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铁成功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8.64 MB
- 文档页数:23
香港地铁:赚钱又高效作者:暂无来源:《计算机世界》 2011年第7期刘丽丽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诞生。
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内,凡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城市都建有地铁。
地铁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人们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香港地铁(MTR)由政府的地铁公司经营,第一条线路于1977年建成通车。
截至2007年,由于地铁公司和九广铁路正式合并,综合铁路系统全长168.1公里,由9条市区线共80个车站组成。
与大多数城市地铁不同,香港地铁也是世界上盈利状况最好的城市地铁。
除此之外,诸多ICT技术的成功应用,也为香港地铁带来许多好的口碑。
最赚钱的公司“我们2009年的利润有差不多70多亿港元,是最能赚钱的公司之一。
我们公司的远景不是做一个高效的运营商,因为我们的效率已经非常高了。
我们的远景体现在两方面:乘客的服务和准时度。
”最近,香港铁路公司(港铁公司)首席信息官兼信息技术主管赖锡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坐过香港地铁的人都有感觉,那就是它非常的贵,但尽管如此,香港地铁每天仍有超过大概400万人次的流量。
而正是这个流量繁荣了香港的地铁经济。
香港地铁还会给人一种特殊的感觉,那就是它具有观光和购物的特性。
无论在哪个地铁站,都有购物店,看到了喜欢的店你就可以进去购物。
所以香港地铁可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简直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比如,外地游客到了尖沙咀站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地铁站里到处是餐饮店、美容店、饼店、便利店、时装饰物及精品店等,还有很多人逛店购物、或饮咖啡,与内地地铁中匆匆过往的人群大不相同。
除了商铺经济,还有一种就是广告。
在香港地铁内,每一个角落都是非常赚钱的地方,车身广告、墙壁广告等等。
香港整个地铁都在卖广告,除了硬体的广告版还有电子广告,像电视一样,还有沿线广告,都是地铁公司所拥有的。
总的来说,香港地铁是在彻彻底底地进行商业运作,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想办法利用每天400多万的人流赚钱,怎么吸引他们、吸引更多的商铺在来此提供服务。
香港与深圳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典型案例对比分析史懿亭;李珽;符文颖【摘要】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以TOD(交通引导发展)为发展理念的站点综合开发模式为当前我国的公共交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比香港和深圳的轨道交通站点开发情况,分别以城市级和社区级站点为分析案例,从区域公交系统、土地利用结构、步行系统、住宅类型及公共设施等方面分析和总结香港在轨道交通站点开发中的先进经验,提出以人为本的综合开发是轨道交通站点开发关键的成功因素.【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4(017)004【总页数】5页(P5-9)【关键词】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案例对比【作者】史懿亭;李珽;符文颖【作者单位】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518049,深圳;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10275,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510631,广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3First-author’s addressLAY-OUT Planning Cousultants Ltd.,518049,Shenzhen,China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交通引导发展)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提倡紧凑、混合用地布局的开发模式。
TOD的概念源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美国新城市主义,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传入中国,其理念在各种研究报告和建设项目中备受追捧。
不仅因为它提供和展示了一种交通与土地利用综合开发的模式,更因为它为处于高人口密度、消费已进入小汽车时代的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尽管目前诸如地铁站点上盖及其周边物业开发、地铁站点综合体开发等常常会被冠以TOD的名号,但TOD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我国内地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既没有一套完整的规划理论和方法,也少有成熟的案例[1]。
在这种情况下,成功的公交站点(轨道交通站点为主)周边开发模式成为关注重点,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整合土地利用和交通模式进行综合开发。
叶德娴港铁公益广告为何如此成功?当我们出门乘车乘地铁时,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些景象:明明车厢内部还有很大空间,但许多人却偏偏要挤在门口;站着乘车时,总有人整个身体靠在扶手杆上,让别人无处“下手”;别人好心向老年人让座,一个大小伙子却见缝插针坐在了位子上;看视频听歌不插耳机,声音大得整节车厢都能听见……每每遇见这样的人,我们总是会特别生气和鄙视,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站出来指责他们,究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近日,香港地铁上的一则公益广告引发了许多人的争论,并且获得了网友的一片赞扬。
这则广告由香港金像影后叶德娴参演,反映的正是生活中乘车乘地铁时常常见到的几种不文明行为,并对这些行为表示了批判和劝说,对此,大部分人都表示,这则广告说出了大众的心声,可以说是特别真实了。
在广告中,叶德娴扮演的是地铁和公交上的“秩序维护者”,当遇到乘车堵在门口、车厢里吃东西、玩手机错过车怒骂司机、霸占扶手杆等不文明的行为时,叶德娴会毫不客气地指出,当面怒怼,让许多观众都觉得大快人心,大声叫好。
生活中这些现象的确很常见,这则广告不仅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这些状况,还直白地责备了这些行为,并且对广告内外的人都发出呼吁:“乘车顾自己,更要顾别人。
”以此来达到宣扬文明乘车行为的目的。
而从网友的反应来看,这则广告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那么,它的胜利之处体现在哪些地方呢?首先,主题一目了然。
广告从一开头就直入主题,很直观地让人看出广告是关于乘车行为的内容,而叶德娴遭受的一系列低素养乘车现象,更是紧紧地扣住了这一主题。
在广告的最终,一句广告词“乘车顾自己,更要顾他人”表达了中心,升华了这个主题。
其次,特别具有教育和警示的意义。
乘车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恰恰是由于这件小事,能够反映出许多人性。
在地铁中投放这则广告,可以让许多乘车人看到。
广告通过一系列的反面案例,来批判生活中做出过这些行为的人们,时刻提示着观众:有则改过,无则加勉。
然后,内容夸张幽默,但又真实、接地气。
香港:全球少数几个实现地铁盈利的城市作者:陈远鹏来源:《小康》2017年第14期自1979年开通以来,香港地铁(港铁)是一个既快捷又安全可靠的集体运输网络,覆盖香港心脏地带,连接中国大陆。
港铁从1996年就开始盈利,是全球少数几个实现盈利的城市地铁公司之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地铁亏损都是常态。
比如,国内地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北京,2007年至2013年,北京市政府共计补贴地铁运营公司各类财政资金221亿元,主要用于弥补线路基本运营亏损、设备设施更新改造支出。
但是在香港,港铁公司却是全球少数几个实现盈利的城市地铁公司之一,不仅不需要政府补贴,反而能够盈利。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港铁公司运营香港9条市区铁路线及一条机场快线,并在新界西北提供轻轨服务,总长约221公里,工作日日均运量超过546万人次,占香港公共交通总运量的48.1%。
此外,港铁公司还在香港之外的6个城市运营铁路,全球员工超过2万名。
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香港自20世纪60年代起进入人口快速增长期,至70年代已经是一个非常拥挤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严重不足,城市各功能区之间缺乏有效的交通连接,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香港地铁公司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立的。
香港政府于1964年邀请了英国道路研究部门,就香港交通未来发展进行研究,并在1967年发表《香港集体运输研究》,提议香港有必要兴建一种集体运输系统以解决当时的交通问题。
1970年,香港政府完成对兴建地下铁路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发表《集体运输计划总报告书》,研究报告建议兴建一个全长52.7公里的地下铁路系统,主要分成3条主要行车线:港九线、港岛线东和九龙线,以及两条港九线支线:荃湾支线、观塘支线。
1973年3月,香港政府曾于属地铁沿线的港岛旧海军船坞、尖沙咀半岛酒店、荔枝角及乐富的地底兴建试验隧道以试验地质。
试验两年多,于1975年动工兴建,路线将香港岛中环与九龙的主要住宅及工业区联接起来。
路线其中12.8公里在地底建造,其余的2.8公里则为架空路段。
“轨道+物业”的港铁运营模式探析作者:郑来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36期摘要:港铁以安全可靠和高成本效率著称,港铁公司也是为数不多的实现盈利的交通公司之一。
本文以港铁“轨道+物业”运营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模式运营的开展方式,探究其成功的原因,为更多轨道交通企业优化盈利模式,提高整体收益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港铁;轨道;物业;运营模式1. 港铁基本情况及运营现状1.1 港铁概况港铁是服务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轨道交通系统,第一条港铁线建于 1979 年,截至2020年6月,港铁运营线路共11条,其中铁路地铁线路10条,机场快线1条,运营里程共230.9千米。
市区线共设车站91座,运营里程共约187.4千米,机场快线共设车站5座,运营里程共35.2千米,轻铁线路共设车站68座,运营里程共约36.2千米,另有2条在建线路,分别为屯马线和东铁线过海延线。
由于香港高速的生活节奏、有限的土地资源、较高的人口密度以及较低的私家车出行率等特征,地铁成为了香港地区最重要的出行工具之一。
根据香港运输署2020年数据,80%以上的香港居民都是通过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其中40.4%的乘客选择搭乘港铁出行,34.2%的乘客选择搭乘专营巴士,14.5%的乘客选择搭乘公共小巴,而仅有7.9%的乘客选择搭乘的士或渡轮等方式出行。
1.2 港铁公司经营现状港铁公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从其核心业务盈利的地铁公司之一。
跟世界上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类似,港铁在运营初期也因为高额的商业贷款利率和系统运营费用而处于严重亏损状态,直到 1998 年才扭亏为盈。
根据港铁公司 2019 年报,2019 全年港铁公司的收入为545亿港币,其中客运业务199亿港元,占总收入的36.5%,车站商务收入68亿港元,占总收入的12.5%,物业租赁及管理收入261亿港币,占总收入的47.8%。
可以看出,香港地铁的物业收入已经成为港铁总收入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来源。
有关香港地铁运营管理模式的探讨熊庆龙(轨道交通学院运输工程系)摘要:主要从香港地铁站点综合体开发的成功案例,灵敏、可靠、高效的调度指挥系统,先进、完备、全面的培训中心,机动、快速、应变能力强的救援队伍等方面,介绍了香港地铁运营管理的情况,分析其运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香港地铁、运营管理、经验、启示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网线之一,香港地铁开通运营30多年,在地铁运营、维修管理方面有着丰富且成熟的经验,安全、高效、环保及各项服务指标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不断扩展新的线路,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地下交通网络,在取得骄人业绩、享有良好声誉的同时,更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香港地铁公司在轨道交通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通过多渠道的沟通,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自身积累的经验,不断变革、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使其资产运作更加合理,管理技术更加科学,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1香港地铁发展概况香港地铁公司自1975年9月26日成立至今,逐步发展成有7条路线,全长91.0公里的铁路系统网络,共有53个车站,其中14个为转车站,每日运行时间19小时(由早上6时至凌晨1时),车次在高峰时间每2~3分钟一班,正常时间每5分钟一班。
香港地铁是一个既快捷又安全可靠的集体运输网络,覆盖香港心脏地带,连接中国大陆。
整个综合铁路系统全长211.6公里,由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东涌线、将军澳线、东铁线、西铁线、马鞍山线、迪士尼线、机场快线及轻铁各线共150个车站组成。
其中,1998年7月6日投入运营的机场快线是世界上第一条专门为服务机场而设计的铁路,是连接香港新国际机场与市中心最快捷可靠的交通工具,乘客可在地铁7条行车线上的任何一个车站乘地铁到达新国际机场客运大楼,并可在香港站、九龙站为机场快线的乘客预先办理行李登记手续。
港铁每日平均输送乘客250人次,地铁完成的客运量占总客运量的61%,而每周日平均载客量则高达340万人次,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铁路系统,以其安全、可靠程度、卓越顾客服务及成本效率见称。
地铁商业成功案例_优秀地铁商业案例无论在香港、东京,还是北京、上海,地铁以穿针引线的方式,串联起各大商圈,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和工作、生活方式。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地铁商业成功案例,欢迎阅读!地铁商业成功案例篇1蒙特利尔地下商城把地铁商业和地下街建设,规划到城市建设一体化当中。
像蒙特利尔地下商城就连接了10个地铁站,2个公共汽车终点站,1200个办公点,3个大型展览楼和其他娱乐场所。
此外,奥林匹克公园,贝尔中心,蒙特利尔火车站,艺术广场等也都位于这块区域。
融入市政规划当中,让蒙特利尔地下商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加坡City Link Mall塑造体验感,也是地铁商业的一大特色。
新加坡City Link Mall地下街链接City Hall MRT站,每年约有1200万人次进出。
时尚新颖的设计,制造独特视觉效果,带领顾客进入一个超现代的感官世界,使前来购物的顾客流连忘返。
郑州·锦荣悦汇城这些地铁商业成功案例,也为业界人士注入一剂强心针。
而位于目前港区唯一成熟商圈的锦荣悦汇城,紧邻地铁2号线,是港区首个集30万方奇幻商业、智能酒店式公寓于一体的地铁商业综合体。
以空港多元化生活为起点,未来项目将打造为多元化的商业休闲综合体,为港区引入风靡全球的“Lifestyle Shopping Center”,成为港区时尚板块,打造集文化、艺术、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情景式购物中心。
香港APM 商场对市场研究透彻,定位清晰,是香港地铁商业的关键所在。
APM Mall位于香港九龙观塘,连接观塘等多个地铁站,加上其是香港首个开创潮流概念的商场,为顾客提供购物休闲、潮流的时尚新体验,使其成功成为国内游客及香港年轻人的消费娱乐热点之一。
大阪梅田地下街在日本大部分行人习惯于在地下空间行走,这是地铁商业发达的主要因素。
以日本大阪的梅田地下街例,每天的客流量约40万人次,这相当于该地区80%-90%的行人选择地下街行走。
轨道交通安全信息(2014.05.19-2014.06.01)案例一:2014年5月19日首尔地铁一列车变压器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当地时间2014年5月19日18:56分,韩国首尔地铁4号线衿井站一列车在进站时,车厢顶部的变压器发生爆炸。
变压器内的绝缘装置碎片向外飞射,造成站内部分玻璃窗破碎,站台上的11名乘客被玻璃碎片轻微擦伤。
爆炸威力之大,连附近店家、计程车司机都听到爆炸声响,爆炸发生后,列车上的全部乘客在衿井站获得疏散,列车车厢随即被转移至车库。
当地官员说,全部11名伤员已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19:04分,4号线地铁恢复正常运行。
此事件造成40辆列车停驶,11人受伤,500名乘客和附近居民紧急避险。
二、事故原因截止到6月1日,韩国铁路方面和警方正在对事故原因作进一步调查。
案例二:2014年5月23日上海地铁7号线因车门故障导致清客事件一、事件概况2014年5月23日8时25分,上海地铁7号线一列车因车门故障在岚皋路车站清客并退出运营,运营秩序逐渐恢复正常。
案例三:2014年5月23日南京地铁1号线道岔故障事件一、事件概况2014年5月23日8时20分,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河定桥车站道岔故障,人工办理进路,中国药科大学开往迈皋桥方向的列车限速或临时停车,8时40分全线运营恢复正常。
★相关资料:这是30天内继迈皋桥车站、安德门车站道岔故障后,南京地铁同一条线路、第3次发生同类故障。
4月24日上午,南京地铁1号线发生道岔故障和乘客背包被夹2起突发事件;5月16日上午早高峰,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一列车行驶至安德门附近隧道时突发故障,停在隧道内无法前行,经救援22分钟后恢复通行。
案例四:2014年5月19日北京地铁4号线设备故障导致晚点事件一、事件概况2014年5月19日(周一)早高峰的8时50分,北京地铁4号线(京港地铁公司)设备出现故障,列车运行间隔加大,9时24分恢复正常运营。
案例五:2014年5月12日上海地铁乘客发帖导致列车清客事件一、事件概况5月12日11:00许,有网友发贴,“上海地铁1号线汉中路第二节车厢听到巨大的爆炸声,车厢照明不稳定,大量乘客逃离车厢,现场积压大量乘客。
香港地铁上盖商业经典案例
香港地铁是一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基础设施项目,其建设和运营也涌现出许多商业经典案例。
香港地铁上盖商业经典案例之一是太古广场。
太古广场是香港地铁上盖商业项目的典范,该项目位于港岛地铁中环站上方,由太古地产开发。
太古广场拥有多层的购物中心,提供丰富的零售品牌和餐饮选择,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和游客。
该项目成功地将地铁站和商业建筑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繁忙的商业中心。
另一个经典案例是铜锣湾站上盖商业项目。
铜锣湾是香港的商业中心之一,地铁铜锣湾站正好位于这一地区的核心位置。
许多商业地产开发商在铜锣湾站上盖商业建筑,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和酒店等。
这些商业项目为铜锣湾增加了更多的商业活动和消费者流量,并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1
除了购物中心和写字楼,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商业项目成功地在香
港地铁上盖,如酒店、娱乐场所和展览中心等。
例如,九龙站上盖
的海港城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项目,包括购物中心、酒店、电影院
和水上乐园等各种娱乐设施。
海港城不仅成为九龙地区的旅游景点,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利的消费和娱乐场所。
以上这些经典案例都展示了香港地铁上盖商业项目的成功模式,即
通过与地铁站的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地铁站的交通便利性和人流量,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商业中心。
这些商业项目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
购物和娱乐选择,还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