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大清华校园概况

  • 格式:docx
  • 大小:32.26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北大清华校园概况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故园,于1946年10月正式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近400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并且产生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北京北大清华校园概况)

校园景点浏览:西校门、办公楼、华表、校景亭、蔡元培铜像、乾隆诗碑、未名糊、钟亭、翻尾石鱼、斯诺碑、博雅塔、图书馆、百年纪念讲堂等。

西校门:原名校友们,是原燕京大学校友与1926年集资修建。1988年北大建校一百周年时由戴姆勒奔驰捐资修缮。西门建筑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别具一格,毛泽东亲笔题名的“北京大学”匾额镶嵌在大门正上方,门前两座威武雄壮的石狮忠实地守侯着大门,每逢节日,门前鲜花簇拥、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办公楼:建于1926年,原名实德楼,1931年被燕京大学校楼命名委员会定名为贝公楼。楼前的麒麟、丹墀均系圆明园遗物,由光绪皇帝胞弟爱新觉罗﹒载淳购得,存放于郎润园多年后移此。办公楼座东朝西,位于原燕京大学东西中轴线上,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宫殿式建筑,现为学校党政机关的办公楼处,金碧辉煌的二楼礼堂可容纳600人,学校举行重要会议以及外国政要访问北嗲发表演讲都在此进行。

华表:两柱华表原置于圆明园安佑宫,安佑宫前有琉璃坊,“左右华表各一”。清末明初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鸿慈永佑,在月地云居之后,循山径入,其中为安佑宫,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华表刻云气,甚精巧”。据此,此华表当制于1742年,燕京大学建校初期移此。

校景亭:原名为冀然亭,是清代鸣鹤园(原淑春园一部分)仅存的一个建筑。1926年燕京大学近来后对该亭进行修葺,亭内彩绘燕园校景十余幅,遂名校景亭。1984年曾进行过一次修缮。(北京北大清华校园概况)

蔡元培铜像: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教育家,早年组织光复会,后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统长。1916—1927年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为北京大学和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毛泽东曾赞誉他为“学界泰门、人世楷模“。蔡元培铜像由北大七七、七八级毕业生捐赠。

乾隆诗碑:此诗作于乾隆五十二年,记乾隆十三、十四之事。十三年九月,“旨畅春园恭请皇太后圣安,即视事于观澜榭,引见于大西门”,“爱亲御弧矢”,“连发十二矢,中一十有九”,十四年,“陈马技以娱慈颜,亲发十矢,复中九,且破其的三焉”,此碑当为畅春园之遗物。钟亭:位于未名湖南岸的小山上,1929年为燕京大学校钟而建。亭内悬挂着一口大钟,钟上刻有精美的龙、海涛和八卦图案,并有大清国丙申年制字样,使用满汉两种文字。钟亭为圆顶六柱结构的古典风格建筑,精巧隽秀。钟亭周围苍松翠柏、绿草如茵。向北眺望可俯瞰整个未名湖和湖心岛,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翻尾石鱼: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遗物。长春园北部的建筑群中有谐奇趣(乾隆十二年建),前有一大喷水池,翻尾石鱼就是这个喷水池里的一个装饰物。圆明园惨遭英法八国联军的两次焚烧、劫掠,沦为废墟,珍贵文物流失怠尽,翻尾石鱼也被变卖,后被朗润园主人载淳买下。燕京大学1930年级学生毕业时,将此石鱼买来送给母校,从此翻尾石鱼就在未名湖畔安了家。

斯诺墓: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 1905—1972),生于美国坎萨斯城,1928年以记者身份到中国,1934年任燕子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曾秘密赴陕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回京后写了《红星照耀着中国》(即《西行漫记》)。建国后,斯诺曾先后三次访问中国,为发展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1972年2月15日逝世于瑞士日内瓦。遵照斯诺的遗愿,其部分骨灰安葬在中国,1973年10月19日在北大举行了安葬仪式。

博雅塔:1924年燕京大学为解决全校师生的生活用水,在此打水井一口,井深55米,水质清澈,水源充足,喷水高于地面3米多,喷水量每小时16,000加仑(合60,560公升)。博雅塔是当时为深水井专造的塔式水楼建筑,塔型仿初建于北周时代的通州燃灯塔。由当时燕子大教授晨光集资所建,故名博雅塔。

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始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1952年院系调整后,原燕京大学馆藏并入北大图书馆。1975年新建了一个图书馆,1998年由李嘉诚捐资修建的北大图书馆新馆落成。邓小平亲笔为北京大学图书馆题名,新建馆总面积超过51,000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多个,藏书容量可达650万册,成为亚洲高校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图书馆。(北京北大清华校园概况)

百年纪念讲堂:为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兴建,是目前全国高校中最大一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讲堂,整个建筑构思精巧、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讲堂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建筑物最高处34,8米,舞台面积884平方米,观众厅内设有2,167个座位,附属设施有:化妆间、排演厅、多功能厅、观众休息厅、会议室、贵宾接待室等,学校放映电影、文艺演出以及举办大型会议都在此进行。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