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七次习题参考答案最终版
- 格式:doc
- 大小:159.02 KB
- 文档页数:6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第七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产品市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设某完全竞争市场有许多厂商,而每个厂商的LAC 都相同,其最低点的价格为10元,产量为20,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1500050Q P =-。
试求长期下市场的价格及厂商的数目。
解:长期中,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
故()min 10P LAC ==,厂商数目15000501072520Q n q -⨯===家。
2.某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有100家厂商,而每个厂商的短期成本为320.121410TC q q q =-++问(1)个别厂商的SAC 、SAVC 及SMC 各为多少?(2)个别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为多少? (3)行业短期供给曲线为多少?(4)若市场需求为140.01P Q =-,则市场价格及均衡产量各是多少? (5)厂商利润最大的产量及利润各为多少?解:(1)2100.1214TC SAC q q q q ==-++。
3220.12140.1214SVCSVC q q q SAVC q q q=-+⇒==-+。
2d 0.3414d TCSMC q q q==-+。
(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SM C P =,即20.3414q q P -+=,解得8q 。
(二阶条件要求()()()0SMC q MR q P q '''>==,即40.6400.6q q ->⇒>,故q 舍去。
)20.1214SVC SAVC q q q ==-+ ,其最低点处d 0.220d SAVCq q=-=,10q ∴=,从而()2min 0.110210144SAVC =⨯-⨯+=。
MR,试求:图7—1(1)A点所对应的MR值;(2)B点所对应的MR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 d =eq \f(15-5,5)=2或者e d =eq \f(2,3-2)=2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A点的MR值为MR=2×eq \b\lc\(\rc\)(\a\vs4\al\co1(1-\f(1,2)))=1(2)与(1)类似,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B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 d =eq \f(15-10,10)=eq \f(1,2)或者e d =eq \f(1,3-1)=eq \f(1,2)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B点的MR值为MR=1×eq \b\lc\(\rc\)(\a\vs4\al\co1(1-\f(1,1/2)))=-12. 图7—2(即教材第205页的图7—19)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试在图中标出:(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图7—2图7—3(1)长期均衡点为E点,因为在E点有MR=LMC。
由E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如图7—3所示。
在Q0的产量上,SAC曲线和LAC曲线相切;SMC曲线和LMC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曲线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由图7—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π=[AR(Q0)-SAC(Q0)]·Q 0。
3.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 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第一章复习题1.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决定一种或一系列产品价格的买卖双方的集合,因此可以把市场看作决定价格的场所。
行业是出售相同的或紧密相关的产品的厂商的集合,一个市场可以包括许多行业。
2.评价一个理论有两个步骤:首先,需要检验这个理论假设的合理性;第二,把该理论的预测和事实相比较以此来验证它。
如果一个理论无法被检验的话,它将不会被接受。
因此,它对我们理解现实情况没有任何帮助。
3.实证分析解释“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分析解释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对供给的限制将改变市场的均衡。
A中包括两种分析,批评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是规范分析,批评其破坏了市场的竞争性——是实证分析。
B向我们说明在燃油的配给制下总社会福利的被损坏——是实证分析。
4.由于两个市场在空间上是分离的,商品在两地间的运输是套利实现的条件。
如果运输成本为零,则可以在Oklahoma购买汽油,到New Jersey出售,赚取差价;如果这个差价无法弥补运输成本则不存在套利机会。
5.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与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鸡蛋的实际价格从1970年至1985年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而导致鸡蛋需求的减少,同时也因为生产成本的降低。
在这两种因素下,鸡蛋的价格下降了。
大学教育的实际价格的升高,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获得大学教育而导致需求提高,同时教育的成本也在升高。
在这两方面因素作用下,大学教育费用提高了。
6.日圆相对美圆来说,价值升高,升值前相比,兑换同样数量的日圆需要付出更多的美圆。
由汇率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变化,在日本市场出售的美国汽车,由于美圆贬值日圆升值,持有日圆的消费者将较以前支付较底的价格;而在美国市场出售的日本汽车,由于日圆升值美圆贬值,持有美圆的消费者将面对较以前提高的价格。
第二章复习题1.假设供给曲线固定,炎热天气通常会引起需求曲线右移,在当前价格上造成短期需求过剩。
消费者为获得冰激凌,愿意为每一单位冰激凌出价更高。
微观第七章习题一、名词解释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价格歧视博弈纳什均衡占优策略均衡二、选择题1、对于垄断厂商来说,()。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C、提高价格未必会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D、以上都不对。
2、完全垄断的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B、MR=SMC=LMC;C、MR=SMC=LMC=SAC;D、MR=SMC=LMC=SAC=LAC。
3、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A、Ed>1;B、Ed<1;C、Ed=1;D、Ed=0。
4、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d=1时()。
A、总收益最小;B、总收益最大;C、总收益递增;D、总收益递减。
5、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A、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B、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C、A市场的需求弹性等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D、以上都对。
6、以下关于价格歧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对其进行划分;B、一级价格歧视引起无谓损失;C、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D、垄断者进行价格歧视,消费者就必定不能进行套利活动。
7、垄断竞争的厂商短期均衡时,()。
A、一定能获得差额利润;B、一定不能获得经济利润;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D、取得经济利润、发生亏损和获得正常利润都有可能。
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 B )A、上升阶段B、下降阶段C、水平阶段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 D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B、品质竞争C、广告竞争D、以上途径都可能用10、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耐性;B、每一个寡头都认定对方的产量保持不变;C、每一个寡头垄断者都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微观经济学第第七章课后答案第7章 课后练习答案一、基本概念 1、一般均衡:经济中所有经济单位及其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的一种状态。
2、帕累托最优条件:1)交换的帕累托最化条件:A B XY XY MRS MRS =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C D LK LK MRTS MRTS = ;3)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XY XY MRS MRT = 3、帕累托改进: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果经济社会通过资源重新配置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况受到损害的条件下使得某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则社会福利得到增进。
二、分析简答1、什么是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局部均衡是指:仅仅是某一种产品实现了均衡或某一种市场(例如,产品市场或要素市场)实现了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经济中所有经济单位及其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的一种状态。
局部均衡把市场上其他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数量与价格对这种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忽略不计或视为不变,即假定这一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不受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
而在一般均衡分析中,不仅要分析影响该商品价格变动的供求关系,还要分析影响该商品生产的生产要素市场、消费者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即把经济中的所有经济单位和所有市场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和分析。
2、为什么完全竞争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所需具备的三个条件?完全竞争经济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存在着一般均衡,即存在一组价格,在该组价格下市场中的供求平衡。
假设该组价格为Px ,P Y ,…,P L ,P K ,…。
其中P X ,P Y ,…表示商品X ,Y ,…的均衡价格;P L ,P K ,…表示要素L ,K ,…的均衡价格。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消费者在既定价格下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在既定价格下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对于消费者而言,任意一个消费者在完全竞争经济中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对于消费者C ,有:/A XY X Y MRS P P = ;对于消费者B ,有: /B XY X Y MRS P P =;将以上两式整理可得:A B XY XY MRS MRS =;此公式就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简答题1.机会成本相关答: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
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2.劣等品和低档品的逻辑推导(P78)答:低档品或劣等品(inferior goods):指消费量随收入的上升而下降的物品。
对于正常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对于低档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总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吉芬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通向变动,收入效应极大地大于替代效应,使总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其需求线向右上方倾斜。
二.计算题1.生产理论:已知企业的生产函数要素价格需求函数企业生产量求:市场长期均衡的产品价格和企业数量EG A: 已知生产函数为Q=KL-0.5L2—0.32K2,其中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若K=10,求:(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分别计算出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量。
(3)证明当APL达到最大值时,APL=MPL=2AN A:(1)TP=Q=10L-0.5L^2-30 把K=10带进去边际产量(MPL )函数 就是上式对L 求导。
MPL=10-L平均产量(APL )函数 就是总产量除以投入的劳动。
APL=TP/L=10-0.5L-30/L(2)当TP 最大时,MPL=0。
令MPL=10-L=0 ,解得L=1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总产量TP 达到极大值。
当APL 最大时,是APL 与MPL 相交的时候。
令APL 的导数=0,解得L=2倍根号15(负值舍去),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倍根号15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7章生成成本)Born to 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7章生产成本课后复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某公司支付给会计人员10000美元的年薪,这笔费用是一项经济成本吗?答:这笔费用是一项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
显性成本指实际支出,所有涉及到货币交易行为的成本都属于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是一种经济成本,不涉及到货币交易行为,但涉及到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源的成本。
当一个公司支付给会计人员10000美元年薪时,这是一笔货币交易,这笔费用是会计人员用劳动换来的收入。
因此,这笔费用属于经济成本中的显性成本。
2.某小零售店女店主自己做账,你将如何计算她工作的机会成本?答:该店主自己做账的机会成本是:她利用做账的时间和精力做其他事情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入。
根据机会成本的定义,如果该小零售店女店主不是自己做账,她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做其他的事情,例如做小生意或者参加一些休闲活动。
那么,女店主自己做账的机会成本就是她用于做账的时间做其他事情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入。
3.解释以下说法正确与否:(1)如果一家企业的拥有者不给自己支付工资,则会计成本为零,而经济成本为正。
(2)会计利润为正的企业不一定经济利润也为正。
(3)企业雇佣了一些目前处于失业状态的工人,则其使用这些工人服务的机会成本为零。
答:(1)正确。
因为这里不存在货币交易,所以不存在会计成本(或显性成本)。
但是,因为企业的拥有者可以受雇于其他企业,因而存在经济成本。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七次习题参考答案1.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 在囚徒困境中,如果每一个囚犯都相信另一个囚犯会抵赖,那么两个人都会抵赖。
【答案】错误,在单期博弈中,无论另一个囚犯招供不招供,这个囚犯都会招供,招供是其占优策略。
在无限重复博弈中,所有个体理性点都可能构成纳什均衡。
(2) 因为零和博弈中博弈方之间的关系都是竞争性的、对立的,因此零和博弈就是非合作博弈。
【答案】错误。
非合作博弈是指各个成员单独进行决策,“零和博弈中博弈方之间的关系都是竞争性的、对立的”与“零和博弈是非合作博弈”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即便是零和博弈也可能存在合作博弈的可能。
(3) 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是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
【答案】错误。
囚徒困境里的参与者均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尽量使自身收益最大化,而不去考虑是否让对方收益最小化。
因为理想的结果在单次博弈中不是纳什均衡。
(4) 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最后一次重复必定是单次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答案】正确,最后一次博弈的条件和原博弈的条件是一致的,因此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最后一次重复必定是原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5) 触发策略所构成的均衡都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答案】错误,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触发策略所构成的均衡是否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要受到贴现因子的影响。
只有当触发策略有更高的预期收益时,参与者才会选择触发策略,然参与者直接选择非合作。
2. 考虑如下图所示的博弈得益矩阵(1) 如果(T,L)为一占优策略均衡,那么a,b,c,d,e,f,,g,h必须满足什么不等式条件?(2) 如果(T,L)为一纳什均衡,那么(1)中的不等式中哪一个条件必须满足?(3) 如果(T,L)为一占优策略均衡,那么它必然是一个纳什均衡吗、【答案】(1) a>e, c>g T是占优策略;b>d, f>h L是占优策略(2) 对纳什均衡,如果A选T,则有a>=e;如果B选L,贝U b>=d。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答案【篇一: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第七章】>1概念题1.混合策略(mixed strategies)(中山大学2004试)2.囚犯两难处境(人大1999试)3.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华东师大2004试;南京大学2005试;中国海洋大学2002试;华中科大2002试;北师大2005试;厦门大学2006试;北航2006试;东华大学2006试)4.占优均衡(dominant equilibrium)与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北大1997;1998年试;中山大学2005试;东北财经大学2006试)5.双垄断(duopoly)(复旦大学1998试)6.折拐的需求曲线(kinky demand curve)(人大1998试)7.串谋8.价格领导9.寡头价格(oligopoly price)10.贝叶斯纳什均衡(bayesian-nash equilibrium)2 简答题1.解释卡特尔组织不稳定性的原因。
(北航2004试)2.说明纳什均衡与纳什定理的基本概念。
(南开大学2005试)3.对比其他市场结构,说明不能建立一般的寡头模型的原因。
(天津财经学院2000试)4.请用博弈论思想简述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经贸大学2002试)5.两家计算机厂商a和b正计划推出用于办公室信息管理的网络系统。
各厂商都既可以开发一种高速、高质量的系统(h),也可以开发一种低速、低质量的系统(l)。
市场试究表明各厂商在不同策略下相应的利润由如下得益矩阵给出。
厂商bh lh 厂商a l(1)如果两厂商同时作决策且用极大化极小(低风险)策略,结果将是什么?(2)假设两厂商都试图最大化利润,且a先开始计划并实施,结果会怎样?如果b先开始,结果又会如何?(上海交大2004试)6.下面的矩阵表示两个厂商选择的策略的支付矩阵(单位:万元) b守约违约守约 a 违约(1)哪一种策略使a的最大可能损失为最小?b的是哪一种?(2)如果你是a,你会选择哪一种策略?为什么?如果a违约,b会做什么?如果b违约,a会做什么?(3)这一对策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7.完全垄断与寡头垄断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七章 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1、为什么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解释相应的TR 曲线、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
解答: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而市场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垄断厂商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
第二,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市场的需求量,那么,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表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销售量来控制市场的价格,即垄断厂商可以通过减少商品的销售量来提高市场价格,也可以通过增加商品的销售量来降低市场价格。
关于垄断厂商的TR 曲线、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以图7-1加以说明:第一,平均收益AR 曲线与垄断厂商的向右下方倾斜的d 需求曲线重叠。
因为,在任何的销售量上,都是P=AR 。
第二,边际收益MR 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且位置低于AR 曲线。
其原因在于AR 曲线是一条下降的曲线。
此外,在线性需求曲线的条件下,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纵截距相同,而且MR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AR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的两倍。
第三,由于MR 值是TR 曲线的斜率,即dQdTR MR =,所以,当MR>0时,TR 曲线是上升的;当MR <0时,TR 曲线是下降的;当MR=0时,TR 曲线达极大值。
图 7-1 垄断竞争厂商的AR 与TR 之间的关系2、根据图7-22中线性需求曲线d 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 ,试求:(1)A 点所对应的MR 值;(2)B 点所对应的MR 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 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5)515(=-=d e , 或者,2)23(2=-=d e ,根据)11(d e P MR -=,则A 点的MR 值为:MR=2×(2×1/2)=1。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7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一.选择题1.C11.D21.D2.B12.B22.B3.B13.A23.D4.B14.D24.D5.D15.C25.D6.A16 .B26.C7.C17.B27.C8.D18.B28.B9.A19.A29.A10.C20.B30.C二.名词解释1.垄断:是指一个厂商独占市场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供给和产品的市场价格以攫取最大的利润。
2.自然垄断:所谓自然垄断,就是行业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产量越多平均成本越低,使得一般厂商无法与一个超大规模的厂商竞争,从而形成的垄断。
3.垄断势力:又称垄断势力,指垄断厂商对价格的控制程度,一般用P—MC来测量。
4.价格歧视:所谓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对不同的消费者,或对同一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分别以不同的价格销售。
5.寡头垄断: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某一市场的产品供给及销售价格的一种市场组织。
在这种市场组织中,每一厂商都必须考虑它的对手对它的行动做出的反应。
6.垄断竞争:所谓“垄断竞争”,就是指有许多厂商在市场中销售近似但不相同的产品。
厂商对市场略有影响。
7.多余的生产能力:经济学家一般把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为理想的产量,把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作为多余的生产能力。
8.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或劳务最多愿意支付的价钱与实际支付的价钱之差,是对消费者从交易中所得利益的一种货币度量。
9产品变异:产品变异指变换产品的颜色、款式、质地、做工和附带的服务等来改变原有的产品,以形成产品差异,影响市场均衡。
10.拐折(弯折)需求曲线:根据寡头垄断厂商推测其他寡头跟跌不跟涨的假定,得出自己产品的需求曲线在开始的市场价格处形成拐折点,拐折点之上的需求曲线段比较平坦,拐折点之下的需求曲线段比较陡峭。
三.问答题1.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品市场中,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试说明MR与P的差距会随着产量Q的增加而越来越大。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参考答案一、略二、选择题CBDDC CABDD BB1、C.2、B.3、D.完全垄断厂商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其均衡时的产量都是由MR=MC决定的。
4、D.5、C.6、C.7、A.8、B.完全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是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提高价格,而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上降低价格。
9、D. 垄断势力的存在使厂商可以维持低产高价,从而使资源配置无效率。
10、B11、B.由于总收益下降,则边际收益为负。
且11d MR PE⎛⎫=-⎪⎝⎭12、B.由11dMR PE⎛⎫=-⎪⎝⎭,可知,当1dE=时,MR=0,所以此时总收益最大。
三、判断题√×√√√√××1、√。
对于垄断厂商有P=AR为需求曲线,而边际收益曲线MR总是位于需求曲线的下方。
2、×。
垄断厂商没有确定的供给曲线。
3、√。
一级价格歧视下,虽然所有的消费者剩余都被厂商剥夺了,但是其均衡的价格和产量与完全竞争下的均衡价格和产量一样,所以其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
4、√5、√6、√7、×。
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是根据其相应的主观需求曲线得到的。
8、×。
短期内垄断厂商既可能获得经济利润也可能经济利润为0,还可能出现亏损。
四、计算题1、总利润最大化条件为:MC=MR;已知需求函数P=12-0.4Q可推知:MR=12-0.8Q;又有TC函数可以推知:MC=1.2Q+4;利润最大化,即1.2Q+4=12-0.8Q ,可得Q=4;将Q=4代入P=12-0.4Q ,得P=10.4;总收益:TR=P*Q=10.4×4=41.6;总利润:π=TR -TC=11;2、(1)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MR=MC ,已知TC 可得MC=Q+10;又TR=(90-0.5Q )Q 可得MR=90-Q ;于是:MR=MC 即Q+10=90-Q ,解之Q=40;将Q=40带入需求函数,解之P=70;利润π=TR -TC=1600(2)当P=55时,即90-0.5Q=55 得,Q=70;当Q=70时,TC=3150;TR=P*Q=3850π=TR -TC=700;(3)假设国家最高限价P=50,这实际上是对垄断厂商采取了边际成本定价的原则即P=MC ;此时厂商提供的产量为Q=40;厂商的利润为π=TR -TC=800;然而此时市场的需求根据需求函数计算得Q=80,故会出现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
一、名词辨析1.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不涉及价值判断,只讲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也就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方法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提出的问题是可以测试真伪的,如果一个命题站得住脚,它必须符合逻辑并能接受经验数据的检验。
规范分析方法:规范分析以价值判断为基础,以某种标准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出发点,回答经济现象“应当是什么”以及“应当如何解决”的问题,其命题无法证明真伪。
2.无差异曲线与等产量线;无差异曲线是指这样一条曲线,尽管它上面的每一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是不同的,但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却是相同的。
等产量线表示曲线上每一点的产量都相等,是由生产出同一产量的不同投入品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3.希克斯补偿与斯卢茨基补偿;希克斯补偿是指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后,要维持原有效用水平所需补偿的货币数量。
斯卢茨基补偿是指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后,要维持原有消费水平所需补偿的货币数量。
4.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增加额外一单位商品X之后,若要保持满足水平不变而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
边际替代率就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当只有一种投入品可变时,要增加产量,企业必须投入更多的另一种投入品;当两种投入品都可变时,企业往往会考虑用一种投入品来替代另一种投入品。
等产量线斜率的绝对值就是两种投入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5.边际产出与边际收益产出边际产出,就是指在其他生产资源的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增加某种生产资源一个单位的投入,相应增加的产出量。
当产出以产量表示时,即为边际产量;当产出以产值表示时,即为边际产值。
边际收益产出是指,额外单位劳动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与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
6.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性成本: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七次习题参考答案1.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在囚徒困境中,如果每一个囚犯都相信另一个囚犯会抵赖,那么两个人都会抵赖。
【答案】错误,在单期博弈中,无论另一个囚犯招供不招供,这个囚犯都会招供,招供是其占优策略。
在无限重复博弈中,所有个体理性点都可能构成纳什均衡。
(2)因为零和博弈中博弈方之间的关系都是竞争性的、对立的,因此零和博弈就是非合作博弈。
【答案】错误。
非合作博弈是指各个成员单独进行决策,“零和博弈中博弈方之间的关系都是竞争性的、对立的”与“零和博弈是非合作博弈”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即便是零和博弈也可能存在合作博弈的可能。
(3)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是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
【答案】错误。
囚徒困境里的参与者均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尽量使自身收益最大化,而不去考虑是否让对方收益最小化。
因为理想的结果在单次博弈中不是纳什均衡。
(4)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最后一次重复必定是单次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答案】正确,最后一次博弈的条件和原博弈的条件是一致的,因此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最后一次重复必定是原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5)触发策略所构成的均衡都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答案】错误,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触发策略所构成的均衡是否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要受到贴现因子的影响。
只有当触发策略有更高的预期收益时,参与者才会选择触发策略,不然参与者直接选择非合作。
2. 考虑如下图所示的博弈得益矩阵(1)如果(T,L)为一占优策略均衡,那么a,b,c,d,e,f,,g,h必须满足什么不等式条件?(2)如果(T,L)为一纳什均衡,那么(1)中的不等式中哪一个条件必须满足?(3)如果(T,L)为一占优策略均衡,那么它必然是一个纳什均衡吗、【答案】(1)a>e, c>g T是占优策略;b>d, f>h L是占优策略(2)对纳什均衡, 如果A选T,则有a>=e;如果B选L,则b>=d。
(3)对。
占有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
因为给定对方的策略,参与者没有激励偏离。
3.两个年轻人:张三和李四,正在相互挑衅。
张三驾驶者他的汽车在一条单向道路南边,李四驾车在同一条路的北边。
两个人都有两个策略:保持原状或转向。
如果一个人选择转向,他就会觉得很丢面子,如果两个人都转向,则都丢失面子。
不过,如果都选择保持原状,则他们都将被撞死。
两个人的得益矩阵如下:(1)找出该博弈的所有纯策略纳什均衡; (2)找出该博弈的所有?(3)请画出该博弈的最优反应(函数)曲线,且标出纳什均衡解。
(4)这两个年轻人都能存活下来的概率是多少? 【答案】(1)纯策略纳什均衡是(转向,保持原状)、(保持原状,转向) (2)不妨假设李四保持原状的概率为p ,则转向的概率为(1-p )张三保持原状的概率为q ,则转向的概率为(1-q ) 则32(1)01(1)32(1)01(1)p p p p q q q q -⋅+⋅-=⋅+⋅--⋅+⋅-=⋅+⋅-解之,p=q=0.25。
因此,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张三和李四分别以(0.25,0.75),(0.25,0.75)概率随机保持原状和转向。
(3)最优反应(函数)曲线及纳什均衡解见下图:对于张三,其最优反应函数为:{}[]{}11, 0p 1/4()0,1, p=1/40, 1/4p 1R p ≤≤⎧⎪=⎨⎪<≤⎩对于李四,其最优反应函数为:{}[]{}21, 0q 1/4()0,1, q=1/40, 1/41R q q ≤≤⎧⎪=⎨⎪<≤⎩画图表示如下:其中红色的线表示张三的最优反应线,蓝色表示李四的最优反应线。
(4)两个年轻人都能存活下来的概率为:1-0.25×0.25=15/164.在一个地区只有一家商店,该家商店有许多顾客。
每个顾客可能只买一次或有限次该商店的商品,但该商店与顾客总体的交易可以看作无限次重复博弈。
在博弈的每一个阶段,商店选择销售商品的质量,顾客选择是否购买。
如果双方得益情况如下列矩阵所示,顾客决定是否购买时不知道所买产品的质量,但知道所有以前的顾客购买产品的质量。
(1)上述博弈矩阵的纳什均衡是什么?其经济含义如何?(2)请问在什么情况下厂商会始终只销售高质量的产品?请说出具体条件。
(3)你能说出来“消费者偏好去大商店买东西而不太信赖走街串巷的小商贩”的理由吗? 【答案】(1)纳什均衡是(低质量、不买)。
经济含义是:一次博弈中,博弈主体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反而导致整个经济无效率。
(2)① 无限次重复博弈,消费者采取触发策略,即一旦买到劣质品,顾客将永不再购买该商店的商品——哪怕商店“改过自新”,设贴现率为δ,则需满足:21(1)δδ⨯+++⋅⋅⋅>2 ,有δ>0.5。
因此,顾客采取触发策略,且δ>0.5时满足条件。
② 一次博弈中,若顾客可以提出诉讼,能打赢官司能获得大于1的收益,商店获得小于等于1的收益时,商家会提供高质量商品,此时纳什均衡是(高质量、买)。
pq 1/4 1/4(1/4,1/4)1 1(3)消费者去大商店更接近无限次重复博弈,商场提供高质量产品的概率更大;小商贩流动性强,多属一次博弈,且不易起诉,因而消费者偏好去大商店买东西而不太信赖走街串巷的小商贩。
5. Solve the normal form game in Table 1.1 by eliminating dominated strategies. Verify that the resulting solution is a Nash equilibrium of the game.解:play1的策略在表的左边表示,play2的策略在表的上方表示。
下面我们证明(J,C)为该博弈的纳什均衡:如果一个策略组合满足:对任何一个局中人来说,当给定其他局中人的策略时,他没有积极性去改变自己的策略,或者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都是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的策略时的最优反应。
则这样的一个策略组合称为该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对于(J,C),给定play1选择策略J,则play2的最优反应为C;给定play2选择策略C,则play1的最优反应为J.所以(J,C)为该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6. Two extensive form games are drawn in the following figure.(1)(2)Please find out the subgame perfection equilibrium for each game.【答案】(1) 对每个局中人来说,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中的策略要求在每一个子博弈中都是最优的。
当play1选择策略l时,play2一定会选择行为R,此时最后的支付为(2,3);当play2选择策略r时,play2同样会选择行为R,此时最后的支付为(3,2)。
理性的play1发现无论他采取什么策略,play2都会采取行动R。
而比较两种最后的支付,他一定会选择策略r(3>2)。
所以(r,RR)为该博弈的唯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2) 由倒推法(Backward Induction)知:对player 1:4>3,所以player 1会选择u对player 2:3>2,所以player 2会选择l对player 1:4>2,所以player 1会选择U综上所述,此博弈的唯一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为(Uu, l)。
7.某寡头市场上有两个厂商进行古诺产量博弈。
如果市场需求曲线为P=130-Q ,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皆为MC=3,且没有固定成本。
现在假设贴现因子δ=0.9。
如果该市场会长期存在下去,请问:(1)两厂商的纳什均衡产量及其利润分别为多少?(2)如果两厂商想组成一个卡特尔垄断组织,该垄断组织的产量和利润分别是多少? (3)在卡特尔组织里两个厂商均分产量,若有一个厂商想背叛,其可获取的最优产量和利润各是多少?(4)在触发策略,即一旦背叛,则永远变成垄断竞争假设条件下,两个厂商能否长期维持垄断产量?为什么? 【答案】(1)不妨设为厂商1、厂商2。
则:1121121222(130)3(130)3q q q q q q q q ππ=---=---为使利润最大,有:11212122130230130230q q q q q q ππ∂=---=∂∂=---=∂ 所以:121273q q ==121792ππ== (2)若两厂商组成一个卡特尔垄断组织,不妨设两厂商总产量为Q ,则12(130)3Q Q Q πππ=+=--,为是利润最大,有:13023Q Qπ∂=--∂,所以Q=63.5, 4032.25π= (3)不妨设厂商2背叛,此时厂商1仍维持1274 的产量,则厂商2:2222127(130)34q q q π=---,为使利润最大,有: 2223127204q q π∂⨯=-+=∂,所以 有:2247.6252268q π== (4)若两个厂商长期维持垄断产量,则无限次重复博弈的各厂商的收益为:2124032.254032.2514032.251(1)20161.25221210.9ππδδδ==+++⋅⋅⋅===--g g 在触发策略下,不妨如(3)所设,厂商2背叛,厂商2在第一年:2247.6252268q π==,以后年份都为2π=1792,则有:1π<2π=222681792()22681792183961δδδδ+++⋅⋅⋅=+=-g因此,两个厂商都会维持长期垄断产量,没有背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