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_陈佳琦
- 格式:pdf
- 大小:642.43 KB
- 文档页数:3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子宫内膜样腺癌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妇科肿瘤,具有高度的浸润性和转移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巨大威胁。
目前,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病理学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然而,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有限,难以满足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需要。
近年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逐渐应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
本文通过综合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比较,探讨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诊断;应用价值分析。
引言:子宫内膜样腺癌是一种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尽管其在整个妇科肿瘤中占的比例不大,但由于其生长缓慢、易转移、易复发等特点,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仍然产生巨大的威胁。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传统的病理学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虽然有一定的帮助,但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
近年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诊断方法,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其应用现状和相关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一、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
它们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它们的数量和功能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亚群特征可以反映不同的免疫状态和疾病进程,因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放射免疫测定(RIA)等。
其中,流式细胞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它不仅能够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定量和亚群鉴定,还可以进一步检测表达的具体分子,例如细胞因子、表面标志物等。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测定的意义刘艳【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年(卷),期】2002(004)003【摘要】目的测定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多种细胞因子、淋巴细胞亚群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及LTTI则定了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白介素-2(IL-2)及其受体(sIL-2R)、γ干扰素(IFN-γ)浓度变化及淋巴细胞在植物凝血素(PHA)作用后的转化率.结果42例患者入院时sIL2R均明显升高,以卵巢癌最为显著(P<0.05).患者CD4+细胞显著减少,CD4/CD8比例倒置,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淋巴细胞对PHA刺激的反应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尤以卵巢癌更为明显(P<0.01),但患者CD16+、CD56+、CD25+和HLA-DR+细胞比例增加(P<0.05).IL-2和IFN-γ含量则无明显改变.结论测定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sIL-2、淋巴细胞亚群和LTT有助于预后判断.【总页数】3页(P6-8)【作者】刘艳【作者单位】215004,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Th17/Treg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及意义 [J], 姜立刚;慕振兴;孙博谦2.CP患者前列腺按摩液中细胞因子及相关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J], 陈永昌3.Graves病患者血清SS、GH、IGF-1及相关细胞因子测定的意义 [J], 朱宝;马云宝;张晓懿4.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Ⅰ类MHC链相关蛋白A测定及意义 [J], 谭菌;黄颖烽;杨劭宇;罗宏图;周泰成5.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J], 臧雯; 周鲲鹏; 张学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分析及临床意义陈岳青;邹学森;黄秀珍;陈文学【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06(021)005【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比例、CD4+/CD8+比值.结果与正常人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3+、CD4+CD3+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 CD8+ CD3+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NK细胞略有升高(P>0.05).晚期、分化差的患者较早期、分化好的患者,其CD3+、CD4+CD3+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降低,而CD8+CD3+细胞数则相对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病理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3页(P476-478)【作者】陈岳青;邹学森;黄秀珍;陈文学【作者单位】330029,江西省肿瘤医院;330029,江西省肿瘤医院;330029,江西省肿瘤医院;330029,江西省肿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J], 王欢;林辉;蓝娇;梁胜景;周一凡2.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J], 张艳艳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分析及临床意义[J], 纪爱芳;苏丽萍;郭晓军;朱镭4.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J], 鲍卓;何映月5.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差异分析及临床意义 [J], 陈艳丽;王媛媛;张勇;李文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意义标签:T淋巴细胞亚群;恶性肿瘤;化疗;免疫肿瘤免疫应答学说和监视学说被广泛用于肿瘤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中[1],有文献报道,T淋巴细胞亚群在肿瘤疾病的发病机制、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中得到应用[2],本研究采用酶免法(SAP)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外周血标本30例正常成人外周血均取自健康志愿者,年龄25~46岁;81例恶肿瘤患者外周血均采自住院经CT和细胞/病理学确诊患者,年龄32~56岁,其中肺癌19例,鼻咽癌15例,胃癌14例,乳腺癌13例,肝癌1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
所有标本均用肝素抗凝,抽取后2h内处理完毕。
1.2 主要实验试剂SAP法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邦定生物技术公司,其中的主要试剂为美国ZYMED公司产品;淋巴细胞分离液购自中国科学院血液研究所。
1.3 方法1.3.1 标本采集与制备取肝素(25U/ml)的静脉血2ml,PBS稀释2倍后混匀,沿装有等量淋巴细胞分离液的试管壁缓慢加至液面上层,保持两液面清晰,离心(2000转/min)20min,吸取单个核细胞层,加5倍PBS混匀离心(1000转/min)5min,弃去上清液,利用试管中余下少许液体混匀细胞,滴加30μl细胞悬液于载玻片上,静止2min吸去液体,置37℃温箱烤干1h;涂片前取5μl防脱片剂均匀推片,干后制备细胞涂片。
1.3.2 检测方法采用SAP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具体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1.3.3 观察高倍镜下选取染色好的视野,油镜下计数200个单个核细胞,细胞表面有红色标记物为阳性,算出阳性率。
1.3.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s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81例及化疗后无效34例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D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其临床价值王宝珏;潘法雷【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9)010【摘要】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再选择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患者CD3+、CD4+、CD4+/CD8+以及 NK 细胞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 K细胞水平降低(P<0.05),而CD8+细胞水平逐渐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百分比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降低(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广泛的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失调,且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与肿瘤进展、淋巴结转移有关,监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病情发展、治疗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页数】4页(P1230-1232,1237)【作者】王宝珏;潘法雷【作者单位】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二科,山东德州250000;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二科,山东德州2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J], 赖永才;毛炜;卢峰2.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临床意义 [J], 胡小倩3.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临床意义 [J], 胡小倩4.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分析及意义探讨 [J], 郑阳;陈涛5.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价值分析 [J], 叶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临床检测价值张灿强;何继宏;张芳娣;郭劼琳【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不同T淋巴细胞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7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中CD3 +、CD4 +、CD8 +不同亚群T 细胞以及CD4 +/CD8 +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 CD3 +、CD4 +、CD4 +/CD8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D3 +、CD4+、CD4 +/CD8 +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D8 +比较及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内各不同癌症T淋巴细胞水平不受肿瘤类型影响.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不同指标的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从而为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和调整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7(031)005【总页数】3页(P381-383)【关键词】恶性肿瘤;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免疫功能【作者】张灿强;何继宏;张芳娣;郭劼琳【作者单位】惠州市惠城区慢性病防治站,广东惠州516001;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惠州市惠城区慢性病防治站,广东惠州5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3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已经被大量研究证实与肿瘤宿主的免疫状况密切相关。
有研究[1]指出,在机体的抗肿瘤机制中,细胞免疫发挥着主要作用。
其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是人体抗感染和抗肿瘤反应中的免疫活性细胞之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扩散过程有关[2]。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检测对恶性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方面的意义,我们分别对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监测和比较,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 T细胞的检测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结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42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试验组;同期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4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参照组;两组于临床同时接受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以及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就获得结果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试验组CD4+CD25high(3.65±0.97)%、CD4+CD25+(15.25±3.39)%均高于参照组CD4+CD25high(1.86±0.83)%、CD4+CD25+(11.73±3.22)%(P<0.05);试验组CD8+(38.13±9.89)%、CD3+(65.46±10.71)%、CD4+/CD8+(0.75±0.23)%、CD4+(25.77±7.85)%、CD16+/56+(10.49±3.95)%、CD19+(20.59±6.25)%同参照组CD8+(28.11±7.43)%、CD3+(70.19±7.51)%、CD4+/CD8+(1.49±0.59)%、CD4+(38.15±7.16)%、CD16+/56+(16.65±8.82)%、CD19+(11.51±4.02)%比较,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
结论:患者在患有恶性肿瘤疾病后,自身细胞免疫功能会呈现出显著异常现象。
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增多会导致肿瘤患者表现出免疫功能抑制现象。
针对肿瘤患者在实施疗效评价以及预后判断期间,调节性T细胞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表现出显著价值。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恶性肿瘤;调节性T细胞检测;应用效果Detection of lymphocyte subset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Zhang YaoDeyang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province 618000[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subset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n patientswith malignant tumor.Methods:A total of 42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admitted from January 1, 2018 to December 31,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orty-two healthy subjects from January 1, 2018 to December 31,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ference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subset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co mpared.Results: CD4+CD25high (3.65±0.97) % and CD4+CD25+ (15.25±3.39) %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1.86±0.83) % and 11.73±3.22) % (P<0.05). CD8+ (38.13±9.89) %, CD3+ (65.46±10.71) %, CD4+/CD8+ (0.75±0.23) %, CD4+ (25.77±7.85) %, CD16+/56+ (10.49±3.95) %, CD19+ (20.59±6.25) in experimental groups The same as CD8+ (28.11±7.43) %, CD3+ (70.19±7.51) %, CD4+/CD8+ (1.49±0.59) %, CD4+ (38.15±7.16) %, CD16+/56+ (16.65±8.82) % and CD19+ (11.51±4.02) in the control group ) %,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After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disease, the auto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will show significant abnormalities. Increased CD4+CD25high regulatory T cells can lead to immunosuppression in tumor patients. The detection of regulatory T cells and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subsets has shown significant value in the evaluation of 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tumor patients.【Key words】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subsets; Malignant tumor; Regulatory T cell detection; Application effect肿瘤免疫学研究发现,肿瘤疾病出现、发展以及预后同淋巴细胞功能以及机体免疫功能表现出显著相关性。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陈旭艳
【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8(000)006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人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免染色法技术对50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并与50例健康人T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进行了分析。
结果恶性肿瘤患者CD3下降(P〈0.01),CD6升高(P〈0.01),CD4/CD8比值下降(P〈0.01)。
结论提示恶生肿瘤患者免疫平衡失明,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总页数】1页(P367)
【作者】陈旭艳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第二医院血液科;福建厦门市第二医院血液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3
【相关文献】
1.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华付;杨大刚;孙诚谊
2.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及临床意义 [J], 王勇
3.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及临床意义 [J], 袁博
4.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及临床意义 [J], 江红; 毛红森
5.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及临床意义 [J], 江红;毛红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恶性实体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与放射性损伤及预后分析及其临床意义王玉婷;杨杰;古丽米拉木·艾热提;马苗苗;哈斯也提·外里【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年(卷),期】2018(008)004【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部分实体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异常变化规律,了解肿瘤患者自身机体的免疫动态,及其与预后及放化疗毒性反应的关系。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并记录94例实体瘤患者放化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的基线水平,利用相同的技术检测同时期44例正常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及评价恶性实体瘤组的预后及放射性损伤情况。
结果:1)实体瘤患者放化疗后其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较治疗前基线水平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放化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中淋巴细胞总数、CD3总T细胞计数、CD4辅助/诱导T 细胞计数与不同预后组(CR, PR, SD, PD)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组间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3)合并化疗的实体瘤患者其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较未合并化疗者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初始治疗前即存在免疫受损;2)放化疗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可能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低;3)淋巴细胞总数、CD3总T细胞计数、CD4辅助/诱导T细胞计数基线水平低下者其预后较差。
【总页数】8页(P408-415)【作者】王玉婷;杨杰;古丽米拉木·艾热提;马苗苗;哈斯也提·外里【作者单位】[1]乌鲁木齐市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1]乌鲁木齐市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1]乌鲁木齐市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1]乌鲁木齐市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1]乌鲁木齐市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J], 黄燕;罗二平;朱义玲;阚延婷;甘建和2.恶性实体瘤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J], 王玉婷;赵化荣;刘攀;包永星3.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对ALL和N-ALL白血病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意义分析 [J], 王海峰4.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对ALL和N-ALL白血病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意义分析 [J], 王海峰5.细菌性肝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J], 刘琪;夏杰;冯以斌;周启锋;吴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价值苏丽【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8(022)007【摘要】目的探讨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85例为肿瘤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为健康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被试者外周血中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变化,蛋白分析仪检测两组被试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变化.结果肿瘤组CD3+以及CD3+ CD4+、CD3+ CD4 +/CD3+ CD8+百分比分别为(58.6±8.9)%、(36.4±10.2)%、(1.2±0.8)%,显著低于健康组的(74.2±10.7)%、(45.6±9.7)%、(2.1±0.9)%(t=10.334、6.026、6.891,P<0.05);而肿瘤组CD3+ CD8+百分比为(35.8±8.7)%,显著高于健康组的(27.6±9.2)%(t=5.971,P<0.05);不同恶性肿瘤组间CD3+、CD3+ CD4+、CD3+ CD8+以及CD3+ CD4 +/CD3+ 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的IgG与IgA含量分别为(13.8 ±2.6)g·L-1、(3.0±1.0)g·L-1,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2.3 ±2.3)g·L-1、(2.3±0.8)g·L-1(t=3.984、5.039,P<0.05);而IgM含量为(1.5±0.5)g·L-1,显著低于健康组的(1.7±0.6)g·L-1(t =2.361,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对早期发现以及早期诊断具有指导意义.【总页数】3页(P1354-1356)【作者】苏丽【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临床检测价值 [J], 张灿强;何继宏;张芳娣;郭劼琳;;;;2.T淋巴细胞亚群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 [J], 江虹;李菊湘3.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临床检测价值 [J], 张灿强;何继宏;张芳娣;郭劼琳4.对MPP患儿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进行检测的意义 [J], 李传凤5.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红细胞免疫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J], 周继华;周崇明;马文皓;王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数目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石艳芬;陈梅英;苏文芳【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2(000)022【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 )细胞数目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52例不同类型肿瘤的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数目,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同时测定88例肿瘤患者分为早、中期肿瘤患者与晚期肿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肺肿瘤患者CD3+ T淋巴细胞、CD4+ Th淋巴细胞、CD4+/CD8+(Th/Ts)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Ts)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肿瘤患者NK细胞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肿瘤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肿瘤患者与早、中期肿瘤患者相较,CD3+ T 淋巴细胞、CD4+ Th淋巴细胞、CD4+/CD8+(Th/Ts)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乳腺肿瘤的免疫功能没什么改变,胃肿瘤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力下降;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随肿瘤病情的发展逐渐下降.【总页数】2页(P2888-2889)【作者】石艳芬;陈梅英;苏文芳【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检验科 364000;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检验科 364000;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检验科 364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强占荣;林中;易彩霞;黄凤妹;张剑波2.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目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邱海波;伍小军;周志伟;万德森;陈功;卢震海;王国强;拉吉夫;潘志忠3.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华付;杨大刚;孙诚谊4.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与自然杀伤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郑奇; 曾云芳; 桂梦岚; 郭秀梅5.直肠癌病人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王成龙;谭家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VEGF水平的临床意义梁小玲;刘琼珊;姚佳娜;陈曼娜;林文英;吴淑卿【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2(10)34【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及血 VEGF 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34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同时应用 ELISA 法检测血 VEGF 水平.随机抽取健康女性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T 淋巴细胞亚群及VEGF.结果宫颈癌患者外周血 CD4+、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 <0.05),而 CD8+水平、IL-6、VEGF 显著升高.IFN-γ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肿瘤期别越晚,CD4+/CD8+比值越低,CD8+、IL-6、VEGF 水平越高,IFN-γ水平则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宫颈癌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导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VEGF 诱导肿瘤血管形成,促进宫颈癌的侵袭、转移.%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cells subgroup and vascular endothlial growth factor level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The levels of T-cells subgroup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were investigated in 34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by flow cytometry (FCM)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20 healthy women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s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In group of cervical cancer, the blood CD4+ level and the ratio of CD4+/CD8+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but the levels of CD8+、IL-6、VEGF were significantlyhigher than in control group, which changed with cervical cancer classific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of the IFN-γ level between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change of T-cells subgroup level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may lead to a decreased cytoimmunity functions, the tumor immune escape caused the tumorigenesis and enhanced the progression of cancer; on the other hand, VEGF induced the angiogenesis of cancer, which promoted the metastasis of cervical cancer.【总页数】3页(P47-49)【作者】梁小玲;刘琼珊;姚佳娜;陈曼娜;林文英;吴淑卿【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广东汕头 515031;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广东汕头 515031;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广东汕头 515031;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广东汕头 515031;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广东汕头 515031;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广东汕头 515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相关文献】1.肺结核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周颖;董伟毅;倪佩青;钟慧君;俞萍2.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王登峰;雷利强3.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曾志励;吴健林;吴继周4.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J], 吴朝阳;钱军;吴雅荣;王法春;陈巧云;季勇慧;钱震;杨小飞;盛晓静;张永宁5.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VEGF水平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 沙敏;栾正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淋巴细胞亚群在胃癌患者化疗前后变化的相关性研究张佳佳;王萍【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6(028)016【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淋巴细胞亚群在胃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变化及其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胃癌患者12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化疗前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CD133+及NK细胞所占比例,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明显上升,NK细胞、CD19+及CD133+明显下降(P<0.05),其中淋巴细胞亚群CD133+在化疗后表达不升高者有生存优势(P=0.012),而其余几项指标与患者预期生存无关。
结论:胃癌患者化疗前后与外周血不同淋巴细胞亚群存在相关性,淋巴细胞亚群CD133+在化疗后的下降可能与预后相关。
【总页数】2页(P47-48)【作者】张佳佳;王萍【作者单位】焦作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焦作 454000;焦作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焦作 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胃癌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 [J], 李宇2.胸腺五肽对胃癌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J], 李刚;夏玉军3.不同类型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意义 [J], 彭洁雅;何雅军;曾小丹4.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Hcy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李亚芹;闫勇;张倡誌;田季平;王媛媛;郝青;张炳昌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J], 余璐;丁凯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