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学3义素分析法共30页
- 格式:ppt
- 大小:3.19 MB
- 文档页数:67
义素分析法义素分析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关系以及异同,因此,义素分析往往要分析一组相关的词语,系统地分析词语的意义。
这就使义素分析不仅要遵守定义的一般原则,还要遵循自己独特的原则。
这些原则有系统性原则、对等性原则和简明性原则。
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说义素分析必须在一定的语义系统中进行,不在一个系统中无法进行义素分析。
例如汉语中的“叔叔”,有两个义项,一个是亲属称谓,一个是社交称谓,这是两个系统,分析义素时作为亲属称谓,“叔叔”要和“舅舅”“伯伯”“姑父”等在一个系统。
而作为社交称谓,“叔叔”则要与“同志”“师傅”“先生”等在一个系统。
否则就难以进行有效地义素分析。
所谓对等性原则,就是说义素分析的结果必须与义项的意义相等,所指范围不能过宽或过窄。
例如汉语中的“男人”,其义项为“男性成年人”。
其义素分析为[人,男性,成年],这样就与义项的意义对等。
假如义素分析为[人,男性],则范围过宽,不能与“男孩”区别开来。
假如分析为[人,男性,成年,胡子长],则范围过窄,难道胡子短的男人就不是男人吗?所谓简明性原则,就是说义素分析在明确的前提下,用尽可能少的义素来揭示词语的区别性特征。
例如“男人”分析为[人,男性,成年],就符合简明性。
如果分析为[人,男性,成年,有思维能力,动物],“动物”还可分析为[能运动的,生物]等等,则不符合简明性原则。
义素分析的方法就是对比,其程序首先是确定比较的范围。
例如我们要分析“哥哥”的义素,就要将其与“姐姐”“弟弟”“妹妹”等在一起分析,因为它们有共同点“同胞”,属于一个范围。
如果将“哥哥”与“桌子”“司机”“苹果”等放在一起,就无法进行义素分析,因为它们没有可比性,不属于一个范围。
第二个程序就是通过对比,找出一组词的共同语义特征和不同语义特征。
共同语义特征就是它们的共同义素,不同语义特征就是区别义素。
例如“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这四个词,经过比较,从中找出共同义素[同胞],然后再提取出区别义素[年长]和[年幼],[男性]和[女性]。
义素分析法语义场义素分析法是一种将词语拆成有意义的最小单位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汉语中,常用的义素有音、形、义、格四类。
其中音义素是由特定的音节组成,用来表示词语路径或部分意义,如“母”、“父”等。
形义素则是表示词语的形态和意义的形素,如“山”、“口”等。
义义素则是用来表示词语的义项、意义的最小单位,如“金”、“眼”等。
格义素则是用来表示词语的语法意义和词类的,如“名”、“形”等。
以“家居”为例,通过义素分析法可以将其拆解为“家”、“居”两个义义素。
其中“家”的语义为家庭、住宅,而“居”的语义为居住、住宿。
通过对义义素的组合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出“家居”的整体意义为家中的居住环境和装修等方面。
以“家居”为例,其所属的语义场为“居住环境、装修”。
在这个语义场中,相关的词语如“住宅”、“室内装饰”等,它们具有相似的意义和用途,可以相互印证、解释和补充。
语义场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词语。
通过了解一个词语所属的语义场,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它的意义,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在写作中使用相关的词语来表达更精准的意思。
除了在语言教学和词汇学方面,义素分析法和语义场也在文本处理、信息提取等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大规模文本的义素分析,可以构建出多个词语之间的关联网络,从而实现文本的自动处理和理解。
总之,义素分析法和语义场是基于语义的词语分析方法,通过对词语内在意义和组成结构的分析,揭示词语的构词规律和语义特征。
它们在语言教学、词汇学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提升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三、义素分析法的得与失相对于传统的词义构成分析法,义素分析法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1、义素分析将触角伸到了词义的微观世界,破天荒地发现了词义的下义单位——义素,从而在追求词义分析的精细化、科学性的方向上迈出了极为坚实、极为可喜的一步,为词义的分析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2、义素分析法克服了词义构成分析法存在的描写笼统、不够严密等弊端,使词义包含的各种区别于其他词义的特征纤毫毕现。
我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词义内部由义素构成的各种景象,并如此从容、淮确地分析、描写词义。
3、义素分析使我们对各种词义现象,诸如多义现象,同义现象、反义现象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时甚至是全新的认识。
正是依赖于义素分析,我们才得以发现,在多义现象中,引申义往往是“对母义一个或几个义素的变换、延伸”(参见第九章第一节);也正是依赖于义素分析,我们对同义现象和反义现象才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们实际上是同类现象。
(参见第八章第二节“二”)。
4、词义的搭配组合一直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
义素分析虽然不能解决其中的所有问题,但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词义组合的规律,更准确、清楚、令人信服地解释词义组合中的一些现象是大有稗益的。
如“暗杀青蛙”,我们原本只膘肪地觉得这个组合不能成立,“暗杀”同“青蛙”不可以搭配,属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引进义素分析之后,我们才知道,“暗杀”要求它所带的宾语必须具有“人”这个义素,而“青蛙”不具备这个义素。
所以不能组合(参见第十四章)。
某市市民被刺杀了当然,我们也得指出,义素分析同样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1、最小语义子场的确定问题是个颇为棘手的问题,虽然可以参照事物的分类,但那毕竟只能是“参考”,并不就是现成的语义场。
也就是说,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供操作、简单实用的确定最小语义子场的规则或方法。
而正如我们在前面就已指出的,语义场的合适与否,直接决定义素分析的准确与否。
同时,比较分析找出义素的过程,也并非无懈可击,同样的语义场,不同的人可能会分析出不同的义素来。
义素分析法、语义场义素和主义场(义场)[大纲有,补充]成为结构体组合关系聚合(一)语义结构和义素1、语义结构2、义素:义素是词义的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又叫语义特征,指导书P104。
(二)义素分析法现代语义为了研究意义的微观领域,采用义素分析法来分析意义,把音位学中区别性特征的原理用到语义学中,就产生了义素分析。
1、语义成分的最小单位义素分析使语义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化,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语义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由于意义本身的复杂性,一种语言中的语义要素比音位的区别特征复杂得多,义素分折法迄今仍处于探索中。
一个意义(即义位)分解为更小的语义成分就是义素,它们是语义的微观层次。
因此,义素不是自然语言的单位,而是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
我们可以借用自然语言来描写这些语义特征,但无论在语言体系中还是在言语活动中,它们都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义素的组合才能体现出自然语言的语义,才是现实的语义。
义素分析就是把语义分割成最小的对立成分,从而描述语义的相互关系。
比较提取比如亲属称谓词,大概可以分析出父系还是母系、直系还是旁系、辈分、长幼、特别等语义特征,例如:[+男性+直系亲属+长辈]—“父亲”儿子[+男][-长辈][+直系亲属]侄子[+男][-直系亲属]女儿[-男][-长辈][+直系亲属]“父亲”这个词就是这三个义素的集合,只要改变三个义素中的任何一个,意义就会发生变化。
比如:[+女性+直系亲属+长辈]→“母亲”[+男性+直系亲属+晚辈]→“儿子”[+男性+旁系亲属+长辈]→是英语中的uncle(汉语没有表示这个意义的词)汉语表示这类亲属关系意义的词比英语复杂得多,有“叔叔、伯伯、姑父、舅父、姨父”等。
它们之间的差别只要增加新的义素就能够加以区别。
即:叔叔[+男性+旁系亲戚+长辈+父方—兄长] 舅父[+男性+旁系亲属+长辈—父方+母方兄弟]姨妈[—男性+旁系亲属+长辈—父方—母方兄弟]用“+”、‘—’两个符号可以省用一些相互对立的义素,比如[—父方]=[+母方],[—兄长]=[+递辈],[—母方兄弟]=[+母方姐妹]等。
第三章义素分析一、语义场的提出“语义场理论”(The Theory of Semantic Fields)是德国学者特雷尔(J. Trier)最先提出來的。
他的语义场理论以下述观点为依据:(1)语言词汇中的词在语义上是互相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词汇系統。
一方面,词汇消亡,新词出现;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消逝,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係也在不断地调整变化。
(2)既然语言词汇中的词在语义上互相联系,我们就不应该孤立地研究单个词的语义变化,而必须把语言词汇当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統來加以研究。
(3)既然词与词之间在语义上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只能透过分析、比较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係,才能确定一个词的真正涵义。
也就是说,词只有在“语义场”中才有意义。
当代的语义学理论都强调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係。
不同语言里的某一个“共同概念”支配下所构成的语义场可能不同。
二、语义场的性质“场”概念本是具体的。
“场”的基本意义是“场地”、“场所”。
具有空间性。
引申为“物理场”,开始抽象化,即指相互作用场,但它仍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存在于整个空间。
如:引力场、电磁场、电子场等。
它也具有空间性,同时强调是相互作用“场”,指出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的。
这种“场”均与基本粒子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再进一步引申为分面有某一种物理量或数学函数的空间区域本身,不一定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例如:标量场、矢量场、张量场。
有时为了研究的方便,甚至可称有火炉的房间有一个温度场,河流中有一个流速场。
“场”概念进一步虚化,但也具有空间性。
语义场是基于概念关系场。
它以语义网络形式构成一种完全虚化的非物质的空间区域。
语义场也具有空间性,只不过在这个空间区域内分布的不是物理量或数学函数,而是构成义位的义素。
在这里,我们引进一个新的概念——义位:是语义系统中自由的最小单位。
是相当于义项的单位,但和义项又有不同,义项是词典学的术语,它一般指一个多义词的分项意义;而义位既指多义词的分项意义,也指不同词的意义。
义素分析法义素分析法一、关于义素在了解义素分析法之前我们先了解义素这个概念,何谓义素,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
所以又叫语义成分semanticcomponent)或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s)、语义原子(semantic atom)。
义素与音位学中的音位区别性特征有相似之处。
一个词的理性义至少可以分解为两个义素。
了解义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去了解一素分析法。
二、义素分析法的理论与产生义素分析法指从义素的角度分析义位的方法。
是现代语义学的重要分析方法和重要范畴。
它借助于结构语言学的对比性原则,将一组义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寻找出共性义素和互有差别的义素,这样既可以看到同组义位之间的联系,也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
这种方法类似于数学中提取公因式的方法,也类似于音位学中寻找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的方法。
如:哥哥[+直系亲属][+同胞关系][+年长][+男性]姐姐[+直系亲属][+同胞关系][+年长][-男性]弟弟[+直系亲属][+同胞关系][-年长][+男性]妹妹[+直系亲属][+同胞关系][-年长][-男性]义素分析法又称构成成分分析法,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分析词义的一种重要方法。
20世纪40年代,丹麦语言学家叶姆斯列夫最早提出了义素分析的设想,即一个词可以分解为一组微观的语义构成成分。
50年代后期,由于受到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雅克布逊提出的音位学区别特征理论的启发,美国人类学家兰、朗斯伯里和古德内夫提出并采用一素分析法分析了不同语言中的亲属词语。
之后,语言学家们继承并发展了义素分析法,用以研究和解释词义。
贾彦德认为;“义素分析法”就是通过对不同的义位的对比,找出他们包含的义素的方法。
王寅认为,义素分析法是“把词的义项分为若干最终对比成分的一种分析方法。
”张万有认为:“从义素的角度分析词义的方法叫义素分析法,也叫作成分分析法。
”从以上各家对于义素分析法的定义可以看出,义素分析的直接目的就是切分出义素,对词义作形式化、精确化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