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站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5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一、总体规划1.选址:汽车客运站应选在城市交通要道上,便于乘客和车辆的进出,且与城市其他交通设施紧密相连。
2.场地规划:客运站的场地面积应大于或等于预计客流量所需的面积,同时还要考虑到车辆检查、维修及停放的需求。
3.道路规划:客运站周边道路设计应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接,道路宽度和排水系统应符合城市交通规划标准。
4.停车场规划:客运站应设有充足的停车位,满足乘客和车辆的停车需求,并配备良好的出入口和交通引导系统。
二、建筑设计1.总体布局:客运站建筑应简洁、明确,并与周围的建筑风格相协调。
建筑内部的各功能区域应合理布局,方便乘客出行。
2.候车大厅:候车大厅应宽敞明亮,设有充足的座位和屏幕显示乘车信息。
另外,还应设有洗手间、饮水机等基本设施。
3.售票厅:售票厅应设置在出入口附近,设有足够的售票窗口和自助售票机,方便乘客购票。
4.行李寄存区:客运站应设有行李寄存区,供乘客寄存行李,保障其出行的便利和安全。
5.候车区:候车区应设有室内和室外两种形式,同时要设置遮阳和防雨设施,确保乘客的舒适度。
6.出入口:客运站的出入口应设计合理,方便乘客进出。
并且要设有安全检查通道,确保乘客的安全。
7.其他设施:客运站内还应设有餐厅、便利店、ATM等其他生活设施,方便乘客在候车期间的需求。
三、设备设施1.候车信息显示系统:客运站应设有候车信息显示屏,及时显示车次、时间、站台信息等,方便乘客了解自己的乘车情况。
2.安检设备:客运站应配备安全检查设备,如行李安检机、金属探测门等,确保乘客的行李和人身安全。
4.照明设备:客运站内外应设有充足的照明设备,以保证乘客在夜间安全出行。
5.环境控制设备:客运站应配备良好的空调、通风和空气净化设备,以提供乘客一个舒适的候车环境。
总之,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的制定对于提高客运站的服务质量、保障乘客的安全和便利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在严格遵守设计规范的前提下,才能打造一个现代化、高效率的汽车客运站。
A市长途汽车站设计说明书交运72 段文芳 3027227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A市公路交通客运量成倍增长,原有客运站的规模及运送旅客的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
现拟在该市中心边缘接近国道附近,新建一座长途汽车客运站,对该客运站进行总体平面设计和布置。
一、规模确定1.1客运场站的规模指标客运场站的规模,以站场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和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依据,结合所在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规模经济原则确定。
已知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为3000人次,日发车量80辆,停车场驻车40辆,规模属三级站。
1.1.1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是指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平均一昼夜候车厅内出现的候车旅客人数,包括送车人数。
按照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计算:D c=a F/ bF-----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单位人次;其中F=3000(人次)a,b,c-----待定常数。
查图4.2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与车站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1]可知D c=600(人次)[1]张远、顾正洪《运输港站与枢纽》P62;1.1.2站级划分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在1000人次级以上的车站。
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大中型工矿区,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在600人次以上,不足1000人次的车站,属三级车站。
二、设计内容2.1选址选址原则:(1)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2)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3)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4)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2.2总平面2.2.1总平面设计涉及问题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环境-----相对简单;由于停车数量为40辆,可只设一个出入口。
2.2.2总平面设计需注意的几点原则2.2.2.1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⑴预留一定面积的站前广场;⑵进出车的通道一般出站口安排在城市次干道上右转弯较好一些,如果只有城市主干道,一般要再设引道(通路);⑶当基地处于城市干道转角时,避免与城市转角处过多的机动车流短距离内相遇;2.2.2.2布局紧凑,合理利用地形,满足站务功能要求2.2.2.3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2.2.3分区通常分为站前广场、站房和站内停车场等几大部分。
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一、项目特点及概况(约250字)上海是我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拟建基地位于上海站北广场西侧50号地块,规划用地面积29476.34平方米。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在基地东侧,有16条公交线路的终点站在这里汇合,地铁一号线和明珠线一期也在此设站。
建成后的长途汽车客运总站将包括候车室、行包房等客运设施,停车场,车辆清洗、修理等机务设施、商业设施和驾驶员行车公寓,必将改善这一地区的周边环境,取得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作为上海第一个现代化大型客运中心,客运站的车流量、客流量都是上海目前设计中规模最大的,它将成为上海连接西南、西北方向各省市的汽车客运交通枢纽。
二、主要资料项目名称(全称)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必填!)英文名称(如有请提供)建设单位名称(全称)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有限公司(必填!)英文名称(如有请提供)合作设计单位名称(含结构、机电)(必填!)合作设计单位承担角色用途(即建设性质)长途汽车客运站(必填!)设计及竣工年份2002(设计),2005(竣工) (必填!)项目进展阶段在建(完成、在建、方案)(必填!)建设地点上海站北广场西侧50号地块(尽可能详细)(必填!)建设面积规模73924.26m2M2(必填!)29476m2M2(必填!)主体建筑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必填!)主要外装修材料玻璃,铝板幕墙,铝合金窗(必填!)三、分类资料技术经济指标技术参数分类表其它资料:1 .基本结构柱网尺寸9000x90002 .大空间结构形式无3 .平面功能安排与旅客流程组织客运站占两层空间,旅客同层进出站。
4 .内部层高变化的交通方式电梯、自动扶梯、楼梯。
5 .外部交通组织(人流和车流)人流与车流分开。
6 .高峰小时旅客量1700人。
7 .年旅客量60万人5 .各专业简要说明及主要设备的系统及配置技术数据(每个专业100-250字)建筑专业针对基地特点,提出了轴带“2十1”的构想,即两条水平带,一条立体垂直带交织出三条功能轴。
说明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建设地点1.2 项目名称1.3 建设单位1.4 工程地址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 设计依据2.2 设计原则第三章规划篇3.1 规划定位3.2 规划结构与布局3.3 道路交通规划3.4 绿地景观规划3.5 技术经济指标第四章建筑篇4.1设计要求4.2 内部功能设计4.3 外部造型及风格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建设地点:山西省大同市1.2 项目名称:恒岳汽车客运站1.3 建设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建设厅1.4 工程地址:本工程基地位于大同市城区西北角,城市红旗广场的北侧,东接云城旅馆,北面与大同一中相邻,西面与华林新天地购物商场隔街相望,规划用地面积约36000㎡。
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建筑物性质为交通类的公共建筑,属于城市二级汽车客运站,总建筑面积为8383.08㎡,其中首层建筑面积为5052.75㎡,二层建筑面积为3330.33㎡。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地形图;(2)现有的规划设计条件;(3)有关国家及省级设计规范及规定;2.2 设计原则:(1)坚持现代性与高起点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今比较前沿的先进交通类建筑片区进行规划设计理念与成果表达,通过规划的设计手法建设成为最具特色的城市片区。
(2)坚持“品牌性”的原则以建设大同市最具特色的公路汽车站片区为目标,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感与超前性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树立品牌形象,使其成为该市的一个地标,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规划设计中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为始发点,在规划设计中应用先进的理念,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建立高效的道路安全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与静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流线明确快捷的现代汽车客运枢纽。
(4)坚持“绿色生态”的原则充分利用基地现有的条件,合理规划基地内的道路与绿地的配置,同时在场地周边种植各种乔灌木,鲜明突出“阳光、空气、绿色”的生态主题。
客运站设计1. 引言客运站作为城市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的公共交通需求和人流流动。
一个合理、高效、舒适的客运站设计对于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和市民出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客运站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为相关设计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2. 功能布局客运站的功能布局是设计的重要一环。
其合理的布局能够提高客运站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主要功能区域包括:2.1 售票厅售票厅是客运站对外服务的重要场所,其布局应该合理、功能齐全。
售票厅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空间充足:售票厅的面积应该足够满足高峰期的客流需求,避免拥挤和排队。
•排队系统:应设置合理的排队系统,采用数字牌、自助售票机等方式分流和管理客流。
•便捷设施:为旅客提供舒适的等候区域和便捷的售票设施,如座椅、自动售票机、查询系统等。
2.2 候车大厅候车大厅是旅客等候车辆的场所,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充足空间:候车大厅的面积应足够容纳在高峰时段出现的大量旅客,避免过度拥挤。
•舒适设施:提供舒适的座椅、自动售货机、餐饮设施等,以提高旅客的候车品质。
•信息提示:设置公告牌、电子显示屏等,及时发布班次信息和候车指引,方便旅客了解车辆运行情况。
2.3 检票口和出站口检票口和出站口是旅客乘车和出站的关键节点。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流线分明:合理安排检票口和出站口的位置,保证旅客乘车和出站的流线分明,减少混乱和拥堵。
•安全设施:设置安全检查设备和人员,确保乘车和出站过程的安全。
•便捷操作:优化乘车和出站的操作流程,提供便捷的设备和系统,减少旅客的等待时间。
3. 空间规划客运站的空间规划是客运站设计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室内和室外的规划。
3.1 室内空间规划室内空间规划主要包括售票厅、候车大厅、候车室和服务设施等。
其规划原则如下:•合理布局:根据客流分布和功能需求,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并确保各区域之间的流线畅通。
•人流导引:设置指示牌、指示箭头等导向设施,方便旅客找到各个功能区域和设施。
. .. .一站址与建设条件1.1 社会环境概况安县位于盆地西北部(104°E,31°N)幅员面积1189平方公里,人口44万。
辖桑枣镇、花荄镇、黄土镇、塔水镇、秀水镇、河清镇、界牌镇、永河镇、雎水镇、清泉镇、宝林镇、沸水镇、晓坝镇、乐兴镇、千佛镇、兴仁乡、高川乡、迎等18个乡镇。
花荄镇,是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图1-1 安县行政区划图安县与市、涪城区、江油市,北川县毗邻,与德阳市绵竹市,阿坝州茂县接壤。
距省会110公里,距市区、火车站、南郊机场仅10余公里,紧靠成(都)绵(阳)广(元)高速、108国道、绵(阳)渝()高速等3条高等级公路,成绵高速复线途经安县并设有双向出入口,成(都)兰(州)铁路穿境而过并在安县设客、货站。
县境大道、成青路、辽安路构架起安县境新的交通体系。
为方便大众出行,推动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拟新建一座汽车客运站。
本设计旨在为新建汽车客运站提供参考方案。
.. .. .. ..1.2 选址条件1、站址应该纳入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2、便于旅客集散和换乘,尽可能地节省旅客出行时间和费用,减少换乘次数;3、与城市道路、城市公共交通及其他运输方式站场衔接良好,与城市主干道密切衔接,尽量减少城市交通压力,确保车辆流向合理出入方便;4、具备必要工程、地质条件,方便与城市公用工程网络连接;5、具备足够场地,以利于旅客车辆集散,并能满足车站建设需要,留有发展余地。
1.3 站址定位花荄镇,是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基于以上选址条件,站址定位于花荄镇好医生大道、兴民街之间。
如图1-2所示。
站址图1-2 安县汽车客运站站址定位图该处交通便利,可依靠塔九路、花兴路、好医生大道、兴民街、罗胜街等道路组织站外交通,客运班车进出站方便;该处临近学校、工厂、办事机构、商业市场,建设车站方便大众出行,且客源充足。
本站将发送去往安县各镇、北川县、绵竹市、茂县、市区等地的旅客;中转安县各镇、北川县、绵竹市、茂县去往市区等地的旅客。
甘肃省兰州市靖远县汽车客运中心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红线图。
2.国家及地方法规、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JGJ 50-2001(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2068—2012(8).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防疫、交通、市政、绿化等部门的法规及规范二、背景分析本项目位于甘肃省靖远县,本项目用地面积为34686.21m2,地块四面邻城市规划道路,交通便利,场地内地势较为平坦,为商业交通用地提供地域优势。
三、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靖远县。
场地内比较平坦,地块不规则多边形,建筑布局采用环抱式布置,为精品商业及交通便利提供前提,本案以客运中心为主,商业,旅馆及写字楼为辅。
工程概况:建筑面积34686.21m2,用地面积48223.17m2,占地面积10146.41 m2,地上停车位215个,其中小型车辆停车位98个,大型车辆停车位117个,地下停车位50个。
地块由1#旅馆,2#、3#商业门面,4#写字楼及客运中心组成。
其中1#旅馆占地面积991.60 m2, 总建筑面积5946.60m2;2#商业门面占地面积1914.24 m2, 总建筑面积6899.65m2;3#商业门面占地面积1745.30 m2, 总建筑面积5129.00m2;4#写字楼占地面积1477.36m2, 总建筑面积5929.80m2;客运中心占地面积4017.91m2, 总建筑面积7498.16m2。
1#旅馆建筑布置为6层,一层为商业网点,二至六层为旅馆,2#、3#商业门面建筑为2层商业,2层门面组成,4#写字楼一层为维修库房,二至六层为写字楼。
长途汽车客运站设计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一、概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某市公路交通客运量成倍增长,原有客运站的规模及运送旅客的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
现拟在该市中心边缘接近火车站附近选址,新建一座长途汽车客运站,总用地面积约23585平方米,主体二层。
基地位于城市干道与环城公路交叉口,西去火车站为1km,地势平坦;规模为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为3000人次,日发车量80辆,停车场驻车40辆,该站的规模按三级客运站的要求进行设计。
科学、合理地组织客流、车流和货流的进出站路线,确保旅客安全、快捷、方便地乘车。
二、设计依据1.《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JGJ60—99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15-87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8.任务书提供的设计地形图三、总平面设计在该建筑平面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建筑与周边的环境协调,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结合默契,形成优美的生态景观。
结合市政绿化用地设置站前广场,站前广场为2400平方米,成为防止旅客进出车站人流过大,对城市交通造成阻碍的缓冲带。
硬质广场为旅客进入主站房的主要集散广场,休闲广场为旅客及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地。
在交通组织设计上进出口道路分别设在主站房西侧,使进出车辆互不干扰,车辆在车站内的行驶线形更加合理,更为流畅。
室外停、发车场用地设置北面,洗车台、安检台及检修车间按流程进行线型布置,设在停车场东侧。
基地内建筑可四面环行,符合总平面的消防要求。
四、建筑设计建筑形体上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风格,立面,空间张驰有度。
1.平面设计结合现有场地条件及相临道路环境,将主体置于场地前区,同时退出充足的场地以结合城市绿地设计。
客运站创作说明摘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运输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发展将直接决定其他各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市场交易效率和投资环境的改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客流量也迅猛增长,地处市区的两所客运站已无法满足客运增长带来的运输需求。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出行需求迅速增长,对出行的舒适性、安全性、方便性、快捷性提出了个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汽车客运站规模、设施及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关键词:交通;效率;环境;客流;安全;快捷。
1.引言济南位于山东省中部,北纬36度40分,东京117度00分。
南依泰山,北跨黄河,是全省铁路、公路、航空的枢纽,是京沪铁路与胶济铁路的交汇点,公路辐射全省各市地并与各省相连,济(南)青(岛)高速公路、济(南)德(州)高速公路、济(南)泰(安)高速公路和济南高速绕城公路的开通,使得济南公路四通八达。
济南国际机场航线可直接与国内外40多个大中城市相连,经营客货运输和通用航空业务。
通讯设施完善,可直接与世界174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00多个城市传递信息。
各交通干线的建设与完善为济南长途客运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出行率的不断提高,给交通运输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伴随着全运会的召开,济南文化迅速传播,吸引了更多的外来人员来济南旅游、务工等,这是对济南交通运输业的又一考验。
原有的公路客运站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缓解现有客运站的工作压力,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更方便快捷、更加舒适的运输环境,同时也为缓解市内交通压力和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工具换成服务,经研究决定在济南东部,经十路沿线,靠近奥体中心的地段建设一座现代化大型的汽车客运站。
本设计方案将拟建成为新的城市集散中心,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交通服务的同时兼备运政服务和物流速递的功能,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设计创作说明本设计方案定位为建设现代化多功能公路交通枢纽:第一在造型方面,本汽车站方案注重设计的整体性,总体上简洁明快、局部设计在遵循整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求变化。
遵循 " 以人为本 " 现代设计理念,整体采用大色块设计手法,减少跳跃感,细部处理则提供适宜人体尺度、丰富的景观层次以及材质和形式的变化。
根据现有基地形态,以 " 收放结合 " 的平面形态配合竖向多层次景观元素,塑造道路环境的多元空间感。
在构图、材料、质感、色彩、平面等各方面相配合,强化车行步行过程中的视觉美感。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以流畅几何线形,强化带状空间的纵深和扩展感,用生态学理论来指导景观设计,通过合理的布局,增加道路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整体造型用现代建筑的设计元素表现出交通建筑的“速度、高效性”。
体建筑与附属大楼的有机结合,形成宏伟大气的建筑形象,将成为新的城市标志性建筑。
第二在选址方面,结合现有的交通路线,合理选择地理位置,为乘客出行、换乘提供高效、便捷的条件基础,同时对交通运输起到一定的整合作用,缓解市内交通压力;第三方面,注重客运站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对服务、娱乐、消费设施的建设,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的现代化综合客运服务场所。
2.1建筑造型及选材客运站及附属大楼整体的建筑形象体现了现代、集约的特征。
客运站整体以流线型为主,线条简洁,造型独特,结合造型简约现代附属大楼,形成较强的空间韵律感。
在设计中,首先强调建筑的整体性,客运站及附属大楼巧妙的链接,为建筑整体造型锦上添花。
客运站整体建筑在城市的沿街街面形成了气势恢宏的完整建筑形象,充分突出了交通建筑应体现的“速度、高效”的个性。
在建筑的选材中,以金属和玻璃为主,并采用部分石材,形成了现代通透的主立面,充分强调了其作为城市门户的开放性特点,对城市及广场充分开放,在体现开放精神的同时也突出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本设计选用的材质具有一定的透光率,白天可减少照明强度和时间,能很好地节约能源,遵循绿色环保的理念。
同时夜间彩灯透射形成的绚烂景观也能达到很好的广告宣传效益。
本客运站采用大面积的钢结构来满足大体量的空间需求。
钢结构建筑优点:一是重量轻、强度。
二是抗震性能好,其延性比钢筋混凝土好。
三是钢结构构件、墙板及有关部品在工厂制作,减少了现场工作量,缩短了施工工期,符合产业化的要求。
四是钢结构构件在工厂制作质量可靠,尺寸精确,安装方便,易与相关部品配合。
五是钢材可以回收,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较少。
2.2设计构思作为城市对外交流的窗口,本汽车站应具有独特的个性,其形象既包括具体的物质形象,亦包括所渗透出的精神性格,这就要求我们的外观设计既要体现时代感的简介大方,又要能展示城市文化的高雅气质,建筑空间的大气内敛。
将客运站主体建筑及附属大楼作为整体规划设计,明确分区,合理组织交通流线。
其中客运车流、人流,市县区短途车流,出租及社会车辆流线等均合理布置,避免交叉,提高换成效率。
将客运站区内设计为主站房区、办公区、发车区、下客区、待发停车区,维修护理区等几个大功能区域。
西侧场地为长途客运区,东侧为短途客运区。
站前广场组织为人流集散,出租车上下客区,交通工具转乘车辆区,社会车辆上下客区,各区域划分明确,流线互不交叉。
办公区与主站房区域划分合理,既方便工作人员联系,又能为乘客提供及时到位的服务。
附属大楼的建设,为客运站提供了更好的投资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更加人性化。
客运站主体建筑与办公楼以独特的连廊形式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增加了联系的便捷性,形成了良好的城市展开面并在道路沿街形成了完整流畅的建筑形象。
2.3交通组织根据一系列的理论数据分析的同时还要根据城市特有的交通规划体系进行调整,在有利于旅客换乘的前提下,尽量减轻市内交通压力。
客运车连流线除考虑与城市的衔接外,主要考虑客运车辆停车场与发车位的流线顺畅和检验维修工艺流程需求。
2.4人性化服务及消费当今“重路轻站”的观念还有完全改变。
规模较小,配套设施落后,设施不齐全的汽车客运站已逐渐被规模布局合理,配套设施科学先进,功能、设施齐全,服务周到的现代换新型综合客运站代替。
济南东客运站正是在综合研究了各方面条件要求下,研究设计的。
作为现代新型汽车客运站,本客运站为组织运输、乘客转乘、各项物流、服务消费等提供优质条件。
客运站在建设有车站基础功能设施的同时,还设有多种娱乐休闲功能区域,方便旅客出行的同时,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更加到位的服务。
站内为旅客提供多项休闲娱乐设施,如设置多个便捷式上网点、游戏娱乐站、茶社、咖啡馆等,sp馆的开设为乘客及换乘旅客提供了一个充分放松自我的场所,有效地减轻旅客的疲惫感。
独特的地方名胜可片制作点,人们可以在自己动手制作纪念品的同时放松自我。
站内也为儿童提供了娱乐点,幼儿娱乐设施在充分保护孩子安全的同时,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嬉戏娱乐的好去处。
2.5关于安全设计客运站的防火和疏散设计出符合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外,还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本客运站的停车场和发车位除了设室外消防栓外,还设置适用于扑灭汽油、柴油、燃气等易燃物质燃烧的消防设施。
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分隔。
在客运站设计中,多处设置安全出口,安全出口设置明显的标志和事故照明设施,且疏散口之间相隔距离较远,保证人员疏散畅通、快捷、安全。
3.设计体会城市客运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城市形象分为静态形象和动态形象,那么,城市客运形象就是城市动态形象、流动的形象,它充满生机活力,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是客运实力的标志。
客运形象其实质就是服务形象,它能集中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充分展示城市改革开放的整体风貌。
新型现代化的汽车客运站设计应该更加紧扣人性化这一主题,更好的服务于人们,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一个安全、快捷、高效的环境。
在当前建设一体化客运交通系统的背景下,长途汽车客运站建筑仅满足客运功能是远远不够的。
在大城市,客运站的功能拓展有两个方面的趋势。
一是指多种交通工具。
随着综合性公共交通运营体系的逐步形成,出现了集多种交通工具于一身的综合性客运交通枢纽。
二是多项服务内容。
公共交通汇集之地,也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商业、服务业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心。
车站性质从单一的客运功能转化为集交通、商业、餐饮、文化娱乐内容在内的多功能综合体。
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旅客,而是整个城市的居民。
参考文献[1]张竟屋.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曹振照.最新客运站设计图集.陕西科技出版社.1991.[5]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4]建筑设计资料集.第六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现代建筑结构与造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刘蓉.汽车客运站物质文化研究.长安大学.2008.[7]袁利,赵明东.打破思维的界限[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1-168.[8]靳文舟.张杰.公路客运力配置方案优化研究[J].清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9]杜文艺.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研究.长安大学.2006.[10]熊巧.晏启鹏.城市公路客运站布局的多级模糊综合测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3-03[11]公共建筑色彩.考试吧:.2009-2-26.94300.Terminal Creation notesSummary: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transport content, the development will directly determine the other material basi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arket transaction efficiency and improvement of investment environmen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rapid growth of traffic is also located in the urban areas have failed to meet the two terminal passenger transport demand growth. Improved living standards, rapid growth in travel demand on travel, comfort, safety, convenience, speed put forward a higher demand, the original Bus Terminal size, facilities and functions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Keywords: traffic; efficiency; environment; passenger; security; f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