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客运站方案文本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0.40 MB
- 文档页数:9
客运站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客运站是城市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与外界联系的纽带,承载着大量的旅客出行需求。
为了提高客运站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制定客运站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客运站设施改造。
1. 候车室改造。
客运站的候车室是旅客出行的重要场所,应该提供舒适、整洁的环境。
可以采取加装空调、更换座椅、增设娱乐设施等方式,提升候车室的舒适度,让旅客在候车期间感到愉快和舒适。
2. 安检设施升级。
为了保障旅客的人身安全,客运站的安检设施应当进行升级改造,引入更先进的安检设备,提高安检效率,确保旅客的安全出行。
3. 便民设施增设。
在客运站周边增设便民设施,如洗手间、餐饮店、便利店等,方便旅客出行期间的生活需求,提升客运站的整体服务水平。
三、运营管理优化。
1. 班次调整。
根据旅客出行需求和客流量情况,合理调整客运班次,提高运营效率,避免因班次不合理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服务不足的问题。
2. 信息公告完善。
客运站应当加强对旅客出行信息的发布,包括车次信息、延误信息、天气情况等,提高旅客出行的便利性和可预见性。
3. 服务人员培训。
加强客运站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旅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四、安全管理加强。
1. 安全设施检查。
定期对客运站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完好、运行正常,保障旅客的人身安全。
2. 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客运站的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应急救援措施等,提高客运站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3. 安全意识培训。
开展安全意识培训活动,提高客运站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五、环境整治。
1. 环境卫生改善。
加大对客运站周边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保持周边环境整洁,提升客运站形象。
2. 绿化美化。
在客运站周边增加绿化带和景观设施,美化客运站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3. 垃圾分类。
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减少客运站周边的垃圾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说明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建设地点1.2 项目名称1.3 建设单位1.4 工程地址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 设计依据2.2 设计原则第三章规划篇3.1 规划定位3.2 规划结构与布局3.3 道路交通规划3.4 绿地景观规划3.5 技术经济指标第四章建筑篇4.1设计要求4.2 内部功能设计4.3 外部造型及风格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建设地点:山西省大同市1.2 项目名称:恒岳汽车客运站1.3 建设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建设厅1.4 工程地址:本工程基地位于大同市城区西北角,城市红旗广场的北侧,东接云城旅馆,北面与大同一中相邻,西面与华林新天地购物商场隔街相望,规划用地面积约36000㎡。
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建筑物性质为交通类的公共建筑,属于城市二级汽车客运站,总建筑面积为8383.08㎡,其中首层建筑面积为5052.75㎡,二层建筑面积为3330.33㎡。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地形图;(2)现有的规划设计条件;(3)有关国家及省级设计规范及规定;2.2 设计原则:(1)坚持现代性与高起点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今比较前沿的先进交通类建筑片区进行规划设计理念与成果表达,通过规划的设计手法建设成为最具特色的城市片区。
(2)坚持“品牌性”的原则以建设大同市最具特色的公路汽车站片区为目标,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感与超前性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树立品牌形象,使其成为该市的一个地标,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规划设计中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为始发点,在规划设计中应用先进的理念,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建立高效的道路安全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与静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流线明确快捷的现代汽车客运枢纽。
(4)坚持“绿色生态”的原则充分利用基地现有的条件,合理规划基地内的道路与绿地的配置,同时在场地周边种植各种乔灌木,鲜明突出“阳光、空气、绿色”的生态主题。
客运站建筑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条件进行制定,以下是一个可
能的客运站建筑设计方案的概述:
1. 建筑布局:客运站应该设置在交通主干道附近,方便乘客的进出
和换乘。
建筑布局应考虑到乘客流动的方便性和流线性,包括大厅、候车室、售票厅、出站口等功能区域。
2. 建筑外观:客运站外观设计应简洁、现代,同时考虑到地域特色
和相关建筑规定。
建筑材料应耐久、易于维护。
外墙可以考虑使用
玻璃幕墙,提高室内采光条件。
3. 功能区域设计:候车室应设立充足的座位和咖啡厅、便利店等服
务设施,提供乘客休息的空间。
售票厅应设置多个售票窗口,方便
高峰时期乘客买票。
4. 室内设计:室内空间布局应合理,可以根据乘客流量设置通道和
隔断。
照明设计要充分考虑室内采光和舒适性。
室内装饰应简洁、
舒适,同时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5. 周边环境设计:客运站周边环境设计应充分考虑道路的引导和停车设施的设置,确保乘客的乘车便利性。
同时也要考虑到环境友好和绿化等因素。
6. 后勤设施:客运站还需要考虑到后勤设施,如员工休息室、卫生间、储存等设施的设置。
7. 环保考虑:在设计客运站时,应考虑到节能和环保因素,比如通过使用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系统等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客运站建筑设计方案应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和优化。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等因素。
汽车客运站设计word资料16页汽车客运站设计建筑设计(二)A -2第一部分任务书解读设计要求初步理解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掌握场地设计知识;掌握交通建筑设计特点,学习通过处理复杂的流线关系进行功能分区和平面布局,处理好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结合建筑的空间要求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和构造形式,掌握车辆停放的相关技术指标;认识建筑的相关技术性问题,包括建筑覆盖率、绿化率、容积率等以及消防疏散等要求;学习根据相关规范及技术资料拟定建筑设计任务书。
建筑规模及设计内容总用地面积20430 m2总建筑面积3500m2。
车站年平均日发送旅客量为6000人次。
按15个有效车位计,其中长途发车位10个,到车位3个,短途班车发车位2个;停车场停车数量不少于50辆。
站前广场面积自定,要求布局合理适用,便于人流集散。
?旅客站房按二级站设置,包括:候车厅1000 售票厅100 售票房25 票据室10 行包房(托运、提取)100-150小件寄存处15 站台问讯处15 广播室25 调度室30 医务室15 站务员室30 值班站长室30 司助休息室30 电话亭厕所其它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包括:(500m2)包括:党政办公室财务办公室会议室门卫值班室厕所辅助用房:洗车台浴室、厕所(男、女比例2:1)其它服务设施:(300m2)快餐厅小卖部出租店面若干设计要点注意交通建筑的城市象征形象;应在设计中同时考虑洗车、检修、停车场、车辆进出口等;站前应考虑出租车停车点;建筑密度不超过40%,绿地率不小于30%;所有面积均以轴线计,总建筑面积误差应小于5%。
注意站房部分的无障碍设计。
进度安排(至诚)?10.27讲题、布置任务10.27——11.10一草阶段10.27-11.3调研11.3交调研报告11.10交一草草图,做一草方案汇报(要求总平面、各层平面、工作模型、主要立面、剖面、表达设计概念的透视图、简要设计说明)11.10——11.24二草阶段11.24交二草草图,做二草方案汇报(要求总平面、各层平面、工作模型、主要立面、剖面、表达设计概念的透视图、设计说明、必要的分析图等)11.24——12.8定稿图12.8交定稿图,做定稿汇报(要求按正式图比例要求绘制:总平面、各层平面、各立面、剖面、大样图、透视图、设计说明、必要的分析图、经济技术指标、制作正式模型等)??12.8——12.18绘制正式图纸,要求彩色手绘A1图,适当构图,将模型照片(不少于3张)组织进图幅中12.21 下午16:00交图、交正式模型。
. .. .一站址与建设条件1.1 社会环境概况安县位于盆地西北部(104°E,31°N)幅员面积1189平方公里,人口44万。
辖桑枣镇、花荄镇、黄土镇、塔水镇、秀水镇、河清镇、界牌镇、永河镇、雎水镇、清泉镇、宝林镇、沸水镇、晓坝镇、乐兴镇、千佛镇、兴仁乡、高川乡、迎等18个乡镇。
花荄镇,是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图1-1 安县行政区划图安县与市、涪城区、江油市,北川县毗邻,与德阳市绵竹市,阿坝州茂县接壤。
距省会110公里,距市区、火车站、南郊机场仅10余公里,紧靠成(都)绵(阳)广(元)高速、108国道、绵(阳)渝()高速等3条高等级公路,成绵高速复线途经安县并设有双向出入口,成(都)兰(州)铁路穿境而过并在安县设客、货站。
县境大道、成青路、辽安路构架起安县境新的交通体系。
为方便大众出行,推动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拟新建一座汽车客运站。
本设计旨在为新建汽车客运站提供参考方案。
.. .. .. ..1.2 选址条件1、站址应该纳入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2、便于旅客集散和换乘,尽可能地节省旅客出行时间和费用,减少换乘次数;3、与城市道路、城市公共交通及其他运输方式站场衔接良好,与城市主干道密切衔接,尽量减少城市交通压力,确保车辆流向合理出入方便;4、具备必要工程、地质条件,方便与城市公用工程网络连接;5、具备足够场地,以利于旅客车辆集散,并能满足车站建设需要,留有发展余地。
1.3 站址定位花荄镇,是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基于以上选址条件,站址定位于花荄镇好医生大道、兴民街之间。
如图1-2所示。
站址图1-2 安县汽车客运站站址定位图该处交通便利,可依靠塔九路、花兴路、好医生大道、兴民街、罗胜街等道路组织站外交通,客运班车进出站方便;该处临近学校、工厂、办事机构、商业市场,建设车站方便大众出行,且客源充足。
本站将发送去往安县各镇、北川县、绵竹市、茂县、市区等地的旅客;中转安县各镇、北川县、绵竹市、茂县去往市区等地的旅客。
长途汽车客运站设计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一、概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某市公路交通客运量成倍增长,原有客运站的规模及运送旅客的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
现拟在该市中心边缘接近火车站附近选址,新建一座长途汽车客运站,总用地面积约23585平方米,主体二层。
基地位于城市干道与环城公路交叉口,西去火车站为1km,地势平坦;规模为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为3000人次,日发车量80辆,停车场驻车40辆,该站的规模按三级客运站的要求进行设计。
科学、合理地组织客流、车流和货流的进出站路线,确保旅客安全、快捷、方便地乘车。
二、设计依据1.《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JGJ60—99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15-87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8.任务书提供的设计地形图三、总平面设计在该建筑平面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建筑与周边的环境协调,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结合默契,形成优美的生态景观。
结合市政绿化用地设置站前广场,站前广场为2400平方米,成为防止旅客进出车站人流过大,对城市交通造成阻碍的缓冲带。
硬质广场为旅客进入主站房的主要集散广场,休闲广场为旅客及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地。
在交通组织设计上进出口道路分别设在主站房西侧,使进出车辆互不干扰,车辆在车站内的行驶线形更加合理,更为流畅。
室外停、发车场用地设置北面,洗车台、安检台及检修车间按流程进行线型布置,设在停车场东侧。
基地内建筑可四面环行,符合总平面的消防要求。
四、建筑设计建筑形体上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风格,立面,空间张驰有度。
1.平面设计结合现有场地条件及相临道路环境,将主体置于场地前区,同时退出充足的场地以结合城市绿地设计。
甘肃省兰州市靖远县汽车客运中心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红线图。
2.国家及地方法规、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JGJ 50-2001(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2068—2012(8).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防疫、交通、市政、绿化等部门的法规及规范二、背景分析本项目位于甘肃省靖远县,本项目用地面积为34686.21m2,地块四面邻城市规划道路,交通便利,场地内地势较为平坦,为商业交通用地提供地域优势。
三、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靖远县。
场地内比较平坦,地块不规则多边形,建筑布局采用环抱式布置,为精品商业及交通便利提供前提,本案以客运中心为主,商业,旅馆及写字楼为辅。
工程概况:建筑面积34686.21m2,用地面积48223.17m2,占地面积10146.41 m2,地上停车位215个,其中小型车辆停车位98个,大型车辆停车位117个,地下停车位50个。
地块由1#旅馆,2#、3#商业门面,4#写字楼及客运中心组成。
其中1#旅馆占地面积991.60 m2, 总建筑面积5946.60m2;2#商业门面占地面积1914.24 m2, 总建筑面积6899.65m2;3#商业门面占地面积1745.30 m2, 总建筑面积5129.00m2;4#写字楼占地面积1477.36m2, 总建筑面积5929.80m2;客运中心占地面积4017.91m2, 总建筑面积7498.16m2。
1#旅馆建筑布置为6层,一层为商业网点,二至六层为旅馆,2#、3#商业门面建筑为2层商业,2层门面组成,4#写字楼一层为维修库房,二至六层为写字楼。
甘肃省兰州市靖远县汽车客运中心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红线图。
2.国家及地方法规、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JGJ 50-2001(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2068—2012(8).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防疫、交通、市政、绿化等部门的法规及规范二、背景分析本项目位于甘肃省靖远县,本项目用地面积为34686.21m2,地块四面邻城市规划道路,交通便利,场地内地势较为平坦,为商业交通用地提供地域优势。
三、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靖远县。
场地内比较平坦,地块不规则多边形,建筑布局采用环抱式布置,为精品商业及交通便利提供前提,本案以客运中心为主,商业,旅馆及写字楼为辅。
工程概况:建筑面积34686.21m2,用地面积48223.17m2,占地面积10146.41 m2,地上停车位215个,其中小型车辆停车位98个,大型车辆停车位117个,地下停车位50个。
地块由1#旅馆,2#、3#商业门面,4#写字楼及客运中心组成。
其中1#旅馆占地面积991.60 m2, 总建筑面积5946.60m2;2#商业门面占地面积1914.24 m2, 总建筑面积6899.65m2;3#商业门面占地面积1745.30m2, 总建筑面积5129.00m2;4#写字楼占地面积1477.36m2, 总建筑面积5929.80m2;客运中心占地面积4017.91m2, 总建筑面积7498.16m2。
1#旅馆建筑布置为6层,一层为商业网点,二至六层为旅馆,2#、3#商业门面建筑为2层商业,2层门面组成,4#写字楼一层为维修库房,二至六层为写字楼。
说明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建设地点1.2 项目名称1.3 建设单位1.4 工程地址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 设计依据2.2 设计原则第三章规划篇3.1 规划定位3.2 规划结构与布局3.3 道路交通规划3.4 绿地景观规划3.5 技术经济指标第四章建筑篇4.1设计要求4.2 内部功能设计4.3 外部造型及风格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建设地点:山西省大同市1.2 项目名称:恒岳汽车客运站1.3 建设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建设厅1.4 工程地址:本工程基地位于大同市城区西北角,城市红旗广场的北侧,东接云城旅馆,北面与大同一中相邻,西面与华林新天地购物商场隔街相望,规划用地面积约36000㎡。
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建筑物性质为交通类的公共建筑,属于城市二级汽车客运站,总建筑面积为8383.08㎡,其中首层建筑面积为5052.75㎡,二层建筑面积为3330.33㎡。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地形图;(2)现有的规划设计条件;(3)有关国家及省级设计规范及规定;2.2 设计原则:(1)坚持现代性与高起点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今比较前沿的先进交通类建筑片区进行规划设计理念与成果表达,通过规划的设计手法建设成为最具特色的城市片区。
(2)坚持“品牌性”的原则以建设大同市最具特色的公路汽车站片区为目标,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感与超前性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树立品牌形象,使其成为该市的一个地标,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规划设计中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为始发点,在规划设计中应用先进的理念,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建立高效的道路安全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与静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流线明确快捷的现代汽车客运枢纽。
(4)坚持“绿色生态”的原则充分利用基地现有的条件,合理规划基地内的道路与绿地的配置,同时在场地周边种植各种乔灌木,鲜明突出“阳光、空气、绿色”的生态主题。
说明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建设地点1.2 项目名称1.3 建设单位1.4 工程地址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 设计依据2.2 设计原则第三章规划篇3.1 规划定位3.2 规划结构与布局3.3 道路交通规划3.4 绿地景观规划3.5 技术经济指标第四章建筑篇4.1设计要求4.2 内部功能设计4.3 外部造型及风格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建设地点:山西省大同市1.2 项目名称:恒岳汽车客运站1.3 建设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建设厅1.4 工程地址:本工程基地位于大同市城区西北角,城市红旗广场的北侧,东接云城旅馆,北面与大同一中相邻,西面与华林新天地购物商场隔街相望,规划用地面积约36000㎡。
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建筑物性质为交通类的公共建筑,属于城市二级汽车客运站,总建筑面积为8383.08㎡,其中首层建筑面积为5052.75㎡,二层建筑面积为3330.33㎡。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地形图;(2)现有的规划设计条件;(3)有关国家及省级设计规范及规定;2.2 设计原则:(1)坚持现代性与高起点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今比较前沿的先进交通类建筑片区进行规划设计理念与成果表达,通过规划的设计手法建设成为最具特色的城市片区。
(2)坚持“品牌性”的原则以建设大同市最具特色的公路汽车站片区为目标,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感与超前性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树立品牌形象,使其成为该市的一个地标,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规划设计中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为始发点,在规划设计中应用先进的理念,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建立高效的道路安全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与静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流线明确快捷的现代汽车客运枢纽。
(4)坚持“绿色生态”的原则充分利用基地现有的条件,合理规划基地内的道路与绿地的配置,同时在场地周边种植各种乔灌木,鲜明突出“阳光、空气、绿色”的生态主题。
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旅客活动空间与交通流线空间,敲掉绿化空间与旅客活动空间的融合,形成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和天际轮廓线。
构筑地域特色和现代气息并重的城市交通站场。
第三章规划篇3.1规划定位:该基地位于城市西北角,是大同市连接其他城市和县镇的交通枢纽,是大同市的一个门户,对该市的风貌起着代表性的作用,规划设计定义为中高档,规划风格定义为简约现代,概括起来就是:(1)中国风----简单现代,轻盈透明,坐落云城,大同市的精品雕塑(2)园林生态化----大绿化恢宏,小绿化雅致,为塞北大同增绿(3)服务人性化----快捷、方便、高速,规划设置以人为本,让旅客享受旅行3.2规划结构与布局基地规划布局依据尊重现状,科学合理的规划原则,在仔细分析城市与规划地的区位关系及各个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根据规划片区的定位、现状地形以及城市发展,确定小区的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
整个基地从南到北依次布置有入口处的花坛、景观喷泉、站前广场、站房及站场和后期预留地。
基地的用地结构可概括为“一水四池两站场”。
----“一水”大同市位于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都降雨量很少,这次在基地的入口处设置一个大型的水上喷泉,既可以为整个广场增添一份色彩同时也为夏季出行的人们带来丝丝凉意,美化环境的同时为旅客的出行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四池”规划设计在主入口的正面大面积的种植各色的花卉,可以称为整个汽车客运站的一个景观绿化带,四个花池围绕中心的水池形成一个观景绝佳点,同时也为在此候车、接站的人们带来一个身心休憩的场所。
----“两站场”两个站场主要是指供大巴车停放的站场和供临时客车、出租车停放的站场,规划设计在主入口的左侧布置临时车的停放点这样既方便了它们的出行,同时也避免了更多的与人流的交叉。
基地北侧为主要站场,内部流线采用半环式的交通,这样既方便了进站的客车也使得出站的客车更加便捷。
3.3道路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与出入口。
小区地块南临大西街,西依魏都大道,交通极其便利。
基地主入口设于南侧大西街,次入口设于西侧魏都大道。
(2)道路系统与分级。
基地采用“一主两环”的道路结构,沿公共核心带环路设置为,站前广场采用人车分流,人车各自分开在出口处形成一环,而战场部分采用同样的方法将进出站客车流线分开,出口处形成一环,这样的布局形成高效安全、顺畅便捷、层次分明的道路系统。
基地车行道路分两级:主要站场道路环道道路宽度12米;站前广场临时车进出道路宽度7米。
(3)静态交通为适应汽车交通的发展,静态交通也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基地充分安排了机动车的临时停车场地,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
在站前广场集中布置有供临时出租车、私家车以及夜间大巴车停放的场所,同时在入口的右侧分散有自行车的停车位,整个基地的停车位总数达141个。
(4)基地步行系统与游线组织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基地力求建设完善的步行系统,并以步行系统为基础组织旅客活动的体系,形成“人车局部分流”的交通组织。
基地的步行系统由景观漫步道、功能步行道和步行广场共同组成。
3.4绿地景观规划规划着力创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交通枢纽、创造人文绿化,以满足本地居民的物质精神文化多元需求。
基地规划在建筑布局,空间序列、景观构成上具有流动的空间特征,运用建筑、绿化、各类景观元素把独特城市韵味结合到基地规划之中,以自然为线索,在流动的序列中缔造一个主题鲜明的城市风景一隅。
整个基地采用分散与集中布置绿地的形式,在节约用地的基础上,在基地的中部形成核心的公共绿地景观带,以公共核心为轴,多方向联系周边的零星绿化,同时整广场的视觉中心与植被融会贯通,共同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3.5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指标名称单位数值备注总用地面积(㎡)36000.00总建筑面积(㎡)8383.08建筑基地面积(㎡)5052.75首层建筑面积(㎡)5052.75二层建筑面积(㎡)3330.33第四章 建筑篇4.1 设计要求(1)寻找文脉与和谐在大同,老建筑主要为采用土石、清水砖墙,路网为南北向棋盘布局,传统建筑随着时间的消失经历了沧桑巨变。
但中国本土文化内敛 含蓄、主次分明的生活形态一直延续至今。
淳朴的民风和素雅的民居,积淀着传统建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新的建筑创作,应从传统建筑 中去寻找建筑素朴的文脉与苍古的意境,挖掘和提炼出建筑文化及建筑符号的逻辑元素,将这些资源通过剖析、割裂、连续整合到现代建筑 中形成新的秩序,并从现代建筑中折射出传统建筑的神韵,追求神似,使建筑的总体构思、空间序列、建筑尺度、单体风格以及材料肌理与 传统建筑相和谐,在尊重历史而不是模仿历史的同时,赋予它新的气质和涵义,延续好这一带的建筑风貌。
(2)把握空间及尺度新建筑的肌理应渗透着传统建筑的脉络。
新与旧的融合,是对建筑发展的一种延续和对城市肌理的契合。
在总体布局中,把握好空间尺 度最为关键。
基地综合当地元素与中国现代公建的特点,合理确定功能布局与开发规模,做到适用经济,有艺术感和现代感,追究建筑环境 的内涵,追求其蕴含的“品格、性格和风格”。
品格实现着使用价值,性格附着情感价值,风格体现着文化价值。
因此规划着重营造合适的空规划预留地面积(㎡) 1740.73 建筑密度 (%) 14.04 容积率 0.23 绿化率 (%) 17.78 停车位 (个) 141其中大巴车车位(个) 96 含站前广场临时大巴车位出租车车位 (个) 15 自行车车位(个)30间尺度,从地块区位,视觉检验等方面对规划进行多向校核,使建筑布局与大同建筑格局相吻合。
4.2 内部功能设计交通类的建筑主要是处理好流线的关系,当我们规划了外部的流线,同时更应该为站房内部的流线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置,此次设计采用的是“半开半闭”的设计思路,候车厅与售票厅呈串联式的布置,而对于主要使用空间------候车厅,采用的是中空式的大厅,上部为大面积的玻璃顶,同时在候车厅的东侧为售票和行包拖运中心主要服务于进站的旅客,在其西侧为出站口和行包提取中心主要服务的是出站的旅客,这样进出站分开设置,避免了人流的聚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车站的运行效率。
在二层主要布置的是客运管理部分和行政管理部分,同时旅客也可通过开敞的大厅内部的直跑楼梯进入二层,这样既满足了少数旅客的需求也避免了过多的人流交叉。
4.3 外部风格设计在建筑风格上,采用简约的手法而不是将传统建筑形式简单的装饰在新建筑的表面。
新的建筑,以传统灰白墙为基调,与现代建筑玻璃幕墙、金属框架结构相呼应。
在造型上采用几何块体相互组合,高低错落;在材质上,采用玻璃与实墙的虚实对比,相互借景;在色彩上表达出传统建筑黑、灰、白基本色调,同时在新建筑中能够留下传统建筑的痕迹。
灰色墙面的厚重,白墙面的素朴、清澈透明的玻璃,金属材料的精美,均使整个建筑组群在保留了传统建筑材料的同时,赋予现代新材料的肌理,新旧材料的融合。
在相互对比、相互映衬中塑造出新的建筑形象,将我们所熟悉的生活和文化填充到建筑形体中去,在建筑构架体系中营造人文气息。
从建筑外表反映出建筑鲜明的个性和气质,同时又不过分炫耀,清新典雅、超凡不俗。
规划方案图纸目录01.区位图02.规划总平面图03.鸟瞰图04.人视效果图05.总平面定位图06.平面功能分析图07.道路交通分析图08.空间景观分析图09.日照分析图10.停车规划图11.环卫规划图12.景观意向图建筑方案设计图纸目录01.体块构思分析图02.垂直流线分析图03.首层平面图04.二层平面图05.屋顶平面图06.南立面图北立面图07.东立面图西立面图08.1-1剖面图2-2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