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润滑与密封
- 格式:ppt
- 大小:555.50 KB
- 文档页数:15
轴承的润滑与密封方式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类型:1. 手动润滑:这是最原始的方法,在轴承的润滑油不足的情况下,用加油器供油。
但是这种方法难以保持油量一定,因疏忽忘记加油的危险较大,通常只用于轻载、低速或间歇运动的场合,最好操作的时候,在加油孔上设置防尘盖或球阀,并用毛毡、棉、毛等作过滤装置。
2. 滴点润滑:通常用于圆周速度小于4~5m/s的轻载和中载轴承,从容器经孔、针、阀等供给大致为定量的润滑油,最经典的是滴油油杯,滴油量随润滑油粘度、轴承间隙和供油孔位置不同有显著变化。
3. 油环润滑:靠挂在轴上并能旋转的环将油池的润滑油带到轴承中(仅能用于卧轴的润滑方法),适用于轴径大于50mm的中速和高速轴承,油环最好是无缝的,轴承宽径比小于2时,可只用一个油环,否则需用两个油环。
4. 油绳润滑:依靠油绳的毛细管和虹吸作用将油杯中的润滑油引到轴承中,主要用于圆周速度小于4~5m/s的轻载和中载轴承,另外油绳在整个过程中能起到过滤的作用。
5. 油垫润滑:利用油垫的毛细管作用,将油池中的润滑油涂到轴径表面,此方法能使摩擦表面经常保持清洁,但尘埃也会堵塞毛细孔造成供油不足。
油垫润滑的供油量通常只有油润滑的1/20。
6. 油浴润滑:这种润滑方法是将轴承的一部分浸入润滑油中,常用于竖轴的推力轴承,而不宜用于卧轴的径向轴承。
7. 飞溅润滑:依靠油箱中旋转件的拍击而飞溅起来的润滑油供给轴承,适用于较高速度的轴承。
8. 油雾润滑:用干燥的压缩空气经喷雾器与润滑油混合形成油雾,喷射进口电机轴承中,气流可有效地使轴承降温并能防止杂质侵入。
此法适于高速、高温轴承部件的润滑。
9. 压力供油润滑:靠润滑泵的压力向轴承供油,将从轴承流出的润滑油回收到油池以便循环使用,是供油量最多且最稳定的润滑方法,适用于高速、重载、重要的滑动轴承。
10. 循环油润滑:用油泵将过滤的油输送到轴承部件中,通过轴承后的润滑油再过滤冷却后使用。
由于循环油可带走一定的热量,使轴承降温,故此法适用于转速较高的轴承部件。
浅析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结构与区别一、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主要结构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其中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防止滚动体脱落,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滑动轴承没有滚动体,是靠平滑的面来支撑转动轴的,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面,滑动轴承运行平稳、无噪音,但是起动时阻力相对较大。
滑动轴承一般有润滑液体,滑动轴承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
滑动轴承应用场合一般在低速重载工况条件下。
二、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主要区别1.结构差别:滚动轴承有滚动体,靠其转动来支撑转动轴,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点,滚动体越多,接触点就越多。
滑动轴承没有滚动体,靠平滑的面来支撑转动轴,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面。
2.承载性能:由于滚动轴承的接触面一般为许多个点,而滑动轴承的接触面为一个面,所以滚动轴承承载力的能力一般不如滑动轴承。
3.摩擦性能:滚动轴承由于有滚动体,所以一般情况下摩擦系数要低于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的接触面积比较大,其次在静止状态下没有形成稳定的油膜,所以在转机启动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阻力。
4.适用转速:滚动轴承由于受到滚动体离心力和轴承温升的限制,转速不能过高。
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由于轴承的发热和磨损,工作转速也不能太高。
完全液体润滑轴承几乎不用考虑轴承发热与磨损,所以完全液体润滑轴承的转速可以达到比较高。
5.润滑液的使用情况:滚动轴承使用油、脂或固体润滑剂,用量很小,高速时用量较大,油质的清洁度要求高,因此要求密封,但轴承更换方便,一般不需要修理轴颈。
对于滑动轴承,除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外,润滑剂一般为液体或气体,用量很大,油质清洁度要求也很高,轴承轴瓦需要经常更换,有时还修复轴颈。
滚动轴承润滑方法及步骤滚动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用的零部件之一,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对轴承进行润滑。
下面将介绍滚动轴承润滑的方法及步骤。
一、滚动轴承的润滑方法1.脂润滑:脂润滑是一种常见的滚动轴承润滑方法,通过在轴承内部填充适量的脂润滑剂,形成一层薄膜,减少摩擦和磨损。
2.油润滑:油润滑是利用润滑油在轴承内形成一定的润滑膜,降低摩擦系数,实现润滑效果。
二、滚动轴承的润滑步骤1.清洗轴承:在进行润滑之前,需要将轴承进行清洗,以清除灰尘、碎屑等杂质,确保轴承内部干净。
2.选择合适的润滑剂: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合的脂润滑剂或润滑油。
一般情况下,脂润滑适用于高速、高温和密封性好的工作环境,而润滑油适用于低速、低温和密封性差的工作环境。
3.填充润滑剂:将选好的润滑剂填充到轴承内部。
对于脂润滑,可以通过手工或自动润滑装置将脂润滑剂加入到轴承中;对于油润滑,则可以通过滴油器或油泵向轴承中注入润滑油。
4.润滑剂的量控制:要注意控制润滑剂的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润滑效果不佳或浪费。
一般情况下,轴承的润滑量应为其内部空隙的30%-50%。
5.润滑剂均匀分布:在填充润滑剂后,需要旋转轴承几周,使润滑剂均匀分布在轴承内部,确保每个滚子和保持架上都有足够的润滑剂。
6.监测润滑效果:在轴承开始工作之前,可以通过温度、噪音等指标来检测润滑剂的效果。
如果发现温度过高或噪音异常,可能是润滑不良或润滑剂选择不当。
总结:滚动轴承的润滑方法包括脂润滑和油润滑,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润滑剂。
在进行润滑时,需要先清洗轴承,然后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并控制润滑剂的用量,确保其均匀分布在轴承内部。
最后,可以通过监测润滑效果来判断润滑剂的使用是否合理。
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结构
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结构是工业制造中常用的两种轴承结构,它们的作用是支撑旋转机件,减小摩擦和磨损,提高机件运转的效率和寿命。
下面将分步骤阐述这两种轴承结构的构造和特点。
一、滑动轴承结构:
滑动轴承是在两个金属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使它们可以相对滑动,减小磨损和摩擦。
具体结构包括:
1.轴承套: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包裹住轴,并且与环境隔绝开来。
2.衬垫:也叫轴承垫,是与轴承套吻合的内部包裹物,通常由复合材料,聚合物、金属等制成。
3. 润滑剂:用于减小两个金属表面之间的磨擦和摩擦热,保证滑动与旋转时的平稳和安全。
二、滚动轴承结构:
滚动轴承是由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的,保持架将滚动体固定在一起,这样就能将压力分摊到整个系统中,以减小磨损和摩擦。
具体结构包括:
1. 滚动体:可以是滚珠、滚柱或者滚子,它们的形状和尺寸与轴承内部的几何形状密切相关。
2. 保持架:支撑滚动体的硬质材料,防止滚动体之间的碰撞和相互挤压变形。
3. 内外轨道:轴承安装到机器部件上的几何图形。
以上就是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结构的详细介绍。
两种结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具体使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通过不断完善和研发,轴承结构正在变得更加智能化,更加符合人们对于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的需要。
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的特点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都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轴承,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其工作原理以及特点。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各自的特点。
滑动轴承是一种以滑动摩擦为主要工作原理的轴承,通常由两个相对面材料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实现摩擦和承载力。
相对的摩擦阻力使轴承能够支持和承载载荷,同时还能减少摩擦和湿润条件下的磨损。
滑动轴承常用的材料有黄铜、铜合金、钢、不锈钢等,润滑方式主要包括全油膜润滑、边油膜润滑、干滑动态润滑等。
1.承载能力大:由于滑动轴承是以面向面的方式承载载荷,因此相对地漏油少,能够承载大的载荷。
2.运转平稳:由于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低,因此在运动时摩擦力和阻力也很小,能够保持高速运转平稳。
3.润滑方式多样:滑动轴承的润滑方式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润滑方式。
4.适应性强:滑动轴承适用于温度和压力较高的工作环境,也适用于中低速转动时的负载。
5.易损件多:滑动轴承具有易损件多的缺点,需要频繁维护、更换,同时成本较高。
1.使用寿命长:由于滚动轴承内置有滚动体,因此在运动时只需要承受少量的摩擦力和阻力,因此使用寿命长。
2.精度高:滚动轴承的结构紧密,材料硬度高,制作工艺精细,因此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3.动摩擦小:滚动轴承在运动时,由于滚动体的滚动摩擦,能够减少动摩擦,从而大大减少磨损。
5.噪音小:滚动轴承的摩擦阻力较小,运转时产生的噪音也较小。
总体来看,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各有优劣,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对于速度较高、负载较重的工作环境,滚动轴承更适合;而对于速度较低、负载大的工作环境,滑动轴承更加适合。
轴承与轴承润滑轴承是机械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轴承的任一缺陷都可引起设备的故障,乃至严重的事故。
而保证轴承正常运转和较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必须保证轴承有良好的润滑。
因此,轴承所用的润滑油(脂)的择用至关重要。
转动轴承大致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种。
滑动轴承又分为轴颈轴承和推力轴承。
滚动轴承分为球型、柱型和锥型轴承。
滑动轴承通常使用润滑油润滑,滚动轴承多用润滑脂润滑。
其中dn值在200000mm.r/min以上或轴速在5m/s以上的高速滚动轴承使用润滑油润滑。
一、轴承润滑滑动轴承种类众多,其润滑方式分为静压润滑和动压润滑两种。
静压润滑是靠润滑系统的油泵压力,使油进入润滑点。
靠外来压力形成的油楔,油膜较厚,因而可避免启动或冲击时产生干摩擦。
动压润滑是靠轴的转动,使润滑油产生油楔形成流体力学动压油膜,其产生的流体动压力可达9.6-19.6MPa。
轴承润滑的目的是通过供给摩擦面间的润滑油使之形成油膜,分散负荷并减少摩擦磨损,防止轴承烧结。
要求润滑油确保形成足够支承负荷强度的油膜所需要的黏度、油性和极压抗磨性和足以排除摩擦热所需的流动性,起到冷却作用。
同时还需具备抗腐防锈、抗氧化、抗乳化和消泡等能力。
二、轴承润滑油轴承油分为“轴承油”和“主轴油”两种型制。
根据ISO分类分别表示为L-FC和L-FD。
前者为抗氧防锈型,主要用于60℃以下的使用温度和普通负荷的轴承。
后者为抗氧防锈抗磨型,主要用于频繁启动、加速或高速高负荷工况的轴承润滑。
轴承油L-FC的性能要求:黏度和黏度指数适宜,氧化安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对黑色、有色金属的抗腐防锈性能好,倾点低、低温流动性好,抗泡沫性好。
主轴油L-FD的性能要求:合适的黏度和良好的黏温性能,良好的润滑性和一定的抗磨性,良好的抗氧化性,良好的防锈性,良好的消泡性。
轴承油的选用:L-FC油共有5、7、15、32、68、100等6个黏度等级。
它主要是为了降低高速机床主轴的摩擦损失并防止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