用于相对封闭、历史长、影响发展因素缓和的城市。
3、相关分析法(间接推算法):适用于影响因素的个数及作用大小较为确定的城市,如工矿城市、海港城市。
4、区位法:该方法适用于城镇体系发育比较完善、等级系列比较完整、接近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模式地区的城市。
5、职工带眷系数法:适用于新建的工矿小城镇。
广州陶粒厂广东陶粒厂 编辑:ejdnchh。
城市人口预测方法人口预测就是指以人口现状为基础,对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控制要求与假定条件,即参数条件来获得对未来人口数据提出预报的技术或方法。
城市人口预测就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工作,它既就是城市规划的目标,又就是确定总体规划中的具体技术指标与城市合理布局的前提与依据,因此合理预测城市人口对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含义城市人口预测(urban population forecast)就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数量与人口构成的发展趋势所进行的测算。
2、传统人口预测方法传统的人口预测方法包括平均增长率法、带眷系数法、剩余劳动力转化法与劳动平衡法等。
1)平均增长率法在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时,对人口规模预测的常见方法之一为平均增长率法,计算时应分析近年来人口的变化情况,确定每年的人口增长率。
人口规模预测公式为: P = P0 (1 + K1 + K2)n。
式中, P为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 P0 为城市现状人口规模, K1 为城市年平均自然增长率, K2 为城市年平均机械增长率, n 为规划年限。
这种方法适合初步经济发展稳定的城市,人口增长会逐步增加,人口增长率变化不大。
但就是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大,人口结构逐步趋于老龄化,人口增长的速度将会越来越慢,不可能都以平均的速度增长。
若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则可按预见的趋势改变人口增长率进行测算。
该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它对人口增长率的精度要求较高。
2)带眷系数法带眷系数法就是根据新建工业项目的职工数及带眷情况计算的。
当建设项目已经落实,规划期内人口机械增长稳定的情况下,宜按带眷系数法计算人口发展规模。
计算时应分析从业人员的来源、婚育、落户等状况以及城镇的生活环境与建设条件等因素,确定增加的从业人员及其带眷系数。
具体预测公式为: P =P1 (1 + a) + P2 + P3。
式中, P为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P1 为带眷职工人数,a 为带眷系数, P2 为单身职工人数, P3 为规划期末城镇其她人口数。
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及实例方法一:线性回归模型常用方法之一是线性回归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分析城市人口规模与其它相关因素的关系来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假设人口规模与一些自变量(如城市面积、GDP、人口密度等)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然后通过拟合这些自变量的数值来预测人口规模。
例如,我们可以收集一组城市的数据,包括城市的面积、GDP、人口密度等自变量,以及对应的城市人口规模。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模型来拟合这些数据,并得到一个线性方程,例如:人口规模=a*面积+b*GDP+c*人口密度。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这个线性方程来预测其他城市的人口规模。
方法二:人口增长模型另一种常用方法是人口增长模型,这些模型基于城市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模式来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人口增长模型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例如指数增长模型、递减增长模型、饱和增长模型等。
以指数增长模型为例,这种模型假设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与当前的人口规模呈正比。
根据这个假设,我们可以使用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的人口规模。
例如,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在过去几年里呈指数增长,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增长趋势来预测未来的人口规模。
方法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另一个常用方法是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来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GIS是一种将地理数据和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城市的空间分布和人口规模。
使用GIS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一种实例是基于空间插值技术。
这种方法通过收集已知地理位置和人口规模的点数据,然后使用插值算法来推断其他地区的人口规模。
插值算法可以基于点数据的空间分布规律来推测未知地区的人口规模。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GIS收集一组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人口规模的数据。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空间插值技术来推断未知地区的人口规模,例如使用反距离加权法或克里金插值法来预测其他地区的人口规模。
综上所述,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可以是基于线性回归模型、人口增长模型或地理信息系统等。
人口规模预测方法根据预测学一般分类方法,本文将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划分为时间预测分析、因果预测分析和定性预测分析三类。
一、时间预测分析法从人口增长与时间变化的关系中找出两者的规律,建立数学公式来进行推算。
这种方法要求城市人口要有较长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而且人口数据没有大的起伏。
这种方法适用于相对封闭、历史长、影响发展因素缓和的城市。
1、回归模型通过选用某种适当的曲线或直线函数,拟合城市人口过去的发展变化,建立回归模型,预测城市人口未来的变化趋势。
如(1)直线模型法,(2)二次曲线模型法,(3)Logist曲线模型法。
评价:回归预测方法计算简单,便于使用,结论也有相当的可信度。
目前在规划中广泛应用。
但不足之处是假定人口变动模式始终比较稳定,而未来城市人口发展未必能满足这一前提。
2、综合增长率法将城镇发展分成若干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以及对人口发展影响因素的变化,分别确定增长率,逐段向前递推预测。
综合增长率的确定考虑人口增长的历史情况以及未来人口发展的政策性因素。
城镇总人口=基年人口数*(1+综合增长率)年数评价:综合增长率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关注影响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计算简单,但不如回归分析方法严密,目前在规划中广泛应用。
二、因果预测分析法在人口预测时,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相关因素对人口的影响。
1、社会经济单因素相关分析法根据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发展的基本原理进行城市化水平预测。
在经济发展及人口和生产力布局政策比较稳定的前提下,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人口呈高度相关性。
一般可以选用GDP、人均GDP、投资总量或者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与城市人口进行曲线拟合。
尽可能收集比较长时期内历史数据,选择合适的曲线,如一元回归、二元回归、多元回归模型等,然后用历史数据对已经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修正。
2、劳动力需求法分析城镇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首先,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结构以及劳动生产率计算三次产业结构的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