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法水处理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1
膜法水处理-预处理篇预处理的作用及目标1.预处理系统的重要性反渗透系统包括原水的预处理、反渗透装置、后处理三部分。
RO系统对原水的预处理有它特定的要求。
由于原水的种类繁多,其成分也非常复杂,针对原水水质情况及RO系统回收率等主要工艺设计参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预处理工艺系统,减少对RO膜的污堵、结垢,防止RO膜脱盐率、产水率的降低,尤其是针对目前水源日趋匮乏、水质日趋恶化,选择一个正确的预处理系统,将直接影响整个水处理系统的功能。
众所周知,RO系统运行失败,多数情况是由于预处理系统功能不完善造成的。
为了确保反渗透过程的正常进行,必须对原水进行严格的预处理。
2.反渗透系统的水源反渗透原水的种类很多,有各种天然水、市政水和工业废水等。
天然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
地表水的范围很广,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
地下水则存在于土壤和岩石内,由雨水和地表水经过地层的渗流而形成。
市政二级污水、电厂冷却排污水等工业水源将成新的途径。
水源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水处理工艺的确定和水处理成本。
3.预处理的目的使反渗透膜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有:(1)膜发生化学降解,如芳香族聚酰胺受氯等氧化剂及强酸强碱的破坏;(2)膜表面难溶盐结垢;(3)膜受进水悬浮物、胶体污堵;(4)膜受微生物、菌藻等黏附、侵蚀后造成污堵与膜降解;(5)大分子有机物对膜污堵以及小分子有机物被膜吸附。
反渗透效率与寿命与原水预处理效果密切相关,预处理的目的就是要把进水对膜的污染、结垢、损伤等降到最低,从而使系统产水量、脱盐率、回收率及运行成本最优化。
因此,良好的预处理对RO装置长期安全运行是十分重要的。
其目的细分为:(1)除去悬浮固体,降低浊度;(2)控制微生物的生长;(3)抑制与控制微溶盐的沉积;(4)进水温度和pH的调整;(5)有机物的去除;(6)金属氧化物和硅的沉淀控制。
4.预处理的目标为了保证反渗透系统的水回收率、透过水质量、透过水流量的稳定、运行费用的最低化、膜使用寿命的最佳化等,必须进行完善的预处理。
膜法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要,水的处理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膜法水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清洁水技术,它能够将微粒、有机物、病毒等有害物质从水中精确地过滤掉,使原水的质量明显改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重点论述了膜法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启示。
一、膜法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膜法水处理技术是一种能够及时有效地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技术,它可以在原水中保持相应的结构,有效去除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病毒和细菌等,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近年来,膜法水处理技术取得了显著发展。
首先,研究人员不断改进膜材料的性质,使其孔径可以精确地过滤有害物质;其次,为了提高膜法水处理技术的效率,研究人员不断改进处理系统,将膜层增厚,以此增加处理时间;此外,研究人员还将膜材料制作成滤芯,使其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二、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膜法水处理技术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在工业污染水处理方面,膜法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过滤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微悬浮物和微生物,有效地改善水量,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淡水处理,通过过滤有害的微粒,有助于分离不同类型的有机物,使水质更加清洁,有利于人们的健康。
另外,膜法水处理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农业,可以有效地处理农业废水,以减少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
此外,膜法水处理技术还可用于灌溉水的处理,除去水中有害物质,提高灌溉水质,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三、总结膜法水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清洁水技术,它可以有效地过滤有害物质,改善水质,有效地净化水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膜技术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并且已经应用于工业污染水、淡水、农业污水和灌溉水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由于膜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仍需要对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才能真正实现膜技术在水污染处理方面的潜力。
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新型膜法水处理技术是指利用膜作为过滤介质、分离介质,对水进行处理和净化的一种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膜法水处理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它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废水处理等领域。
关键技术:新型膜法水处理技术包括膜过滤、膜分离和膜反渗透等关键技术。
1.膜过滤技术:膜过滤是指利用膜作为过滤介质,通过膜孔的大小和形状限制,将悬浮物、胶体、微生物等大分子物质截留在膜表面,从而实现水的净化和分离。
常用的膜过滤技术包括微滤、超滤和纳滤等。
2.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是指利用膜作为分离介质,根据分子的大小、电荷、溶解度等特性,利用膜通过或拒绝的特性,实现不同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电渗析、气体分离和渗透汽化等。
3.膜反渗透技术:膜反渗透是指利用半透膜,通过对水施加较高的压力,使溶质在膜上压力差作用下从高浓度一侧透过膜,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膜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领域。
应用:新型膜法水处理技术在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饮用水处理:新型膜法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病原菌、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提高水质,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2.工业用水处理: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水,新型膜法水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工业用水的回用和循环利用,节约用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3.废水处理:新型膜法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污染物等,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新型膜法水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新型膜法水处理技术将在未来发展得更加成熟和完善。
制药行业全膜法水处理工艺制药行业全膜法水处理工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药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而制药工业是一种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其流程和工艺要求特别严格,更加重视原材料和环境的质量和安全。
其中水处理技术是制药行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本文便侧重介绍一种广泛应用于制药行业的全膜法水处理工艺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与优缺点。
一、全膜法水处理工艺的原理全膜法水处理工艺即采纳超滤、纳滤、反渗透等不同膜分别技术,依次通过一系列膜组分别污染物、去除颜色、溶质、无机物、有机物等杂质,使水的质量完全符合工艺要求和产品质量的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的核心是多重膜组合使用,将一系列不同的过滤器和膜工艺串联,使水质从无机离子到有机物,从粗加工到精加工,从单级到多级,渐渐升级,最后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水质要求。
将膜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一般地包括预处理系统、膜分别系统、后处理系统和可掌控设备系统。
1、预处理系统:将原材料水排出悬浮物、泥沙、生物质、腐蚀性物质等对膜有损害的物质。
2、膜分别系统:包括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
各种膜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高效的水质过滤和纯化系统。
3、后处理系统:通过加入消毒剂和处理药剂,提高水质的细菌杀灭率和化学成分完善等级。
4、可掌控设备:实现整个系统对水流量、膜压、膜流、清洗和消毒过程等的自动调整和掌控。
二、全膜法水处理工艺的特点1、技术先进:传统水处理工艺如混凝、澄清等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药品,而全膜法水处理工艺只需要一个完整的组件,通过膜组分别技术实现水质的升级和纯化,干净、安全、牢靠。
2、系统化: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是一种快速、高效、自动化的处理系统。
系统集成性强,可快捷适应不同的流程和工艺。
3、维护成本低:由于工艺设计的完整性和自动化程度高,使得安装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同时,原材料、水的使用也大大削减,削减了对环境的污染。
三、全膜法水处理工艺的适用范围全膜法水处理工艺重要适用于制药行业中的高药物、生化药品、生物制品等高级别的水质要求的生产工艺中的水处理。
膜法净水处理工艺
膜法净水处理工艺是一种通过使用膜技术进行水处理的方法。
膜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材料,可以通过选择性通透性来分离水中的杂质和颗粒物。
膜法净水处理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水处理:原水通常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颗粒物、悬浮物、溶解有机物和杀菌等步骤,以防止膜受到污染或堵塞。
2. 膜分离:将经过预处理的水通过一系列的膜装置,如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或反渗透膜等进行分离。
不同类型的膜可以过滤不同大小的颗粒或溶质,从而实现对水中杂质的去除。
3. 膜清洗:膜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受到各种污染物的堵塞和污染,因此需要定期进行膜清洗以维持膜的通透性和效果。
膜清洗可以使用化学药剂、物理力、脉冲反冲洗等方法。
4. 后处理:对经过膜处理的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添加消毒剂、调节pH值等,以确保处理后的水达到安全、卫生的标准。
膜法净水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水处理、海水淡化等领域,具有高效、节能、无化学添加剂和对水质高要求的优点。
阐述膜法水处理技术在农村的应用一、膜法水处理技术的简介膜分离技术比较简单,具体是以污水作为驱动的压力,通过具有亲水性质的多微孔膜表面,水从中穿过,留下大分子杂质。
膜在过滤过程中的过滤形式多是普通方式和错流方式。
普通流动会污水穿过膜的表面,大分子杂质被筛除,此方式比较容易出现堵塞、结垢的情况,必须要回流确保膜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此外,错流过滤方式属于更为先进的膜设计技术,如污水平行于膜表面,那么水能够穿过,污染物则停留在膜的表面,污垢的形成难度增大,横向流动也使得清洗频率大大下降,适当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膜法水处理方式一般应用于有机物、无机物以及病毒细菌等分离,针对一些独特的溶液体系也可以发挥重要的分离作用。
比如说,对溶液大分子和无机盐进行分离。
此种方式的分离设备也比较简便,容易操作和控制,维修保养也比较简单,和常规水处理方式进行对比而言,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处理效率非常高。
二、农村饮用水净化膜处理工艺2.1普通苦咸水淡化工艺普通苦咸水淡化工艺主要是先进行预处理,然后反渗透脱盐,以及部分原水进行掺和。
该种工艺大多用于生活饮用水的制作流程,选择一级二段的布置方式,因此系统的运行压力不低。
工艺流程方面,反渗透设备出水和部分原水进行一定的掺和,确保系统出水的总溶解性固体小于750mg/L,最终保证水利用率大约是78%,出水水质能够超过生活饮用水的指标限值。
如果原水TDS含量低于2000mg/L时,那么选取这种工艺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浓水的TDS含量超过8000mg/L,第二段膜组件会产生结垢。
膜进水中可以适当增加一定量的阻垢剂,以避免膜结垢。
2.2高浓度苦咸水淡化工艺这种设计工艺是结合了预处理技术和反渗透脱盐工艺技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苦咸水淡化工艺,大多是选择一级二段的布置方式,因此系统的运行压力比较高。
这种工艺是指原水经过预处理环节之后,进入到反渗透设备开始脱盐,反渗透膜的脱盐率不小于96%,可对水中盐分、大分子有机物进行脱除;反渗透设备出水的总溶解性固体小于150mg/L,水利用率大约是70%。
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是一种用于水处理的生物降解技术,它通过在水中引入生物膜,利用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的原理、应用和优势。
一、原理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是一种结合了生物降解和膜技术的水处理方法。
其原理是在水处理系统中引入一层生物膜,通过这层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质。
生物膜可以是固定化微生物,也可以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膜。
在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中,水流通过生物膜层时,有机物质会被微生物吸附并降解,从而净化水体。
同时,生物膜的存在也可以阻止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传播,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
二、应用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城市污水的处理,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去除,达到排放标准。
其次,它也可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将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还可以应用于水源地水质的改善。
当水源地受到污染时,可以通过引入生物膜来降解有机物质,提高水质。
这种方法相比传统的水处理方法,更加环保和高效。
三、优势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相较于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它的处理效果好,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
其次,该方法对水体的净化速度快,处理过程中能够实现在线操作,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对水质的要求较低,适用范围广。
它可以处理各种类型的水体,包括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水源地水体等。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结合使用,提高处理效果。
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技术。
它通过引入生物膜,在水体中降解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方法在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和水源地水质改善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相比传统的水处理方法,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速度快和适用范围广的优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有望在水处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们提供更清洁的水资源。
膜法水处理技术膜法水处理技术**节概论膜,更精准而言是半渗透膜,它是一薄层物质,当肯定的推动力应用于膜两侧时,它能依照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使物质进行分别。
通常,膜是依照物质的分别范围和应用的推动力来分类。
在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上,膜分别过程起到了特别紧要的作用。
在废水或污水排放之前,膜分别过程可以用于废水或污水处理;在废水进入污水系统之前,膜分别过程可以用于回收工业上有用的物质;当然膜分别过程也可以用于生产饮用水。
在生产饮用水方面,使用膜人们可以利用大量的海水资源;此外,在水与废水循环回用方面,膜的特别作用显得非常紧要。
膜分别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即可用于给水处理也可用于废水处理。
膜技术应用于水处理具有以下优点:1.处理各种滤液,能得到高质量的滤出水;2.膜过程可通过模拟装置加以实现,而且可以连续操作;3.对渗透液具有以肯定比例循环作为工艺用水或再利用的潜力。
膜技术应用于水处理具也存在以下缺点:1.膜的相容性与孔的大小、水的pH值以及水的温度等很多因素有关;2.在某些情况下易生成污垢,使得在一些特别应用中膜的寿命较短3.与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相比,一般投资费用较高。
膜的使用寿命,短的只有几个月,但通常是3—7年,有的管式膜系统可超过15年。
影响膜的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通常有加料贮槽和泵的匹配性能,预处理效果,渗透液的贮存装置以及膜的清洗系统和效果等。
21世纪膜分别的应用将持续增长,尤其是微滤/超滤、微滤/反渗透、微滤/超滤/反渗透或钠滤结合的膜处理过程。
增长的领域包括:1.饮用水处理2.工业废水的脱色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4.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5.水的回收与循环利用等**节膜分别过程膜分别技术受到广泛的注意,进展快速,是由于膜分别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选择性很高,在分别过程中混合物主体没有相变,所用的设备装填密度大、效率高。
1.水处理和膜分别1)用水水的净化与纯化包括从水中去除悬浮物、**、病毒、无机物、农药、有机物和溶解气体,在这方面,膜分别技术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双膜法预脱盐水处理系统设计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海水淡化技术成为了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海水淡化技术中的逆渗透膜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成为了当今海水淡化技术中的主流技术之一。
在逆渗透膜技术中,双膜法预脱盐水处理系统因其高效的脱盐效果和低能耗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领域。
双膜法预脱盐水处理系统是一种结合了两种不同的逆渗透膜的脱盐系统。
通过前置一组低压膜和一组高压膜,可以有效减少高压膜的进水浓度,提高处理水的脱盐效率,减少系统的能耗,从而降低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的成本。
下面将从系统设计的角度,简要介绍双膜法预脱盐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
一、预处理系统设计双膜法预脱盐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系统设计非常重要,好的预处理系统可以有效保护逆渗透膜,延长逆渗透膜的使用寿命,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
预处理系统通常包括粗滤、活性炭吸附、软化处理、超滤等工艺。
粗滤用于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活性炭吸附用于去除有机物和氯味,软化处理用于去除水中的硬度成分,超滤用于去除水中的胶体和大分子有机物。
预处理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原水水质情况来确定,同时要做好预处理设施的布置、操作参数的调整和运行维护等工作。
二、高压膜组件设计高压膜组件是双膜法预脱盐水处理系统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脱盐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高压膜组件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膜元件的材质选择,要选用高品质的聚醚砜膜、聚酯膜等材质,以确保膜的抗压性和耐腐蚀性。
其次是膜元件的结构设计,要合理配置膜元件,优化膜面积和流道设计,以充分利用设备的空间,提高处理水量和降低阻力。
最后是膜元件的组装工艺,要确保膜元件的组装质量,提高膜元件的使用寿命。
三、逆渗透装置设计逆渗透装置是双膜法预脱盐水处理系统的核心设备,其设计和选型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脱盐效果和能耗消耗。
逆渗透装置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逆渗透膜的选型,应选择具有高截留率、高通水量和低能耗的逆渗透膜。
第四章膜法水处理膜分离法是利用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时,使溶剂(通常是水)与溶质或微粒分离的方法。
一般包括电渗析、反渗透、超滤、扩散渗析等,其中的反渗透、超滤相当于过滤技术。
用选择性透过膜进行分离时,使溶质通过膜的方法称为渗析;而使溶剂通过膜的方法则称为渗透。
电渗析法是以电位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法,用于从水溶液中脱除离子,主要用于苦咸水脱盐或海水淡化。
其膜是导电膜,即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
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法,根据溶质粒子的大小及膜的结构性质(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又可分为超滤、纳滤、反渗透等。
反渗透法可用于溶剂的纯化和溶液浓缩。
反渗透法大部分应用于水的纯化.主要是苦咸水脱盐或海水淡化。
反渗透法的另一个重要应用为制备高纯水。
膜是分离技术的核心。
膜材料的化学性能、结构对膜分离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是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膜,有纤维素膜、芳香聚酰胺类膜、杂环类膜、聚砜类膜、聚烯烃类膜和含氟高分子膜等。
膜分离法的特点:①不发生相变、常温进行、适用范围广(有机物、无机物等)、装置简单、易操作和易控制等。
②膜法水处理具有适应性强、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运行经济的特点。
所以,国内外已把电渗析法、反渗透法或膜分离法与离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锅炉水处理。
第一节电渗析电渗析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它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溶液的淡化、浓缩、精制或纯化的目的。
电渗析的进展:对电渗析基本概念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采用动物皮、膀胱膜或人造纤维、羊皮纸等进行实验室研究,但无工业应用价值;随着合成树脂的发展,1950年,朱达试制出具有高选择性的阴、阳离子交换膜后,才奠定了电渗析技术的实用基础;1954年美、英等国将电渗析首先用于生产实践中,淡化苦咸水、制备工业用水和饮用水。
此后,电渗析技术逐步引入中东和北非。
全膜法水处理“全膜法”水处理系统是将不同的膜(超滤膜、反渗透膜、EDI膜)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达到高效去除污染物和脱盐的目的,出水可满足锅炉补给水、各种工艺用水、循环水等用水的要求。
现在的废水处理系统也在使用膜技术。
工艺的主要特点:整个流程采用以物理过程为主的膜法水处理技术,完全消除酸碱使用和酸碱废水的排放;预处理采用了超滤,能够很好地适应原水水质,给反渗透膜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采用高效的抗污染反渗透膜进行预除盐,降低运行费用;采用EDI膜堆进行深度脱盐,使得产水水质更稳定可靠。
全膜法水处理技术可以节约新水,减少排污,解决了废水回用上的诸多技术难题。
<一> 超滤膜水处理技术超滤水处理技术在世界膜滤水处理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已成熟,世界范围内拥有很多典型的超滤水处理厂。
<二>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反渗透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有效、最节能的膜分离技术,与前置预处理系统配套使用,具有工艺先进、操作简便、运行费用低、无污染、维护方便等优点;利用压力驱动的膜分离技术,它能阻挡所有溶解盐及大分子,可有效去除水中固体溶解物、有机物、胶体、微生物以及细菌等杂质。
目前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动力行业锅炉补给水、化学行业工艺用纯水、电子与医药级超纯水制备、食品饮料行业纯净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等过程,在离子交换前使用反渗透可大幅度地降低操作费用和废水排放量。
<三>EDI水处理技术EDI(Electrodeionization)是一种将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膜技术和离子电迁移技术相结合的纯水制造技术。
它通过使用由离子膜、离子交换树脂组成的基本单元---膜组件,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无需使用酸碱对树脂进行再生,即可连续不断的长期运行,稳定可靠的制备超纯水。
EDI是传统离子交换混床工艺的最佳取代技术。
EDI 的出现是水处理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的进步,标志着水处理工业全面跨入绿色产业的行列。
膜法水处理系统讲解
预处理系统(多介质过滤器 + 活性炭过滤器) + 两级反渗透除盐系统(RO) +连续电除盐系统(EDI)。
新系统设计出力为2*30m3/h,其中有2套出力53m3/h的预处理装置、2套出力39.5m3/h 的一级反渗透装置、2套出力33.5m3/h的二级反渗透装置、2套出力30m3/h的电除盐装置及附属系统设备。
两套水处理装置既可一用一备切换运行,也可同时运行。
整个系统可采用手动或自动控制,同时对各生产环节提供故障、异常的报警及自检测,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工业水→原水箱→原水泵→板式换热器→多介质过滤器
▪
▪絮凝剂加药,加酸装置
▪←一级RO系统←一级RO泵←保安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
▪加碱装置阻垢剂加药
▪→一级RO水箱→二级RO泵→二级RO系统→二级RO水箱
▪
▪←EDI系统←精密过滤器←紫外线杀菌器←EDI供水泵
▪→除盐水箱→除盐水泵→除氧器
设备规范
•多介质过滤器规格:∅2600*ss1800碳钢衬胶防腐工作压力:0.4MPa出力:53t/h 上部进水装置为喇叭式。
下部出水装置多孔板板型式。
无烟煤层高:200mm;石英砂层高:1000mm。
•活性炭过滤器规格:∅2400*ss1800碳钢衬胶防腐工作压力:0.4MPa出力:53t/h 上部进水装置为喇叭式。
下部出水装置多孔板板型式。
活性炭层高:800mm;石英砂层高:400mm。
•保安过滤器规格:HTY-25-1000不锈钢304滤芯:25支,5um-40〞
•一级反渗透装置出力39.5 t/h /组 RO膜:美国海德能PROC10 膜壳:ROPV 排列:6︰3 设计温度25℃
•二级反渗透装置出力33.5 t/h /组 RO膜:美国海德能PROC10 膜壳:ROPV 排列:4︰2设计温度25℃
•EDI装置型号:LXM-30出力30 t/h /组 9套/组进水压力:0.2-0.6 MPa进水与产水压差:0.14-0.21MPa 电压:0-600 V 电流: 0-2 A单独电源/电阻/限位电流
水处理设备运行监督参数
▪1.预处理系统运行监督:
▪正常运行产水流量为: 53m3/组. SDI: <5
▪ COD: < 1.5 ppm 余氯: < 0.1 ppm
▪如果以上任一项目超标,都需要停运检查。
▪2.反渗透系统(RO)运行监督:
▪一级反渗透正常运行产水量控制在39.5 m3/组/h,水温控制在:20--25℃
▪电导控制为:≤10μs/cm (一年内) ≤15μs/cm (三年后)
▪二级反渗透正常运行产水量控制在33.5 m3/组/h,水温控制在:20--25℃
▪电导控制为:≤5μs/cm (一年内) ≤8μs/cm (三年后)
▪运行控制:
▪反渗透进水的余氯含量必须保证≤0.1 mg/l,二级反渗透产水 DD≤5μs/cm
▪(一年内),或DD≤8μs/cm(三年后);YD≤0.5 mg/l,任一项不合格,均需停运
▪检查。
▪3.电除盐装置(EDI)运行监督:
▪EDI产水流量应控制在30 m3/组/h。
▪运行控制:电阻率≥15MΩ.cm,二氧化硅≤20μg /l
▪任一项不合格,均需停运检查或调整运行状态,严防送出不合格的除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