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
- 格式:doc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10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例子
以下是 6 条关于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例子:
1. 名词作动词呀!你看“驴不胜怒,蹄之”,这里的“蹄”本来是名词“蹄子”,现在却变成了动词“踢”,是不是很神奇呢?就好像一个物品突然活过来能行动啦!
2. 形容词作动词真好玩呢!比如说“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本来是形容词,在这里却表示“使……变绿”,就像是给江南岸施了魔法让它变绿了,多有意思呀!
3. 动词作名词也很特别哟!像“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原来是动词奔跑,在这里就变成了名词“飞奔的马”,这就好像是一个动作突然变成了具体的东西一样,很奇妙对吧?
4. 名词作状语真的绝啦!“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箕畚”原本是名词,却来作状语表示“用箕畚”,这就如同给动作增添了独特的方式,超酷的啊!
5. 使动用法也很带劲呀!“苦其心志”,“苦”就让“心志”变得痛苦,仿佛有股力量在驱使着一样,太有意思啦!
6. 意动用法也值得一提呢!“渔人甚异之”,“异”就是觉得奇怪,把……当作奇怪的,是不是感觉很奇特呀?
总之,文言文词类活用真的是丰富多彩,让我们能看到文字如此多变而有趣的一面呀!。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词类活用,顾名思义,就是一类词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变成另外一类词。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比如:一狼洞其中。
该句中的“洞”字当“打洞”讲,名词活用作动词。
词类活用包括一般活用和特殊活用。
(一)一般活用包括以下的情况:1、名词的词类活用A、名词活用作动词(画横线的地方,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同)例如:驴怒,蹄之。
(用脚踢)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
(穿白衣、戴白帽)B 、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工具、依据、状态I等。
(画横线的地方,名词作状语,下同例如:吾西南而望。
(往西南方向)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2、动词的词类活用主要活用作名词例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作名词,出产的东西,家里的收入)3、形容词的词类活用A、活用作动词(画横线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下同)例如:余悲之。
(悲叹、怜悯)此教我先威众耳。
(树立威望)B、活用作名词(画横线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例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险要的地势)(二)特殊活用包括以下的情况:1、使动用法例如:晋侯饮赵盾酒。
(使赵盾饮酒,让赵盾饮酒)项伯杀人,臣活之。
(让项伯活下来)2、意动用法(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只有名词和形容词有这种用法)例如:孟尝君客我。
(把我当作他的门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认为我长得漂亮)3、为动用法例如:死国可乎?(为国家而死)小结:要想准确掌握词类活用,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语…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们要紧密结合具体的上下文进行推断、理解,这样才能把握、理解到位。
附:三种特殊活用的翻译格式1、使动用法使……怎么样让……怎么样2、意动用法认为……怎么样把……当作……以为……怎么样3、为动用法为(wèi)……怎么样。
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沛公)籍吏民,封府库,还军霸上。
(相如)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太学生)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庄宗)函梁君臣之首。
(秦王)舍蔺相如广成传舍。
(秦王)刑人如恐不胜。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驴不胜怒,蹄之。
(士大夫)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策之不以其道。
公将鼓之。
沛公军霸上。
(沛公)道芷阳,已至军中矣。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唐浮屠慧褒舍于其址。
长安君质于齐,齐兵乃出。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一狼洞于其中。
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衣,立大巫后。
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勾践)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七十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范增数目项王。
(众人)皆白衣冠以送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子谓公冶长曰:“可妻也。
”三岁贯汝,莫肯德我。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也。
王曰:“德何如则可王也?”左右欲刃相如。
沛公欲王关中。
齐人有欲金者,旦衣冠而之市。
秦伯说,与郑人盟。
独石钟山以钟名,何哉?(六国)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
(项王)引兵而东。
(荆轲)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秦)履至尊而制六合,序八州而朝同列。
(涉)乃书“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虎)稍出林,近之。
(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名。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千里马)一食或尽粟一石。
火尚足以明也。
子兰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三、使动用法既来之,则安之。
吞二周而亡诸侯。
焉用亡郑以陪邻?李牧连却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
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名词用在动词前,又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这时名词活用为状语。
1、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时间或处所。
例:(1)早.出暮.归。
《促织》(2)草.行露.宿。
(成语)《晋书•谢玄传》(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4)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
《勾践灭吴》2、表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
例:(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3、表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
例: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4、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
例:(1)其一犬.坐于前。
《狼》(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占据谓语的位置时,就活用为动词。
1、【名词+宾语】例:(1)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2)函.梁君臣之首。
《伶官传序》2、【名词+补语】例:(1)今王鼓乐..于此。
《庄暴见孟子》(2)上.于盆而养之。
《促织》3、【副词作状语+名词】例:⑴汉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⑵直上.载公子上坐。
《信陵君窃符救赵》4、【能愿动词+名词】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5、【所+名词】例:(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桃花源记》(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6、名词充当并列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例: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孙讨虏聪明仁慧,敬贤礼.士。
《赤壁之战》8、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采草药》9、同一名词叠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并列、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齐桓晋文之事》(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使动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王,使动用法。
使……称王。
2.欲辟土地,朝秦楚。
《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3.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4.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动词活用为使动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
使……吃惊)《滕王阁序》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用作使动。
“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使动用法。
使……活。
7.乘犊车,从吏卒。
《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三)形容词活用作使动1.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
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报任安书》辱,使……受辱。
3.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意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意动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师,以……为老师。
2.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说》师,以……为老师。
(二)形容词活用为意动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耻,以……为耻。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耻,以……为耻。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说》耻,以……为耻。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借鉴)《阿房宫赋》6.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认为……奇怪。
动词活用为为动词1.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
1. 凡所以贵士君子者 贵:以……为贵大体上优待士君子的原因2.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腰:名词作动词 腰缠我腰上缠着千钱,太重了,所以落后了3. 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méng 者乎 溺:使……溺难道不会因为巨额钱财而淹死更多的人吗4. 斫而为琴,弦而鼓之 弦:名词作动词,装上弦鼓:敲,拨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5. 金声而玉应 金,玉:名作状,金玉一般的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6. 匣而埋之于土 匣:名作动,收起来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8.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 质:做人质,抵押子楚是秦国公室庶出别支的孙子,作为人质在诸侯国家9. 吾能大子之门 大:使动,使……发扬光大我可以提高你的门第10. 子贫客于此 客:名作动 客居你现在贫困,客居在这里11. 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 霸:名作动,称霸桓公算是掌握住这个原则了, 才能成就霸业12. 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不救火的人,和投降败北同罪13. 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 死敌:战场上杀敌而死为救火而死的,和战场牺牲同赏我听说喜欢吹嘘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来招致别人的吹捧奉承15. 虽,咎䌛不能直之矣 直:使……直 形容词做动词即使是有皋陶那样贤明的法官在世也不能使他得到公正的评判啊。
咎繇,音jiù yáo ,即皋陶,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曾被舜任命为掌刑法之官16. 上志而下求,耻不若黄帝 以……为耻向上有志向,而且不耻下问,以自己比不上黄帝为耻辱17. 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 苦:使得……苦有人因有眼睛而讨厌镜子,说:“这(镜子)使我好痛苦18. 使童子烛之 烛:照亮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下19. 覆而出之,坠地乃走 出:使得……出(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20. 括不可使将 将:带兵赵括不可以胜任将军的职务特殊句式1.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唯蜩翼之知宾语前置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2.其佝偻丈人之谓乎宾语前置这是驼背老人说的3.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定语后置与最下等的士兵同样穿衣吃饭4.卒有病㾇者起为吮之省略句士卒中有长毒疮的,吴起亲自为他吸出脓汁。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其活用的语境主要有:①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
例:晋军函陵。
(驻军)《烛之武退秦师》②名词+代词,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例: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口技》③副词(能愿动词)+名词,这时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云青青兮欲雨。
(下雨)《梦游天姥吟留别》④名词用"而"、"则"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衣冠而见之。
(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冯谖客孟尝君》⑤古代汉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活用作动词。
例: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攻下;向东进军)(《前赤壁赋》)2)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中山狼传》例: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
(使……下)《李济雪夜入蔡州》3)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把……当做宾客)《伤仲永》例: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把……当做仇人)《大铁锥传》4)名词活用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直接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的很少见。
而在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也极为常见,很值得我们注意。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
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例: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
(在路上)《宋定伯捉鬼》例: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在朝廷上)《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文言文词类活用详解_在文言文当中,词类活用是一个十分显著的现象。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许多特征。
最重要的特征是名词+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前面这个名词一般就是活用动词,后面的名词或者名词短语是其宾语。
如:(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涉江》) 步这个词原本是名词,现在就活用成了使动词,余马是宾语,译过来就是让我的马漫步。
如果没有宾语,就看一个名词前面是不是有已、乃等!状语,如果有状语,这个名词也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
如: 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乃是状语,于是原本是名词的前就活用成了动词上前。
如果一个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那么这个名词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
如: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廉颇蔺相如列传》)前面有欲这个能愿动词,刃由名词活用为动词用刀杀了。
2.名词作状语名词一般是不能直接作状语的,作状语前面就要有介词。
但在文言文当中,名词却可以用在动词前面直接作状语。
如: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 .隶. 用在使的前面作状语,隶使相当于当做奴隶使唤。
(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主要是动词活用为名词。
在一定的上下文当中,一个动词处在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这个动词就可能活用为名词了。
如: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论》) 援原本是动词,这里处在宾语的位置,所以活用为名词援助了。
(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定语,如果一个形容词作了主语或者宾语,这个形容词就可能活用为名词了。
如: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 贤原本是形容词德才优秀,这里是贤士、贤人,可见它已经名词化了。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如果带上宾语,就活用为动词了。
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平险的 + 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铲平,险:则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阻。
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
它是指某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下,临时改变了其基本的语法功能,而具备了其他词类的特点。
下面将分别介绍文言文中的几种常见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是指名词在句子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功能。
例如:1. 衣锦还乡。
(衣:穿衣)2. 风正一帆悬。
(风:顺风)二、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用作名词是指动词在句子中临时具备了名词的语法功能。
例如:1. 蚕食鲸吞。
(蚕、鲸:蚕一样地吞食)2. 燕雀处堂。
(燕雀:比喻敌人)三、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是指形容词在句子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功能。
例如:1. 根深蒂固。
(根:扎根)2. 厚积薄发。
(厚、薄:积累丰富和积累少)四、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是指形容词在句子中临时具备了名词的语法功能。
例如:1. 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大雅:高尚的人)2. 聪明正直。
(聪明:聪明智慧的人)五、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是指名词在句子中临时具备了状语的语法功能。
例如:1. 风餐露宿。
(风、露:在风里吃,在露天睡)2. 车载斗量。
(车、斗:用车子装,用斗量)六、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动词或形容词在后面接宾语时,不表示动作的直接对象,而是表示动作行为对其他事物产生了影响或结果。
例如:1. 栗斯惴惴,生之者甚少。
(生之者甚少:使人活下来的很少)2. 损己利人。
(损己利人:使自己受损失而使别人得到好处)3. 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使璧完整地归还赵国)4.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使羊丢失后再修补羊圈)5.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6. 毛骨悚然。
(毛骨悚然:使汗毛竖起,使骨头发冷)7. 息事宁人。
(息事宁人: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安静下来)。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李明隆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类词的活用,下面分别举例说明:1、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之”,成为使动用法。
“活之”即“使之活”。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 “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②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例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③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修起房屋,四周墙壁一百方丈,将一座座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
“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4)数词的使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B的“四”“六”)或以数量为比喻的。
文言文知识点之词类活用词有哪些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文言文知识点之词类活用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文言文知识点之词类活用词①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意思是限制。
一狼洞(打洞)其中妇抚儿乳(喂奶)名(取名)之者谁公将鼓(击鼓)之置人所罾(用网捕)鱼腹中狼不敢前(上前)愿为市(买)鞍马不能名(说出)其一处也②名词作状语。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指用箕畚(装土石),表示运输的工具。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③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如:此皆善良中的善良指善良、诚良的人。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新的知识)择其善(优点长处)者而从之亲旧(亲戚朋友知其如此)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百废(废弃的事情)具兴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亲贤臣,远小人中的亲远意为亲近,疏远。
京中有善(擅长善于)口技者恢弘志士志气(发扬光大)⑤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入意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猛浪若奔(奔跑的马)屠(屠户)惧,投以骨⑥意动用法。
某些名词、形容词带了宾语,语意含有以为,认为是A:名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例:父利其然也。
利:原为名词,现做意动动词,可译为认为这样是有利的B:形容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特征、特点。
例:不耻下问(认为是耻辱)一览众山小(认为都是渺小的)固以怪之矣(认为这样很怪异)⑦使动用法A:动词的使动用法。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恼怒)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数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
如:1、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动词)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背离(动词)【形容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文言文词类活用类型
文言文词类活用类型主要有:
1. 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晋军函陵”中的“军”是驻扎的意思,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
2. 动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中的“奔”是飞奔的马,属于动词活用为名词。
3.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故木受绳则直”中的“直”是变直的意思,属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4.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积善成德”中的“善”是善行,属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5. 数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是统一的意思,属于数词活用为动词。
6. 使动用法。
例如:“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亡”,使……灭亡,属于使
动用法。
7. 意动用法。
例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美”,认为……美,
属于意动用法。
以上是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主要类型,掌握这些类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