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39
二次备课生物教案年级:高二学科:生物主备人: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课时: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①.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②.本节核心内容即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本节基于对基因本质的认识,进一步阐明基因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是前三章的进一步深入;可以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从平时的课堂表现及作业和前面的月考情况可看出: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惰性很强,被动学习的习惯很难改正。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2)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过程与方法:(1)启发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完整的基因表达过程。
(2)比较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遗传信息的转录(2)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教学难点:(1)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2)转录、翻译和DNA复制过程的比较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重点:遗传信息的转录一、导入新课(由性状、DNA、基因的关系引入新课“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引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如果能复活,那里面有什么玄机呢?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性状的不同和决定性状的蛋白质有关。
那么,蛋白质是怎么合成的呢?[思考]:1.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DNA分子是怎样控制遗传性状的?3.基因与DNA的关系是什么? 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吗?[质疑]:针对思考题2质疑——生物体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是恒定的,而生物的性状却是多种多样的,DNA如何控制这么多性状?[讲述]:一条染色体上的一个DNA分子肯定会控制很多很多性状。
引出基因概念。
[讨论]:对于基因大家并不陌生,请你谈谈对基因的认识。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会考1. 细胞生物学1.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1.1 端粒呼吸作用1.1.2 酶的功能和特点1.1.3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1.4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2 细胞的生物膜1.2.1 胞内物质与外界的交换1.2.2 渗透调节1.2.3 原生动物摄食作用1.2.4 寄生虫摄食作用1.3 细胞的有丝分裂1.3.1 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1.3.2 染色体的构造和功能1.3.3 染色体的变异和突变1.4 细胞的无丝分裂1.4.1 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1.4.2 原核细胞的DNA复制1.4.3 转录和翻译过程1.4.4 基因的表达调控2. 遗传学2.1 遗传的基本规律2.1.1 孟德尔遗传规律2.1.2 链和交叉2.1.3 染色体学说2.1.4 突变的发生和遗传规律2.2 遗传物质的DNA2.2.1 DNA的组成和结构2.2.2 DNA的复制和修复2.2.3 DNA的转录和翻译2.2.4 DNA的重组和修饰2.3 遗传的分子机制2.3.1 蛋白质的合成和特点2.3.2 基因的表达调控和调控机制2.3.3 DNA修饰对基因表达的影响2.3.4 RNA干扰与基因沉默3. 生物进化与分类3.1 进化论3.1.1 进化论的基本内容和支持证据3.1.2 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3.1.3 进化速率和进化节奏3.1.4 进化与个体发育的关系3.2 多样性的起源和发展3.2.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分类方法3.2.2 生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3.2.3 生物的主要演化线索和趋势3.2.4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3.3 生物分类学3.3.1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层次3.3.2 生物系统学的发展和方法3.3.3 动物分类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类群3.3.4 植物分类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类群4. 生态学4.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1.1 生态因子和生态位4.1.2 能量流和物质循环4.1.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4.1.4 生态系统的人类活动与干扰4.2 生物群落与群体生态学4.2.1 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演替4.2.2 群体生态学与物种的分布模式4.2.3 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4.2.4 生物群落的保护和恢复4.3 种群生态学与生物行为学4.3.1 种群的生存和生长4.3.2 种群的密度和增长调控4.3.3 种群的迁徙和分布4.3.4 生物的行为和适应5.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5.1 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5.1.1 DNA技术的原理和方法5.1.2 基因工程的应用和风险5.1.3 细胞工程的原理和应用5.1.4 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中的应用5.2 人类的遗传疾病与基因治疗5.2.1 常见的遗传疾病和发病机制5.2.2 基因诊断和生育指导5.2.3 基因治疗的原理和方法5.2.4 基因药物的研发和应用5.3 环境与人类健康5.3.1 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5.3.2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5.3.3 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管理5.3.4 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通过以上的知识点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复习和准备高二生物学科的考试。
《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基因的表达》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的内容,包括三节内容分别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和《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对《基因的表达》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主干知识点主要是概述遗传信息转录的的场所、模板和过程,揭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是信使RNA、核糖体和转运RNA三者协同作用的结果,概述中心法则。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是遗传物质作用原理的核心内容,在必修二的模块学习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后续选修模块必不可少的基础。
二、设计思想:高中生物课程的设计,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是生物教学的核心要素,也是根本要素,生物教学活动是为学生组织的,生物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接受水平来设计。
本节课程的设计,力求以高中生物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又有利于突破难点。
由于本节内容不仅微观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因此学生不易理解,同时也往往会陷入“学习时都懂,学完了都不懂”的困惑中,尽量采用演示法、比较法、读图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材简析:本章是在前两章解决了“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后,紧接着来研究“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即基因的表达问题,除了顺理成章外,对于学生理解生物的遗传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学习后续章节不可缺少的基础。
本节内容在编排上采用的是在讲述转录和翻译的主干知识过程中,插入讲解tRNA、密码子等侧枝相关知识。
这种逐步展开知识的方法,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旧教材思路基本一致,但不同的主要是以问题为主线,贯穿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这种独立成段的问句,有利于启发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同时能够突出转录和翻译的主干过程,保证主线清晰。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IK系DNA制基因脱氟核苛酸序列遗传信息mRNA ^—4胡应现状岀核糖核苗股序列一-氨基酸用列遗传密码遨传性状【例2】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A.B.C.D. DNA夏制.转录及翻译U程部遵循饋基互补配对原则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11核孔进入细胞质巾进行翻译il程R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 —条琏为模极,翻译処是U mRNA为模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IR氧核廿殿、核糖核苛殿、氨基殿【特别提醒】(1 )对细胞结构的生物而言,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过程中,而转录和翻译则发生于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
(2 ) DNA中含有T而无U,而RNA中含有U而无T,因此可通11 ® «性同位素标记T 或U,研究DNA复制或转录过程。
等部位。
(5)(6) gilfn转录发生在DNA存在的部位,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jfl核、质粒转录出的RNA有3类,但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 o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址给合多个核糖仏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肚链。
从核糖体上腕离下来的只是乡肽览,乡肽铢还要在相应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内加工,最后才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有活性的蛋白质。
顶目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槪念基因中的腕氧核昔酸的排列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殿的三个相邻的破基叫密码子tRNA上能识别信使RNA上相应码子的三个相邻的破基三.遗传信息.密西子和反密侶子的比较【例3】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终止密阳子不编昭氨基酸B.每种tRNA 只转运一种氨基KC. 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遺传信息D.核糖体可在m RNA上務动【特别提瞿】(1)密侶子有64种,其中2个起始密侶子,可以编侶氨基K; 3个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戲,其他59个为普通密码子,可以编码氨基酸,故能昵编侶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
反密网子有61种。
高二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人教新课标版一、学习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理解密码子、反密码子、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遵循的是中心法则。
3.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基因决定性状的方式。
三、考点分析:内容要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Ⅱ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Ⅱ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的关系Ⅱ考查的内容集中在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的区别、联系和应用;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碱基数目的计算等方面。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区别,尤其是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的特点: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通常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的,即在转录未完成之前翻译便开始进行。
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能量:ATP 酶:RNA聚合酶等碱基配对:A—U、C—G、G—C、T—A。
项目DNA RNA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组成成分碱基A、T、G、C A、U、G、C 磷酸磷酸磷酸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通常是单链结构分布主要在细胞核中主要在细胞质中功能主要的遗传物质①生物体内无DNA时,RNA是遗传物质;②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即翻译工作;③少数RNA有催化作用联系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产生的,即RNA的遗传信息来自DNA。
2.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
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中运载工具:tRNA碱基配对原则:A—U、U—A、C—G、G—C。
密码子: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终止密码子除外),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决定。
高二生物转录和翻译知识点转录和翻译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涉及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合成等关键过程。
本文将围绕高二生物转录和翻译的知识点展开讲解,让大家对这些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
1. 转录的概念和过程转录是指在细胞核中,DNA上的一段基因信息被解读并转录成为RNA的过程。
转录包括三个步骤,分别是起始、延伸和终止。
起始是指RNA聚合酶在DNA上找到启动子,并开始合成RNA。
延伸是指RNA聚合酶沿着DNA链上的模板链进行滑动,逐个加入适当的核苷酸,合成RNA链。
终止是指RNA聚合酶遇到终止子序列后,停止合成RNA,并释放下来。
2. 转录的调控转录的调控包括启动子的结构和转录因子的作用。
启动子是一段特殊序列,能够吸引RNA聚合酶结合并开始转录。
转录因子则能够结合到启动子上,促进或抑制RNA聚合酶的结合。
这种调控可以让细胞根据需要表达不同的基因。
3. RNA的种类转录后生成的RNA分为三类,包括mRNA、tRNA和rRNA。
mRNA是信使RNA,它携带基因信息,参与蛋白质合成。
tRNA 是转运RNA,它能够将氨基酸运送到蛋白质合成的位点。
rRNA 是核糖体RNA,它是构成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翻译的概念和过程翻译是指将RNA上的基因信息翻译成为蛋白质的过程。
翻译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分别是启动、延伸和终止。
启动是指核糖体在mRNA上找到起始子序列,并与tRNA结合,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
延伸是指核糖体依次移动,将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逐个加入。
终止是指核糖体遇到终止子序列后,停止翻译并释放合成的蛋白质。
5. 翻译的调控翻译的调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例如,细胞可以调控mRNA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的速度。
另外,也可以通过调节核糖体的结合能力来调控翻译的进行。
6. 翻译的结果翻译的结果是合成蛋白质,它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
蛋白质参与细胞的结构、代谢、运输等生物活动,对维持细胞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高二生物转录与翻译知识点生物学中的转录与翻译是指从DNA到蛋白质的信息转换过程。
这些过程在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理解生物现象和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二生物学中的转录与翻译的知识点。
一、转录(Transcription)转录是指将DNA中的信息转录成RNA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由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催化完成。
以下是转录的主要步骤:1. 缺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会通过DNA复制产生一条合成模板,该模板称为RNA聚合酶的引物(Promoter)。
2. RNA聚合酶根据DNA模板的碱基序列,以及配对规则,将核苷酸逐个添加到新合成的RNA链上,形成单链RNA (mRNA)。
3. 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会合成一个由腺苷酸、鸟苷酸、胸苷酸和尿苷酸组成的加帽(Cap)结构,该结构在mRNA的5'端保护了链的稳定性。
4. 当RNA聚合酶遇到终止子(Terminator),转录过程停止,形成成熟的mRNA。
二、翻译(Translation)翻译是指将mRNA中的信息转化为氨基酸序列,从而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Ribosome)中,由mRNA、tRNA和核糖体等参与。
以下是翻译的主要步骤:1. 翻译起始:翻译起始的核糖体结合位点(Translation Initiation Site)会识别到mRNA中的起始密码子(AUG),并且与tRNA中的甲硫氨酸结合,形成翻译起始复合体。
2. 翻译延伸:翻译起始复合体会依次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合成氨基酸链。
tRNA将特定的氨基酸带入核糖体,根据mRNA上的序列规则进行配对,并通过肽键连接形成多肽链。
3. 翻译终止:翻译复合物在识别到终止密码子(UGA、UAA、UAG)时停止翻译。
之后,释放因子(Release Factor)结合到终止密码子上,蛋白质从核糖体中释放出来,并且翻译复合体解离。
高二生物选二第一章知识点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它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结构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界面,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细胞质是细胞膜内部的胞内环境,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第二节:细胞的代谢细胞的代谢是指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
细胞代谢主要包括有机物的合成和降解。
有机物的合成是通过合成代谢途径,如光合作用和异养合成等;有机物的降解是通过分解代谢途径,如呼吸作用和发酵等。
第三节: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由核苷酸组成。
DNA的功能主要包括存储遗传信息、传递遗传信息和控制细胞活动。
DNA通过复制过程进行遗传信息的传递,利用基因表达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第四节: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遗传信息的表达是指DNA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产生蛋白质。
转录是将DNA模板上的信息转录成mRNA,而翻译是将mRNA 上的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遗传信息的调控是指细胞根据需求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主要包括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
第五节: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染色体遗传规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指出遗传性状以离散的方式遗传,存在显性和隐性等现象。
染色体遗传规律指出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遗传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传递和分离。
第六节: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基因进行修饰和转移的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克隆、基因突变和基因转染等方法,它在农业、医学和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第七节:生物进化与分类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期演化中的适应和改变,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等机制不断进化。
生物分类是将生物按照共同特征进行分组和分类的科学方法,包括物种分类和系统发育等。
总结:以上是高二生物选二第一章的知识点概述。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的代谢过程,理解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功能,学习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掌握生物进化与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高二生物转录与翻译练习题转录是将DNA信息转录成RNA的过程,而翻译则是将RNA信息转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是细胞内基因表达的关键步骤,也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转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转录是DNA信息合成RNA的过程B. 转录是RNA信息合成DNA的过程C. 转录是RNA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D. 转录是DNA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2. 在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主要负责:A. 合成mRNAB. 合成tRNAC. 合成rRNAD. 合成所有类型的RNA3. 下列哪个是真核生物中转录的启动子序列?A. TATA盒B. UAA盒C. TAG盒D. ATA盒4. 下列关于转录后修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转录后修饰是指对mRNA分子的剪接和修饰B. 转录后修饰是指对tRNA分子的剪接和修饰C. 转录后修饰是指对rRNA分子的剪接和修饰D. 转录后修饰是指对DNA分子的剪接和修饰5. 下列关于翻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翻译是将RNA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B. 翻译是三个一组将RNA信息翻译成氨基酸序列C. 翻译是在核糖体中进行的D. 翻译的开始密码子是AUG二、填空题1. 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合成 _______。
2. 转录起始点和终止点之间的DNA序列被称为 _______。
3. 翻译过程中,起始密码子是 _______。
4. 翻译过程中,氨基酸通过 _______ 与tRNA连接。
5. 线粒体是细胞中进行 _______ 的重要场所。
三、解答题1. 请简要描述转录的过程。
2. 请简要描述翻译的过程。
3. RNA聚合酶在转录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DNA聚合酶有何不同?4. 请简要描述转录后修饰的意义。
5. 简要解释为什么转录和翻译是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重要步骤。
四、综合题现有一段DNA序列:ATCGGCTAATCG1. 请写出该DNA序列的互补链。
DNA转录与翻译原理:基因信息传递的过程DNA的转录与翻译是基因信息传递的两个主要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的核内和细胞质中。
以下是DNA转录与翻译的基本原理:1. DNA转录(Transcription):起始点:转录过程始于DNA上的一个特定位置,称为起始点。
RNA聚合酶:在转录开始时,RNA聚合酶结合到DNA上,并开始沿DNA模板链合成一条新的RNA链。
模板链与新合成RNA: RNA聚合酶按照DNA模板链的顺序,将RNA 中的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尿嘧啶(T)替换为相应的腺苷酸(A)、胞苷酸(C)、鸟苷酸(G)、尿苷酸(U)。
终止信号:转录在到达终止信号时结束,新合成的RNA链脱离DNA 模板。
产生mRNA:结果产生的RNA称为信使RNA(mRNA),它携带着基因的信息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2. DNA翻译(Translation):mRNA到tRNA:在细胞质中,mRNA与适配体RNA(tRNA)结合。
tRNA 上的氨基酸与mRNA上的密码子相对应。
氨基酸连接: tRNA将其携带的氨基酸与相邻的氨基酸连接,形成多肽链。
蛋白质合成:通过不断重复这一过程,tRNA将氨基酸一个接一个地添加到多肽链上,最终形成蛋白质。
3. 影响因素:密码子: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一个密码子,对应一种氨基酸。
蛋白质合成起始与终止:蛋白质合成始于AUG密码子(编码蛋白质的甲硫氨酸),而终止于终止密码子。
4. 意义:基因表达: DNA转录与翻译是基因表达的关键过程,通过这些过程,细胞能够合成所需的蛋白质,实现生命的各种功能。
这两个过程共同构成了中心法则,即DNA → RNA →蛋白质,描述了基因信息的流向。
DNA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被转录为RNA,然后通过翻译被翻译为蛋白质。
这是生命体内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的基础。
【关键字】总结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中心法则中心法则一直是考试的重点,生物界遗传信息的传递图解如下:1.“中心法则”主要内容解读中心法则主要包括五个过程:①DNA复制,②转录,③翻译,④逆转录,⑤RNA 复制。
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能量,也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具体比较如下表:比较项目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RNA复制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主要在细胞核中核糖体————模板DNA的每一条链DNA的一条链mRNARNARNA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DNA解旋酶、RNA聚合酶等酶逆转录酶等RNA聚合酶等产物两个相同DNA分子mRNA蛋白质、水DNARNA能量ATP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c,c→GA→T,T→AA→U,T→AA→U,U→AA→T,U→AA→U,U→A工具————tRNA————实例乙肝病毒、动植物等绝大多数生物绝大多数生物艾滋病病毒甲型H1N1病毒等2.生物的遗传物质⑴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DNA是自身复制和RNA合成的模板,RNA又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如动植物、原核生物、DNA病毒等⑴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①实例: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②实例:艾滋病病毒3.典型考题赏析例1.请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B.③过程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就能完成c.人的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图中只有①②过程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解析:通过DNA分子的复制,只是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③翻译过程还需要特殊的运输工具—tRNA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同时也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
本题错选的主要原因是对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理解不清。
答案:c例2.乙肝病毒是一种约由32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双链DNA病毒,这种病毒的复制方式比较特殊,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