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鉴别诊断及分型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4.00 MB
- 文档页数:34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要点一、概述胃癌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
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
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早期胃癌比例逐年增高。
胃癌治疗的总体策略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症状,主要有:①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②食欲减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黑便等。
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①体重减轻、贫血、乏力。
②胃部疼痛,如疼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则提示可能存在胰腺和腹腔神经丛受侵。
胃癌一旦穿孔,可出现剧烈腹痛的胃穿孔症状。
③恶心、呕吐,常为肿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
贲门部癌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及反流症状,胃窦部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呕吐宿食。
④出血和黑便,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呕血及黑便。
⑤其他症状如腹泻(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转移灶的症状等。
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和恶病质。
(二)体征一般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常无明显的体征,进展期乃至晚期胃癌患者可出现下列体征:①上腹部深压痛,有时伴有轻度肌抵抗感,常是体检可获得的唯一体征。
②上腹部肿块,位于幽门窦或胃体的进展期胃癌,有时可扪及上腹部肿块;女性患者于下腹部扪及可推动的肿块,应考虑Krukenberg瘤的可能。
③胃肠梗阻的表现:幽门梗阻时可有胃型及震水音,小肠或系膜转移使肠腔狭窄可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④腹水征,有腹膜转移时可出现血性腹水;⑤锁骨上淋巴结肿大;⑥直肠前窝肿物;⑦脐部肿块等。
胃癌的病理分型及临床意义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
病理分型对于胃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胃癌病理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一、组织学分型胃癌的组织学分类是根据肿瘤间质组织和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划分的。
目前最常用的组织学分型系统是WHO分型。
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将胃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腺癌(adenocarcinoma)腺癌是最常见的胃癌类型,占胃癌总病例数的90%以上。
腺癌可进一步分为乳头状腺癌、黏液型腺癌、浸润型腺癌等亚型。
乳头状腺癌细胞形态酷似正常胃腺体细胞,常见于早期胃癌。
黏液型腺癌细胞富含黏液,浸润型腺癌则具有较强的浸润能力。
2.浆液癌(mucinous carcinoma)浆液癌又称黏液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腺癌。
浆液癌的特点是肿瘤细胞产生大量的黏液,使得肿瘤组织呈现明显的黏液样变性。
浆液癌的侵袭性较强,长期发展可能导致淋巴结转移。
3.滑膜下癌(submucosal carcinoma)滑膜下癌是指肿瘤细胞从胃黏膜滑膜下方向浆膜浸润生长,多见于早期胃癌。
滑膜下癌的预后较好,术后5年生存率一般高于90%。
4.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胃癌类型,源于胃颗粒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
这种癌症往往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二、病理分期胃癌的病理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划分的。
常用的病理分期系统包括国际TNM分期系统和日本病理学会分期系统。
其中,国际TNM分期系统将胃癌分为0期至IV期,依次表示肿瘤的发展程度和转移情况。
病理分期对于确定胃癌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早期胃癌(I期和II期)的治疗效果较好,手术切除常可根治。
而晚期胃癌(III 期和IV期)的治疗主要以辅助化疗和姑息治疗为主。
三、临床意义胃癌的病理分型及分期结果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胃癌在我国十分常见,然而胃癌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措施各不相同。
早期胃癌是指局限而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且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胃癌深度超过粘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已侵及浆膜层或浆膜层外组织者称晚期。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
一、具体形态分型胃的任何部位皆可发生胃癌,胃窦部最常见(48.8%~52.5%),大弯、小弯、前壁、后壁皆可受累,其次是贲门部(16.1%~20.6%),胃体部和累及全胃者相对较少(7%~16.6%)。
胃癌多为单发,少数也可多发。
胃癌发病起始于黏膜上皮层,多为单中心发生,少数为多中心发生。
后者也多因相距不远逐渐发展融合成一个癌灶,偶形成双癌。
癌灶逐渐发展,同时向水平方向和深层浸润和扩散,逐渐累及胃壁各层甚至周围脏器,也可通过多种途径转移。
病期早期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很大。
按照胃癌侵犯胃壁的深浅,被分为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
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者称早期胃癌,侵至肌层者称中期胃癌,侵及浆膜及浆膜以外者称晚期胃癌,中、晚期胃癌合称进展期胃癌。
(1)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
它的最大直径一般在5cm以下,直径小于1cm的称小胃癌,小于0.5cm称微小胃癌。
原位癌是指未突破固有膜的癌肿也属早期胃癌,但难于识别。
①日本早期胃癌分型:1962年日本早期胃癌大体形态分为3型:隆起型、浅表型和凹陷型。
A、隆起型(Ⅰ型):肿瘤表面呈结节状隆起或息肉状,边界清楚,高出周围黏膜约2倍以上。
B、表浅型(Ⅱ型):肿瘤表面高低与周围黏膜差别不甚大,癌灶较平坦,无明显隆起和凹陷,依其隆起或凹陷的程度又分3个亚型。
表浅隆起型(Ⅱa):肿瘤隆起高度不超过周围黏膜厚度的2倍。
表浅平坦型(Ⅱb):癌灶与周围黏膜同高。
表面无隆起或凹陷。
表面凹陷型(Ⅱc):癌灶较周围黏膜稍凹陷,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厚度。
胃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一、范围本规范制定了胃癌(包括食管胃交界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病变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在肉眼下大体类型分为隆起型(I型),浅表型(II型),凹陷型(III型)和混合型。
三、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癌胚抗原四、诊治流程图1 胃癌诊断与治疗流程五、诊断依据(一)病因学。
胃癌的病因迄今未阐明,但已认识到多种因素会影响,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
目前所知主要可能存在与下列因素关联的可能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亚硝基化合物;高盐硝酸盐的摄入;二羰基化合物;真菌;遗传性。
影像学及内镜等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 组织或病理学检查 拟诊胃癌病例 胃癌门诊 继续随访 可切除性评估 不可切除 可切除排除诊断 确定诊断 部分早期胃癌 中晚期胃癌 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高级上皮内瘤变粘膜内癌内镜下微创治疗(可选) 随访(二)高危因素。
性别: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1.5倍;年龄: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饮食: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吸烟:吸烟的男性死于胃癌的人数是不吸烟男性的2倍;接受过胃部手术;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家族肿瘤疾病:包括遗传性非息肉性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等遗传性疾病等;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常合并萎缩性胃炎;肥胖: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的胃癌风险更高;经济状况:在经济较差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较高。
(三)症状。
1.发病时间:发病到就诊时间,10%在3个月之内,10%在3个月至2年之间,20%在2年以上。
2.主要症状:通常没有特异性。
如何诊断胃癌胃癌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根据全球癌症统计数据,胃癌在全球癌症患病率中排名第三。
然而,早期发现和诊断胃癌是治愈它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如何诊断胃癌,包括常见的症状,诊断过程和治疗选择。
胃癌的症状早期胃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当癌细胞开始扩散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1. 胃部不适:感觉胃部胀气、饱胀、反酸或疼痛。
2. 消化不良:感觉食物消化不良,经常打嗝、嗳气或恶心。
3. 食欲减退:感觉不饿,或即使吃少量的食物也会觉得很饱。
4. 体重下降:没有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
5. 呕血:胃癌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是呕血。
其中,呕血是胃癌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状之一,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
胃癌的诊断过程如果你有上述症状,你应该尽快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确认是否有胃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诊断步骤:1. 身体检查:医生会检查你的腹部和胃区,以确定是否有肿块或其他异常。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CT扫描、MRI和超声。
这些检查可以显示胃部的异常和是否有肿瘤。
3. 内窥镜检查:这种检查可以使用光纤和镜片将内窥镜插入口腔和消化道。
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您的胃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或明显的肿瘤。
4. 活检:在内窥镜检查期间,医生可以取出一个组织样本来检测是否存在癌细胞。
治疗选择一旦确诊胃癌,治疗疾病的选择将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病人的年龄、总体健康状况、癌症的严重程度和是否扩散到其他组织。
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手术和放射治疗。
1. 化疗:通过使用特定的药物来杀死癌细胞。
化疗的效果取决于肿瘤类型和阶段。
2. 手术:手术可以完全去除肿瘤,但它可能涉及到切除一部分或全部胃。
病人之后可能需要改变饮食习惯,以适应胃的缺失。
3.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使用高能辐射来杀死或减小肿瘤。
与化疗相比,放射治疗对健康的影响更小。
结语在充分了解胃癌的症状和诊断过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预防和治疗胃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习惯,减少饮酒和吸烟等有害习惯。
胃癌怎么鉴别诊断呢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鉴别诊断胃癌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胃癌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1. 临床表现胃癌的临床表现非特异,常常被忽略或与其他疾病混淆。
以下为常见的胃癌临床表现特点:•上腹痛:多数患者出现上腹疼痛或胀闷感,以餐后加重为特点。
疼痛性质可为胃内压增高引起的胃痉挛性疼痛或穿透性疼痛。
•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黑便、呕血、便血等。
消化道出血是胃癌后期的重要表现之一。
•恶心、呕吐:消化道肿瘤在干扰胃肠蠕动和胃排空的同时,可刺激中枢神经引起恶心、呕吐。
•体重下降:胃癌进展时患者常伴体重下降,与食欲不振、咀嚼困难等相关。
•其他症状:还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乏力、低热、贫血等。
胃癌的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和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腹部超声:简便、无创、低价,可用于筛查和初步评估,但限于操作者经验和肠气等。
•腹部CT扫描:高分辨率,能够对肿瘤大小、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进行准确评估。
•胃镜检查:目前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
胃镜能够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以及取活检,判断肿瘤严重程度。
•PET-CT扫描:对术前评估和筛查转移性胃癌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检测全身转移灶。
3.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胃癌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病理学检查方法:•胃镜活检:可直接在病变部位取活检,经过组织学检查能够明确诊断胃癌的类型和分级。
•病理切片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胃癌组织切片,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如腺癌、浆液癌等。
•免疫组化检测:可以使用特定的抗体来检测肿瘤标志物,在辅助鉴别胃癌类型和分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还可以考虑以下辅助检查方法:•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用以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和筛查相关指标。
•肿瘤标志物检测:胃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在诊断和评估疗效方面有一定帮助。
胃癌不同亚型的特征和治疗方法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影响着成千上万的人。
然而,研究表明,胃癌并非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包括多个亚型,它们具有不同的特征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胃癌不同亚型的特征以及针对这些亚型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亚型一:腺癌(Adenocarcinoma)**腺癌是最常见的胃癌亚型,约占所有胃癌病例的90%。
它起源于胃黏膜中的腺体组织,通常分为两种亚型:肠型和弥漫型。
* 特征:肠型腺癌具有较为有序的腺体结构,生长相对缓慢。
而弥漫型则呈现不规则的生长模式,通常更具侵袭性。
* 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是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
肠型腺癌通常容易被早期发现,因此手术成功率较高。
弥漫型腺癌的治疗较为复杂,通常需要联合化疗和放疗。
**亚型二:平滑肌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GIST是一种少见但重要的胃肿瘤,起源于胃道中的间质组织。
* 特征:GIST通常表现为胃肿块,可以是良性或恶性。
它的特征在于异质性,即不同病例的生长速度和恶性程度各异。
* 治疗方法:治疗GIST的关键是手术切除,但对于恶性病例,靶向治疗药物也被广泛使用,如伊马替尼(Imatinib)。
**亚型三: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 NETs)**NETs是一类罕见的肿瘤,可以发生在胃黏膜和肌层。
* 特征:NETs通常生长缓慢,但能够分泌激素,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如红斑痣、腹泻和呕吐。
* 治疗方法:治疗NETs的方法因肿瘤的部位和分泌激素类型而异。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在一些情况下需要靶向治疗或放射治疗。
**亚型四:淋巴瘤(Lymphoma)**胃淋巴瘤是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通常发生在幼年和年轻成年人中。
* 特征:胃淋巴瘤通常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腹痛和不适。
它的特征是淋巴细胞在胃中异常增生。
* 治疗方法:治疗胃淋巴瘤通常包括化疗和放射治疗。
胃癌的病理分型和诊断标准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理分型和诊断标准对于临床治疗
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病理分型和诊断标准两个方面进
行探讨。
一、病理分型
1.按照组织学类型分型
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腺癌、黏液癌、乳头状腺癌、鳞状细胞癌等。
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胃癌的90%以上。
2.按照浸润深度分型
根据肿瘤浸润深度的不同,胃癌可分为黏膜下层癌、肌层癌、浆膜
下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等。
其中,黏膜下层癌和肌层癌的预后较好,而
浆膜下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的预后较差。
3.按照分化程度分型
胃癌的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度分化、中度分化和低度分化。
分化程度
越高,肿瘤的恶性程度越低,预后越好。
二、诊断标准
1.症状
胃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
退等。
晚期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
2.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可发现胃部包块、压痛等异常体征。
3.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胃癌诊断的主要手段,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变化,包括溃疡、息肉、肿块等。
4.组织学检查
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胃癌的关键,包括活检、切片等。
5.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胃肠道造影、CT、MRI等,可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深度等。
综上所述,胃癌的病理分型和诊断标准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结合病理分型和诊断标准,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
胃癌如何鉴别诊断?中医诊断:中医辨证分型及四诊要点常见胃癌证型有以下几型(1)肝胃不和:胃脘胀满,嗳气频作,口苦心烦,痛串两胁,饮食少进或呕吐反胃,舌苔薄自或薄黄,脉弦细,治宜疏肝和胃。
(2)脾胃虚寒:胃脘胀痛,喜按就温,肢凉神疲,或便溏浮肿,或暮食朝吐,朝食暮吐,舌淡而胖、齿迹、苔白滑腻,脉沉细滞,治宜健脾温中。
(3)湿热淤毒:胃脘刺痛,灼热反胃,食后痛重,脘腹拒按,心下痞块,或有呕血便血,或食入即吐,或食入经久仍复吐出,舌尖暗紫或有淤点,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治宜清热化湿、解毒祛淤。
(4)气血双亏:面苍无华,面脸虚肿,身冷胃寒,全身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虚烦不寐,饮食不下,形体赢瘦,上腹包块明显,舌质淡胖,白苔,脉虚细无力,细数或虚大,治宜气血双补,以延时日。
中医辨证类型有时并不单纯,有时有加杂和兼症,一般来说,肝胃不和型多见于Ⅰ、Ⅱ期病人,脾胃虚寒型见于Ⅱ、Ⅲ期病人,湿热淤毒型见于Ⅱ、Ⅲ、Ⅳ期病人,而气血双亏型则多见于晚期Ⅲ或Ⅳ期病人,当然按TNM分期,有时辨证类型表现为两型兼见。
术后复发或有转移的晚期患者则以湿热淤毒与气血双亏兼而有之者居多,即虚实夹杂。
在胃癌的现代治疗期间因医源性而引起的证型则更复杂多样,有表现气阴两虚的,有表现脾胃不和的,也有表现为气虚血瘀证的,当随中医辨证施治。
西医诊断:胃癌诊断标准:1.症状:早期上腹部不适,重压感,逐渐出现疼痛或进食发堵甚至呕吐、呕血或便血。
2.X线胃钡餐造影:出现胃粘膜改变,龛影或软组织影,充盈缺损,胃壁僵硬等。
3.实验室检查:①胃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证实。
②胃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及免疫学检查。
③颈部淋巴结活检阳性。
以上几点均为阳性发现时,可予以诊断。
[附1]胃癌病理诊断标准1983年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病理学会(于上海)制定1.胃表面上皮和小凹上皮细胞的分级和诊断标准Ⅰ级:正常表面上皮和小凹上皮细胞。
Ⅱ级:细胞形态有改变,低柱状、立方状、高柱状,核位于底部、中央或细胞的一侧,接近正常。
胃癌的鉴别诊断引言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鉴别诊断胃癌对于早期发现病变、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胃癌的鉴别诊断方法和技术,以帮助相关医务人员和患者提高对胃癌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从而早日进行治疗。
胃癌的常见临床症状胃癌的临床症状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常见的症状包括:1.上腹疼痛:多表现为隐痛或胀痛,常与饮食无关,久治不愈,进展至后期时疼痛性质可能改变。
2.恶心和呕吐:胃癌患者可能会经常感到恶心或出现呕吐,特别是在进食后。
3.消化道出血:胃癌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或呕血。
4.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胃癌患者常感到食欲不振并出现体重下降。
5.乏力和贫血:由于消化功能减弱和持续失血,胃癌患者可能感到乏力,并出现贫血症状。
胃癌的鉴别诊断方法1.体格检查和病史采集在鉴别诊断胃癌时,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家族病史、个人疾病史和既往就诊情况。
此外,体格检查可帮助医生寻找胃癌可能存在的体征,如腹部包块、肝脾肿大等。
2.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胃癌常用的方法之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可以观察胃腔和胃壁的异常情况,并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胃癌。
胃镜检查:通过胃镜插入体腔,可以直接观察胃部黏膜和病变情况。
结合组织活检,可以明确胃癌的诊断。
CT扫描:可以评估胃癌的位置和扩散程度,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3.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胃癌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组织活检样本的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病变和病变的类型。
常见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包括活检、细胞学检查和免疫组化。
4.诊断标志物检测胃癌特异性抗原(CA72-4、CA19-9等)和肿瘤标志物(CEA、AFP等)的检测可以作为辅助诊断胃癌的指标。
这些标志物的升高水平可以提示患者是否存在胃癌。
结论胃癌的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病史采集、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诊断标志物检测等方法。
对于早期胃癌,尤其需要高度重视,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胃癌的诊断胃癌的诊断依据胃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为了让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就得进行详细的胃癌诊断,胃癌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种:1.男性居多,发病年龄以中年和老年多见,41~60岁之间占2/3。
2。
症状: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可见胃脘饱胀疼痛,餐后加重,食纳乏味,体重减轻,咽下困难,胃疼无间歇性,不为食物或制酸药缓解,甚者出现胃脘剧烈性钻痛而放射至背部。
亦可见恶心、呕吐、吐血、黑便、面色无华.如癌肿转移,可见黄疸、腹泻、骨痛、咳嗽、喘促、腹水等相应脏器受累的表现。
3。
体征:中晚期可于胃脘部触及质地坚硬,呈结节状的肿块,有压痛,可移动,左锁骨上核肿大、质硬、推之不移,或有腹水征。
4。
内镜检查(胃镜):目前胃镜已成为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最重要工具。
临床上所使用的内镜主要有纤维内镜、电子内镜、超声内镜三种.胃癌的内镜及超声内镜特征对于胃癌内镜下主要观察病变的基本形态:隆起、糜烂、凹陷或溃疡;表面色泽加深或变浅;粘膜面粗糙不光滑;有蒂或亚蒂;污苔附丽与否;病变边界是否清楚及周围粘膜皱襞性状态情况。
和正常粘膜对比的方法来区分辨别病灶。
胃镜检查特别适用于:①怀疑胃部良性或恶性肿瘤者;②短期内动态观察胃的溃疡性病变,以鉴别良性或恶性;③锁骨区淋巴结转移癌找原发灶。
胃镜能够直接观察胃粘膜变化,通过胃镜对病变组织进行活检,镜下应估计癌的大小,小于1cm 者称小胃癌,小于0。
5cm者称微小胃癌.从而提高胃癌的早期发现.而且对胃的癌前病变如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伴肠上皮中重度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活检确诊后予以积极治疗,确保了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5. X线钡餐检查:钡剂造影是胃肠道肿瘤检查的首选和主要方法,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于老年人、儿童、脊柱严重畸形者,有心血管并发症者,以及恐胃镜者,胃肠钡餐X线检查应是除胃镜外的首选.但也有些病变是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例如早期胃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