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13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地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大小、人口、资源等。
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要爱护它。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基本情况介绍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3 教学活动观看地球的相关视频,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想法。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说出地球的基本情况。
学生能提出保护地球资源的方法。
第二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介绍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2.3 教学活动观看环境污染的相关视频,了解其危害。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说出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学生能提出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第三章:垃圾分类与回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使学生学会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3.2 教学内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介绍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活动观看垃圾分类的相关视频,了解其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法和技巧。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说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学生能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第四章:节约用水用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电资源的重要性。
使学生学会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水、电资源的重要性介绍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活动观看水、电资源的相关视频,了解其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和技巧。
4.4 教学评价学生能说出水、电资源的重要性。
学生能提出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
第五章:绿色出行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绿色出行的意义。
使学生学会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5.2 教学内容绿色出行的意义介绍绿色出行的方式和选择5.3 教学活动观看绿色出行的相关视频,了解其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5.4 教学评价学生能说出绿色出行的意义。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地球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结构、自然资源等。
b. 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内容:a.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等。
b. 地球的自然资源:水、土地、空气、植物、动物等。
3. 教学活动:a. 图片展示: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
b. 故事分享:分享一个关于地球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鼓励他们提出具体的建议。
二、第二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b.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a. 环境污染的定义:环境污染的概念和特点。
b. 环境污染的种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c. 环境污染的危害:对人类、动植物和地球的影响。
3. 教学活动:a. 视频播放:播放一个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
b.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环境污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具体危害。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环境污染,提出解决方案。
三、第三章:环保行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定义和意义。
b.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a. 环保行动的定义:环保行动的概念和特点。
b. 环保行动的意义:环保行动对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
c. 环保行动的例子:国内外成功的环保行动案例。
3. 教学活动:a.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环保行动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具体内容。
b. 故事分享:分享一些环保行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意义。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参与环保行动,提出具体的建议。
四、第四章:绿色生活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定义和意义。
b. 培养学生实践绿色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a. 绿色生活的定义:绿色生活的概念和特点。
教案一:《环境保护是我们的责任》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了解不同环境保护方法。
3.培养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意愿。
教学重点:1.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学会环境保护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
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环保相关图片和资料。
2.小组活动材料:包含环保方法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知道环境保护的意义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2.结合图片和实例向学生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学习(25分钟)1.学习环保的方法:a.展示环保方法的图片,并向学生解释每种方法的含义。
b.以小组为单位分发环保方法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要求学生自行分类整理。
c.小组展示自己整理的环保方法。
2.学习环保的意义和好处:a.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好处,并向学生提出问题:环境污染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危害?环境污染会对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困扰?b.学生交流讨论,并与老师一起总结环境保护的意义和好处。
三、拓展(10分钟)1.观看环保宣传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传达的环保信息。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张宣传海报,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好处。
四、总结(5分钟)1.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案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正确的分类习惯。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意愿。
教学重点:1.学习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
教学难点:1.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意愿。
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垃圾分类方法的图片和资料。
2.实物垃圾:可准备一些实际垃圾让学生分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2.结合图片和实例向学生说明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好处。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结构、资源等。
2.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 地球的资源: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
2. 地球模型制作:学生分组制作地球模型,了解地球的结构。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二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种类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2. 环境污染的种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 环境污染的危害:对人体、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危害。
教学活动:1. 视频观看:观看环境污染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宣传海报制作:学生分组制作宣传海报,呼吁大家关注环境保护。
第三章:垃圾分类与回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方法及其意义。
2. 培养学生垃圾分类和回收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减少垃圾数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垃圾分类的方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3. 垃圾分类的意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教学活动:1. 垃圾分类小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了解垃圾处理的过程。
3. 垃圾分类宣传:学生分组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向全校师生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第四章:绿色出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出行的概念、意义及其好处。
2. 培养学生绿色出行的意识,减少污染。
1. 绿色出行的概念: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等。
2. 绿色出行的意义: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缓解交通压力。
3. 绿色出行的好处:保护环境、锻炼身体、节约能源。
小学环境保护教案7篇小学环境保护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生活的环境,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2、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自觉地用小行动来保护大地球。
3、认识到节约资源必须从我做起,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应注意减少污染,关注环境,关注生命,善待自然。
4、学生了解身边都有那些种类的垃圾,通过写各种垃圾的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二、教学准备:1、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了解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垃圾都有哪些种类。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
三、课前准备:1、教师用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法活动过程:一、观看录象:(看一看)春天来了,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她多姿多彩的面貌,到处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地球与我们的生存紧紧相连。
1、学生观看录象。
(平整宽敞的街面,各种饮料瓶、食品包装袋、瓜果皮,还会有白色垃圾闪动的身影,很大的垃圾场,随风摆动的垃圾袋。
)2、师:“看了刚才的录象,使我们感触很深!刚刚我们看到的只是身边的几种垃圾,想一想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垃圾,真的很可怕啊!我们市是国家园林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废旧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我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可以吗?”生:用监控录像进行监督或者在节假日我们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去宣传环保、监督环保。
师:同学们有这种精神,老师相信我们生活的环境一定能变得越来越好。
生活垃圾无处不在,大家想知道都有哪些垃圾吗?二、统计:(算一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大家来研究研究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垃圾都有什么?学生汇报生活垃圾的种类,教师板书整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废旧塑料袋废旧电池生活污水汽车尾气小食品包装袋废旧的学习用品医用垃圾废旧电器师:“通过以上汇报,体现出大家也注意到了身边的垃圾可真多!结合上面的统计,你有什么话想说吗?”生:我不想生活在到处是垃圾的环境里.生:我以后要尽量少扔垃圾。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第一章: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结构、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 地球上的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
3. 地球的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图片,让学生描述地球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对地球的了解。
作业:1. 绘制地球结构图。
2. 写一篇关于地球生物和资源的文章。
第二章: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观看环境问题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小组讨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3. 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对环境问题的了解。
作业:1. 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2. 写一篇关于环境问题的文章。
第三章:环保行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教学内容:1. 环保的基本知识: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
2. 环保的方法:种树、绿化、志愿者服务等。
教学活动:1. 学习环保知识和方法,进行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游戏)。
2. 小组讨论:如何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
3. 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对环保行动的了解。
作业:1. 制定个人环保计划,践行环保行动。
2. 写一篇关于环保行动的文章。
第四章:保护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2. 保护环境的方法: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动植物等。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和分类。
2. 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影响。
3. 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的含义,并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环境。
2. 组织学生讨论环境问题的例子,如污染、浪费等,并分析其影响。
3. 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等。
第二章:水资源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关注。
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定义和分布。
2.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 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含义,并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水资源的分布。
2. 组织学生讨论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如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等。
3. 介绍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意义,如水资源重复利用、水资源管理等。
第三章:空气质量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空气质量保护的认识和关注。
教学内容:1. 空气质量的定义和标准。
2. 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3. 空气质量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质量的含义,并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空气质量的标准。
2. 组织学生讨论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
3. 介绍空气质量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如减少污染源排放、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等。
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关注。
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价值。
2.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和原因。
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并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 组织学生讨论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和原因,如生物入侵、栖息地破坏等。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 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激发他们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4.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环保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环保意识篇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
第二单元:环保知识篇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环保知识,提高环保素养。
2. 教学内容:介绍环保的基本概念,如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讲解环保法律法规,引导学生遵守环保规定。
第三单元:环保行动篇2. 教学内容:教授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第四单元:环保创新篇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介绍环保创新案例,如环保科技、绿色出行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创新方法解决环保问题。
第五单元:环保交流篇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激发他们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保知识,阐述环保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环保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5. 演讲比赛法:举办环保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
2. 学生环保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环保行为习惯: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评价他们的环保意识。
4. 学生环保创新思维:评价学生在解决环保问题时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
五、教学课时本册教案共安排20课时,每周2课时,共10周完成。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环境1.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的定义和分类,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环境的定义和分类b.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对环境的影响b. 讲解环境的定义和分类c. 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二章:水资源保护1. 教学目标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认识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b.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水资源的利用和浪费现象b. 讲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c. 讨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第三章:空气质量保护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认识空气质量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空气污染的来源b. 空气质量保护的重要性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空气污染的例子b. 讲解空气污染的来源c. 讨论空气质量保护的重要性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保护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b.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例子b. 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c. 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第五章:环保行动1. 教学目标了解环保行动的种类,学会参与环保行动的方法。
a. 环保行动的种类b. 参与环保行动的方法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环保行动的例子b. 讲解环保行动的种类c. 讲解参与环保行动的方法第六章:节约能源1. 教学目标了解能源的分类和消耗,认识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能源的分类和消耗b. 节约能源的重要性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家庭能源消耗的例子b. 讲解能源的分类和消耗c. 讨论节约能源的重要性第七章:垃圾处理与分类1. 教学目标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认识垃圾处理与分类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b. 垃圾处理与分类的重要性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垃圾处理的问题b. 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c. 讨论垃圾处理与分类的重要性第八章:保护森林1. 教学目标了解森林的重要性和破坏原因,认识保护森林的意义。
1绿色野营招标会【教课课题】 : 绿色野营招标会【教课内容】 : 五年级《环境教育》第一课绿色野营招标会【教课目的】 :1、以亲密自然,保护自然为主题,睁开丰富的联想,充足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设计绿色野营活动方案。
2、培育学生主人翁精神,为学校踊跃献计献策。
【教课要点】 : 充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
【教课难点】: 充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时数】 : 一课时【教课准备】 : 一份已经准备好了的活动设计方案【教课过程】 :一、讲话导入师 : 同学们,今年国庆节放假时期,我校将举办一次绿色野营活动,此刻,学校领导向学生们搜集活动的金点子,希望同学们英勇表现,争取能成为学校领导的小顾问,这节课就让我们大显神通吧。
二、新课学习1、教师讲话 : 为了使我们的活动能获得领导的喜爱,我们要从哪些方面注意呢, ( 活动的形式要利于操作、要有创新、要使大部分同学都能参加、要存心义,使同学们都能遇到教育 ,,)2、分组议论,确立本组的活动和主题3、学习活动方案的拟订(1)、教师出示一份制作好的方案野营活动计划地址 : 离学校比较近的树林时间 :4 天左右需要的东西 : 路线图、队旗、照相机、记录本、创可贴、消毒酒精、绷带、红药水等1主要活动内容 : 观察当地的物种资源,检查人们的旅行习惯(2)谈谈活动中有些什么内容。
4、小构成员共同设计活动的方案(1)议论 : 在设计活动方案的时候能够设定些什么内容 :( 时间、地址、活动的形式、活动所需要准备的东西、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安全、注意事项等 )(2)各小构成员拟订活动的方案。
5、评比最正确活动方案(1)、学生小组互评(2)、教师总结性评论三、小结1、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在什么地方。
2、教师小结讲堂 :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计的环境,让我们从身旁的一言一行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能环保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板书设计】 :野营活动计划地址 : 离学校比较近的树林时间 :4 天左右需要的东西 : 路线图、队旗、照相机、记录本、创可贴、消毒酒精、绷带、红药水等主要活动内容 : 观察当地的物种资源,检查人们的旅行习惯【教课反省】 :22、走进丛林【教课课题】 : 走进丛林【教课内容】 : 五年级《环境教育》第二课走进丛林【教课目的】 :1、以走进丛林,认识丛林为主题,让学生认识丛林里的动物和植物,认识森林在生活中的作用。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自然资源概述”,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分布”,第三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分布,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及合理利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自然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细节:教师展示地球自然资源分布图,学生观察并思考。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合理利用。
细节:教师讲解教材内容,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细节: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例题。
细节:教师讲解例题,学生跟随思路,共同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关于自然资源分类、分布及合理利用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细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反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份关于“我身边的自然资源”的调查报告。
答案: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完成调查报告。
2.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书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细节:教师推荐书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分享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
3. 提高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学会与同伴合作。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2. 环保知识与技能3. 环保法律法规4. 环保主题活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讲解、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对环境问题的直观感受。
3.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安排1. 每节课时:40分钟2. 教学周期:10周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环保知识掌握程度3. 学生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4. 学生环保主题活动的参与效果第一周:认识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定义及分类。
2.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3. 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环境问题的定义、分类和现状。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教学安排:1. 课时:2课时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
2. 讲解:介绍环境问题的定义、分类和现状。
3. 互动:学生分享对环境问题的看法。
第二课时:1. 讲解:分析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2.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解决环境问题。
3. 总结:引导学生关注环保,从自身做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六、教学内容1. 环境污染的种类与防治2.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3.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4. 环保法律法规及公民责任5. 环保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七、教学安排1. 教学周期:2周/主题2. 每个主题包含:2个课时的理论学习1个课时的实践活动1个课时的小组讨论与分享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污染种类与防治的理解掌握程度。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通用七篇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1课程:动物哪里去了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动物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心,使学生认识到动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2、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动物所应持有的态度。
培养学生从全局看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人类和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动物所应持有的态度。
三、教学准备:收集动物消失的文字资料和相关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生活在线: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我们没有见到过的动物,想看吗?我们一起看一看。
1、动物哪里去了?播放课件图片:包括袋狼、渡渡鸟等图片及相关资料。
2、师__:那么,这些动物哪里去了?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课题。
二、追根溯源:1、了解我国的珍稀动物资源。
(1)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查阅了有关珍稀动物的资料,我国有哪些珍惜动物呢?请大家把带来的资料拿出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各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小组合作记录下珍稀动物栖息地、目前的数量等情况)(2)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3)教师多__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学生欣赏。
师总结:我国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是世界上珍稀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2、探究动物消失的原因。
(1)师:但是,我国的珍稀动物数量在不断地减少,甚至濒临__。
你们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2)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进行汇报。
(3)师:人类对动物的残酷__,导致了物种的毁灭;毫无节制的人类活动,破坏了动物的栖息环境,也加速了物种的毁灭,这也称之为功能性__。
出示资料:了解什么是功能性__。
(4)师总结:我们知道珍稀动物__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竟是人为破坏!伴随着人口膨胀和经济快速发展,由于过度开发加上环境污染,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尤其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约20%的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所以保护珍稀动物,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三、环保在行动1、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
五年级环保教案5篇第一篇:五年级环保教案1.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
3.放眼世界,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
难点: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教学内容:课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提示”:开门见山地揭示了人类在尽情享受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无止境地掠夺大自然中的有限资源的现实。
“关键词”——“有限的资源”揭示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急剧增长的人口1.“统计表”:通过战士世界人口增长统计表和四幅相关图片,使学生十分直观地体会到人口的急剧增长,给地球、人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知识窗”:通过相关数据和资料的呈现,让学生理解人口无限制增长的危害性,明白计划生育的意义。
第三部分匮乏的资源1.水资源:向学生简要介绍了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小调查”是通过学生每天使用水资源的情况调查,懂得水资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森林资源:同样通过数据介绍森林资源骤减的现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森林资源减少的危害。
第四部分污染问题概况:1.要求学生对水、矿产、森林、大气、土壤等方面对污染问题进行调查,深刻感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2.作为社会成员,应担负保护地球的职责,让学生通过写呼吁信,放眼世界,初步养成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1.做好准备。
教师:电视小品《超生游击队》的影像资料;森林美景和物产的图片或课件。
学生:调查家中和学校每天的用水状况;在上一课学习基础上再搜集(充实)关于我国污染问题的资料。
2.计划生育政策可由小品引出,再通过有关数据和生活现状加以理解,消除“这只是大人们的事”的片面认识。
五年级环境教案1 《枫叶红了》教学目的:1、通过认识植物的变化,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
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
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
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
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学习新课1、学习《生活在线》学生自学课文讨论:你获得什么知识?小结2、学习《追根求源》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枫叶为什么红了?小结。
3、自学《二十四节气》三、环保在行动1、调查小麦、美化、玉米、大豆、白菜播种后时间、和收获时间。
2、调查借助自然气候应当干旱、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措施。
3、考察一种作物的耕作时令并亲自种植。
四、总结2 《大雁南飞》教学目的:1、通过认识动物的变化,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了。
这是你发现动物有什么变化?二、学习新课1、学习《生活在线》学生自学课文讨论:你获得什么知识?小结:大雁南飞,队伍成一字形,飞行68—90千米。
2、学习《追根求源》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动物为什么离开自己的家园?小结:(1)雁南飞(2)逆流而上的鲑鱼(3)白鹭南飞三、环保在行动为动物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四、总结3、疯长的水葫芦教学目的:1、意识到生物入侵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作用,能为防止生物入侵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五年级关于环保的教案5篇小学五年级关于环保的教案1:爱护碧水——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测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正常情况下,人体一天需水2500毫升左右。
脱水达到体重的2%就有症状:口干舌燥。
脱水达到体重的6%就会中毒。
脱水达到体重的15%就会危及生命。
二水污染及其危害 1.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2.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3.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三水污染的防治近几年来,杭州市在水污染综合治理方面,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 1 疏浚西湖和城区河道,2 建设西湖引水工程和钱塘江一西湖沟通工程。
3整治运河,4 建设运河截污处理工程。
5 建成市区污水干管工程和整治污水排放系统。
6 建成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我国城市目前最大的一级污水处理厂。
7划定水源卫生保护区范围和建成自来水源保护工程。
8 搬迁和改造重点污染企业。
目前,9 杭州市水环境质量有了改善。
1998年12月1日起,10杭州市区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包括含磷洗衣粉肥皂粉和洗衣液),11 成为全国率先实现无磷化省会城市之一。
目前,许多城市水资源紧张,北京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人。
我国荒漠化每天损失近1.5亿元。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多亿元,平均每天近1.5亿元。
这是记者在“支持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建立伙伴关系筹资国际会议”上了解到的(2023年6月)。
小学五年级关于环保的教案2一活动设计说明:我们都知道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但一些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仍比较淡薄。
例如,一些学生随意乱扔纸屑,将垃圾倒在垃圾筒外; 放学路上,一些同学将吃完的,没吃完的东西乱丢在路上……这些现象,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要改变孩子们这种不良习惯,关键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垃圾的危害,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山东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2.使学生熟悉山东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3.使学生了解山东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4.通过分析山东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节约、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过程:一、大家知道,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那么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呢?(矿产资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山东的矿产资源。
[活动]读教材中四幅山东矿产资源分布图,说说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矿藏?[学生讨论、回答]对不同矿产资源分别回答。
[教师小结]山东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矿、石油、天然气、铁矿和有色金属矿。
二、与生活的关系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已深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煤、石油、铁矿石的只要用途是什么?哪些日常活动或用品会用到这些矿产资源?学生讨论交流三、如何利用[讲解]山东矿产资源分布广泛,有些很丰富,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它们呢?请大家讨论。
[小结]要合理开发、利用,还要研究、利用新材料,代替非可再生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
[过渡]目前,山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演示]四个例子,学生讨论山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小结]问题是:乱采滥挖;破坏环境;严重浪费[提问]我们如何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讨论)[演示]小结:提高公民素养、增强法制意识;保护、节约、合理使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寻求替代品。
[总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记住主要大型煤矿、主要油田、主要铁矿和主要有色金属矿。
同学们要增强法制意识、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合理开发、节约、综合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和责任感。
广袤大地物产丰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了解家乡的经济特征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2.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家乡有哪些物产;搜集家乡物产实物。
2.教师准备“中国自然资源地图”或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中国物产地图(各省级行政区内标明各种物产的形象图标)。
教师:看看这张地图与前面我们认识的地图有什么不同,你从地图中可以看到些什么?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从地图中可以看出祖国物产真丰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物产。
(二)了解家乡的物产1.学生列出家乡物产。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列举家乡的物产。
2.编儿歌:学生依照教科书中的活动示例,将列举的物产编成儿歌。
3.将编成的儿歌配上击掌的节奏玩一玩拍手游戏。
教师可先示范书上的儿歌,然后学生自由分组练习自编的儿歌,还可以玩一玩“拍手接龙”游戏。
(三)家乡物产博览会1.教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很多家乡的物产,下面我们来开个家乡物产博览会,把你们带来的家乡物产展示出来,介绍给大家。
2.学生自由分组,布置展台。
每小组6~10人,摆放好自带的家乡物产,尽量把展台布置得漂亮、有特色一些。
3.小组准备解说词,推荐解说员。
介绍物产的特点,给家乡带来的好处,推荐1.~2.名解说员。
4.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各小组的展台,听解说员的讲解(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先参观自己所在组的展台,由教师作示范讲解)。
5.教师评价:参观了家乡物产博览会,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哪个展台布置得好?哪位解说员解说得好?(四)推销家乡的物产1.学生设计广告推销家乡的物产。
(1)设计包装。
(2)设计广告语。
2.教师分发学生设计广告所需要的卡片或纸片。
3.学生上台展示。
将设计的广告卡片贴在黑板上,设计的包装摆放在讲台上,并作现场演示。
4.评选最佳广告语、最佳包装设计。
(五)教师总结我们了解了家乡的物产,知道家乡物产为家乡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并且为推销家乡物产设计了广告。
我们作为小学生,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呢?开动你们智慧的脑筋吧!听爷爷讲家乡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
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迁。
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1、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2、收集有关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及图片等资料,了解家乡变化的情况。
3、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设计:活动一:感受家乡的变化。
1、歌曲导入。
今天,老师能和你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心情特别好,像阳光一样灿烂,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听一听。
课件出示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指名几名学生说)3、歌声唱出家乡的美丽。
你们想知道老师是从哪里来的吗?老师的家乡是滨海乡镇的一个小村子,那里以前泥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特别是雨天,老师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泥路才到学校。
令人惊喜的是,如今那崎岖的泥路已经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这就是老师家乡最大的变化。
不过比起城市来,老师的家乡还是十分落后,但老师仍然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能不能把你们家乡变化的情况说一说,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4、采用小组自由汇报的形式,向全班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调查情况。
(1)、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了解家乡的?(小组汇报、组长汇报、写成文章汇报……)2)、自由选择自己了解家乡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进行小组交流。
(房屋、道路、小桥、家庭……)(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
(口头、照片、录象、图片……)(1)滨海公园风景如画;(2)县政府办公中心;(3)这是有名的时代超市;4)这是滨海迷人的夜景。
活动二:夸一夸家乡的变化。
1、人人都夸我们家乡美,我们为之而感到骄傲、自豪,让我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说一说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吧。
(1)可以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唱一首歌;(2)可以写一首诗;(3)可以画认为最美的一角;(4)可以说一说。
2、小组交流、汇报。
活动三:辩论家乡的变化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烦恼?1、的确,我们的家乡变化得如此美丽、富饶。
但是,有人说:“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
汽车多了,空气差了;楼房多了,绿地少了……”(课件出示)2、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我们来辩论一下:家乡的变化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课件出示)正方:家乡的变化是给我们带来了烦恼。
反方:家乡的变化不是给我们带来烦恼。
3、学生辩论。
通过刚才同学们精彩的辩论,我们知道,家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便利,叫人欣喜,催人振奋;同时我们也看到,家乡在变化过程中也给我们一些不利的因素,叫人忧虑,令人遗憾。
那么怎么样把那些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资源,使我们的家乡更加完美呢?这个问题要靠我们全体同学去努力啊。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为未来家乡的建设者,从现在起,我们应该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化【教学目的】1.了解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2.了解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3.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教学重点】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
了解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和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教学难点】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那我们该如何的放置资源,变废为宝呢?显然我们要搞清以下两者间的关系:设问:1.城市垃圾有哪些?2.垃圾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学生讨论总结:(可展示图片加以引导)小结:一、垃圾的种类(1)食品垃圾:指人们在买卖、储藏、加工、食用各种食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
这类垃圾腐蚀性强、分解速度快,并会散发恶臭。
(2)普通垃圾:包括废弃纸制品、废塑料、破布及各种纺织品、废橡胶、破皮革制品、废木材及木制品、碎玻璃、废金属制品和尘土等。
(3)建筑垃圾:包括泥土、石块、混凝土块、碎砖、废木材、废管道及电器废料等。
(4)清扫垃圾:包括公共垃圾箱中的废弃物、公共场所的清扫物、路面损坏后的废物等。
(5)危险垃圾:包括干电池、日光灯管、温度计等各种化学和生物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含放射性物的废物。
二.垃圾处理基本原则: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主要方法:(1)露天堆放:(2)卫生填埋法:(3)堆肥法:(4)焚烧法过渡:我们要处理好垃圾类型与处理方法两者的关系,我们就必须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知识讲解:三.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垃圾分类的方法及其类型(六个粗分的一级类别,八个细分的二级类别):四、个别垃圾个别处理1.白色污染的危害与治理(1)涵义: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环境污染(2)危害:A、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B、焚烧废气塑料会产生有毒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
例如:焚烧废气的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HCL等;C、制备发泡塑料时,常常加入氟氯代烷作为发泡剂。
当发泡塑料被扔掉后,释放出的氟氯代烷会破坏臭氧层和加剧温室效应;(3)处理A、治理的基本思路a、改进塑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研制一些易分解的新型塑料,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会降解为简单物质或被生物分解;b、3R运动: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B、白色污染物的回收利用a、废热固性塑料的利用:对废热固性塑料再利用的途径主要是它粉碎后加入黏合剂作为加热成型产品的填料。
b、废热塑性塑料的利用(a)再加热熔融,使其重新成为制品;(b)在无氧条件下,高温裂制成燃料油或重新制造塑料的原料;(c)和其他垃圾一起焚烧生产热能;2.电池垃圾的危害与治理3.医疗垃圾的危害与治理美化我们的家教学目的1、了解家庭由哪几部分组成,你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况,家庭经济收入. 2通过对家庭的了解,能将家庭情况填成表格,增强自主意识.3热爱家庭,尊敬长辈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家庭。
难点:学生与家庭的关系.一谈话导入.你在什么地方?你家里有哪些人?你与他们是什么关系?你们家靠什么经济来源生活?二学习课文1根据马杰与王苹填写的调查表,你了解了一些什么?2按照王苹马杰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填写第三世界国家页做一做.3说一说马杰的家庭收入来源靠什么?王苹的农业用地庭收入靠什么?三练习1根据调查表的内容,两人一组说一说.2指导填写表格.四总结.家庭由什么构成?你和家人的关系.噪声与人类健康教学目标:知道噪声产生的原因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