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基因的体外转录和翻译
- 格式:pptx
- 大小:172.29 KB
- 文档页数:32
分子生物学:从广义来讲,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它主要对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进行研究。
DNA重组技术:DNA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是将DNA片段或基因在体外经人工剪接后,按照人们的设计与克隆用载体定向连接起来,转入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信号转导:是指外部信号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传到细胞内部,并激发诸如离子通透性、细胞形状或其它细胞功能方面的应答过程。
转录因子:是指一群能与基因5′端上游特定序列专一结合,从而保证目的基因以特定强度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表达的蛋白质分子。
功能基因组:又称后基因组,是在基因组计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主要研究基因及其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指导人们充分准确地利用这些基因的产物。
结构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定空间结构及结构的运动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科学。
生物信息学:是生物科学和信息科学重大交叉的前沿学科,它依靠计算机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快速高效计算、统计分类以及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的预测。
染色体:是指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棒状可染色结构,由染色质构成。
染色质是由DNA、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染色体是一种动态结构,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明显不同。
C-值(C-value):一种生物单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矛盾(C-value paradox):基因组大小与机体的遗传复杂性缺乏相关性。
核心DNA(core DNA):结合在核心颗粒而不被降解的DNA。
连接DNA(linker DNA):重复单位中除核心DNA以外的其它DNA。
DNA多态性:指DNA序列中发生变异而导致的个体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主要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和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两类。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4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组成。
又由于4种核苷酸的差异仅仅是碱基的不同,因此又是指碱基的排列顺序。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第二章(主要的:核小体、半保留复制、复制子、单链结合蛋白、岗崎片段、错配修复、DNA的转座、C值矛盾、前导链与后随链。
)1. C值反常现象(C值矛盾C-value paradox):C值是一种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真核细胞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这就是著名的“C值反常现象”。
C值一般随着生物进化而增加,高等生物的C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
某些两栖动物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而在两栖动物里面,C值变化也很大。
2.DNA的半保留复制:由亲代DNA生成子代DNA时,每个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3.D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的DNA合成酶●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三磷酸为底物●反应需要有模板的指导●反应需要有3 -OH存在●DNA链的合成方向为5 34.DNA连接酶(1967年发现):若双链DNA中一条链有切口,一端是3’-OH,另一端是5‘-磷酸基,连接酶可催化这两端形成磷酸二酯键,而使切口连接。
但是它不能将两条游离的DNA单链连接起来DNA连接酶在DNA复制、损伤修复、重组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5.DNA 拓扑异构酶(DNA Topisomerase):拓扑异构酶І:使DNA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作用是松解负超螺旋。
主要集中在活性转录区,同转录有关。
例:大肠杆菌中的ε蛋白拓扑异构酶Π:该酶能暂时性地切断和重新连接双链DNA,作用是将负超螺旋引入DNA分子。
同复制有关。
例:大肠杆菌中的DNA旋转酶6. DNA 解螺旋酶/解链酶(DNA helicase)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来解开双链DNA。
E.coli中的rep蛋白就是解螺旋酶,还有解螺旋酶I、II、III。
rep蛋白沿3 ’ 5’移动,而解螺旋酶I、II、III沿5 ’ 3’移动。
7. 单链结合蛋白(SSBP-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稳定已被解开的DNA单链,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不被核酸酶降解。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AP位点(AP site):所有细胞中都带有不同类型、能识别受损核酸位点得糖苷水解酶,它能够特异性切除受损核苷酸上得N-β糖苷键,在DNA链上形成去嘌呤或去嘧啶位点,统称为AP位点。
cDNA(plementaryDNA):在体外以m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与DNA 聚合酶合成得一段双链DNA。
DNA得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 在进行复制得时候链间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DNA聚合酶、解旋酶、链接酶等)得作用生成两个新得DNA分子。
子代DNA分子其中得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就是新合成得,这种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DNA得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replication):DNA复制时,前导链上DNA得合成就是连续得,后随链上就是不连续得,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操纵子(operon):就是指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元件得基因表达单元。
同义突变(synonymous mutation):就是指碱基得改变不引起氨基酸改变得突变。
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转录和翻译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遗传信息载体。
基因可以转录为RNA,并且RNA可以被翻译为蛋白质。
基因转录和翻译是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过程。
基因转录基因转录是指DNA水平上的信息传递,即将DNA编码的信息转换为RNA信息,并用来推断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基因转录是由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复制DNA时合成RNA分子的过程,RNA聚合酶会在DNA串内扫描,寻找一段特定的DNA序列,其通常以一个起始站点开始,称为启动子。
在这个地方,RNA聚合酶结合并开始克隆RNA。
这个启动序列通常是由两个特定的功能元件组成。
第一部分是TATA盒(TATA box),它告诉RNA聚合酶在哪里开始转录。
第二部分是增强子(enhancer)序列,它可以增加基因的表达并协调DNA复制的过程。
完成转录之后,pre-mRNA序列会被剪切并拼接,形成成熟的mRNA。
mRNA可以被转运到细胞质中并参与翻译过程。
转录的主要产物是mRNA,但是转录也可以产生其他类型RNA。
转录的调控是生物体中基因表达的关键控制因素。
细胞可以通过控制RNA聚合酶与DNA的互作、核糖体合成和RNA降解等因素来控制基因转录的发生。
此外,转录的调控还受到一些核酸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的影响。
许多疾病,如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都与转录调控紊乱有关。
基因翻译基因翻译是指RNA水平上的信息传递,即通过将RNA信息翻译为氨基酸序列,生成蛋白质。
蛋白质质量和结构的确定取决于氨基酸的顺序。
20种不同的氨基酸可以以不同的序列组合来进一步分别形成不同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信息来源于mRNA,mRNA中通过第三个核苷酸测序,信息被读取为三个核苷酸组成的非重叠密码子的序列。
在翻译过程中,一个RNA分子会通过核糖体与一个氨基酸专一地配对,然后一个又一个的氨基酸加入到正在被构建的多肽链中。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因素,如翻译起始和停止位点的识别、翻译调节和后翻译修饰等。
1、转录(Transcription):以某一DNA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原则形成一条新的RNA链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
2、编码链:与mRNA 有相同序列的DNA 链3、下游:沿着表达方向的序列。
例如,编码区是在起始区的下游。
4、上游:转录起点之前的序列,例如,细菌启动子在转录单位的上游,起始密码在编码区上游。
5、启动子:结合RNA 聚合酶并起始转录的DNA 区域。
6、RNA聚合酶:使用DNA作为模板合成RNA的酶(正式应为DNA-依赖性RNA 聚合酶)7、终止子: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DNA序列。
DNA分子中终止转录的核苷酸序列。
8、转录单位:指RNA聚合酶起始位点和终止位点间的距离,可能包括不止一个基因。
9、初级转录本:与一个转录单位相对应的未修饰的RNA 产物。
10、组成型表达constitutive expression:个体发育的任一阶段,在所有细胞中都持续进行的表达。
一般是生命过程必需的基因。
11、负调控:在没有任何调节蛋白或其失活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存在repressor的时候基因表达受阻。
12、正调控:在没有任何调节蛋白或其失活的情况下,基因关闭;存在activator的时候基因表达开启。
一般原核生物偏向负调控,原核生物的DNA裸露无保护,很容易启动转录,并翻译。
因此其细胞内的基因可以说是基本全部默认开启,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原核细胞内存在大量不同的reressor阻遏着大量基因的转录。
细胞必须根据不同的条件,对一些被阻遏的基因进行去阻遏的调控,或对一些基因的表达进行阻止。
13、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DNA分子上的一些与基因转录调控相关的特定序列。
14、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一些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蛋白因子。
15、顺式调控cis-acting regulation 一段非编码DNA序列对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顺式正调控(启动子、增强子);顺式负调控(沉默子)16、反式调控trans-acting regulation 转录因子作用于顺式作用元件对基因转录的调控。
分子生物学如何研究基因的表达和调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分子生物学在遗传学领域中的研究日渐深入,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是其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主要旨在探讨分子生物学如何研究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以及分子生物学在这一领域中的应用。
一、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过程,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基因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指DNA序列转换成RNA序列的过程,其中的RNA主要有mRNA、tRNA和rRNA 等。
翻译是指mRNA序列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细胞生物体化学活性的关键分子。
对于基因表达过程,分子生物学采用了一系列的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如常规的RNA/DNA杂交分析、Northern/Southern/Western blot分析、定量PCR分析、蛋白质质谱分析等。
这些技术手段不仅可以研究基因的表达水平和模式,也可以检测基因的突变、拷贝数变化等。
二、基因的调控基因的表达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调控的复杂过程,包括转录因子的特异性结合、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等。
在这些调控过程中,转录因子起着重要作用。
转录因子是指与DNA序列有特异性结合并调控基因转录的蛋白质,它们主要通过结合DNA序列上的调控元件来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
一个基因可以被多个转录因子调控,同样一个转录因子也可以调控多个基因。
调控元件是指DNA序列上识别和结合转录因子的区域,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基础子等。
启动子是指位于基因转录开始位点上游的区域,是转录复合体的结合点。
增强子是指与启动子相邻的DNA区域,它通过转录因子的结合增强启动子的活性。
沉默子是指细胞中的某些DNA序列,当转录因子结合沉默子时,可以抑制特定的基因表达。
基础子是指在一些转录因子缺乏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基因的低水平转录。
分子生物学通过对转录因子、调控元件的研究,探讨基因的调控机制。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对基因的调控网络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解析了大量基因调控网络。
基因转录和翻译后修饰的生物化学研究基因转录和翻译是生物体内关键的两个过程,也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
基因转录和翻译后修饰过程对于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这些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一、基因转录基因转录是指将DNA模板复制成RNA分子的过程。
在该过程中,脱氧核糖核酸(DNA)中的信息通过转录过程被复制成核糖核酸(RNA)分子,RNA分子再通过翻译过程被转化为特定的蛋白质。
基因转录的启动基因是RNA聚合酶,其可使RNA从DNA模板上合成RNA分子。
转录的起点是启动子区域,在DNA上,启动子区域携带了转录因子能够结合的序列,这些转录因子可影响RNA聚合酶在启动子上的结合和转录。
基因转录的产物RNA是未成熟的前体RNA,在后续的剪切和修饰过程中,这些RNA会被加工成成熟的mRNA,可以指导翻译过程。
二、翻译过程翻译是指将RNA分子转化为特定的蛋白质的过程。
RNA分子被转录出来后,mRNA分子进一步在核内经历剪切,而后进入核膜孔然后转移到核外,最终升级为可合成特定蛋白质的mRNA,它能够被核糖体识别并利用对应的tRNA实现翻译。
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超分子,它能够与mRNA上绑定的tRNA配对,然后通过多肽键形成蛋白质,多肽键起到连接氨基酸的作用。
三、修饰过程RNA修饰是指,mRNA分子在产生之后经历的一系列化学修饰,包括非编码RNA(ncRNA)的化学修饰和编码RNA的剪切修饰。
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则涉及到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
3.1 ncRNA的化学修饰ncRNA(Non-coding RNA)是指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包括长非编码RNA、微小RNA和_piwi RNA等。
它们在基因表达调控、染色质修饰和RNA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ncRNA的修饰中,包括乙酰化、甲基化和糖基化等,这些修饰可影响ncRNA的结构、稳定性和功能。
3.2 编码RNA的剪切修饰编码RNA的剪切是指在转录后,mRNA的剪切过程。
分子生物学中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和翻译是分子生物学中的两个重要过程。
转录是指从DNA模板合成RNA分子的过程,其中RNA作为信息的中介传递到细胞内的核外,然后供翻译使用。
翻译是指将RNA翻译成蛋白质序列的过程,是生命体系中产生多种功能蛋白质的基础。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个过程的机制和重要性。
一、转录过程转录是一种基因表达过程,它涉及到模板DNA的开放和RNA合成。
本质上,转录是一种DNA依赖性RNA合成过程,能够启动生物体内大多数核苷酸序列的表达。
相比DNA,RNA分子更易于合成和分解,并且具有许多不同类型:传递RNA(tRNA)、转运RNA(rRNA)和信使RNA(mRNA)等。
转录过程的主要步骤如下:1. 启动子序列的结合:RNA聚合酶必须与某种DNA序列结合才能启动合成RNA的过程。
启动子序列通常位于基因的起始位置,用于指示RNA酶具体在哪一片段开始转录。
2. 开链:RNA酶从DNA双链中打开某一区段,从而产生一个开放的DNA单链。
该单链被稳定地保护,以避免在转录期间被其他元件损坏。
3. 合成RNA:RNA聚合酶沿着单链DNA向前移动,并利用进入口处的核苷酸再合成一个反义核苷酸链的RNA分子。
RNA聚合酶仅将核苷酸添加到5'末端,仅被用作RNA合成起始部分的碱基标志在3'末端停止合成。
整个过程持续到RNA合成末端的终止序列,然后RNA成品释放,并RNA聚合酶从DNA模板中离开。
二、翻译过程翻译是将RNA序列转化为蛋白质的序列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启动、延长和终止。
启动从AUG(起始)密码子开始,在三联码(一种由三个核苷酸组成的密码子,每个三联码都代表一条氨基酸)的作用下继续进行。
翻译过程必须稍微转换一下信息:DNA中的碱基序列被翻译成RNA中的天然核苷酸单元,然后转变为氨基酸的多肽链中的化学信号。
然而,在许多细胞中,许多会影响翻译机制的复杂调节机制也存在。
三、结论转录翻译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过程,可实现生命中原始信息的继承、分化和增加。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
本文将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实验方法。
一、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遗传物质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它携带了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
DNA的复制是指DNA分子通过自我复制过程,使得每个新合成的DNA分子与原始DNA分子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转录是指DNA通过酶的作用,产生RNA分子的过程。
转录产生的RNA可以是信使RNA (mRNA)、转运RNA(tRNA)或核糖体RNA(rRNA),这些RNA 分子在翻译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翻译是指RNA分子通过核糖体的作用,将RNA上的密码子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合成蛋白质。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还包括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
基因表达是指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产生蛋白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内的信号分子会识别和结合到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调控基因的转录水平。
转录因子是一种可以结合到启动子区域的蛋白质,它们可以促进或抑制基因的转录过程。
此外,还有一些表观遗传学的机制,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也参与了基因的表达调控。
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方法1. DNA提取:DNA提取是从生物体组织或细胞中分离纯化DNA的过程。
常用的DNA提取方法包括酚-氯仿法、盐析法和柱层析法等。
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是一种用于增加DNA片段数量的方法,它可以在体外通过模拟DNA复制过程,快速地合成大量特定DNA序列。
PCR可以应用于基因检测、DNA序列扩增和基因克隆等领域。
3. 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可以将DNA、RNA或蛋白质根据其大小和电荷迁移率分离。
通过观察样品在凝胶上的迁移情况,可以判断目标分子的大小和纯度。
4.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是分子生物学中用于获得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RFLP:个体之间DNA的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称为DNA多态性。
由于碱基组成的变化而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从而导致相应的限制性片段的长度和数量发生变化,称为RFLP。
翻译:是指在多种因子辅助下,由tRNA携带并转运相应氨基酸,识别mRNA上的三联体密码子,在核糖体上合成具有特定序列多肽链的过程,称为翻译。
突变: DNA的结构发生永久性改变,即突变.转化: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
转导:当病毒从被感染的(供体)细胞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受体)细胞时,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DNA转移及基因重组即为转导作用。
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外源化学信号并与之结合的成分,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个别糖脂。
粘粒:又称柯斯质粒,是一类由人工构建的含有λDNA 粘性末端cos序列和质粒复制子的杂种质粒载体。
它是为克隆和增殖真核基因组DNA的大区段而设计的,是组建真核生物基因文库及从多种生物中分离基因的有效手段。
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的、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环状双链DNA分子。
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
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端粒DNA由重复序列组成,人类端粒一端是TTAGGG另一端是AATCCC.克隆:通过无性繁殖过程所产生的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代群体。
探针:用放射性核素、生物素或荧光染料标记其末端或全链的已知序列的多聚核苷酸链被称为“探针”。
转录:以DNA为模版,由D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pol)催化4中NTP聚合,生成RNA 的过程。
增强子:其含有多个作用原件,可以特异性地与转录因子结合,增强基因的转录活性的段短DNA序列。
启动子:能被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并与其结合,启动转录的DNA序列。
操纵子:由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在染色体上串联,共同构成的一个转录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