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期末复习 2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612.00 KB
- 文档页数:60
无机及分析(分析化学部分)复习资料一、单选:1. 在下列滴定中,当滴定剂和被滴定物质的浓度均增加10倍时,滴定突越范围增大最少的滴定是()A .NaOH 滴定HAc B. EDTA 滴定Zn 2+C. K 2Cr 2O 7滴定Fe 2+ D AgNO 3 滴定Cl -解释:氧化还原滴定的突越范围主要由参与反应的碘对电位决定,与浓度关系不大。
2. 采用配位滴定返滴定法测定Al 3+时,在pH ~5 时以某金属离子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EDTA , 配制此标准溶液应选用的基准物质是A .CaCO 3B Pb (NO 3)2C AgClD 高纯Al 2O 3解释:标定和测定的条件尽量一致(Pb 2+或Zn 2+),且Al 3+不能采用直接法3. 分析化学对下列哪项发现(发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A. 元素的发现 B 否定以太理论 C 光速的测定 D 质子理论4.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遇到破碎后的大块颗粒,正确的处理方法为A 重新采样B 直接弃去大颗粒C 再次破碎D 四分法弃去大颗粒5. 使用金属锌标定0.02000mol ⋅L -1的EDTA,使滴定体积为25mL左右,应称取金属锌多少克?为保证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低于0.1%,标定时应如何操作?解释:称取0.033g , 误差为0.0002/0.033=0.6%大于0.1%,故实际时应为称0.33g (250mL ),取25mL 进行滴定。
6. 用Na 2CO 3做基准物标定HCl 时,如Na 2CO 3含有少量NaHCO 3,则标定出的HCl 浓度会A 偏高B 偏低C 视使用的指示剂而定D 无影响7. 已知浓度的NaOH 标准溶液放置时吸收了少量CO 2,用它标定HCl 时,不考虑终点误差,对标定出的HCl 浓度影响是A 偏高B 偏低C 视使用的指示剂而定D 无影响7. 某组分的质量百分数按下式计算而得:X%=10⨯⋅⋅m M V c ,若c=0.1020±0.0001,V=30.02±0.02, M=50.01±0.01, m=0.2020±0.0001,则对X%的误差来说A 由“V ”项引入的误差最大B 由“c ”项引入的误差最大C 由“M ”项引入的误差最大D 由“m ”项引入的误差最大8. EDTA 滴定Al 3+、Zn 2+、Pb 2+ 混合液中的Al 3+,应采用A 直接滴定法B 返滴定法C 置换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9. 已知某样品中Ni的含量约为0.2%,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应选择的分析方法为A 滴定分析法B 重量分析法C 发射光谱法D 分光光度法10. 测定大气中各种污染物质的含量,应采用的分析方法是A 色谱-质谱联用法B 毛细管电泳法C 滴定分析法D 分光光度法11. 工厂实验室需要快速测定铸件中的C、Mn、Si、P等元素的含量,最简便的方法是A 色谱-质谱联用法B 发射光谱法C 滴定分析法D 分光光度法12. 在不知所测样品的组分时,若想要检验方法有无系统误差,应采取的方法是A 加入回收方法B 人工合成试样C 空白试样D 标准试样13. 在定量分析中,对误差的要求是A 越小越好B 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C 等于零D 接近零14. 某一分析方法由于试剂带入的杂质量大而引起很大的误差,此时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来消除?A 对照实验B 空白实验C 分析效果校正D 提纯试剂15. 下列表达错误的是A 置信水平越高,测定的可靠性越高B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宽C 置信区间的大小和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D 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16. 不能消除分析测试中系统误差的方法是空白试验,对照试验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D 加入回收试验17. 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表述为A 高精密度B 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C 标准偏差大D 仔细校正所用砝码盒容量仪器等18. 污水中Cr6+的含量为0.5mg/L,也可以用500 ppb表示。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第一章绪论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2.了解分析方法分类;3.明确定量分析的过程。
第二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1.结合分析中的实例,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含义,搞清楚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理解分析结果准确度高必须以精密度好作为前提,但精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
2.掌握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准确度含义: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好坏用误差表示。
误差按性质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或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由测定中某些经常性原因引起的。
可分为以下三类:(1)仪器和试剂误差;(2)操作误差;(3)方法误差。
误差的表示方法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T为真值,在测定中即为“标准值”,误差有正、有负。
要求会计计算测定中的误差值。
精密度:指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个试样平行测定多次,得到的几次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精密度的好坏用各类偏差表示。
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标准差:3.理解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掌握如何减少分析中的误差;(1)利用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随机误差。
(2)系统误差用以下方法消除:①校准仪器②作空白实验③对照实验④分析结果的校正4.掌握正确报告分析结果。
正式结果应包括:三项。
5.掌握Q-检验法弃舍离群值。
6.掌握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结合实验室中常用的定量分析仪器的测量精度)。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1.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2.了解滴定分析法常用的几种滴定方式:直接滴定、返滴定、间接滴定、置换滴定。
3.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会选择各种滴定法的基准物质。
4.掌握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方法。
应用举例:(1)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有关计算定义式:式中,物质B的物质的量,其单位是mol,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mol或mol。
:溶液的体积,单位m3,在分析化学中常用ml或L。
: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是mol/L。
物质B的质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之间存在以下关系: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时,需用上式计算所需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
分析化学(本)形考任务(一)(请学习完第1~3章后完成本次形考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2、从精密度好即可推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系统误差小)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偶然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4、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5、下列对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作空白试验可以估算出试剂不纯带来的误差)6、2.050×10-2有几位有效数字(四位)7、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以下测量值中可修约为2.01的是(2.006 )8、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一般电光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该称取的质量是(0.2g)9、滴定反应式t T + b B = c C + d D达到化学计量点时,T的物质的量与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t:b )10、下列关于滴定突跃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突越范围越大)11、定量分析中,基准物质的含义是(纯度高、组成恒定、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12、强酸滴定强碱时,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时,则滴定突跃范围将(增大2个pH单位)13、t mol的滴定剂T与b mol的被测物质B完全反应的点是(化学计量点)14、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15、某酸碱指示剂的K HIn=1×10−5,其理论变色范围为(4~6 )16、用NaOH溶液(0.1mol/L)滴定同浓度的甲酸(K a=1.8×10−4)溶液,应选用的指示剂是(酚酞(pK In=9.1))17、下列滴定的终点误差为正值的是(蒸馏法测NH4+时,用HCl吸收NH3,以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pH=7.0 NaOH滴定H3PO4至pH4.0时)18、 NaOH溶液的标签浓度为0.3000mol/L,该溶液在放置中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现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标定,其标定结果比标签浓度(低)19、下列样品不能用冰醋酸-高氯酸体系滴定的是(水杨酸钠)20、当HCl溶于液氨时,溶液中的最强酸是( NH4+)21、下列对苯甲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冰醋酸可用于苯甲酸的非水酸滴定的溶剂)22、下列关于αY(H)值的叙述正确的是(αY(H)值随溶液酸度增高而增大)23、在Ca2+、Mg2+共存时,可不加掩蔽剂用EDTA滴定Ca2+的pH条件是( pH12 )24、使用铬黑T指示剂的合适的pH范围是(7~10 )25、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是( 1:1 )26、αM(l)=1表示( M与L没有副反应)27、使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TE<0.1)的条件是( lgcK’MY≥6 )28、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结论(羟基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29、用相关电对的电极电位不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30、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不包括(环境湿度的改变)31、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不包括(催化剂)32、既能用滴定剂本身作指示剂,也可用另一种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方法不包括(重氮化滴定法)33、下列不属于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要求的是(沉淀的摩尔质量大)34、下列不符合或违反无定型沉淀生成条件的是(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35、在重量分析法中,洗涤无定型沉淀的洗涤液应是(含沉淀剂的稀溶液)36、用洗涤的方法可除去的沉淀杂质是(吸附共沉淀杂质)37、在沉淀滴定中,与滴定突跃大小无关的是(指示剂的浓度)38、溶液pH测定时,需要用pH已知的标准溶液定位,目的是(消除酸差影响)39、玻璃电极使用前,需要进行的处理是(在水中浸泡24小时)40、双液接甘汞电极中硝酸钾溶液的主要作用是(盐桥)41、电子捕获检测器对下列哪类化合物具有选择性响应(有机氯农药)下列样品不能用冰酷酸■高飯酸体系滴定的是:苯酚1、核磁共振氢谱主要是通过信号特征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不是信号特征的是(C)。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 分析化学包括: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构分析(形态分析)2. 定性分析的对象包括:样本,分析物3. 按样本大小可分为:常量分析(固:>100mg,液:>10mL),半微量分析(固:10~100mg,液:1~10mL),微量分析(固:0.1~10mg,液:0.01~1mL) 4. 按分析物在样品中所占含量可分为:主要(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0.01%)第二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1. 误差: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2. 绝对误差:E= X,TX,T3. 相对误差:Er=100% ,T4. 准确度: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误差大小表示。
误差小,准确度高。
5. 偏差: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6. 绝对偏差:di =Xi- XXi,X,7. 相对偏差:dr =100%XXi,X,,,dr8. 相对平均偏差:100% n,Xn2,,Xi-X,,i19. (样本)标准偏差:s= n-110. 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定值相互符合的程度,常用偏差大小表示。
11. 实验结果首先要求精密度高,才能保证有准确的结果,但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有高的准确度。
(如无系统误差存在,则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 12. 校正系统误差(准确度,误差)的方法:改进方法,校正仪器,对照实验,空白实验,回收率实验13. 校正随机(偶然)误差(精密度,偏差)的方法:增加测定次数 14. 随机误差大,系统误差不一定大XX,i15. 可疑值的取舍:G检验(书p17)(G=,s:标准偏差),Q检验(p18) s t,s,,X,16.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p14):(t:查表可得,n;测定次数)n2s大17. 判断两组数据精密度是否有差异(p19):F检验(与偏差有关)(F=) 2s 小18. 比较某测定值与标准值有无显著性差异(p19):t检验(与误差有关) ,X,,n[t=(μ:标准值)] s19. 有效数字:1)pH、pM、pKa、pKb、lgK等有效数字位数,按小数点后的位数来算(书p23;,5eg:pKa=4.74,则Ka=1.8都是2位有效数字) ,102)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留双”&“奇进偶舍(倒数第二位为5时)”(书p23)3)运算规则:加减法:先计算后修约,与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相同;乘除法: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与所有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相同4)实验中数据统计中的有效数字:万分之一天平(保留到小数点后4位);滴定管(小数点后2位);移液管(小数点后2位);标准溶液浓度(小数点后4位);高含量组分>10%(小数点后4位);中含量组分1~10%(小数点后3位);微量组分<1%(小数点后2位)第三章滴定分析1. 滴定分析法按原理分:氧化还原滴定法,酸碱滴定法,配位(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2. 按实验方法分:直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置换滴定法,返滴定法3. 直接滴定法:使用一种标准溶液 eg:NaOH滴定HAc 3+3+4. 返滴定法:用两种标准溶液eg:测定Al:Al+EDTA(过量)=AlEDTA标准Zn溶液,,,,,EDTA+Zn=ZnEDTA5. 标准溶液:在滴定分析中用来和被测组分发生反应的浓度准确已知的试剂溶液。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 分析化学简介一、分析化学的定义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二、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按分析对象: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按测定原理: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第二章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一、误差的分类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根据产生的原因系统误差分为有:方法误差: 溶解损失、滴定误差仪器误差: 刻度不准、砝码磨损试剂误差: 不纯操作误差: 滴定管读数误差、颜色观察二、准确度与误差准确度: 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衡量。
绝对误差: 测量值与真值间的差值, 用δ表示 误差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占真值的百分比,用RE %表示x δμ=-%100%100%x RE δμμμ-=⨯=⨯三、精密度和偏差精密度: 平行测定结果相互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衡量。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平均偏差: 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练习: 用甲醛法测定某铵盐试样中氮的含量,五次测定的结果如下:20.43%,20.61%,20.33%,20.78%,20.50%。
计算平均值、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四、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一)有效数字1. 有效数字位数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一位欠准数字2. 在0~9中,只有0既是有效数字,又是无效数字3.单位变换不影响有效数字位数4.pH ,pM ,pK ,lgC ,lgK 等对数值,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尾数)数字的位数,整数部分只代表该数的方次例:pH = 11.20 → [H+]= 6.3×10-12[mol/L] 两位(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1、“四舍六入五成双,五后有数就进一,五后没数要留双”0.32554 → 0.3255 0.36236 → 0.3624 10.2150 → 10.22150.65 → 150.6 75.5 → 76 16.0851 →16.092有效数字计算规则(1)加减法:当几个数据相加减时,它们和或差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为依据。
《分析化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1.至第二计量点时至第二计量点时pH=_ 9__pH=_ 9__,可选用,可选用,可选用__酚酞酚酞__作指示剂。
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将引起何种(系统、随机)误差。
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引起机)误差。
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引起______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系统误差__;用部分风化的H 2C 2O 4·H 2O 标定NaOH 引起引起__系统误差系统误差__;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为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为_________随机随机随机_________。
2.2.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时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时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时,,为了减少CuI 对I 2的吸附的吸附,,常加入常加入_KSCN__KSCN__KSCN_试剂试剂试剂,,使CuI 沉淀转化为不易吸附I 2的___CuSCN________CuSCN_____沉淀。
沉淀。
沉淀。
3.3.当用当用0.01mol/L EDTA EDTA 滴定浓度均为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 的金属离子M 和N 时,若采用控制酸度方法,则准确滴定M 离子(△pM=0.2, TE ≤ 0.3%)应满足lg K D ³____5______5__。
4.4.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 1×10-2,K a2 = 1×10-6,K a3 = 1×10-12。
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时有标准溶液滴定时有___2_____2__(个)滴定突跃。
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 pH ==___4____4_,可选用,可选用,可选用______甲基橙甲基橙甲基橙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9__pH=___9__,可选用,可选用,可选用_________酚酞酚酞酚酞______作指示剂作指示剂作指示剂5.5.滴定误差的大小说明结果的滴定误差的大小说明结果的滴定误差的大小说明结果的 准确准确准确 程度,这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有关,也与指示剂的程度,这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有关,也与指示剂的程度,这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有关,也与指示剂的 选择是否选择是否适当适当 有关。
第二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思 考 题1.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是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误差大小来表示,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精密度是指在确定条件下,将测试方法实施多次,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精密度的大小常用偏差来表示。
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值之差,其大小可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偏差是指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别,其大小可用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表示,也可以用标准偏差表示。
2.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砝码被腐蚀;(2)天平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3)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4)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5)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1)引起系统误差,校正砝码;(2)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3)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4)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5)引起偶然误差;(6)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或提纯试剂。
4.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 答: 在一定测定次数范围内,适当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针对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同,可采用选择标准方法、进行试剂的提纯和使用校正值等办法加以消除。
如选择一种标准方法与所采用的方法作对照试验或选择与试样组成接近的标准试样做对照试验,找出校正值加以校正。
对试剂或实验用水是否带入被测成分,或所含杂质是否有干扰,可通过空白试验扣除空白值加以校正。
2.某试样经分析测得含锰质量分数(%)为:41.24,41.27,41.23,41.26。
求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
解: )(426.4123.4127.4124.41+++=x % = 41.25% 各次测量偏差分别是d 1=-0.01% d 2=+0.02% d 3=-0.02% d 4=+0.01%d)(401.002.002.001.01+++=∑==ndi ni % = 0.015% 14)01.0()02.0()02.0()01.0(1222212-+++-=∑==n di ni s %=0.018%CV=x S×100%=25.41018.0⨯100%=0.044%3.某矿石中钨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20.39,20.41,20.43。
分析化学(各位同学:根据我们实践操作,考试资料内容有80%左右相同,但是题目的顺序会不同。
请一定要认真看清楚题目,查找答案答题。
如果题目不在我们提供的的考试资料里,自己就在百度查询。
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完毕确认无误之后请点击交卷按钮交卷(考试期间不要随意关闭界面,否则网络平台自动计算已考1次。
超出规定答题时间,系统自动会提交。
)。
您有3次答题的机会,请按照我们的资料来答题,尽量考高分,争取考一次就过关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5道小题,总分值70分)1. 范氏方程式主要阐述了。
(2分)A 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B 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C 塔板高度的计算D 色谱峰扩展、柱效降低的各种动力学E 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D2. 按质子理论,NA 2HPO4是。
(2分)A 中性物质B 酸性物质C 碱性物质D 两性物质E 以上说法都不对正确答案D3. 下列同时有 n→*,→*,→*跃迁的是。
(2分)A 一氯甲烷B 丙酮C 1,3-丁二烯D 甲醇E 水正确答案B4. 影响E D TA 配合物稳定性因素之一是酸效应。
酸效应是指。
(2分)A 酸能使配位剂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B 酸能使某些电解质溶解度增大或减小的现象C 酸能使金属离子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D 酸能抑制金属离子水解的现象E 以上说法都不对正确答案A5.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
(2分)A 工作曲线法B 内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间接测定法E 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C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2分)A 准确度高一定要精密度高B 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C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 精密度低,系统误差一定高E 以上说法都不对正确答案A7. 在光度分析中某有色物质在某浓度下测得其透光度为T,若浓度增加1倍,则透光度为(2分)A T2B T/2C 2TD T1/2E T正确答案A8. 高锰酸钾滴定双氧水时,下列描述错误的条件是。
《分析化学》 期末复习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下表,每题1分,共20分)1. 在滴定分析中,对滴定反应的要求是:A .反应必须定量完成B .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C .滴定剂必须与被测物1:1反应D .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 以下有关系统误差描述正确的是:A .系统误差具有随机性B .系统误差在分析过程中不可避免C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D .系统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3. 实验室两位新分析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得到两组分析结果。
考察两组分析结果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A .t 检验 B .F 检验 C .Q 检验 D .格鲁布斯法4. 用HCl 溶液滴定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HCl 溶液V 1mL ,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滴定,消耗HCl 溶液V 2mL ,则V 1和V 2的关系是:A .V 1=2V 2B .V 1=V 2C .2V 1=V 2D .V 1>V 2 5. 以下溶液稀释10倍,pH 值改变最小的是:A .0.1mol·L -1NH 4Ac 溶液B .0.1mol·L -1NaAcC .0.1mol·L -1HAcD .0.1mol·L -1HCl6. 甲基橙(pK a =3.4)的变色范围为 3.1-4.0,若用0.1mol·L -1NaOH 滴定0.1mol·L -1HCl ,则刚看到混合色时,[In]/[HIn]的比值为: A .10.0B .2.0C .1.0D .0.57. K MnO 4溶液的浓度为0.02000mol·L -1,则4/KMnO Fe T 的值(单位:g·mL -1,M Fe =55.85g·mol -1)为:A .0.001117B .0.006936C .0.005585D .0.10008. 配位滴定中如以PAN 为指示剂,则整个滴定过程溶液温度不能低于80℃,否则会由于PAN 溶解度降低而导致终点滞后,这种现象被称为指示剂的:A.僵化B.封闭C.变质D.变性9.现要用EDTA滴定法测定某样品中Zn2+的含量,为了减少滴定误差,则用于标定EDTA的基准物质应为:A.Pb(NO3)2B.Na2CO3 C.Zn D.CaCO310.对配位反应中的条件稳定常数,正确的叙述是:A.条件稳定常数是实验条件下的实际稳定常数B.酸效应系数总是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C.所有的副反应均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D.条件稳定常数与配位滴定突跃无关11.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掩蔽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配位掩蔽剂必须可溶且无色;B.沉淀掩蔽剂生成的沉淀,其溶解度要小;C.氧化还原掩蔽剂必须能改变干扰离子的价态;D.掩蔽剂的用量越多越好。
武汉纺织⼤学分析化学复习资料-第⼆章误差与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1.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为【A 】A:绝对误差C:相对误差B:绝对偏差D:相对偏差2. 以下计算式答案x应为【C 】11.05 + 1.3153 + 1.225 + 25.0678 = x(A) 38.6581 (B) 38.64 (C) 38.66 (D) 38.673. 下⾯有关系统误差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1)系统误差是由某种固定的原因造成的(2)具有单向性(3)当进⾏重复测定时会重复出现(4)其⼤⼩、正负都不固定(A)1、2、4 (B)1、3、4 (C)2、3、4 (D)2、3、14. ⽤50 mL滴定管滴定,终点时正好消耗25 mL滴定剂,正确的记录应为【C 】(A) 25 mL (B) 25.0 mL (C) 25.00 mL (D) 25.000Ml5.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B) 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均等;(C)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D) 随机误差是由⼀些不正确的偶然因素造成的6. 已知某溶液的pH值为11.90,其氢离⼦浓度的正确表⽰值为【B】(A) 1×10-12 mol/L (B) 1.3×10-12 mol/L(C) 1.26×10-12 mol/L (D) 1.258×10-12 mol/L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精密度指多次分析结果之间的⼀致程度(B) 准确度指测定值与平均值接近的程度(C) 精密度⾼,准确度也⼀定⾼(D) 精密度⾼,系统误差⼀定⼩8. 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万分之⼀的分析天平称量样品的质量时,⾄少应【D 】(A) 10g (B) 1.5g (C) 2.0g (D) 0.2g9. 以下措施中,能减⼩偶然误差的是【C 】(A) 校正仪器(B) 作对照实验(C) 增加平⾏测定次数(D) 作空⽩实验10.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是四位的是【A 】(A) CaO=25.30% (B) [H+] =0.0235mol/L(C) pH =10.46 (D) W=4200kg11. 在定量分析中,对误差的要求是【B 】(A) 越⼩越好(B) 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C) 等于零(D) 接近于零12. 从精密度好就可判断分析结果准确度好的前提是【D 】(A) 偶然误差⼩(B) 系统误差⼩(C) 操作误差不存在(D) 相对偏差⼩13. 下来操作错误的是【C 】(A) 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量筒取⽔(B) 标定HCl时⽤酸式滴定管(C) 使⽤移液管前,烘⼲后直接量取(D) 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准确称取后⽤⽔溶解,在定量转移⾄容量瓶中保存14. 关于提⾼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B 】(A) 增加平⾏测定次数,可以减⼩系统误差(B) 做空⽩试验可以估算出试剂不纯等因素带来的误差(C) 回收实验可以判断分析过程是否存在偶然误差(D) 通过对仪器进⾏校正可以减免偶然误差15. 如不知所测定的试样的组成,要想检验⽅法有⽆系统误差,应该采⽤是【A 】(A) 加⼊回收实验(B) ⼈⼯合成试样(C) 取空⽩试样实验(D) 取标准试样实验16. 测定次数⼀定时,置信度越⾼,则平均值的置信区间【A 】(A) 越宽(B) 越窄(C) 不变(D) 不⼀定17. 考察⼀种新的分析⽅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应该采⽤的分析⽅法是【B 】(A) 仪器校正(B) 对照试验(C) 空⽩试验(D) 增加实验次数⼆填空题1. ⽤正确的⽅法表⽰下列数据:⽤准确度为0.01ml的25ml的移液管移出溶液的体积应记为ml,⽤量筒量取25ml溶液应记为25 ml;⽤误差为0.1g的台秤称取6g样品应记为 6.0 g,⽤光电分析天平准确称取6g试样应记为6.000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