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24.50 KB
- 文档页数:11
2024急诊ppt 课件课件完整版contents •急诊概述与重要性•常见急危重症识别与处理•创伤与操作并发症应对策略•急性中毒与药物过敏反应救治措施•感染性疾病在急诊中应对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急诊概述与重要性01CATALOGUE急诊定义及功能定义:急诊医学是研究和处理各种急性疾病和急性创伤的功能一门临床医学专业,旨在为急性疾病和创伤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快速评估和处理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医疗服务协调多学科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救治开展急救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急诊在医疗体系中地位急诊医学是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窗口和前沿阵地。
急诊科室通常作为医院的第一道关口,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种急性疾病和创伤患者。
急诊科室的救治能力和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医院的综合医疗实力和服务水平。
国外急诊发展急诊医学在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急诊医疗体系。
发达国家的急诊科室通常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以及专业的急诊医师和护士团队。
•在国外,急诊医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医学专业,有专门的学术组织和培训体系。
01国内急诊发展02我国急诊医学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急诊医疗网络。
03国内大型医院的急诊科室通常具备较高的救治能力和水平,但基层医疗机构和偏远地区的急诊救治能力仍有待提高。
04我国正在加强急诊医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急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常见急危重症识别与处理02CATALOGUE脑卒中识别症状包括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处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同时尽快进行影像学检查和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识别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处理措施包括立即休息、吸氧、给予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并及时转运至医院。
高血压急症识别症状包括头痛、心悸、恶心、呕吐等,处理措施包括迅速降压、控制心率、减轻心脏负荷等,同时积极寻找和治疗病因。
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第1部分:心肺复苏1、范围WS387的本部分规定了心肺复苏时的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实施方法及体外除颤的操作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心跳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处理。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患者心脏骤停时以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代替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的急救方法。
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4、心肺复苏技术心肺复苏技术内容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体外除颤、5、人工呼吸5.1.1 仰头抬颏法操作者位于患者一侧,一手手掌置于患者的前额,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下颏的骨性部位,使头部后仰,下颏抬高。
5.1.2 推举下颌法操作者位于患者头侧,双手手指置于患者下颌用力向上提下颌骨,保持头部位置固定,避免任何的弯曲和拉伸,同时双手拇指打开患者的口腔。
这种手法适用于存在可疑颈椎损伤的患者。
5.2口对口人工呼吸5.2.1操作者位于患者一侧。
5.2.2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5.2.3放在患者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
5.2.4操作者平静吸口气,然后用口唇将患者的口全部包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1s,使患者胸廓抬起。
5.2.5吹气结束后,操作者口唇离开患者的口部,放开捏住的鼻孔,使气体被动呼出。
5.2.6吹气频率:年龄>1岁:8次/min~10次/min;婴儿(离开分娩室~1岁):12次/min~20次/min。
5.2.7若吹气时患者胸廓未抬起,重复一次仰头抬颏法,再次吹气,观察胸廓是否抬起。
5.3口对面罩人工呼吸5.3.1操作者将面罩置于患者的面部,覆盖口鼻部,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5.3.2操作者放在患者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压在面罩的边缘,另一只手的拇指也压在面罩的边缘,将面罩紧紧压贴在患者的面部。
心肺复苏课件一、教学理念结合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我确立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把师生关系转变为师徒关系;在实践操作中把实训室转变为“医院病房”;在学生角色上把学生操作转变为“护士操作”。
先做后学,引入情境模拟,激励职业梦想。
二、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处理本次课心肺复苏术选自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
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学好此操作也为下一步学习给患者进一步的生命支持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次课起到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心脏骤停的病情判断,学会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学习、课后反思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观目标:具有仁爱精神,加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培养对“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学习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
3.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临床工作的需要,心肺复苏作为临床常用的一项急救技术,其操作步骤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以此我将它列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内容。
在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生命安全的过程中复苏的有效性尤其关键和重要,因此我将正确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列为本次课的难点内容。
三、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第一学年学生,这一阶段的孩子思维活跃、关注现实生活,是伴随信息时代成长的孩子。
此时,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实践操作能力,但是这一阶段的孩子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因此我将利用利用微课、QQ群、微信群,扬优势、弥劣势,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教法放手是开发学生潜能的良药,点拨是启迪学生智慧的钥匙。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笔者介绍一些教学方法。
在这里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以激发兴趣为最大前提,启发诱导贯穿始终。
通过视频播放,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引入课堂;同时采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教师演示,强化感官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