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第2版)3.4__机柜机架安装_接地
- 格式:ppt
- 大小:751.00 KB
- 文档页数:2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安装作业指导书一、材料要求1.对器材规格、数量、质量进行检查,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对各种管材、型材与铁件的材质、规格、型号、外观检查,应符合设计规定。
3.工程使用的对绞电缆和光缆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规定,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对光缆特性进行测试,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4.检查接插件。
5.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
二、主要机具钢丝钳、一字改锥、十字改锥、电工刀、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兆欧表、高凳、升降车(或临时搭架子)、工具袋等。
配线工具、线测试仪、网络电缆测试仪。
三、作业条件1.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2.预留地槽、暗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4. 设备间活动地板铺设、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要求。
四、操作工艺a 设备安装:1)机架安装:机架安装应牢固;各种零件齐全,漆面完好,标志清晰;水平、垂直度应符合规定;架前、架后流有一定距离。
2)配线设备机架安装:各垂直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不应大于2mm;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3)各类接线模块安装:模块设备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安装螺丝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内。
4)信息插座安装: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接线盒盖应可开启,并应防水;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地面300mm;信息插座应有标签,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5)桥架、槽道、钢管、接地体安装应符合各自的要求。
b缆线敷设:1)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缆线布放应平直、不扭绞、打圈;缆线两端应有标签;各种缆线按要求分开敷设,并应有冗余。
(表十)2) 暗敷设电缆的敷设管道两端应有标志;管道内应无阻挡,并有引线或拉线;直线管道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为40%-50%,暗管布防4对对绞电缆时管道利用率应为25%-30%。
综合布线系统1 一般规定1.1 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综合布线子系统的工程安装、检测验收和竣工验收。
1.2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评定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
1.3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和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中的有关规定。
1.4 采用专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综合布线工程应按专项进行验收。
1.5 建筑群主干光纤在网络中支持的应用距离大于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中第3.0.5条所规定的传输距离时,应按光纤传输系统的要求进行检测和验收。
1.6设备材料的进场检测验收执行GB/T50312中的规定。
2 缆线敷设和终接的检测Ⅰ主控项目2.1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 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3.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4.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2.2 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按GB/T50312中的规定检测。
2.3 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符合GB/T50312中的规定。
2.4 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 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2. 对绞线在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在同一布线工程中两种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3. 卡入跳线架连接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4. 端接于RJ45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有关国际标准规定的两种端接标准之一(T568A或T568B)进行端接,但必须与信息插座模块的线序排列使用同一种标准;3.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接处的屏蔽罩必须以可靠的36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
一、机房综合布线工程1. 1、机房综合布线系统1.1.1、机房走线架的布置机房采用下走线方式,安装镀锌走线槽,强电主线槽300*200,强电支线槽200*100,弱电主线槽300*150,弱电支线槽200*100 。
强电主线槽主要用于从强电井引入交流电源;强电支线槽用于给各机柜里的设备供应电源;弱电线槽用于布放综合配线柜到设备机柜的网线等信号线缆,布放ODF 到设备机柜的光缆。
一边布放列头柜到设备柜的电源线,一边布放网线等信号线缆,上层布放设备柜到ODF柜的光缆。
电源线和信号线交叉时,会对信号线产生干扰。
1.1.2、线槽的安装要求1、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要求,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2、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3、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4、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无刺;5、金属桥架、线槽及金属管各段之间应保持连接良好,安装牢固。
1. 2、综合布线系统整体技术要求A、线缆类(a)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类型:六类UTP 电缆芯线规格:内部须采用分隔结构以减少线对信号传输干扰和增加物理机械抗性。
芯线对数:4 对电缆外皮:低烟无卤外皮。
符合IEC61034,IEC60754 标准。
标准:符合TIA/EIA 568B 和ISO /IEC 11801 及相关国内标准,并符合国际第三方测试实验室。
(如ETL/3P)带宽:≥250MHz特性阻抗:(1 - 100 MHz)---(100 ± 15) (100 - 250 MHz)---(100 ± 20)(b)多模光缆规格:室内光缆:低烟无卤外护套(束状软光缆)标准:50\125µm,满足ISO 的OM2+多模万兆光缆传输标准最小带宽:2000MHz-Km@雷射光源@850nm1500\500MHz-Km@红外光源@850\1300nm纤芯衰耗:最大3.0dB\1.0dB@850\1300nm光缆10G 传输应用要求支持距离达150 米。
综合布线系统作业指导书1 目的对智能建筑工程和安防工程的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敷设,配线设备的安装和线缆终端的等作业工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中的缆线敷设,配线设备的和线缆终端的安装等作业。
3 施工准备3.1 材料要求电缆、光缆、钢管(或PVC管)金属线槽(或PVC线槽)按插件,接箱,电缆、桥架等各种材料及设备应符合设计施工规范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及“CCC”认证标志。
3.2 主要机具与测试设备:3.2.1 万用表,摇表,数字式查线仪、电工工具等。
3.3 作业条件3.3.1 结构工程中预留地槽、过管、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均符合设计规定。
3.3.2 交接间、机房、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地面、墙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3.3.3 机房铺设活动地板时,板块铺设严密坚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3.3.4 交接间、机房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3.3.5 交接间、机房的面积、环境温度、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3.3.6 交接间、机房应符合安全防火要求,预留孔洞采取防火措施,室内无危险品,消防器材齐全有效。
4 施工工艺4.1工艺流程:4.2 材料准备4.2.1 施工前应对所用材料进行外观检验,内容包括: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有关器材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功能及有关特殊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4.2.2 金属导管应无裂纹、毛刺、飞边、沙眼、气泡等缺陷,且壁厚应均匀、管口应平整;绝缘导管及配件应完好、表面应有阻燃标记。
4.3 管路敷设4.3.1 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PVC)塑料管暗敷设要求:4.3.1.1 暗配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PVC)塑料管,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宜为15~25mm。
《综合布线》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修读学期制订时间课程代码课程学时80 课程学分 4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综合布线工程师、智能楼宇安装师、智能楼宇管理师等合作开发企业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 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学院通识课/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在综合布线工程中运用国家和国际规范、规程、标准,进行综合布线设计、施工、管理、测试、验收和维护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网络综合布线的基础知识,掌握综合布线的各项标准,了解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具有综合布线的七大子系统的设计、施工、管理、测试、验收和维护的能力,具有技术文档的写作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培养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等实践能力的需要,在广泛调研和与企业用人交流的基础上,采用以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课程开发模式,遵循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根据校内外实训实习资源情况,贯彻模拟网络工程项目(校内实训室)或承担真实网络工程(工程现场)的教学策略,并根据工程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把实际的工作过程与教学相结合。
三、课程学习目标课程的学习目标如表1-1所示:表1-1课程学习目标能力分析表四、课程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其名称原则上采用(名词+动词)形式,具体工作任务如图1-1所示。
图1-1典型工作任务图根据不同工程类型进行子系统的组合,根据需求分析进行各子系统设计,正确选用通信介质及连接件产品,编制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书;绘制网络拓朴结构图。
壁挂式机柜的安装一般中小型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管理间子系统大多设置在楼道或者楼层竖井内,高度在1.8米以上。
由于空间有限,经常选用壁挂式网络机柜,常用的有6U 、9U 、12U 等,如图1所示。
1.目的:● 通过常用壁挂式机柜的安装,了解机柜的布置原则和安装方法及使用要求。
● 通过壁挂式机柜的安装,熟悉常用壁挂式机柜的规格和性能。
2.要求:(1)准备实训工具,列出实训工具清单。
(2)独立领取实训材料和工具。
(3)完成壁挂式机柜的定位。
(4)完成壁挂式机柜墙面固定安装。
3.设备、材料和工具:(1)西元牌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装置1套。
(2)实训专用M6X16十字头螺钉,用于固定壁挂式机柜,每个机柜使用4个。
(3)十字头螺丝刀,长度150毫米,用于固定螺丝。
一般每人1个。
4.步骤:(1)设计一种设备安装图,确定壁挂式机柜安装位置。
2-3人组成一个项目组,选举项目负责人,每组设计一种设备安装图,并且绘制图纸。
项目负责人指定1种设计方案进行实训。
如图2所示。
(2)准备实训工具,列出实训工具清单。
(3)领取实训材料和工具。
(4)准备好需要安装的设备--壁挂式网络机柜,将网络机柜的门先取掉,方便机柜的安装。
(5)使用实训专用螺丝,在设计好的位置安装壁挂式网络机柜,螺丝固定牢固。
(6)安装完毕后,将门再重新安装到位。
如图3所示。
(7)最后将机柜进行编号。
图1 壁挂网络机柜 图2 设备安装图 图3 安装完毕的机柜5.报告要求:(1)画出壁挂式机柜安装位置布局示意图。
(2)写出常用壁挂式机柜的规格。
(3)分步陈述实训程序或步骤以及安装注意事项。
(4)实训体会和操作技巧。
学习单元六综合布线工程验收【知识目标】⏹识记:综合布线工程验收一般过程及参与方职责;⏹领会:国标GB50312-2007规定的电缆电气性能验收内容;光纤特性验收内容;设备安装、线缆敷设、线缆端接、管理系统等验收内容;竣工图纸折叠方法;竣工技术文件内容。
【技能目标】⏹能够依据GB50312-2007、GB 50339-2003等国标要求进行分项验收;⏹能够识读和填写综合布线工程验收技术文件;⏹能够熟练折叠竣工图纸;⏹能够依据国标编排整理竣工技术文件。
引例描述王工程师向李总提交监理公司和甲方对项目进行验收的验收报告,李总发现报告中所提出的3200条链路完成验收的总结情况和验收材料情况不一致,并且验收文件不完整,于是提出对部分工程重新验收,要求规范验收过程,细致整理验收文件,如图6-1所示。
李总:给我看看图6-1 工作场景示意图【任务陈述】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是对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的重要措施,主要指针对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检验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是否执行国家标准规范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规定,确保工程交付后正常运行。
它也是施工方向用户移交,获得用户对工程认可的重要步骤。
“经贸学院综合实训楼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已经完成,施工过程中逐步逐项完成了施工前检查、随工检验、隐蔽工程签证,现进入初步验收及竣工验收阶段,要求检查工程质量、审查竣工资料、提出并处理发现的问题,编排竣工技术文件。
本次任务执行其中两个环节:1.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验收学校某个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
2. 竣工图纸折叠,并根据工程竣工资料目录,编排整理竣工技术文件。
【知识准备】1. 验收标准及依据(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首先必须以工程合同、技术设计方案、设计修改变更单为依据;(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的规定并结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来执行;(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还涉及的其他标准规范包括《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 50374-2006)、《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051-1997)等。
完美WORD格式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标准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教育教学部二00八年七月十八日目录第一部分课程概念 (2)一、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 (2)二、课程编码: (2)三、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2)四、课程类型:B类(理论课+实践课) (2)五、课程学时:64学时(理论32学时+实践32学时) (2)六、课程学分:4学分 (2)七、课程性质:必修课 (2)八、课程概述: (2)第二部分课程设计 (3)一、设计思路: (3)二、学习情境门类设置 (4)三、职业能力与职业标准要求 (4)四、学习情境具体设计 (6)第三部分课程资源选择开发 (15)一、教材选用 (15)二、教材编写 (15)三、学习单元设计 (16)四、其他资源开发与利用 (16)第四部分附录 (16)一、术语解释 (16)二、参考文献 (16)三、参考网站 (16)第一部分课程概念一、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二、课程编码:三、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四、课程类型:B类(理论课+实践课)五、课程学时:64学时(理论32学时+实践32学时)六、课程学分:4学分七、课程性质:必修课八、课程概述: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培养网络工程施工中传输介质布线及网络连接件的端接和网络布线系统的测试能力,以及网络布线系统的设计能力。
学习领域“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第二部分课程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课程遵照教高[2006]14号、教高[2006]16号、教高厅函[2007]47号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1.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换为倡导者。
2.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3.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2010年3月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20 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12-2007,自2007 年10 月1 日起实施。
其中,第5.2.5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同时废止。
目录1 总则............................................................... - 1 -2 环境检查........................................................... - 1 -3 器材及测试仪表工具检查............................................. - 1 -4 设备安装检验....................................................... - 2 -5 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 - 3 -5.1 缆线的敷设................................................... - 3 -5.2 保护措施..................................................... - 4 -6 缆线终接........................................................... - 5 -7 工程电气测试....................................................... - 6 -8 管理系统验收....................................................... - 7 -9 工程验收........................................................... - 7 -附录A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检验项目及内容................................ - 8 -附录B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 - 10 -附录C 光纤链路测试方法............................................. - 20 -附录D 综合布线工程管理系统验收内容................................. - 22 -附录E 测试项目和技术指标含义....................................... - 23 -GB50312-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 24 -1 总则.............................................................. - 24 -2 环境检查.......................................................... - 24 -3 器材及测试仪表工具检查............................................ - 24 -5 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 - 25 -1 总则1.0.1 为统一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综合布线技术安装标准1、机架安装要求机柜、机架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机柜、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机柜、机架的安装应牢固;机柜、机架的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就近接地,并应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2、信息模块安装要求统一遵照T568A或T568B线序标准进行端接;线缆外皮部分应与排线块齐平,无裸露线对。
3、缆线终端安装要求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端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不大于13mm线缆与配线架端接处, 要有线缆托架, 保证线缆弯曲半径的要求缆线终结后,应有余量。
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线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4、光缆敷设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20倍电缆桥架内光缆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进行固定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1-3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室内光缆在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5、电缆敷设索用专用工具和设备展开线缆不要踩压线缆,以免影响线对结构避免硬拉线缆,防止回波损耗影响线缆捆扎要松紧适中, 不能使线缆变形与强电线缆平行走线时, 保持20~30cm间距需要交叉时需保持90度垂直交叉UTP弯曲半径为: 4倍的外径FTP弯曲半径为: 8倍的外径大对数UTP弯曲半径为: 10倍的外径UTP拉力要求: 110N(25 lbf)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进行固定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10m处进行固定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最小间隔距离(mm)380V电力电缆〈2KVA380V电力电缆2~5KVA380V电力电缆〉5KVA与缆线平行敷设1303006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70150300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08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