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中厚板轧钢)_REDUCED
- 格式:pdf
- 大小:188.36 KB
- 文档页数:7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标准首先,钢铁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应当建立在科学的环保技术之上,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能耗排放。
同时,加强污染物的减排监测与治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其次,钢铁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应当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新型经济模式的发展。
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制造,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逐步实现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
再次,钢铁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应当强化政府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企业依法合规生产,维护大气、水资源和土壤的生态环境,保障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总体来说,加强钢铁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有助于提升行业形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因此,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钢铁行业向着清洁生产的方向不断迈进。
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受到传统工艺和设备的限制,钢铁生产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推动钢铁行业向着清洁生产的方向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加强相关标准和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清洁生产标准应当涵盖生产全过程,包括矿石原料的提取、炼铁、炼钢、连铸、热轧等各个环节。
在原料选择方面,应当优先考虑绿色低碳的资源,并采取先进的选矿、炼铁和炼钢技术,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
在生产工艺中,鼓励引进清洁高效的熔炼技术和先进的净化设备,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能源强度和排放量。
在产品制造阶段,更应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实现铁矿石的循环利用,减少废渣排放。
同时,应当加大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钢铁行业(炼焦)清洁生产指标要求一、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1 采样本标准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均采用炼焦行业和环境保护专业最常用的指标,易于理解和执行。
本标准的各项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执行。
废气和废水污染物产生指标均指末端处理之前的指标。
所有指标均按采 样次数的实测数据进行平均。
2 统计与计算企业的原材料、新鲜水及能源使用量、产品产量、工序能耗、焦炉煤气利用率、吨焦耗热量等均以法定月报表或者年报表为准。
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①温度系数MA M A M K 2)()(焦机均-+-=式中:K 均——均匀系数;M ——焦炉燃烧室数(除去检修炉和缓冲炉);A 机——机侧测温火道的温度超过平均温度±20℃(边炉±30℃)的个数; A 焦——焦侧测温火道的温度超过平均温度±20℃(边炉±30℃)的个数;NA A N K 2)(2'‘焦机+-=式中:K 安——安定系数;N ——每昼夜直行温度测定的次数;'A——机侧平均温度与加热制度所规定的温度标准偏差超过±7℃的次数;机‘A——焦侧平均温度与加热制度所规定的温度标准偏差超过±7℃的次数。
焦②推焦系数执计总K K K ⨯=m a m K 1-=计 na n K 2-=执 式中:K 总——总推焦系数;K 计——计划推焦均匀系数; K 执——执行推焦均匀系数;m ——本班计划规定的推焦炉数;a 1——本班计划结焦时间与规定结焦时间相差±5min 以上的炉数; a 2——本班计划推焦时间与规定推焦时间相差±5min 以上的炉数; n ——本班实际出炉数 ③冒烟率%100%⨯=运行的炉门个数冒烟的炉门个数)炉门冒烟率(装煤孔、上升管冒烟率含义同上。
④吨焦耗干精煤量、吨焦耗新鲜水量、吨焦耗电量、吨焦耗蒸汽量)年(本季)焦炭产量(耗干精煤量年(本季)生产焦炭消焦)吨焦耗干精煤量(t t t t )(/=)年(本季)焦炭产量(耗新鲜水量年(本季)生产焦炭消焦)吨焦耗新鲜水量(t m t m )(/33=)年(本季)焦炭产量()电总量(年(本季)生产焦炭耗焦)吨焦耗电量(t h kw t h kw ⋅=⋅/)年(本季)焦炭产量()耗的蒸汽总量(年(本季)生产焦炭消焦)吨焦耗蒸汽量(t t t t =/⑤焦化工序能耗TRE Q I -+-=工序耗能式中:T ——焦炭产量,t ;I ——原料煤折热量,kg (标煤); Q ——焦化产品折热量,kg (标煤); E ——加工能耗折热量,kg (标煤); R ——余热回收折热量,kg (标煤)。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87163c64-7165-11ec-b783-7cb59b590d7d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促进钢铁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钢铁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根据综合评价得分,指标体系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为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先进清洁生产企业”和代表国内总体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两个层次。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该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起草。
该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该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钢铁行业,包括烧结、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组成的长流程生产企业,以及电炉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组成的短流程生产企业。
2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测性,将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要求两部分。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建立评价模式。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选择,资源环境保护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对企业遵守相关政策法规和实施清洁生产的情况进行定性评估。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为普适性、概括性的指标,二级指标为反映钢铁企业清洁生产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具体、易于评价考核的指标。
考虑到长流程生产企业和短流程生产企业在生产工艺和工艺流程上的差异,该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两类企业的实际生产特点,在二级指标的内容、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的设置上存在一定差异,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470-2009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铁合金)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Ferroalloy industry2009-04-10发布 2009-08-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HJ470—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09年第21号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现批准《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铁合金)》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铁合金)(HJ 470—2009)以上标准自2009年8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查询。
特此公告。
2009年4月10日iHJ470—2009 iiHJ470—2009目次前言 (iv)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规范性技术要求 (2)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8)6 标准的实施 (10)iiiHJ470—2009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钢铁行业铁合金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钢铁行业铁合金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共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将适时修订。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9年4月1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9年8月1日起实施。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HJHJ/T189-2006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2006–7–3 发布 2006–10–01 实施目次 (I) (1) (1) (1) (4) (4) (8) (10)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钢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可用于钢铁联合企业和电炉钢厂(短流程)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在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制订,共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每3~5年修订一次。
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废物回收利用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产品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项。
考虑到氮肥制造业的特点,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和我国钢铁行业生产特点,本标准对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指标定为生产工艺装备与技术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指标、产品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要求共6类,并根据钢铁生产长/短工艺流程分别确定每一类中的具体考核指标。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清洁生产中心、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7月3日批准,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联合企业和短流程电炉钢厂的总体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引言钢铁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然而,由于其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排放的废气、废水等问题,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减少环境负荷,保护生态环境,钢铁行业需要制定清洁生产标准,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能耗和排放标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
1. 清洁生产概述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物的产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在钢铁行业中,清洁生产意味着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排放物排放、优化产品结构,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清洁生产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环境保护,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钢铁企业可以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减少废物产生,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2. 清洁生产标准的制定制定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是实施清洁生产的基础和前提。
制定清洁生产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界定清洁生产指标清洁生产指标包括能耗指标、排放物限值、资源利用效率等,需要根据钢铁行业的特点进行界定。
可以参考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具体指标。
2.2 制定技术要求制定清洁生产标准需要明确采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要求,以及技术改造的路径和实施时间表。
钢铁企业需要引入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如高效炼铁技术、废气处理技术等,对设备和生产过程进行改造和优化。
2.3 设置管理措施制定清洁生产标准还需要考虑管理措施,包括建立监测、评估、考核等制度,加强环境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3. 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制定清洁生产标准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关键在于标准的实施。
为了确保清洁生产标准的有效实施,需要进行以下工作:3.1 制定实施方案制定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责任分工和实施时间表。
同时,制定相应的监测和考核制度,确保标准的全面贯彻。
3.2 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清洁生产指标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企业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持续改善。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目次前言 (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方法 (9)6 数据采集与计算方法 (11)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导和推动钢铁生产企业轧钢工序及钢研压加工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钢铁企业炼钢工序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 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生产工艺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装备指标、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热轧部分适用于生产中厚板、棒线材、热轧带钢产品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环保领跑者等管理制度。
本指标体系冷轧部分适用于工作辊辊身长度大于900mm,0.38mm以下厚度的冷轧板以及热镀锌工序(不含彩涂、不锈钢、电工钢)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环保领跑者等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附件1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5年第28号(2005年6月2日)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6年第87号(2006年12月1日)1、《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24号(2007年4月23日)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41号(2007年7月14日)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63号(2007年9月29日)《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附件2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附件3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使用说明1、“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仅适用于国家尚未公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行业。
2、评分内容分为清洁生产机制建设、清洁生产措施制定实施、清洁生产绩效、企业社会形象四大类,根据每类内容对企业清洁生产工作反映的重要程度分配不同的权重分值,总分为100分。
附件5前言 (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2)5 评价方法 (18)6 计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19)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铁合金生产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钢铁行业(铁合金)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指数总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为三级,Ⅰ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五矿湖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本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起草人:杨宝玉、李艳萍、张启轩、吕杰、姜琪、杨奕、肖莹、师钰、赵传海、张青玲、彭灵芝、张昕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 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铁合金生产企业清洁生产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装备及技术指标、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采用电炉法生产硅铁、高碳锰铁、锰硅合金、中低碳锰铁、高碳铬铁和低微碳铬铁共六个品种产品的铁合金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