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胁痛
- 格式:ppt
- 大小:167.50 KB
- 文档页数:65
胁痛肝胆疾病胁痛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
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
如《医宗金鉴·卷八十九》所言:“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
要点一概述有关胁痛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内经》明确指出了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肝胆病变相关。
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在《素问·刺热》篇中有“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的记载,《灵枢·五邪》篇言:“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恶血在内。
”此外,《灵枢·经脉》篇云:“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
”说明胆腑病变亦可导致胁痛。
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胁痛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如《诸病源候论·胸胁痛候》言:“胸胁痛者,由胆与肝及肾之支脉虚,为寒所乘故也……此三经之支脉并循行胸胁,邪气乘于胸胁,故伤其经脉。
邪气之与正气交击,故令胸胁相引而急痛也。
”指出胁痛的发病脏腑主要与肝、胆、肾相关。
严用和《济生方·胁痛评治》篇中认为胁痛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情志不遂所致,“夫胁痛之病……多因疲极嗔怒,悲哀烦恼,谋虑惊忧,致伤肝脏。
肝脏既伤,积气攻注,攻于左,则左胁痛;攻于右,则右胁痛;移逆两胁,则两胁俱痛。
”《景岳全书》中进一步指出,胁痛的病因主要与情志、饮食、房劳等关系最为紧切,并将胁痛分为外感与内伤的两大类。
如《景岳全书·胁痛》曰:“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凡寒邪在少阳经……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
但内伤胁痛者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
”《证治汇补·胁痛》篇对胁痛的治疗原则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曰:“治宜伐肝泻火为要,不可骤用补气之剂,虽因于气虚者,亦宜补泻兼施……故凡木郁不舒,而气无所泄,火无所越,胀甚惧按者,又当疏散升发以达之,不可过用降气,致木愈郁而痛愈甚也。
《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四)肝胆病证胁痛1.胁痛的治则是什么?实证宜理气活血,虚证宜滋阴柔肝。
2.胁痛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肝胆脾胃肾3.胁痛与胆胀临床表现的主有区别在于哪一点?部位不同,前者疼痛在两胁肋,后者疼痛在右上腹。
1.患者男性,50岁。
自觉胁肋掣痛,心急烦口躁,头痛目赤,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胸闷不安,溺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胁痛,辨证:肝胆湿热,治法清热化湿,理气通络,方剂龙胆泻肝汤2.患者钟某,女,46岁。
反复胁痛五年,每因烦躁时症状加重,伴郁闷气短,纳呆,腹泻,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
经一个多月的恰当治疗后,病情好转,胁痛减轻,无腹泻,但仍时觉胁部悠悠疼痛,心中烦热,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而弦。
诊断:胁痛,证候:肝阴不足,治法:滋阴柔肝,养血通络,方剂:一贯煎。
黄疸1.黄疸的发生与哪些脏腑功能失调关系最密切?脾胃肝胆2.急黄热毒炽盛,邪入心营时的治法是什么?清热解毒,凉营开窍3.黄疸的基本病机是什么?湿浊阻滞,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溢。
1.患者张某,男,40岁。
1994年7月12日就诊。
患者一个月前因公至南方出差,常暴饮暴食,劳累奔波,自觉神疲乏力。
20天后自觉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脘腹满闷,小便黄,目白睛黄不明显,纳呆,当地医院诊断“感冒”,经治疗后外感症状消失,但身体仍觉异常疲乏,且双目白睛微黄,患者因工作忙,四天后始就诊。
现症见身目发黄如橘,发热不扬,身重体倦,口苦,恶心呕吐,纳呆,溺黄少,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弦滑。
诊断:黄疸,证型:湿重于热,治法:除湿化浊,泄热除黄,方剂:茵陈四苓汤。
2.患者男性,23岁,因身目俱黄两天入院。
现症见身目俱黄,发热口渴,恶心欲吐,溺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黄疸;证型:阳黄热重于湿,治法:清热利湿通腑,方剂:茵陈蒿汤加减。
积聚1、积证与聚证各有何特点?答:积证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为脏病,聚证是无形,聚散无常,病无定处,病属气分,为腑病。
中医内科学(胁痛)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A4型题 4. B1型题 5. 案例分析题1.胁是指人体哪个部位A.腋以下至第九肋骨部B.腋以下至第十肋骨部C.肩胛骨以下部位D.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E.胸骨柄两侧部位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胁痛2.胁痛最早见于哪部著作A.《证治准绳》B.《景岳全书》C.《诸病源候论》D.《内经》E.《济生方》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胁痛3.最早将胁痛分为外感与内伤的医籍是A.《难经》B.《伤寒杂病论》C.《景岳全书》D.《证治汇补》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胁痛4.胁痛的基本病机为A.气滞血瘀B.肝郁气滞C.湿热内蕴D.肝络失养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胁痛5.胁痛的病理性质是A.虚实之分B.内外之分C.表里之分D.气血之分E.阴阳之分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胁痛6.胁痛的基本治则是A.疏肝理气止痛B.清热利湿止痛C.祛瘀通络止痛D.养阴柔肝止痛E.疏肝和络止痛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胁痛7.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治法宜A.补血和肝B.疏肝理气C.清利湿热D.养阴柔肝E.益气养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胁痛8.下列哪一项不是瘀血阻络胁痛的特点A.胁肋刺痛B.胸闷腹胀C.痛有定处D.入夜痛甚E.舌质紫暗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胁痛9.下列哪一项不是肝络失养胁痛的特点A.胁肋灼热疼痛B.悠悠不休C.遇劳加重D.舌红少苔E.头晕目眩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胁痛10.跌打损伤所致的胁下积瘀肿痛,痛不可忍者,宜选用A.身痛逐瘀汤B.膈下逐瘀汤C.少腹逐瘀汤D.桃仁红花煎E.复元活血汤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胁痛11.胁痛的基本病机是A.脾胃亏虚B.气血两虚C.肝络失和D.气滞血瘀E.肝阳偏亢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胁痛12.胁肋胀痛,口干口黏,胸闷纳呆,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者,选用A.甘露消毒丹B.三仁汤C.大柴胡汤D.小柴胡汤E.龙胆泻肝汤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胁痛13.下列哪一项不是肝胆湿热胁痛的特点A.胁肋灼热胀痛B.口苦口黏C.小便黄赤D.舌红少苔E.脉弦滑数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胁痛14.慢性肝胆病之胁痛的患者,饮食上应忌A.低脂饮食B.低蛋白饮食C.低糖饮食D.饮食清淡E.过度饮酒或嗜食肥甘辛辣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胁痛15.胁痛兼见口苦口黏,烦躁易怒,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尿黄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者,当辨证为A.瘀血阻络B.气郁化火C.肝阴不足D.肝胆湿热E.肝阳上亢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胁痛16.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治法宜A.益气养血B.疏肝理气C.养阴柔肝D.补血和肝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胁痛17.胸胁疼痛,咳唾引痛,呼吸困难,咳逆气喘,不能平卧,舌苔白,脉沉弦。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治疗胁痛邪郁少阳证,首选的方剂是A.一贯煎B.小柴胡汤C.柴胡疏肝散D.龙胆泻肝汤E.茵陈蒿汤【答案】B2、患者眩晕,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㿠白,唇甲不华,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
其治法是A.健脾益气,益肾温中B.温补脾肾,通络宁心C.健脾益肾,活血化瘀D.补益肝肾,化瘀通络E.补益气血,调养心脾【答案】E3、下列各项,属于胁痛病因的是A.情志不遂B.饮食失宜C.跌仆损伤D.劳欲久病E.虫毒感染【答案】A B C D4、痰浊闭阻所致胸痹的治法是A.通阳泄浊,豁痰宣痹B.祛痰降逆,理气宣痹C.燥湿化痰,理气通络D.豁痰理气,化瘀通络E.辛温散寒,宣通心阳【答案】A5、心悸的诱发因素有A.惊恐B.紧张C.劳倦D.饮酒E.饱食【答案】A B C D E6、湿热下注扰动精室之遗精应选用A.龙胆泻肝汤B.苍术二陈汤C.程氏萆薢分清饮D.八正散E.知柏地黄丸【答案】C7、若痉证久治不当,可以出现下列哪些症状A.半身不遂B.头痛C.痴呆D.痫证E.肢体不利【答案】A B C D E8、下列属于瘀血头痛特点的是A.头痛经久不愈B.痛处固定C.刺痛D.舌紫暗E.脉细涩【答案】A B C D E9、阴水辨证属脾阳虚衰者,其治疗最佳选方是A.温脾汤B.春泽汤C.苓桂术甘汤D.实脾饮E.附子理中丸【答案】D10、哮病发作时的病理环节为A.痰气相搏,气道被阻B.宿痰内伏于肺C.脏腑虚弱,气失所主D.痰瘀互结,肺失宜降E.邪客于肺,肺气不利【答案】A11、下列选项中,首选六味地黄丸治疗的病证有A.心肾不交的不寐B.肾阴不足的虚劳C.阴虚火旺的心悸D.肾阴亏虚的消渴E.阴虚水停的鼓胀【答案】A D E12、癃闭与淋证的症状鉴别要点是A.排尿是否困难B.排尿是否涩痛C.排尿次数多少D.每日尿量是否减少E.小腹是否疼痛【答案】B D13、感冒的主要病机是A.肺失宣肃B.卫表不和C.营卫不和D.肺气不固E.风寒束表【答案】B14、胃痞痰湿中阻证,若郁久化热,而口苦.舌苔黄者,应改用A.清胃散B.黄连温胆汤C.二陈平胃汤D.益胃汤E.香砂六君子汤【答案】B15、下列哪个医家不属于后世所称的金元大家A.刘完素B.张介宾C.李东垣D.朱丹溪E.张从正【答案】B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癌病阴虚证的症状A.干咳或痰少B.口咽干燥C.潮热盗汪D.颧红目赤E.声音低怯【答案】E17、患者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遇热痛甚,得寒减轻,为何证A.实B.虚C.寒D.热E.气滞【答案】D18、中风病脱证治疗首选A.六味地黄丸B.补阳还五汤C.补中益气汤D.参附汤E.以上均不是【答案】D19、下列哪项不是眩晕肝阳上亢证的主症A.头晕而痛B.心烦少寐C.面色潮红D.口苦便秘E.肢软乏力【答案】E20、血淋和尿血的共有症状为A.小便出血B.小便淋沥,疼痛难忍C.尿色红赤D.尿量不正常E.小便混浊【答案】A C21、张某,男,48岁。
[真题] (中医内科学)泄泻、胁痛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患者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疗应首选A.藿香正气散B.黄芪汤C.参苓白术散D.枳实导滞丸E.附子理中丸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题:泄泻腹痛,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
证属A.寒湿泄泻B.湿热泄泻C.脾虚泄泻D.肾虚泄泻E.伤食泄泻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3题:治疗泄泻初起不宜A.清化B.疏解C.固涩D.消导E.分利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题:治疗脾胃虚弱泄泻,应首选A.补中益气汤B.枳术丸C.香砂六君子汤D.参苓白术散E.附子理中汤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5题:导致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于A.肾阳虚衰B.感受外邪C.脾胃虚弱D.食滞肠胃E.脾虚湿盛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6题: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脘腹痞满,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纵览证属A.寒湿泄泻B.湿热泄泻C.伤食泄泻D.肝郁泄泻E.脾虚泄泻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7题:下列泄下粪便中辨出何为湿热泄泻的特点A.泻下如水样便B.泻下粪便臭如败卵C.时溏时泄、水谷不化D.泻下粪色黄褐而臭E.泄泻清稀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8题:患者刘某,每因情绪紧张时出现腹痛泄泻。
且多伴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舌淡红,脉弦。
治当A.解郁疏肝B.泄肝除湿C.疏肝和胃D.调和脾胃E.抑肝扶脾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9题:患者泄泻清稀,甚者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应诊为何种证候A.肝郁泄泻B.肾虚泄泻C.寒湿泄泻D.暑湿泄泻E.脾虚泄泻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0题:王某,反复泄泻10余年,稍进油腻或生冷之品,大便次数增多,水谷不化,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纳食减少,舌淡苔白,脉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