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UC纪元战舰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24
其他阿纳海姆玫瑰人生级大型宇宙船坞舰阿纳海姆所有的大型宇宙船坞舰,规格为通常舰船的数倍,推进系统使用了核脉冲引擎。
玫瑰人生级拥有巨大的居住区和工场区,堪称是大型的移动机构。
火星独立吉恩军RF姆塞级轻巡洋舰外观类似于旧吉恩公国军姆塞级轻巡洋舰的改修舰,主要配备于查尔斯·罗切斯特少校所指挥的查尔斯舰队。
扎姆斯·加尔级宇宙战舰死亡先锋舰队的旗舰,整个舰体可以分离为舰桥本体、左右MS坞和发射台、以及收纳巴克的前部四个部分,分离后的MS发射台可以独自回收MS,使得MS的运用性大为提高。
由于本型舰多为指挥官所搭乘,因此为了提高他们的生还率,在战斗时舰桥可以收纳于舰体本体内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扎姆斯·基利级宇宙战舰死亡先锋的主力宇宙战舰,MS发射台仅有位于舰首的一架,因此MS的运用能力较低;但由于装有4门大型的连装炮,体现出其炮战能力及指挥管制是设计的重点。
扎姆斯·基利级宇宙战舰的舰桥与扎姆斯·加尔级宇宙战舰一样可以收纳于舰体本部内,但由于舰桥比较狭窄,所以舰桥人员仅有扎姆斯·加尔级的一半左右。
扎姆斯·基斯级宇宙巡洋舰死亡先锋宇宙舰队的主力巡洋舰,具有扎姆斯·基利级以上的推进力和续航力,舰体前后部均设有MS发射台,在短时间内可以动员出大量的MS。
扎姆斯·纳达级宇宙驱逐舰死亡先锋宇宙舰队的主力舰种,大小约有扎姆斯·加尔级的1/3。
作为小型舰,扎姆斯·纳达级的机动性非常优秀,经常被用于奇袭作战及侦察、护卫等工作。
但是,由于小型化的缘故本型舰并未装备MS发射台,仅在后部引擎处设置了4个MS用台架。
死亡先锋军所有舰艇的舰桥都可以在战斗时收纳于舰体本体内,扎姆斯·纳达级更可以以收纳状态下的舰桥作为单独的紧急脱出用装置而分离及发射。
巴比伦先锋级宇宙战舰又称玛扎先锋级,本型舰原本是死亡先锋军作为进攻地球的旗舰而建造的新锐战舰,但在U.C.0128年才完成。
高达模型HG(HIGH GRADE)高级系列MG(MASTER GRADE)大师级系列高达模型一直是高达动画周边系列不可动摇的主导产品,高达模型的出现将动画上的巨大的机械人,立体化的展现在了高达迷面前……(令人感动)。
总的来说,高达类的模型属于科幻类模型,又分为诸多系列,其中包括了PG,MG,HG(HGUC),TV,FG等等。
每个不同的系列,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比例上的区别。
因为很多朋友是刚刚接触高达和它的模型,所以特地发来此贴……为大家概扩的介绍下高达模型的类别,以及其在近十年甚至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和进化概述早期模型->高级->究极->完美的发展历程⒈起源1979年,动画;机动战士高达;开始在日本上映,当时动画播出后,市面上只有出合金玩具;隔年六月,模型商BANDAI公司开始推出模型,第一台模型化的商品是售价300日元,比例为1:144的RX-78-2 GUNDAM。
从此也开创了26年的高达模型市场。
从第一台RX-78-2 GUNDAM开始,BANDAI公司不断推出了1:60,1:100,1:144,1:250和1:550等不同比例的模型。
但早期的高达模型,没有具体和严格的分类。
只是在比例和动画作品集上加以区别。
整个八十年代。
高达模型都在萌芽状态下不断的摸索前进。
⒉初登场到了1990年三月,高达10周年纪念时,BANDAI首次推出了HG(HIGH GRADE)系列 1:144 RX-78 GUNDAM,这台模型有着核心战机变型机构,关节采用内藏骨架,多色成型,而且不须要上模型胶就可以组合。
造型更是由最初设计者大河原邦男重新设计。
从此以后,HG成为达模型的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高达模型市场打开了新局面。
此后HG成为了高达模型的普及类产品。
比例也从1:144扩展到了1:100,甚至1:60。
同时很多UC以外的作品也陆续成为了HG开发的主要趋向。
⒊新局面在GK模型市场蓬勃发展的状况下,BANDAI公司也打算开创新的模型产品,到了1994年时,BANDAI与HOBBY JAPAN共同合作,策划出品新系列的高达模型。
高达人物资料U.C.0079-机动战士Gundamあ行アカハナ阿卡哈纳赤鼻,潜入南美加布罗GM量产工场中的一员,以他红色的鼻子而闻名,搭乘MS为アッガイアコ-ス阿克斯ランバ·ラル大尉的部下,与コズン一起搭乘ZAKU与高达作战,在第二次战斗中,被钢加农近距离直接命中而死。
アムロ·レイ阿姆罗·利(主角)居住在SIDE7的少年,在联邦与吉恩饿战斗中,偶然地坐上了联邦的秘密武器,高达,并成为驾驶员。
然后,在与吉恩军的王牌驾驶员夏亚和少女拉拉的战斗中,NEWTYPE能力慢慢觉醒。
父亲是联邦军的技术士官,蒂姆•利。
因为自幼与母亲分居,所以性格内向,爱好电脑及电子技术知识。
イセリナ·シェンバッハ伊瑟莉娜·瑟帕哈前纽约市市长イッシェンバッハ的女儿,在出席一次派对时,与卡尔玛·查比相识相恋。
当得知卡尔玛战死的消息后,为了替卡尔玛报仇而奔赴战场。
ウッディ·アルデン乌蒂·阿尔登在南美加布罗时,担任白色木马修理工作的联邦军大尉,阿姆罗的初恋对象--マチルダ·アジャン的未婚夫か行カイ·シデン凯·瑟迪来到SIDE7避难的少年,因为吉恩军空袭而与阿姆罗一同搭乘上白色木马避难,从而成为机组人员,主要驾驶钢加农。
カツ·ハウイン被白色木马收容的市民的儿子,与同为难民的レツ、キッカ成为好朋友,被称谓淘气三人组。
カムラン·ブル-ム卡姆拉·普鲁姆SIDE6的检查官,白色木马的操舵手--ミライ的未婚夫,因为吉恩军的攻击而不得不分开,最后在SIDE6再度相逢,但最终因为意见不和而分手。
ガルマ·ザビ卡尔玛·扎比迪金公王的末子,担任地球攻击军司令要职,是赤色彗星夏亚士官学校的同学,对夏亚非常信任,却因为夏亚的出卖,而悲壮的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キシリア·ザビ基希莉亚·扎比迪金公王的大女儿,机动突击军的司令官,弟弟卡尔玛的顶头上司,以弑父罪名,杀死政敌哥哥之后,在逃离阿·巴布·空要塞时被夏亚所杀。
联邦篇RGM-79D 严寒用吉姆简介本机是以在寒冷地带作战用而开发的RGM-79型的派生型之一,也是RGM-79G的原型机,因为这个原因,头部及装甲板等部件是通用的。
背部的推进器是根据初期生产型再设计的,因此性能上有所提高,战后的RGM-79C 吉姆改也采用了这种推进器。
本机是一年战争时期联邦军陆军的吉姆型机体里远距离通信能力最优秀的机体,因此在连携作战时能充分发挥作用。
由于是在寒冷地带作战的专用机,本机的防寒性能非常好,大战末期投入使用。
概要机体番号: RGM-79D机体代号(日文):ジム寒冷地仕様英文: GM Cold Climate Type 中文:严寒用吉姆出现作品:机动战士高达 0080 口袋中的战争机体类型:寒冷地战用量产型MS制造商:地球联邦军所属:联邦初次配备: U.C.0079技术参数内部环境:标准式驾驶舱尺寸:头顶高:18.0米全高:18.0米重量:本体重量:44.7吨全备重量:58.7吨装甲材料及结构:钛合金(钛/陶瓷复合材料)发电机出力: 1250KW推进力: 15000KG×4=60000KG姿势制御喷嘴:5加速度: 1.02G装备及设计特征: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5700米180°姿势变换所需时间:1.6秒固定武装:头部60mm火神炮×2;光束军刀×1,额定输出功率0.38MW选用武装:专用盾牌选用手部武器:专用90mm机关枪RGM-79G 指挥官用型吉姆简介本机是战后短时期内与RGM-179型一起成为联邦军主力MS的RGM-79C 吉姆改的原型机目的,主要是在重力环境下(指殖民卫星)维持治安,因此生产的台数不多;武装也以实体没有采用光学武器。
概要机体番号: RGM-79G机体代号(日文):ジム·コマンド(コロニー戦仕様)英文: GM Command 中文:指挥官出现作品:机动战士高达 0080 口袋中的战争机体类型:殖民卫星防卫用量产型MS制造商:地球联邦军所属:联邦初次配备: U.C.0079技术参数内部环境:标准式驾驶舱尺寸:头顶高:18.0米全高:18.0米重量:本体重量:43.5吨全备重量:56.4吨装甲材料及结构:钛合金(钛/陶瓷复合材料)发电机出力: 1330KW推进力: 2×26500KG+2×7000KG=67000KG姿势制御喷嘴数:10加速度: 1.19G地上速度:125千米/时装备及设计特征: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6000米180°姿势变换所需时间:2.4秒固定武装:头部60mm火神炮×2;光束军刀×2 选用武装:专用盾牌选用手部武器:专用抽出式90mm机枪RGM-79GS 宇宙战指挥官用型吉姆简介本机是对在殖民卫星内维持治安的RGM-79G型进行了改修之后得到的宇宙战式样的机体了背包,总推力较RGM-79G提高了约10%。
吉恩系战舰格瓦金级大型战舰一年战争时期具有最高的火力、装甲和航续距离的吉恩公国军的最强战舰,可以进行从地球出发到火星与木星间的小行星带的无补给航行。
为了长期航行的需要,还特地在舰内设计了利用离心力而产生的人工重力区。
虽然格瓦金级的性能相当出色,但由于制造费用的高昂,所以并没有被规模化量产。
格万班级超大型战舰以阿克西斯为据点的吉恩残党部队以格瓦金级为基础独自改良出的超大型战舰。
由于预定是作为舰队的旗舰而使用,因此均装备了大型MEGA粒子炮和长距离通信天线,航续距离也堪与格瓦金级媲美。
此外,格万班级舰内还装备了科姆塞以备大气圈内外联络之用。
格瓦丹级超大型战舰作为格瓦金级的发展型而开发的阿克西斯军的超大型战舰,舰体色和舰体后部设置的巨大燃料槽都沿袭了格瓦金级的风格;但是,本型舰也具备了格瓦金级所没有的3个MS发射台,下部的MS发射架亦可向前方270度自由发射MS。
本型舰可搭载一个大队以上的MS,综合运用能力尤胜泰坦斯的多戈斯·基亚级大型宇宙战舰。
萨达朗级机动战舰阿克西斯新吉恩军为了地球侵攻作战而建造的新型战舰。
由于装备了降落装置,萨达朗级可以降落至地球,在大气圈内依然具备巡航能力。
虽然就火力和MS搭载量而言萨达朗级不如格瓦丹号和格万班号,但它包括了机动性在内的综合平衡却非常优秀,因此其综合的战力并不逊色于格瓦丹号和格万班号。
略儒拉级战舰夏亚所率领的新吉恩军的旗舰,也是格瓦金级的发展型,又被称为格瓦金改级,其火力和MS搭载量均在联邦军战舰以上,而且跟拉·凯拉姆级一样备有战斗舰桥和普通舰桥。
巡洋舰契贝级高速重巡洋舰吉恩公国军早期建造的少数舰种之一,原本是作为战舰使用,在格瓦金级战舰开始服役后被归类为重巡洋舰。
契贝级一号舰于U.C.0070年6月开始服役。
早期的契贝级采用了等离子火箭与化学燃料火箭并用的推进方式,而且主炮用的也是火药式实体弹;在米诺夫斯基·伊约内斯科型热核反应炉实用化之后,吉恩军对契贝级进行了改装,至一年战争爆发前,所有的契贝级基本都换装为米诺夫斯基·伊约内斯科型热核反应炉和MEGA粒子炮。
圣剑级Excalibur Class圣剑级是以著名的宪法级为蓝本制造的新一代联邦星舰,圣剑级是第一艘装备有新的多样化模块构造引擎的联邦星舰,圣剑级几乎可以胜任任何任务,其扩大的货运能力和新式的曲速引擎使其成为一艘理想的独立探测船,但是她也能在舰队行动中有良好的表现。
船体详细资料:长:350米高:72米宽:128米排水量:99W吨防御能力:先进型射线护盾强化Tritanium合金装甲(一种硬度是钻石21.4倍的合金)航速巡航速度:7级最高全速:9.6级前后X型相位阵列前后各一个光子鱼雷发射管晚祷级是宪法级和圣剑级的姐妹级星舰,主要在联邦星区进行中距离航行。
晚祷级使用模块式建造,是理想的探险船。
她的正面火力能够让她适应各种战斗环境,在舰队行动时则主要主要担任火力支援。
晚祷级一般用来作为舰队行动的旗舰来协调其他船只进行联合攻击。
夏延级Cheyenne class夏延级是24世纪初第一代开始服役的巡洋舰,其独特的4喷射器的设计在舰队中显得鹤立鸡群,在wolf359战役以后,这一级别的星舰在星际舰队中开始逐渐渐露头角。
达科他级Dakota class夏延级的旁系版,主要在联邦舰队中担任各种杂务,从事各种巡逻和人道援助任务,该船的设计目的是支援船只,通常搭载工程团队。
银河级Galaxy class银河级是联邦设计的最强大的星舰之一,其主要用来进行远程探险,上面装有独立的科学实验室,同时也装备有强力的武器和防御系统。
在自治同盟战争时期,银河级可以说是设计最成功的战舰之一。
天神级Celestial天神级是银河级的改造型,和银河级同为23世纪最大最具威力的星舰之一,和战斗用的银河级不同,天神级通常用于外交和在战场上拯救难民的任务,虽然在舰队中主要担任支援船只,但是任何一支舰队都不会拒绝一艘天神级加入他们的队伍。
和银河级相同,天神级也有强化的护盾和高功率的武器输出。
外交官级Envoy class如同起名,外交官级是一艘彻彻底底的外交船,用于运输难民和拯救被困于战区的无辜群众,外交官独特的设计能够让其以最快的速度逃离战区并且免受到任何伤害,它身上面搭载的大量船员也能够快速的帮助修理任何损伤。
闪电战总目录第1期德国钢盔的发展与鉴赏武装党卫军一级上将——“泽普”?迪特里希zimmerit战车防磁涂层“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征战史第2期德国钢盔的发展与鉴赏(增补篇)“硕鼠传说”——图解二战德国超重型坦克发展武装党卫军第七“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总体战的荣誉”——德国战争功勋十字勋章第3期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第一部分)——党卫军迷彩计划溯源、党卫军迷彩类型“斯卡帕湾的公牛”——普里恩与U-47的传奇故事飞行的狼群——王牌迭出的美军第56战斗机大队第4期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第二部分)——迷彩防潮布与迷彩帐篷、党卫军迷彩罩衫类型“暗夜幽灵”——神秘的德国空军KG200轰炸机联队用鲜血证明——德国战伤勋章鉴赏第5期飘扬的意志——二战德国军旗战旗查考二战德国钢盔发展与鉴赏之——德国伞降猎兵的钢盔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第三部分)——头部伪装项目约翰之虎——战争系列漫画(1)北海孤魂——“提尔比兹”号战史完结篇第6期闪电天兵——党卫军第500/600伞兵营战史零下52℃——东线冬季作战奖章鉴赏SS制服风范(1)——绪论、党卫队黑色制服约翰之虎——战争系列漫画(2)【德国空军史话】“炮兵之眼”——德国空军的Fw189“枭”式轻型侦察机第7期喋血105天——霍尔姆战役与霍尔姆盾章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第四部分)——党卫军装甲兵的伪装与迷彩服STORM 日耳曼暴风——二战德军的MP38/40冲锋枪风笛征程——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苏格兰部队(一战篇)第8期装甲掷弹兵——德意志的精锐机甲武士SS制服风范(二)——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制服、党卫队土灰色制、党卫队土灰色宽松型野战上衣一夜回到解放前——阿登战役60周年纪念活动实录裂空长剑——第三帝国的地对空导弹风笛征程——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苏格兰部队(二战篇)第9期轴心欧罗巴——二战德军的欧洲志愿兵运动希特勒煎蛋——德意志十字奖章鉴赏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第五部分)——党卫军M44型迷彩野战服、警察迷彩野战服燃眉狙击——第三帝国的空对空火箭与导弹第10期装甲迈尔——党卫军少将库尔特?迈尔的传奇一生狼牙棒之舞——法莱斯口袋封闭处的战斗扑克游戏——二战欧洲战区美军钢盔标识指南灭顶之灾——第三帝国的空对地火箭与制导武器第11期第二个珍珠港——1943年12月2日的巴里大空袭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六)——冬季伪装御寒服项目沙漠游侠(上)——英军沙漠突击队的故事战争系列漫画从小做起——德国一号坦克族谱第12期永不言败——库尔兰战役与库尔兰荣誉袖带二战单兵装备系列(一)——德军步枪皮质弹夹包的发展与鉴赏沙漠游侠(下)——英军沙漠突击队的故事战争系列漫画尼什防御战——“欧根亲王”师在1944年秋的关键之战武装党卫军少将奥托?库姆第13期指之图腾——第三帝国的军政戒指鉴赏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完结篇)——战场改造项目热带雄师——德意志非洲军及非洲战役袖带惊雷第一击——但泽?维斯特普拉特半岛攻防战空中叠罗汉——奇异的B-17碰撞事件第14期我心狂野——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师战史(上)国家意志——纽伦堡党代会纪念章鉴赏德国海军的原野灰色大檐帽鉴赏腊包尔航空战狭路相逢——袭击舰与自由轮的一场不对称战斗“内华达”号的英勇逃亡潜艇防空的缘起——详解比斯开湾海空对抗第15期我心狂野——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师战史(下)百战将心——“希特勒青年”将领列传幸运的黑13——德国空军王牌京特?拉尔访谈二战德国陆军伞兵证章鉴赏星光中的决斗——第463伞降炮兵营在巴斯通零距离对抗——浅析二战中的步兵反坦克战术(上)第16期如虎添翼——二战德军单兵作战装具巡礼(上)顶尖杀手认证——独力击毁坦克臂章鉴赏德国炮、捷克造——二战德军中的斯柯达重炮征俄苦旅——一个意大利军官的东线记忆各显神通——浅析二战中的步兵反坦克战术(下)第17期如虎添翼——二战德军单兵作战装具巡礼(下)老兵不朽——莫辛-纳甘步枪略传目标:鹰巢!——1945年盟军在贝希特斯加登从海底归来——U505艇员的战争经历昙花一现——二战日军伞兵的发展与作战(上)第18期欧洲新十字军——党卫军第5“维京”师战史(上)凤舞危城——汉娜?莱契在第三帝国的最后岁月对诺贝尔奖说:“不”——记纳粹德国艺术和科学奖章被遗忘的牺牲——1940年加来保卫战海军烧火棍——二战美国海军的鱼雷危机昙花一现——二战日军伞兵的发展与作战(下)第19期欧洲新十字军——党卫军第5“维京”师战史(下)枭雄本色——“维京”师将校列传梅斯铁闸——1944年梅斯战役与梅斯袖带马金悲情——短命的利斯康姆湾号护航航母七十罗汉——英国第198号战俘营越狱事件第20期铁腕——第三帝国的安保警察部队迈向荣耀之始——二级铁十字勋章鉴赏重塑经典——1939年款奔驰越野车修复记碧海迷踪——二战德国海军的巡洋作战攀登新高山1208——阿部善次大尉的战争回忆第21期链狗——第三帝国的军事警察部队弑蛇之符——二战德国反游击作战奖章鉴赏坚定不移——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的战争经历(上)一战成永恒——一名陆战队员眼中的硫磺岛之战皇家铁骑——二战中的英国禁卫装甲师第22期掘壕据守——二战德军的野战工事研究(上)踏过荣耀之途——一级铁十字勋章鉴赏坚定不移——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的战争经历(下)阿登血劫——1944年马尔梅迪惨案之详述飞越莱茵——1945年盟军伞兵的“大学”行动第23期掘壕据守——二战德军的野战工事研究(下)SS制服风范(三)——党卫队白色制服系列废墟之虎——Sturmtiger“突击虎”全接触绿衫幸运儿——德国伞兵中尉莱普科夫斯基战记第24期步上荣耀之巅——骑士十字勋章专集?1939年版骑士十字勋章弗里茨?克林根伯格——贝尔格莱德的征服者?骑士十字勋章之橡叶饰奥托?卡里乌斯——德国陆军虎式坦克王牌?骑士十字勋章之双剑饰奥托?克雷齐默尔——头号潜艇王牌?骑士十字勋章之钻石饰维尔纳?默尔德斯——德国空军战斗机总监?骑士十字勋章之钻石金橡叶饰?1957年版骑士十字?逝去的荣耀——大铁十字勋章鉴赏?橡叶以上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完全名单第25期以元首之名——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师战史(一)SS制服风范(四)——党卫队的运动服铁钳的右齿——德军第10装甲师在维亚济马国中之国——从政治视角检视魏玛国防军第26期以元首之名——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师战史(一)视死如归——二战德国近战突击系列勋奖章鉴赏从敦刻尔克到长崎——一位英军军医的炼狱之旅刺刀见红——二战步兵班排级战术浅析(一)第27期以元首之名——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师战史(一)精英圣殿——“警卫旗队”荣誉榜一去不返的伟大时代——二战顶尖空中王牌巡礼刺刀见红——二战步兵班排级战术浅析(下)第28期被曲解的千年吉祥——万字符号人文史叹息之墙——大西洋壁垒之法国篇(上)SS制服风范(五)——党卫军的热带制服亚平宁黑旋风——美军黑人步兵在意大利短兵相接——二战步兵连营级战术浅析(上)第29期优秀是一种习惯——奥托?魏丁格尔的战争经历沙漠风暴——非洲军团装甲车辆鉴赏叹息之墙——大西洋壁垒之法国篇(下)阿三从军记——德军中的印度志愿兵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短兵相接——二战步兵连营级战术浅析(下)第30期报复兵器第一号——第三帝国的地对地导弹之V-1篇SS制服风范(六)——党卫队与武装党卫军的大衣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2)巴黎在燃烧吗?——1944年巴黎解放之旅第31期为领袖而生、为政治而狂——普通党卫队面面观承前启后——德国二号坦克族谱(上)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3)痛扁“恶汉”——德国第6伞兵团圣基梅恩村战记蓝色安魂曲——1944年德军夏季攻势回顾第32期奥得河畔之离歌——1945年布雷斯劳攻防战承前启后——德国二号坦克族谱(下)疤面飞将军——德国空军王牌施泰因霍夫传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4)谁点着了大雪茄?——“兴登堡”号罹难记第33期报复兵器第二号——第三帝国的地对地导弹之V-2篇无冕之王(上)——头号坦克王牌科尼斯佩尔传希姆莱的MSL弯刀——党卫军第13“圣刀”武装山地师战史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5)第34期﹡腾飞伊比利亚——德国秃鹰军团系列勋奖章鉴赏赤色防火墙——二战苏军野战防御技术研究无冕之王(下)——头号坦克王牌科尼斯佩尔传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6)﹡从本期开始,出版发行由“《闪电战》杂志社”变成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35期履带上的重甲骑兵——德国装甲兵1934-1945万里赴戎机——千奇百怪的德军自行火炮(上)梦回中世纪——希姆莱的雅利安黄金时代臆想盟军的闪电战——巴顿的第三集团军在法国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7)第36期尘埃落定——二战德国高级军衔译名辨析与确定万里赴戎机——千奇百怪的德军自行火炮(中)履带上的重甲骑兵(续一)——德国陆军装甲兵的制服壮哉元首团——党卫军第4步兵团的勒热夫之战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8)第37期燃烧的国王之山——1945年东普鲁士柯尼斯堡攻防战万里赴戎机——千奇百怪的德军自行火炮(下)德国装甲兵的制服与徽标(续)——德国空军、党卫军及警察的装甲兵制服生死最前线——步兵骑士施奈德拉赖特战记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9)第38期一鸣惊人的沉默战士(上)——二战德军的反人员地雷履带上的重甲骑兵:德国装甲兵1934-1945(续三)——德国装甲部队徽标(一)北极光下的战斗——党卫军第6“北方”山地师芬兰战记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0)第39期帝国苍穹下——二战德国巨型防空塔探秘履带上的重甲骑兵:德国装甲兵1934-1945(续三)——德国装甲部队徽标(二)消逝的极光——“北方”山地师西线战记雪花之锋芒——“北方”师将领列传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1)第40期海峡上空的小鸟——不列颠空战头号王牌维克少校画传一鸣惊人的沉默战士(下)——二战德军的反坦克地雷我们捍卫领袖与元首——党卫军意大利军团记事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2)第41期止步!这里是伯爵的领地!——1942年杰米扬斯克战役回顾荣耀领地的记忆——杰米扬斯克战役盾章鉴赏真相或谎言——科隆大教堂前的黑豹故事新书预览——《美军步兵武器全集》之点四五手枪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3)第42期MIR DIR 莉莉?玛莲——二战中的德国女性辅助人员陆地巡洋舰——匪夷所思的德国千吨坦克发展计划棍棒即权威——第三帝国警察大将达吕格画传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4)第43期我们走在大路上——“鲜花战争”系列奖章鉴赏铁手传奇——SS17“古兹?冯?贝利钦根”师战史(上)勇敢的心——装甲王牌卡尔?尼克卢西-莱克战记(上)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5)第44期至高无上的神秘之环——党卫队骷髅戒指解析与鉴赏铁手传奇——SS17“古兹?冯?贝利钦根”师战史(中)勇敢的心——装甲王牌卡尔?尼克卢西-莱克战记(中)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6)第45期渐行渐远的自由之梦——二战德军中的哥萨克部队铁手传奇——SS17“古兹?冯?贝利钦根”师战史(下)勇敢的心——装甲王牌卡尔?尼克卢西-莱克战记(下)屈斯特林的圣火——第三帝国陆军元帅冯?博克画传长篇连载——博克元帅战争日志(1)第46期夺堡奇兵——艾本艾玛尔要塞与“花岗岩”突击队的故事报复兵器第三号——第三帝国的V-3多药室远程火炮杀入重围的神兵——二战期间的空降部队与空降作战面面观炮长命短——一名苏军反坦克炮手的战斗回忆长篇连载——博克元帅战争日志(2)第47期喷火的毒蛇——巴赫姆Ba 349“蝰蛇”火箭动力截击机史上最强空战联队——德国空军第52战斗机联队史(一)从坦克杀手到战场幽灵——一个苏联小兵的战争经历(上)长篇连载——博克元帅战争日志(3)第48期默默无闻的战力之源——图解二战德国陆军的野战炊事部队毁灭与拯救——第一次诺曼底战役中的鲁昂之战史上最强空战联队——德国空军第52战斗机联队史(二)从坦克杀手到战场幽灵——一个苏联小兵的战争经历(下)长篇连载——博克元帅战争日志(4)战舰总目录战舰1地中海夜宴——1941年英意马塔潘角海战神鬼之争——二战前夕日本战列舰设计的技术考察海狼之巢——二战中的U艇基地与洞库沉默的斗士——美国海军上将雷蒙德?斯普鲁恩斯巨人的肉搏——近代海军冲撞战术的使用研究战舰2忍者大杀器——全面透视日本帝国海军的氧气鱼雷海狼之巢——二战中的U艇基地与洞库(中)太平洋之冠——美国海军“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通览(上)捍卫法兰西尊严——法国海军“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的起源胆瓶中的海魔——魏玛时期德国海军的复兴与发展战舰3上帝与安拉的碰撞——1571雷班托海战海狼之巢——二战中的U艇基地与洞库(下)太平洋之冠——美国海军“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通览(下)旧日本海军战列舰的火力系统(开篇序章)——日本海军战列舰的主炮及炮弹——日本海军战列舰炮术概述——日本海军的测距仪及其支持结构战舰4日本空母机动部队的发展历程与战术怒海挽歌——英国皇家海军“玛丽女王”号的日德兰不归途神风吹不倒——冲绳战役中的美国海军“拉菲”号驱逐舰斯大林狂想曲——苏联海军的纸面战巡(上):“喀朗施塔得”级战舰5深渊的刺客——二战德国海军第7潜艇编队史双岛攻略——1942-1943年美日阿留申群岛战记百鬼夜行——1904年2月8日旅顺口夜袭战斯大林狂想曲——苏联海军的纸画战巡(下):“斯大林格勒”级战舰6南方佬的铁棺材——邦联海军的潜艇和水雷艇 1861-1865沙恩之死——1943年英德北角海战始末能游会跑的美利坚鸭子——美国军用2.5吨DUKW两栖卡车的发展与运用万岁EUROPE——二战日本潜艇访欧纪行(一)战舰7皇家海上绿林军——伊丽莎白时代的海盗战争咆哮1918——一战美国海军356毫米列车炮图珍海鹫之绝唱——1944年日本海军“阿”号作战始末(上)鹰坠wang洋——一战美军头号空中王牌里肯巴克的海上磨难万岁EUROPE——二战日本潜艇访欧纪行(二)战舰8海狼前传——德皇时代U艇的技术发展与作战历程海鹫之绝唱——1944年日本海军“阿”号作战始末(下)身披和服的牛仔——美国海军“斯图尔特”号驱逐舰的传奇故事万岁EUROPE——二战日本潜艇访欧纪行(三)战舰9从沉睡中醒来——珍珠港及瓦胡岛之岸防体系(1907-1950)最后的武士——日本幕末戊辰之箱馆攻略铁鲸自杀记——1923年美国海军翁达角集体触角事件之万岁EUROPE——二战日本潜艇访欧纪实(四)战舰10游猎与征服——古代北欧维京舰船的历史演变和技术考证与风一起战斗——通过《怒海争锋》了解纳尔逊时代的皇家海军凯撒之血——1940年英意卡拉布里亚海战为不列颠铸剑——英国皇家海军首席造舰师斯坦利爵士战舰11地狱边缘的烈焰——1944年佩莱利乌登陆战役日本海军航空技术厂发展简史与技术考察谜の大爆沉——1943年“陆奥”号战列舰爆沉事件探析环球归家之旅——一名德国海军战俘的西伯利亚脱逃之旅战舰12美国内战时期的邦联军铁甲舰 1861-1865英德纳尔维克海战 1940法国海军“让-巴尔”号战列舰主炮颠沛流离的故事浅析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预科练制度。
吉恩与联邦的战舰地球联邦军飞马(Pegasus)级强袭登陆母舰首先就該艦的功能名稱來說,它是屬於「突擊登陸母艦」,而非「突襲巡洋艦」。
阿卡馬級是比飛馬級更小型的艦,而且沒有單體進入、離開大氣圈的能力,顯然沒有完全的登陸「功能」。
至今這種性能仍只有飛馬級有,桑吉瓦級雖能單體進入,但脫離大氣圈時卻仍須加裝輔助火箭,所以它並不足以和飛馬級相提並論,嚴格來說,桑吉瓦級只是超大型的「可姆塞」而已。
而以MS搭載量而言,飛馬級艦的運用搭載量為6架MS才是正確的。
說到這邊,筆者必須對「運用搭載量」和「戰鬥搭載量」來做一個說明。
所謂的「運用搭載量」是指一艘艦在能完全運用(包括搭載、補給、二級或三級維修、供應選擇武器)MS,使其能進行多次數出擊任務的狀況下,所能搭載的MS數量,因為所需的空間很大,所以大多數的艦艇的運用搭載量都在個位數。
至於G君所提出的搭載量是「戰鬥搭載量」,戰鬥搭載量是在為了進行作戰任務,需要使用大量MS時,無視於運用搭載量,而包括以甲板繫留方式搭載MS數在內,所搭載的數量。
戰鬥搭載量時的MS必須在搭載前做完整備補給,以一次出擊的運用配備為原則,這種作法就像是在告訴MS駕駛員「你們出擊後就死在外面吧,不必回來了」,說來是戰爭無情的又一表面化。
會使用戰鬥搭載量有三種狀況,一、是進行大會戰,二、是艦艇數量不足,三、是戰後撤收的MS收容。
但這都是一時性的,各位在討論艦艇的MS搭載量時,務必以運用搭載量為準,戰鬥搭載量是隨特可變的,而且非正式的,這一點絕對要注意。
飛馬級之所以稱為飛馬級是因為一號艦為飛馬號,而因二號艦白色基地比一號艦早完工,因此此型艦亦稱為白色基地型。
從以下三梯次,各位可以發覺一個慣例,就是各梯次的第一艘,一定是取了和馬有關的艦名,而後的則不在此限。
< 第一次建造>一號艦「飛馬號」(或稱紅色飛馬)二號艦「白色基地White base (港稱'太空母艦')」為V計畫而建造的艦艇,也是飛馬級第一艘最早完工的艦艇。
因艦長'帕歐羅'重傷,由布萊得.诺亚接任,艦上軍人已全部罹難,成員多數都已由Side 7時失去親友的年輕男女所取代。
被ZION军称为“木马”。
●登場/U.C.0079一年戰爭三號艦「白色基地Jr.」(後來改名為白色基地II世)< 第二次建造>(經過大幅修改,正確該稱為「改飛馬級」,又稱特洛伊木馬型)四號艦「特洛伊木馬」五號艦「灰色幽靈」●登場/U.C.0080 口袋裡的戰爭< 第三次建造> (本因一年戰爭終戰而中止建造,直到U.C.0081年10月聯邦議會中決議重新復工)六號艦「種馬」七號艦「亞魯比昂」(Albion,大不列顛的舊稱)●登場/U.C.0083 星塵作戰計畫White Base以運用MS為大前題而建做的強襲登陸母艦。
經過魯烏姆會戰之後,聯邦肯定了MS的作戰價值所建做的全新概念艦種,用以配合V作戰裡的新銳MS而開發建造。
此艦艇乃第一艘配備米諾夫斯基航空器的艦艇,具有在大氣層內航行、單體進入、脫離大氣圈的能力。
主兵裝有580mm二連裝加農砲x1、2連裝米加(Mega)粒子砲x2。
●全長/250m ●重量/68,000t ●MS運用搭載量/6麦哲伦(Magellan)级战舰聯邦軍的主力戰艦,是「大砲巨艦」主義下的產物,沒有MS的運用搭載能力,僅在改修後可搭載哨戒戰鬥機。
在《機動戰士》片中可說是一無是處,就「艦隊優先主義者」的筆者而言,對此種描述的不合理卻頗感到不滿。
因為即使是在MS未出現之前建造,在MS出現後早就該有修改了,然而此艦的對空砲火卻如此薄弱,完全突顯了機械設定者對艦艇設計觀念上的淺薄。
況且此型艦長達三二七公尺,若要改建來運用MS,先天條件上理當比沙拉米斯級更有利,然而麥哲倫級的改造空母卻只有在《Gundam Sentinel》中出現。
麥哲倫級的後繼艦是伯明罕級戰艦(伯明罕是一年戰爭中,聯邦軍歐洲指揮總部,做為此艦的艦名,有「太空的指揮總部」的引申之意。
),此級艦是大艦隊的旗艦,因此以指揮、管制為主眼,未設有MS搭載能力。
而伯明罕之後的改良則為多哥斯.基亞,是聯邦軍的超大型艦,MS的運用搭載量首次超越十位數。
麥哲倫改級戰鬥空母,是撤去原本前方的2座主砲塔,增裝了上下飛行甲板的改造艦,其長325 公尺的艦身,有著相當的搭載量。
此型艦是《Gundam Sentinal 》中自創的,而筆者認為以此級艦來改造做為空母,在搭載空間上是較為合理。
萨拉米斯(Salamis)级巡洋舰是大砲巨艦主義下,為了以量取勝而設計的簡易型巡洋艦,自然是乏善可陳。
MS運用搭載能力是完全沒有,甚至是不可能有。
戰後進行大改裝,增加了機動力和火力(0083版)。
至於沙拉米斯改級的MS運用巡洋艦,恕筆者直言,此型艦不可能存在。
會以沙拉米斯級改來運用MS,完全是機械設定者(或可能是腳本、原作者)對MS運用上所需的空間認知不足所致,一艘艦身長僅有MS十倍大的艦艇,在戰鬥力之餘還要加上MS運用搭載力,那根本不可能。
但因為在作品中已經存在,因此我們以認定它可以存在的情況下來解說它。
萨拉米斯改的MS運用搭載量在設定上為3架,這應當是為了編成一個MS小隊而設定的,大致說來,艦內構造再怎麼打空大致也只能載2架,不過因為和小隊機數只差一架,所以這個3架之說,就姑且認同吧。
順便提到一點,因為沙拉米斯改就這麼一丁點大,所以在《Z》中最後百式(MSN-100) 和卡碧尼(AMX-004) 的那一幕打鬥完全不可能在沙拉米斯艦內打得起來,請同好不要再「受騙」於編劇。
萨拉米斯級的後續艦是格拉普級巡洋艦,它的MS運用能力就合理得多,不過它並未公佈搭載量。
而格拉普級的艦體設計概念的再擴大,就成了機動戰艦拉.凱拉姆,一般有人把它獨立編列為拉.凱拉姆級,但也有把它和格拉普級合稱為拉級,未有定論。
伯明翰级大型宇宙战舰一年战争结束后建造的作为联邦宇宙军象征的巨大战舰,武装方面达到了当时联邦军的最高级别,但由于联邦军首脑部固执于传统的大舰巨炮主义,使得本舰并不具备搭载MS的能力。
迪拉兹之乱以后,具有MS搭载能力已经成为战舰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原本预定建造的伯明翰级二号舰的计划就被取消了。
哥伦布级运输船哥伦布级是联邦军大型补给舰,主要担负物资补给、MS搬运工作,有时也可代替空母运用。
哥倫布改級強襲豋陸艇,是以哥倫布級運輸船改裝而成的,主要是換裝了大型的推進器,是ND 軍用來降落月面用的。
拉·凯拉姆级机动战舰第一次新吉恩战争结束后的联邦宇宙军主力舰只,最早配备于朗德·贝尔队。
与麦哲伦级一样,拉·凯拉姆级也是以作为部队的旗舰而使用的目的建造的,直至U.C.0153年仍有该级舰只活跃的身影。
拉·凯拉姆级不仅在炮击战中可以发挥出相当的实力,而且其设计也非常适合MS战:具有两个发射台且舰尾有着舰台。
为了MS战考虑,拉·凯拉姆级的舰桥被分为战斗舰桥和普通舰桥,战斗舰桥还可以兼作脱出舱。
多戈斯·基亚级大型宇宙战舰泰坦斯在格利普斯建造的大型宇宙战舰。
由于是以在迪拉兹之乱中被消灭的伯明翰号为基础设计的,因此多戈斯·基亚号又有伯明翰级二号舰的说法。
因为具有12架之多的发射台,所以MS部队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出击。
兼备攻防的多戈斯·基亚号可以说是格利普斯战争时期顶级的宇宙战舰之一,自服役起就作为泰坦斯舰队的旗舰参加了各项作战。
新亚加玛级机动战舰由阿纳海姆公司建造的代替亚加玛号成为奥古旗舰的宇宙战舰。
由于设计了5个MS发射台,舰尾也备有着舰台,MS部队的运用能力极高;武器方面,作为主炮而装备的超级MEGA 粒子炮具有匹敌殖民卫星激光炮的威力,战力也是当时最高的。
由于舰只的操作及武器的控制等工作的自动化程度极高,因此除机械人员和机师外,仅需5人左右即可进行战斗。
伦巴第级宇宙战舰泰坦斯开发的新型战舰,也是亚历山大里亚级重巡洋舰的发展型。
在现有记录中仅建造了一艘,由于是实验舰,因此武装比较贫乏。
爱尔兰级宇宙战舰奥古以亚加玛的设计为基础制造的宇宙战舰,其设计思想与亚加玛相类似,但废除了回转式居住区而增加了搭载的炮塔数量,MS的发射台也增加了1个,总计达到3个之多。
与亚加玛相比,爱尔兰级战舰的综合性能更加出色。
格利普斯战争时期共有4艘爱尔兰级战舰出现在战场上,其后还有少数在军队中服役。
亦有说法认为爱尔兰级的分类应为宇宙巡洋舰。
亚历山大里亚级重巡洋舰泰坦斯的主力舰种,也是多戈斯·基亚号服役前泰坦斯的象征。
设计上吸收了旧吉恩军姆塞级轻巡洋舰的设计思想,引擎舱可以与舰体中枢部分分离,在引擎部分受到伤害时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不过,亚历山大里亚级的设计概念也受到大舰巨炮主义非常深的影响,其MS 搭载能力是在迪拉兹之乱之后才临时加上去的,因此平衡性非常差,机动性还不如一年战争时期的姆塞级轻巡洋舰。
虽然有这一明显的缺陷,但就总体而言,亚历山大里亚级重巡洋舰的性能仍然可以说是差强人意的,因此个别舰只甚至一直到赞斯卡尔战争时期仍在使用。
亚历山大里亚级的MS最大搭载数为12架。
亚加玛级强袭机动巡洋舰亚加玛级强袭机动巡洋舰最初是由奥古的创立者布雷克斯准将秘密开发的舰种,因为其基本的设计思想参考了一年战争时期的名舰白色要塞号,所以开始时被称为“白色要塞Ⅱ”,后来被阿纳海姆公司的梅拉尼会长命名为“亚加玛”。
亚加玛采用了在非战斗状态时居住区可凭借回转而产生远心重力的设计;但是,这一设计在提高了居住性的同时也使本型舰的火力较爱尔兰级有所不如。
由于装备了降落装置,亚加玛可以突入大气圈内,并利用米诺夫斯基装置进行飞行,但无法单独脱离大气层。
克拉普级宇宙巡洋舰联邦军代替萨拉米斯改级宇宙巡洋舰而开发的主力舰只,外型比较接近于拉·凯拉姆级,作为MS的母舰平衡性非常优秀。
本型舰的一般MS搭载量为4架。
克拉普改级宇宙巡洋舰又称为宇宙方舟级,是对克拉普级舰艇进行改修后的宇宙巡洋舰。
由于是改修舰,该级舰艇数量很少,规格也大多不一致。
朱庇特利斯级超大型宇宙输送舰地球联邦用于地球与木星之间航行而开发的超大型宇宙输送舰。
加路达级超大型输送机联邦军参考了吉恩军的格乌攻击空母开发出的人类史上最大的超大型输送机(U.C.0087年代),全长317米,翼展达524米,可以依靠空中加油而实现连续不间断的绕地球飞行达两周,输送能力极强。
格利普斯战争时期,联邦军只有四架加路达级运输机,在第一次新吉恩战争时期联邦军才进一步将其量产,但数量也非常稀少。
比格·托雷级大型陆战艇联邦军用于地面作战的大型陆战艇。
吉恩军格瓦金级战舰旗艦級的戰艦「格瓦金」,稱為宇宙世紀的「無畏戰艦」,其實是不恰當的。
所谓的「無畏戰艦」是指一次大戰後英國所建造的Dreadnought級戰艦,後來與此級相等的戰艦都如此稱呼,而日本則以其外來語的字首音,採用漢字「弩」代之,稱為「弩級戰艦」,而後超出無畏等級的艦,如「大和」、「武藏」或美國的「新澤西」之類的艦,則稱為Super dreadnought級戰艦,也就是「超無畏戰艦」,日文中以「超弩級戰艦」稱之,而格瓦金級更已超越大和等戰艦的級數,稱為「超無畏級戰艦」會比「無畏級戰艦」更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