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 复杂控制系统(下)
- 格式:pps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91
过程控制系统Process Control System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董峰7.1 引言有一些工业过程,它们存在如下一些特点:1)输入/输出变量在两个及其以上,且相互存在耦合;2)过程的某些特征参数,如放大倍数、时间常数、纯滞后时间等,随时间不断变化;3)过程的干扰量与输出量无法测量或难以测量;4)过程的参数模型难以得到,只能获得非参数模型,如阶跃响应曲线或脉冲响应曲线等;5)过程的响应曲线也难以得到,只能根据经验得到一系列“如果。
则。
”的控制规则等。
上述过程,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复杂性,所以将它们统称为复杂过程。
面对这些复杂过程,前面讨论的控制策略和系统设计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
针对上述各种复杂过程进行系统设计的相应方法。
生产过程(或复杂的实验过程)会有多个变量必须要进行控制。
作为控制系统设计的工程师必须要:(1)提供必须的(多个)传感器;(2)提供适当的(多个)操作变量;(3)决定如何通过控制系统的设计,将(多个)被控变量(CVs)与(多个)操纵变量(MVs)配对。
之前所学习的主要是单回路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要解决以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7.2 耦合过程及其要解决的问题火力发电厂部分场景电场锅炉多变量耦合过程示意图多变量解耦控制系统实例当干扰使压力升高时,通过压力调节器的调节,开大调节阀1的开度,增加旁路回流量,减小排出量,迫使压力回到给定值上;与此同时,压力的升高,会使调节阀2前后的压差增大,导致阀门开度未变时流量的增大。
此时,通过流量控制回路,关小调节阀2的阀门开度,迫使阀后流量回到给定值上。
由于阀后流量的减小又将引起阀前压力的增加。
需要解决的问题1)如何判断多变量过程的耦合程度?2)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耦合程度?3)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解耦设计,如何进行解耦设计?1. 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1)开环增益在相互耦合的n ×n 维被控过程中选择第i 个通道,使所有其他控制量u k ( k =1,2,…,n ,k ≠j )都保持不变时将控制量u j 改变一个Δu j ,所得到的y i (i =1,2,…,n )的变化量Δy i 与Δu j 之比,定义为u j 到y i 通道的开环增益,表示为()ji k u y constu j k n k ijk ∂∂=≠==,,,2,1L(2)闭环增益()ji k u y constu i k n k ijk ∂∂=≠==,,,2,1L 还是选择第i 个通道,将其他所有通道进行闭环并采用积分调节使其他被控量y k ( k =1,2,…,n ,k ≠i )都保持不变,只改变被控量y i 所得到的变化量Δy i 与u j (j =1,2,…,n )的变化量Δu j 之比,定义为u j 到y i 通道的闭环增益,表示为(3)相对增益与相对增益矩阵()()'k i j ij ij k ij i j u const y u k j k y constk y k i u λ=∂∂≠Δ==∂≠∂{}⎥⎥⎥⎥⎦⎤⎢⎢⎢⎢⎣⎡==nn n n n n ij λλλλλλλλλλλL L L L L L L 1122221112112.相对增益矩阵的获取两输入/两输出耦合过程(1)偏微分方法⎩⎨⎧+=+=22212122121111u K u K y u K u K y uji ij u y K ∂∂=constu u y K =∂∂=1111111122111111221221'K K K K K K K K λ==−同理:12211211221221K K K K K K λ−=−12212111221221K K K K K K λ−=−11222211221221K K K K K K λ=−221212121111K u K y K u K y −+=2221121111'112K K K K u y K consty −=∂∂==(2)增益矩阵计算法⎩⎨⎧+=+=22212122121111y h y h u y h y h u ')(1iji k const y ij ji K y u h k =∂∂=≠=为闭环增益的倒数KU Y ={}ij K K =[]12,Tn Y y y y =L []12,Tn U u u u =L 其中:{}ij H h =HYU =矩阵与矩阵互为逆矩阵1−K=H相对增益矩阵的每个元素等于矩阵中的对应元素与矩阵转置后对应元素的乘积。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6024012课程名称:过程控制系统/ Process Control System学分:2.5学时:40 (课内实验:4 上机:课外实践:)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建议修读学期:7开课单位: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检测技术》等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考试,成绩=期末成绩(70%) +平时成绩(30%)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过程控制系统》(第二版)方康玲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2《过程控制工程》,蒋慰孙、俞金寿编著,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翁维勤、周庆海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过程控制工程》,孙洪程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何衍庆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内容概述:中文:过程控制和运动控制是自动控制技术的两个重要分支。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组成以及简单过程控制、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设计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等。
在介绍每一种控制策略的同时,都给出了其在不同实际场合下的具体应用实例。
英文:Process control and motion control are the two important branch of autom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 of process control, constitution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system desig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process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concrete examples are given to introduce the different control strategy applied in practice.《过程控制系统》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024012课程名称:过程控制系统/ Process Control System学分:2.5学时:40 (课内实验:4 上机:课外实践: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建议修读学期:7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必修课。
过程控制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过程控制是指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主要被控参数有;2、传统的简单过程控制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3、检测控制仪表包括、和。
二、简答题1、过程控制有哪些特点?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3、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4、按照设定值形式不同,过程控制系统分哪些类?5、过程控制阶跃响应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综合性能指标有哪些三、分析计算题1、会计算性能指标,书后P12 1-10题四、综合题第二章检测仪表一、填空题1、某压力表的测量范围为0-10MPa,精度等级为1.0级。
则该压力表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是。
若用标准压力计来校验该压力表,在校验点为5MPa时,标准压力计上读数为5.08MPa,则该点的绝对误差为,试问被校压力表在这一点(是/否)符合1级精度。
2、有两块直流电流表,他们的精度和量程分别为1)1.0级,0-250mA2)2.5级,0-75mA第一块表的最大绝对误差为;第二块表的最大绝对误差为;若要测量50mA 的直流电流,从准确性、经济性考虑应选择第块表。
3、某台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100—700C,检验该表时测得全量程内最大绝对误差为+5C,则该仪表的量程D为,该表的基本误差为,该仪表的精度等级为。
4、检测仪表的基本技术指标有哪些5、热电偶的基本定律有6、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措施有、、、和。
7、常用弹性元件的形状有二、简答题1、热电偶测温原理是什么?2、椭圆齿轮流量计对介质有什么要求?3、热电阻测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热电阻测温采用三线制接法?4、工业上常用的测温热电偶有哪几种?热电偶和仪表之间的接线,为什么要用补偿导线?三、分析计算题1、习题P70 2-52、习题P70 2-73、习题P70 2-11四、综合题第三章控制仪表一、填空题1、过程控制的基本控制有位式控制、P控制、、,在实际的比例控制器中,习惯上使用表示比例控制强弱。
2、用户根据控制需要,将程序模块用指令连接起来,就完成了编程,在数字控制系统中,这种利用标准功能模块组成系统的工作称为。
热工控制系统B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控制系统概述1. 什么叫自动控制系统?2.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3.控制对象、被控制量、控制量和给定值是如何定义的?请举例说明。
4.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分类方法有哪几种?说明各种分类方法的特点,指出各种分类方法所包括的系统是什么?各系统的特点是什么?5.什么叫前馈控制系统?什么叫反馈控制系统?6.什么叫反馈?什么叫负反馈?7、什么叫定值控制系统?对定值控制系统来说,系统的输入量是什么?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定值控制系统。
8.什么叫随动控制系统?对随动控制系统来说,系统的输入量是什么?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随动控制系统。
9.、对一个实际控制系统如何实现负反馈?10.说明汽包锅炉有哪些被控制量?相应的控制量、控制机构有哪些?锅炉运行过程中被控制量可能会受到哪些扰动?11.控制过程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控制过程曲线来检验控制系统是否满足基本要求?哪种控制过程的基本形式符合热工控制过程的要求,给出稳定性指标的范围。
12.通常从哪三个方面衡量自动调节系统的工作品质,表示调节系统的工作品质的指标有哪几个?如何兼顾这些指标?13.举出反馈控制系统的实例,指出被控制量、控制量、控制机构、给定值、扰动,画出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14.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两种方案如下图所示,在运行中,希望水位高度H维持不变:(1)说明各系统的工作原理。
(2)画出各系统的方框图,并说明控制对象、被控制量、给定值、扰动各是什么?(3)试说明两系统各属于何种结构的控制方式。
(4)当水箱出口水流量q2变化时,各系统能否使水位高度保持不变?试从原理上定性说明。
第二章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1.为什么要研究对象动态特性?2.热工控制对象一般有哪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特点是什么?写出相对应的传递函数。
3.热工控制对象的特征参数有哪些?是如何定义的,物理意义是什么?4.写出表示有自平衡能力对象动态特性的两套特征参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7.3比值控制系统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几种物料的流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例如,在锅炉的燃烧系统中,要保持燃料和空气量的一定比例,以保证燃烧的经济性。
定义:实现两个或多个参数符合一定比值关系的控制系统,称为比值控制系统。
例如要实现两种物料的比例关系,则表示为:Q2=K Q1其中:K—比值系数;Q1—主流量;Q2—副流量。
7.3.1 比值控制系统的种类1. 开环比值控制系统如图Q 1是主流量,Q 2是副流量。
流量变送器FT 检测主物料流量Q 1;由控制器FC 及安装在副物料管道上的阀门来控制副流量Q 2。
FCQ 1Q 2此控制K 方案的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
缺点是无抗干扰能力,当副流管线压力等改变时,不能保证所要求的比值。
控制目标:Q 2=K Q 1图8-14开环比值控制方块图P结构简单,只需一台纯比例控制器,其比例度可以根据比值要求来设定。
主、副流量均开环;这种比值控制方案对副流量Q2本身无抗干扰能力。
所以这种系统只能适用于副流量较平稳且比值要求不高的场合。
2.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为了克服开环比值控制的不足,在开环比值控制的基础上,增加对副流量的闭环控制。
特点:❑对Q 2进行闭环控制,比值控制精度提高。
❑控制目标:Q 2=K Q 1❑对Q 1只测量、不控制。
Q 1变化,Q 2跟着变化,总流量不稳定。
F 1T Q 1Q 2K F 2TF 2C图8-16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方块图它能实现副流量随主流量的变化而变化即Q2=KQ1,还可以克服副流量本身干扰对比值的影响。
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尤其适用于主物料在工艺上不允许进行控制的场合。
虽然能保持两物料量比值一定,但由于主流量是不受控制的,当主流量变化时,总的物料量就会跟着变化。
P PID3.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为了克服单闭环比值控制中主流量不受控制的缺点,增加了主流量控制回路。
特点:❑Q 1是主流量,Q 2是副流量。
两个流量都可控,因此总流量稳定。
F 1TQ 1Q 2F 1CF 2TF 2CK ❑有两个闭环控制回路,用比值器联系。
❑控制目标:Q 2=K Q 1图8-18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方块图F 1T F 1CF 2TF 2C实现了比较精确的流量比值,也确保了两物料总量基本不变。
提降负荷比较方便,只要缓慢地改变主流量控制器的给定值,就可以提降主流量,同时副流量也就自动跟踪提降,并保持两者比值不变。
结构较复杂,使用的仪表较多,投资较大,系统调整较麻烦。
主要适用于主流量干扰频繁、工艺上不允许负荷有较大波动或经常需要提降负荷的场合。
4.变比值控制系统以上介绍的都是定比值控制系统。
在有些生产过程中,要求两种物料流量的比值随第三个工艺参数的需要而变化,为满足这种工艺的要求,就出现了变比值控制系统。
例如,变换炉工艺中,煤气与水蒸汽(5~8倍)在触媒的催化下,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温度越高转化率越高,但温度过高会影响触媒寿命。
如果根据触媒层的温度调节其比例系数,就能保持最佳的触媒温度和最高的转化率。
温度控制器TC 根据触媒的实际温度与给定温度的偏差,计算流量比值的给定值。
除法器算出蒸汽与煤气流量的实际比值,输入到流量控制器FC 。
最后通过调整蒸汽量(改变蒸汽与半水煤气的比值)来使变换炉触媒层的温度恒定在给定值上。
图8-19变比值控制系统转化气图7.20变比值控制系统方框图G c2(s )Y (s )+G v2(s )G 02(s )G 0(s )G c1(s )X (s )G m (s )Q 1(s )Q 2(s )G m2(s )G m1(s )÷+K 'K r '__应当注意,在变比值控制系统中,流量比值只是一种控制手段,不是最终目的,而第三参数(如本例中温度)往往是主要被控参数。
煤气蒸汽TC触媒的实际温度给定温度7.3.2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参数整定1.比值控制系统设计1)主流量、副流量的确定原则:①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料流量,一般选为主流量,其余的物料流量跟随其变化,为副流量。
②工艺上不可控的物料流量,一般选为主流量。
③成本较昂贵的物料流量一般选为主流量。
④当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时,主、副物料流量的确定应服从工艺需要。
2)控制方案的选择控制方案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确定,同时兼顾经济性原则。
①如果工艺上仅要求两物料流量之比值一定,而对总流量无要求,可用单闭环比值控制方案。
②如果主、副流量的扰动频繁,而工艺要求主、副物料总流量恒定的生产过程,可用双闭环比值控制方案。
③当生产工艺要求两种物料流量的比值要随着第三参数的需要进行调节时,可用变比值控制方案。
3)调节器控制规律的确定比值控制系统中,调节器的控制规律是根据控制方案和控制要求而定。
F 1T Q 1Q 2KF 2TF 2C 在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中,比值器K 起比值计算作用,若用调节器实现,则选P 调节;调节器F 2C 使副流量稳定,为保证控制精度可选PI 调节。
PPI双闭环比值控制不仅要求两流量保持恒定的比值关系,而且主、副流量均要实现定值控制,所以两个调节器均应选PI调节;比值器选P调节。
F1TQ1Q2F1CF2T F2CKPIPIP4)正确选择流量计及其量程各种流量计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一般正常流量选在满量程的70%左右),必须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可参考有关设计资料、产品手册。
5)比值系数的计算工艺规定的流量(或质量)比值K 不能直接作为仪表比值使用,必须根据仪表的量程转换成仪表的比值系数K’后才能进行比值设定。
变送器的转换特性不同,比值系数K’的计算公式不同。
(l )流量与测量信号之间成线性关系如果Q 1的流量计测量范围为0~Q 1max 、Q 2的流量计测量范围为0~Q 2max ,则变送器输出电流信号和流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因1111max 1max Q Q I (204)4164Q Q =-+=+222maxQ I 164Q =+代入工艺比值公式:'2max 22max211max 11maxQ (I 4)Q Q K KQ Q (I 4)Q -===-'1max2maxQ K KQ =得换算公式:'21(I 4)K (I 4)-=-而仪表比值公式:(2)流量与测量信号之间成非线性关系利用节流原理测流量时,流量计输出信号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I=CQ 2 21121maxQI 164Q =+代入工艺比值公式:得换算公式:则22222maxQI 164Q =+21max22max '221max222max 21222)4()4(QQ KI QI Q Q QK ===--22max21max 2'QQKK =6)流量测量中的温度、压力补偿用差压流量计测量气体流量时,被测气体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会使其密度发生变化,流量的测量值将产生误差。
v 0122S ()Q P P αρ=-对于温度、压力变化较大、而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对象,必须进行温度、压力补偿,以保证流量测量值的准确。
:α流量系数ρ:流体密度0S :流体截面积12P P -:流体压力的变化2. 比值控制系统的实施与参数整定1)比值系数的实现比值系统的实现有相乘和相除二种方法。
在工程上可采用比值器、乘法器、除法器等仪表实现;用计算机控制时,通过比例、乘、除运算程序实现。
2)比值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比值系统的主流量回路,可按单回路控制系统进行整定;比值系统的副流量整定为振荡与不振荡的边界为佳,即过渡过程既不振荡而反应又快。
7.4均匀控制系统在连续生产过程中,有许多装置是前后紧密联系的。
前一设备的出料,往往是后一设备的进料,各设备的操作也互相关联、互相影响。
例如图7.9所示的两个连续操作的精馏塔。
LC1#2#FTFCLT1#塔要求液位稳定,设液位控制系统。
2#塔要求进料量稳定,设流量控制系统。
显然,这两套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存在矛盾:⇒解决办法:1、设中间贮槽,使前后影响减小,但成本高。
2、用均匀调节方案。
1#塔液位调节阀1 开度变化LC1#2#FTFCLT12⇒2#塔流量变化⇒2#塔流量调节阀2 开度变化⇒1#塔液位变化7.4.1均匀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特点为了解决前后工序控制的矛盾,达到前后兼顾、协调操作,使前后工序的控制参数均能符合要求而设计的控制系统称为均匀控制系统。
如上例中,均匀控制应通过对液位和流量两个变量同时兼顾的控制方案,使两个互相矛盾的变量相互协调,都能满足各自的的工艺要求。
和其它控制方式相比,均匀控制的特点如下:(1)两个被控变量在控制过程中都是缓慢变化。
因为若将1#塔液位控制成平稳的直线,会导致2#塔的进料量波动很大;反之若将2#塔的进料量控制成平稳的直线,会导致1#塔液位波动很大。
即无法实现两个被控参数都很平稳。
只有让两者都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波动都比较缓慢、且幅度较小,才有可能同时符合控制要求。
tLL FFO(a )1#塔液位稳定、2#塔流量变化大LFL FtO(b )1#塔液位变化大、2#塔流量稳定L FL FtO(c )1#塔液位、2#塔流量均变化较小(2)前后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的两个变量应保持在所允许的范围内波动。
如图,1#塔塔釜液位的升降变化不能超过规定的上下限。
2#塔进料流量也不能超越规定的上下限,否则就不能满足工艺要求。
LC1#2#FTFCLT12LFLFtO7.4.2均匀控制方案均匀控制常用的方案有简单均匀控制、串级均匀控制等形式,下面介绍这两种控制方案。
LC1#2#LT结构与简单液位定值控制系统一样,但系统控制的目的不同。
均匀控制的目的是协调控制液位和排出流量两个变量。
1.简单均匀控制由于控制目的不同,均匀控制要求兼顾两个变量,是通过调节器的参数整定来实现的。
简单均匀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一般都是纯比例作用,而且将比例度整定得很大。
(δ很大,K 很小)LC1#2#LT当液位变化时,控制器的输出变化很小,排出流量只作微小缓慢的变化,以较弱的控制作用达到均匀控制的目的。
PLC1#2#LT因此,简单均匀控制适用于干扰不大、对流量的均匀程度要求较低的场合。
简单均匀控制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投运方便,成本低。
但对另一个被控变量是不测不控的兼顾操作,其控制精度不一定能保证。
如此例中,当前后塔的压力变化较大时,尽管调节阀的开度不变,输出流量也会发生较大变化。
P2.串级均匀控制为了克服简单均匀控制只有一个控制回路,只能保证一个被控变量精度的缺点,可在简单均匀控制方案基础上增加一个副控制回路,构成串级均匀控制。
结构与串级控制系统相同。
增加了流量控制回路,可以及时克服压力干扰,保证流量控制精度。
FC1#2#FTLCLT PP(δ很大,K很小)❑串级均匀控制方案中,主、副变量都有控制精度要求,二者均在规定的范围内作缓慢的变化,所以控制手法上与串级控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