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常用估算量及常数
- 格式:wps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常有的物理数值(估量用)纸的厚度几十微米头发粗细几十微米窗玻璃厚度几毫米新铅笔的长度18cm 手掌宽度10cm 一层楼高度3m乒乓球直径4cm 课桌面积2400cm 2 课本面积480cm2一元硬币的厚一元硬币的面 4.5cm 2 一元硬币的直度积径一元硬币的质6g 课桌高度80cm 课桌长度60cm量学生步距50cm 步行的速度( 5km/h )自行车行驶的5m/s ( 15km/h )速度运动员跑百米约 10m/s 矿泉水瓶容积500mL 教室空气的质200kg(百)的速度量热水瓶容积2L 纯净水桶的容墨水瓶容积50mL积一只鸡蛋的质50g 一本课本的质350g 一枚邮票的质50mg量量量大象的质量2~ 6t 鸡的质量2~苹果的质量150g中学生质量50kg 中学生重量500N 中学生体积50dm3站立对地面的4一只鸡蛋的重人的密度3 3 10 Pa 1.0 × 10kg/m压强量课本对桌面压50~ 80Pa 室温23℃沐浴水温40℃强正常体温37℃高烧38~ 42℃白炽灯电流~注意 :因为题目不一样表中的温度项会有误差,选择时选择最靠近的。
物理量及其单位物 3 理量(符号)主单位(符号)备注长度、行程( L、 s)米( m)10-3km = 1m = 10dm = 102cm = 103mm = 106μm=109nm面积( S)平方米( m2)1m2=102dm 2= 104cm2= 106mm 2 体积( V)立方米( m3)1m3=103dm 3= 106cm3= 109mm 3 质量( m)千克( kg)10-3t = 1kg= 103g= 106mg时间( t)秒( s)1h= 60min = 3600s摄氏温度( t )摄氏度(℃)T=t+273.15 T 为开氏度(单位是K)F=(t ×5)+329/ F 为华氏度(单位是℉)速度( v)米每秒( m/s )s1m/s =定义式: vt千克每立方米( kg/m 3)定义式:ρm是物体自己的一种性质密度(ρ)V1g/cm 3= 103 kg/m 3 力( F)、重力( G)牛顿( N)G= mg压强( p )帕斯卡( Pa)F 定义式: pS功( W)焦耳(J)定义式:W=Fs (s为在力的方向上挪动的距离)功率( P)瓦特( W)W( W 为功)定义式: Pt声强级(响度)分贝( dB)保护听力 -不可以超出 90dB;保证工作和学习-不可以超出70dB;保证歇息睡眠 -不可以超出 50dB热量( Q)焦耳( J)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比热容( c)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是物体自己的一种性质。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常数及公式基本物理量:1.长度(L):用于描述物体的大小或距离,单位是米(m)。
2.时间(T):用于描述事件的进行速度,单位是秒(s)。
3. 质量(M):用于描述物体的惯性和引力作用,单位是千克(kg)。
4.电流(I):用于描述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5.温度(θ):用于描述物体的热平衡状态,单位是开尔文(K)。
常数:1.光速(c):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00×10^8米/秒。
2.万有引力常数(G):描述物体之间引力的强度,约为6.67×10^(-11)牛顿·米²/千克²。
3.电荷量(e):元电荷的大小,约为1.60×10^(-19)库伦。
4.环境温度(T₀):绝对零度的温度,约为-273.15℃。
公式:1.动力学公式:a=F/m力(F)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加速度(a)。
F=m*a物体的质量(m)等于力(F)除以加速度(a)。
v=v₀+a*t物体的速度(v)等于初始速度(v₀)加上加速度(a)乘以时间(t)。
s=v₀*t+1/2*a*t²物体的位移(s)等于初始速度(v₀)乘以时间(t)加上1/2*加速度(a)乘以时间(t)的平方。
2.动能公式:E=1/2*m*v²物体的动能(E)等于1/2乘以质量(m)乘以速度(v)的平方。
3.力学功公式:W = F * s * cosθ力(F)沿位移(s)方向所做的功(W)等于力(F)乘以位移(s)乘以它们之间的夹角(θ)的余弦值。
W=F*s当力(F)和位移(s)之间的夹角(θ)为0°时,可简化为W=F*s。
4.万有引力公式:F=G*(m₁*m₂)/r²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F)等于万有引力常数(G)乘以它们的质量(m₁和m₂)之积除以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
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常数和公式,物理学还包括很多其他的基本物理量、常数和公式。
初中物理中的物理量及其运算公式及常数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物态变化固液气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光现象透镜成像凸透镜U=∞平行光V=f 像与物异侧;物体越靠近透镜,像越远离透镜,且像越大成一点测定焦距U>2f 2f>V>f 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眼睛U=2f V=2f 等大、倒立、实像2f>U>f V>2f 放大、倒立、实像幻灯,电影机U=f V=∞同侧不成像探照灯的透镜U<f V>f 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凹透镜物在镜前任意处V<U 同侧缩小、正立、虚像电与磁实验应用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判断安培定则电磁铁的应用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等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原理:利用电磁感应现象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其它一些知识红外线:电视摇控器、红外线夜视仪、可以诊断疾病紫外线:验钞机使荧光物质发光、医院杀菌、过量可引起皮肤癌;纳米技术:在电子和通信方面,使器件的尺寸更小、运行的速度更快、耗能更少;在医疗方面,可制造纳米结构药物以及生物传感器,研究DNA的精细结构;在制造业方面,可制造出蜜蜂大小的直升机;超声波:声呐、B超、超声波诊断仪、超声波碎石、清洗精细机械内部半导体:导电性能较差,受温度、光照、杂质等外界因素影响大;可制作二极管、三极管等;超导体: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就变成了零;这就是超导现象;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如果用起导材料来制造电子元件,由于没有电阻,不必考虑散热的问题,元件尺寸可以大大缩小,进一步实现电子设备的微型化;物理量的估算分子的直径只有~纳米1nm=10-9m一张纸的厚度与一根头发的直径相当,约在几十微米的范围内;物理书长约26厘米,课桌长约1.2米;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克,物理书质量约280-300克,重约3牛;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40~50kg,重约400~500牛;一只鸡蛋质量约0.05千克,重约牛,一包方便面,质量约100克,重约1N;一个南瓜质量约3千克,重约30牛; 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对桌面的压强约帕,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强约50几个帕;一块普通的砖平放在水面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1000帕,成人的质量约60千克,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4帕;步行的人速度约1.4米/秒,5千米/小时,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4.2米/秒,15千米/小时,火车速度60-120千米/小时;电子表的电池电压伏,我国照明电路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赫兹,即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100次;用手慢慢举起两个鸡蛋,举到1米高时,手对鸡蛋做的功约是1焦;手电筒的灯泡规格一般是“0.3A”;电阻10Ω左右,额定功率1瓦左右;一般合金的电阻比纯金属的电阻大;一般温度升高电阻变大;10、台灯额定电流几百毫安,电功率40-100瓦,家用冰箱100瓦左右,空调800-1500瓦;11、一般人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与人体有关的物理量1、质量约:50kg2、重力约:500N3、密度约:1×103 kg/m34、体积约:0.05 m35、身高约:160-170cm6、电阻约:几千欧7、手臂长约:50——60cm 8、手掌面积约:100-120cm2 9、脚掌面积约:200-250 cm210、对地压强:行走时约:2×104Pa 站立时约:1×104Pa11、步长约:50-70cm 12、步速约:1.5m/s13、骑自行车速度约:4m/s 14、骑自行车时受到的阻力约:20N15、骑自行车时的功率约为:100W 16、脉搏跳动频率约:70-75次/min17、正常血压约: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5 mmHg 18、人体正常体温约:36.5℃19、100米短跑时间约:13-14s 速度约:7.5m/s20、人说话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中考物理常用基础知识一、初中物理公式有两套单位(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基本公式(只能采用国际单位)二、初中物理常数、常用单位换算推导出的公式(只能使用国际单位)三、常用估算量1.质量硬币 6g中学生 50Kg鸡蛋50g2.密度人1×10 3 k g / m 3空气 1.29 kg/m3冰0.9×10 3kg/m3ρ金属>ρ水>ρ油3.体积教室180 m 3人0.05 m 34.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5.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 大气压强10 5Pa6.速度人步行1.1m/s自行车 5m/s小汽车40m/s7.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课桌椅1m教室长10m宽6m高3m8.力2个鸡蛋的重力 1N9.长度成年人手掌张开大约20cm 中学物理书籍宽度大约20cm 10.电流计算器100μA灯0.2A电冰箱 1A空调 5A11.电功率计算器 0.5mW电灯60W电冰箱 100W空调 1000W洗衣机 500W电热水器1000W四、常见隐含条件1.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3.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5.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6.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7.上升:重力势能增加8.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9.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10.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11.升高到:物体的末温12.升高:物体温度变化量13.白气:液化现象14.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15.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16.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7.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 = U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8.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20.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五、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cm2 =10-4m2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V物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 = 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 = 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F浮=ρg v计算。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专题七解决初中物理估测类问题基础知识及其试题解析估算题是为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试题,一些省市在中考选择题里常出现一道这类题,这类题往往是题目所给条件不完备,要凭借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或者感悟,结合物理知识来解答。
在解决过程中所用方法灵活多样,这类问题属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好题。
一、记忆初中物理常数1.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40m/s。
2.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 8m/s=3.0×10 5 km/s。
3.水的密度:ρ=1g/cm3=1.0×10 3 kg/m3。
4.水的比热容:c=4.2×10 3 J/(kg ℃)。
5.1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6.中国家庭照明电路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
7.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8.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9.对人类而言,理想的声音环境是30~40分贝,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3℃-25℃。
10.1个标准大气压 p0=1.013×10 5 Pa=76cmHg≈10m水柱。
11.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 N/kg。
二、熟练掌握初中物理量的单位及其换算1.长度、路程单位换算关系: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10 3mm=10 6 μm=10 9nm1光年=9.46×1015m2.面积单位换算关系:1m2 = 10 2dm21m2 = 10 4c m21m2 = 10 6mm23.体积单位换算关系:1 m 3 =10 3dm 3=10 6cm 3=10 9 mm 31L=1dm3 1mL=1cm34.速度单位换算关系:1m/s=3.6km/h 1km/h=5/18m/s5.时间单位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h=3600s6.质量单位换算关系:1t=1×10 3kg1g=1×10 -3kg1mg=1×10 -6kg7.密度单位换算关系:1×10 3 kg/m3 = 1g/cm31g/cm3=1×10 3 kg/m38.力(F)及其单位国际单位:N9.压强单位换算关系:1 Pa=1N/m21kPa=1×10 3pa1atm= 760 mmHg= 76cmHg =1.01×10 5 Pa 10.功单位换算关系:1J=1N.m11.功率单位换算关系:1kw=1×10 3w 1w=1J/s12.电流单位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uA13.电压单位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14.电阻单位换算关系:1KΩ=1000Ω 1MΩ=1000KΩ15.电功单位换算关系:1度=1kw h=3.6×10 6 J16.电功率单位换算关系:1kw=1×103w三、感悟常用物理量的估测值是快速解决估测题的法宝1.长度类物理量的估测值分子直径为10-10m;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为70μm;成年人腿长约1 m;课桌高为0.8 m;普通教室长为10 m;住宅楼一层楼高3 m。
初中常见物理量的估算值表格记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常见物理量的估算值表格记忆二、记忆常见估算的数值1.常见物体的长度估算值(1)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1.7m)左右(2)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教室宽约6m,长约10m,讲台(黑板)约3.5m,教室门高约2m(3)一枚一元人民币(硬币)直径2.5cm(4)一拃约15~20cm,一庹(平伸两臂两中指指尖间的距离)约等于身高(5)茶杯的高度约为12cm,筷子长约15~30cm,牙刷长约20cm,百元钞票长约15cm(6)身高约为头长的7.5~8倍,约为脚长的7倍,约为肩膀(最宽处)的4倍.另外拳头的周长约等于脚的周长(7)物理课本长26cm,宽18cm,厚6mm(8)水性笔长度12-15cm,一支铅笔长度约20cm(9)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m(10)教室每层楼高约3m(11)一张纸的厚度约0.1mm2.常见时间估算值(1)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s(2)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3)普通中学生跑完100m用时约20s(4)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5)眼保健操时间 5min(6)播放一次国歌50s3.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估算值(1)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2)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3)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5 m/s(4)人心跳65—80次/min(5)世界百米赛的记录在10m/s左右(6)小汽车的速度约为25m/s(7)小汽车高速上的速度约为120km/h(8)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9)客运火车速度140km/h(10)蜗牛爬行的速度1.5mm/s(11)超音速歼击机700m/s(12)子弹出膛1000m/s4.常见环境温度的估算值(1)洗澡水温度 40--50℃,(2)一标准气压下水沸点100℃(气压高沸点高),(3)水的凝固点(冰的熔点)0℃。
专题复习攻略一估测、估算类专题估算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和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和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运用估算法计算的问题称为估算题,估算题是近几年中考中的热点题型。
估算法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估算题的特点是物理背景或物理过程比较新颖,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比较隐蔽,解题过程中常需要对实际问题作出恰当的处理。
不追求数据的精确而强调方法科学合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
初中物理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利用生活经验进行估算很多的估算与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据紧密联系,这要求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算一些常温、常速、物体质量和长度等。
比如,中学生身高在160 cm左右,质量在50 kg左右,步行速度约1.1 m/s,脉搏每分钟跳动70次左右,每层楼的高度为3 m 左右,家用白炽灯的功率一般为20~100 W,电饭锅功率在1 000 W左右。
这些数据对解答某些估算题是十分有用的。
(二)利用物理常量进行估算在一些貌似缺少条件的估算中经常用到一些物理常量,要求我们必须记住。
比如:1标准大气压的值是Pa,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 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 V,水的密度是,水的比热容是J/(kg·℃),光的速度是m/s,g取9.8 N/kg等。
(三)利用物理公式进行估算从估算熟悉的物理量入手,再结合相关公式,推算出你所不熟悉的物理量,或者将不熟悉的物理量,通过相关公式转换成熟悉的物理量,然后将不合理的答案一一排除。
要对物理量的计算关系熟悉,如速度公式、密度公式、重力与质量关系式、压强定义式、功率定义式等。
(四)要有构建物理模型、简化物理过程的初步能力,如将组成复杂的物体简化成均匀物体,将形状复杂的物体简化成柱体,这将大大方便我们的估测。
一:常用估算量1.电流:计算器100μA 灯0.2A 电冰箱 1A 空调 5A2.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60W 电冰箱 100W 空调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1000W3.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4.密度:人 1×10 3 k g / m 3 空气 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属 >ρ水 >ρ油5.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6.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7.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8.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9.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宽6m高3m10.力:2个鸡蛋的重力 1N二.物理学中的常量: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水的比热:C水=4.2×103J/kg.℃最大2、速度:1m/s=3.6km/h 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时间差 0.1s以上、声源与障碍物距离 17m以上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υ=340m/s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υ=3×108m/s3、密度:ρ水=ρ人=103kg/m3 单位换算 1g/cm3=103kg/m31g/cm3=103kg/m3 1L=1dm3 1mL=1cm3 1m3=103dm3=106cm3 g=9.8N/kg 水银的密度 13.6×103kg/m34、压强:单位换算 1Pa=1N/㎡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0 ㎜Hg =76cm汞柱≈10m水柱5、电学: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度=1Kw.h=3.6×106 J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 频率50Hz1s内50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100次三.与人体有关的物理量初中学生1、质量约:50kg2、重力约:500N3、密度约:1×103 kg/m34、体积约:0.05 m35、身高约:160-170cm6、电阻约:几千欧7、手臂长约:50——60cm8、手掌面积约:100-120cm29、脚掌面积约:200-250 cm210、对地压强:行走时约:2×104Pa 站立时约:1×104Pa 11、步长约:50-70cm 12、步速约:1.5m/s13、骑自行车速度约:4m/s 14、骑自行车时受到的阻力约:20N 15、大拇指指甲宽约:1cm;手掌宽约:1dm 16、脉搏跳动频率约:70-75次/min1.2Hz 17、正常血压约: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5 mmHg18、人体正常体温约:36.5℃37℃ 19、100米短跑时间约:13-14s 速度约:7.5m/s四.物理学史1、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恒速前进:意大利伽利略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法国笛卡尔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英国牛顿2、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德国奥托·格里克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意大利托里拆利3、首先通过实验得到电流跟电压、电阻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通过实验最先精确确定电流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4、发现电流的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的首先发现电和磁有联系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电和磁的联系1831年英国法拉第5、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杠杆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希腊阿基德6、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关系的法则即安培定则:法国安培7、电子的发现:英国汤姆生 8、白炽灯泡的发明:美国爱迪生 9、小孔成像:最早记载于墨经 10、光的色散:牛顿11、氩气的发现:1894年英国瑞利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 12、超导现象零电阻效应的发现:1911年荷兰昂尼斯13、早期电话的发明:贝尔 14、电报机的发明:莫尔斯 15、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麦克斯韦16、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五.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及折射现象常见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 影的形成, 手影游戏, 激光准直, 日食,月食, 排队,检查物体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 射击时的瞄准,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确定视野一叶障目, 判断能否看见物体或像常见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 水中的倒影, 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潜望镜,自行车尾灯在教室某位置看黑板只能看到一片白光常见折射现象:看水中的鱼等物体, 鱼民叉鱼时要向下叉; 放在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 透过篝火水气看到的人会颤动; 看日出; 海市蜃楼, 放大镜,星星在眨眼睛闪烁; 远视镜、老花镜火镜六.能源1、按能源的产生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如:化石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如:电能、汽油、电能、煤气、焦碳、激光、沼气等2、按能源是否可再生分为: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如:水的动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3、化石能源: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4、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5、核能:核裂变:原子弹、核反应堆核聚变:氢弹、太阳及恒星。
初中物理中的常见估算值知识点初中物理中的常见估算值知识点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中物理中的常见估算值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 电流:计算器100 灯0.2A 电冰箱1A 空调5A2. 电功率:计算器0.5mW 电灯60W 电冰箱100W 空调1000W 洗衣机500W 电热水器1000W3. 质量:硬币6g中学生50Kg 鸡蛋50g4. 密度:人110 3 k g / m 3 空气1.29 kg/m3 冰0.910 3kg/m3 金属水油5. 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6. 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7. 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8. 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9. 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 宽6m 高3m10. 力:2个鸡蛋的重力1N初中物理中的常见知识点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
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
初中物理常数及公式一览1.常数-速度常数:光速c=3.0×10^8m/s- 重力常数:引力常数G = 6.67 × 10^-11 N·m^2/kg^2-地球的重力加速度:g=9.8m/s^22.力、功、能-力的计算公式:力F=m×a,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E_k=0.5×m×v^2,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功的计算公式:功W = F × S × cosθ,其中 F 表示力,S 表示位移,θ 表示力和位移的夹角3.机械波-波长的计算公式:λ=v/f,其中λ表示波长,v表示波速,f表示频率-频率的计算公式:f=1/T,其中f表示频率,T表示周期-波速的计算公式:v=λ/T,其中v表示波速,λ表示波长,T表示周期4.光学-真实深度的计算公式:真实深度d'=d×n2/n1,其中真实深度d'表示光从介质1进入介质2后的深度,d表示物体在介质1中的深度,n1和n2分别表示介质1和介质2的折射率- 焦距的计算公式:1/f = 1/d0 + 1/di,其中 f 表示焦距,d0 表示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di 表示像距离透镜的距离5.电学-电流的计算公式:I=Q/t,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电量,t表示时间-电阻的计算公式:R=V/I,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电压的计算公式:V=I×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V×I,其中P表示电功率,V表示电压6.热学-热传导的计算公式:Q=k×A×△T/d,其中Q表示传导热量,k表示热导率,A表示面积,△T表示温度差,d表示物体的厚度-热功率的计算公式:P=Q/t,其中P表示功率,Q表示热量,t表示时间-热膨胀的计算公式:△L=α×L×△T,其中△L表示长度变化,α表示线膨胀系数,L表示原始长度,△T表示温度变化以上只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些常用公式和常数,还有许多其他的公式和常数可供学习和使用。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专题复习攻略一估测、估算类专题估算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和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和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运用估算法计算的问题称为估算题,估算题是近几年中考中的热点题型。
估算法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估算题的特点是物理背景或物理过程比较新颖,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比较隐蔽,解题过程中常需要对实际问题作出恰当的处理。
不追求数据的精确而强调方法科学合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
初中物理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利用生活经验进行估算很多的估算与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据紧密联系,这要求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算一些常温、常速、物体质量和长度等。
比如,中学生身高在160 cm左右,质量在50 kg左右,步行速度约1.1 m/s,脉搏每分钟跳动70次左右,每层楼的高度为3 m 左右,家用白炽灯的功率一般为20~100 W,电饭锅功率在1 000 W左右。
这些数据对解答某些估算题是十分有用的。
(二)利用物理常量进行估算在一些貌似缺少条件的估算中经常用到一些物理常量,要求我们必须记住。
比如:1标准大气压的值是 Pa,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 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 V,水的密度是,水的比热容是 J/(kg·℃),光的速度是 m/s,g取9.8 N/kg等。
(三)利用物理公式进行估算从估算熟悉的物理量入手,再结合相关公式,推算出你所不熟悉的物理量,或者将不熟悉的物理量,通过相关公式转换成熟悉的物理量,然后将不合理的答案一一排除。
要对物理量的计算关系熟悉,如速度公式、密度公式、重力与质量关系式、压强定义式、功率定义式等。
(四)要有构建物理模型、简化物理过程的初步能力,如将组成复杂的物体简化成均匀物体,将形状复杂的物体简化成柱体,这将大大方便我们的估测。
初中物理估测类问题基础知识及其例题解析估算题是为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试题,一些省市在中考选择题里常出现一道这类题,这类题往往是题目所给条件不完备,要凭借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或者感悟,结合物理知识来解答。
在解决过程中所用方法灵活多样,这类问题属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好题。
一、记忆初中物理常数1.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40m/s。
2.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 8m/s=3.0×10 5 km/s。
3.水的密度:ρ=1g/cm3=1.0×10 3 kg/m3。
4.水的比热容:c=4.2×10 3 J/(kg ℃)。
5.1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6.中国家庭照明电路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
7.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8.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9.对人类而言,理想的声音环境是30~40分贝,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3℃-25℃。
10.1个标准大气压 p0=1.013×10 5 Pa=76cmHg≈10m水柱。
11.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 N/kg。
二、熟练掌握初中物理量的单位及其换算1.长度、路程单位换算关系: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10 3mm=10 6 μm=10 9nm1光年=9.46×1015m2.面积单位换算关系:1m2 = 10 2dm21m2 = 10 4c m21m2 = 10 6mm23.体积单位换算关系:1 m 3 =10 3dm 3=10 6cm 3=10 9 mm 31L=1dm3 1mL=1cm34.速度单位换算关系:1m/s=3.6km/h 1km/h=5/18m/s5.时间单位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h=3600s6.质量单位换算关系:1t=1×10 3kg1g=1×10 -3kg1mg=1×10 -6kg7.密度单位换算关系:1×10 3 kg/m3 = 1g/cm31g/cm3=1×10 3 kg/m38.力(F)及其单位国际单位:N9.压强单位换算关系:1 Pa=1N/m21kPa=1×10 3pa1atm= 760 mmHg= 76cmHg =1.01×10 5 Pa 10.功单位换算关系:1J=1N.m11.功率单位换算关系:1kw=1×10 3w 1w=1J/s12.电流单位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uA13.电压单位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14.电阻单位换算关系:1KΩ=1000Ω 1MΩ=1000KΩ15.电功单位换算关系:1度=1kw h=3.6×10 6 J16.电功率单位换算关系:1kw=1×103w三、感悟常用物理量的估测值是快速解决估测题的法宝1.长度类物理量的估测值分子直径为10-10m;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为70μm;成年人腿长约1 m;课桌高为0.8 m;普通教室长为10 m;住宅楼一层楼高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