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练习(word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4.29 KB
- 文档页数:5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5 小题,计17 分)1. <新考法>经典诗文默写。
(6 分)喜怒哀乐,皆是人生滋味。
我们会向往“芳草长堤,(1)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惬意;我们会慨叹“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悲凉;我们也能读懂“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的忧愤。
积极面对,该是人生态度。
面对时光逝去,我们可以吟咏晏殊《浣溪沙》中的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3) ___________________ ”,相信美好的事物定会到来;面对挫折,我们可以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名句“(4)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白经受种种磨炼的益处,敢于做像白杨树一样的人,因为白杨树虽然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6)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语段,完成2、3 题。
清明春光明媚、草长yīng飞之景象,顺应了大自然的律动。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雾霭.渐渐消散,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
扫墓祭祖,追念先烈,是清明节不可或缺的主题。
闻一多先生的遗物中有一枚印章,印章上刻的“必国家有光荣而后个人乃有光荣也”透露出闻一多先生一生的重要jué择。
带着这样的信念,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同志的追悼会上,全然不顾个人安危,痛斥反动派的卑鄙行为和拙.劣表演。
2. 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 分)(1)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雾霭.(A.ǎi B. gě)渐渐消散。
( ) (2)带着这样的信念,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同志的追悼会上,全然不顾个人安危,痛斥反动派的卑鄙行为和拙.(A. chūB. zhuō)劣表演。
综合性学习: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禄丰县当地拥有锣鼓经、大刀舞、三跺脚等民族优秀文化和恐龙文化节、彝族情人节、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民族节庆活动。
这些都是属于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吧。
二、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2、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3、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三、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四、寻找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孟子”,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女娲造人》,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观赏了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
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像一个巨大的宝库。
它就在我们身边,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要有陶瓷、烟花、剪纸、戏曲、湘绣、古诗词、中国古代神话、传统节日及其习俗……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态。
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
五、禄丰彩云镇着力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云南楚雄网讯禄丰县彩云镇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着力挖掘本地非遗文化,弘扬本地民族文化,为创建乡村旅游文化小镇开拓了新的思路。
制定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方案,由分管民族、文化的副镇长牵头,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综治办、村规所统一组织,在全镇范围内对传统戏曲、舞蹈、音乐、杂技、习俗、人生礼俗、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竞技等传统民族文化及民族村落进行调查摸底、确认、记录工作,建立了9大类别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目录清单。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 [2023 安徽淮北月考] 默写。
(10 分)(1)诗歌是诗人心境的自然流露。
诵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我们能够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悠然自得、超然物外;诵读杜甫的《春望》,我们能够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伤时事、忧国思家;诵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我们能够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忠君报国、视死如归。
(2)借用典故,是诗歌中常见的写作手法。
王绩《野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隐居不仕的愿望;杜牧《赤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1 分)松毛虫们最怕坏天气,一滴雨就能使它们发抖,一片雪花就能惹起它们的怒火。
如果能预先料到这种坏天气,那么对松毛虫们的日常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黑夜里,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到相当远的地方去觅.食,如果遇到坏天气,那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
如果突然遭到风雨的xí击,那么松毛虫们就要遭yāng了,而这样的不幸在坏的季节里是常常会发生的。
可松毛虫们自有办法。
(有改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 分)觅.食( ) xí( )击遭yāng( )(2)下列对画线句子成分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 “这样一支庞大的”和“相当远的”都是定语。
B. “队伍”是主语中心语。
C. “地方”是动词“到”的宾语。
D. “在黑夜里”是状语,表示处所,起限定作用。
综合性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与作用:《身边的文化遗产》是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都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
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加文化积淀,都有很大的帮助。
《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综合性学习,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更好的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也有很大的帮助。
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认识文化遗产、了解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了解,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本土化文化遗产资源有较深的了解。
4.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说学生。
《身边的文化遗产》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虽然对文物有所听说,但对文化遗产的概念不理解。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带领学生明确区别,这对引导学生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有一定的作用。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如何搜集资料,也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材料进行整合,并进行交流合作。
三、说教法。
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比传授现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因此,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鉴于此,我觉得应该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本着启发式原则,通过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是一个以学生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学习单元。
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保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实例。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学生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意识可能较为薄弱,对于如何正确对待和保护文化遗产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积累相关经验。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和保护方法,了解我国的文化遗产体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采访等实践活动,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保护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和保护方法,了解我国的文化遗产体系。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身边的文化遗产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和保护方法,介绍我国的文化遗产体系。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采访,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成果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分享对身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建议。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1、某校八年级(5)班以“探寻物质文化遗产之古建筑”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面是张红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的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
【A】许多古建筑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那精美的图案,那美丽的彩绘,那圆润的线条,【B】给人带来猛烈的震撼。
流连其间,常常令人叹为观止!①【A】处画线句有语序颠倒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调换位置。
②【B】处画线句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下列文化遗产中选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填在横线上:古遗址、壁画、相声、京韵大鼓。
非物质文化遗产:_________________(3)小敏对古建筑情有独钟,是班里有名的“古建筑迷”,但她的妈妈担心参加主题活动会影响学习。
作为小敏的同桌,请你引用下面的谚语来劝说小敏的妈妈。
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班级采风小组准备到王岭村去探寻清代木塔建筑。
请你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
(5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9年6月8人是我国第14个“文化遗产日”,学校为响应“文化遗产日”拟开展“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1.八年级准备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和同学小妍加入了“最美乡音组”,小组将要在串场河畔的盐城水街举行淮剧汇报演出活动。
(1)【志愿服务】你准备做本次活动的志愿者,要先征求妈妈的意见。
妈妈说:“淮剧重要还是学习重要?志愿服务能给你中考加分吗?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多做几道题吧!”你争辩道:“妈妈,。
”听完你的话,妈妈点了点头。
(2)【文化布置】演出前,你和小妍先到水街“漂舟戏苑”进行文化布置。
在小妍带来的三副对联中,你发现有一副不合适,请指出来,并向小妍解释原因。
第1副:一腔淮剧神舟韵万里盐场国库银第2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第3副:七尺躯扮千般样五丈台走万里天第副不合适,原因是(3)【乡音探究】演出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对淮剧的唱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妍找来此次演出曲目的唱本片段,现在请你和她一起探究:淮剧的唱词有哪些特点?客堂间,先打扫,厨房内把热水烧,煤炉子扇得火直冒,我再淘米下锅把粥熬,萝卜干子切切好,抽空档上街排队买油条。
——《买油条》街上行人少,店堂多萧条。
石灰店里头白靠白,剪刀店里头刀铲刀,铁匠店里头硬打硬,馒头店里糕堆糕。
——《刘贵成私访》自从去到金山后,那法海绊我在山头,想不到上山不肯让我走,勒逼许仙把心修。
……小和尚他将我来看守,许汉文未犯王法被幽囚。
——《白蛇传》2.学校将举行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推荐文化遗产】校团委拟开展“我心中的优秀文化遗产”评选活动,请你在重庆全市范围内推荐一项文化遗产参评,并从不同角度写出两条推荐理由。
(2)【邀请文化名人】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爷来做报告。
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
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派你给张爷爷打电话,你将怎样说?参考答案1.(1)淮剧是我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师告诉我们要全方面发展,而且去做志愿者的同时,我也可以欣赏优美的淮剧,陶冶我的情操,劳逸结合,让我收获更多(2)2这副对联适合用于赞美风景,和淮剧主题不切合,下联“一城山色半城湖”也不符合对盐城地理环境的描述,盐城没有山,是平原地貌,所以不适合放在此处。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目标导航】1.认知文化遗产。
能运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2.懂得文化遗产。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意识。
3.运用文化遗产。
能将地域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古为今用,助人成长。
【课时安排】1课时。
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身边的文化遗产”的主题搜集资料,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新课导入】老师:同学们,假期里你们出去玩了吗,有没有去历史古迹旅游?学生:有!学生:没有!老师:我们来看几组照片,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名胜古迹,是不是有同学去过了。
(展示图片)学生自由回答照片中所示的文物古迹。
长城故宫明清皇家陵墓秦始皇兵马俑云南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四川都江堰重庆大足石刻敦煌莫高窟承德避暑山庄周口店老师:对的。
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文化遗产,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名胜古迹,也包括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等。
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
【重点解读】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如北京的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的秦陵兵马俑,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等。
3.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含答案)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示例某班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
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
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答案: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2.【剪纸欣赏】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答案】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
寓意: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
3.【我看剪纸】班里有些同学以为剪纸艺术已经后进了,没必要发扬光大。
请用简明的语言论述你的概念。
答案:例如1:我以为这种说法不成取。
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
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本日就申明了这一点。
示例2: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
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4.在XXX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
请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战国时期,思想家XXX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
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
①1988年,XXX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
②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2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
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板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材料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1、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明发展历史的活化石。
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
学校拟开展一次“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请推荐一种你发现的具有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并为这一遗产撰写一句推荐语。
(2)有人说如果过分强调保护文化遗产,就会妨碍社会进步。
你觉得这个说法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3)请为这次活动精心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2.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一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请根据语境完成下列题目。
小文:老师让我们调查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文化遗产指什么呢?小宁: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比如古遗址、石刻、壁画等小文:那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什么呢?小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比如一些节日、传统工艺等。
小文:那我知道了,比如说“五一劳动节”就是属于咱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宁:不对,我刚才说的不够全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该是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我们的传统节日才属于咱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中秋节、端午节。
小文:根据你的解释,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应该是:①。
小宁:定义你明白了,那你能否根据定义来区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小文:那我就以栖霞区为例,栖霞区龙潭地区生产金箔,金箔锻造技艺应该属于②文化遗产;栖霞山的千佛岩就属于③文化遗产小宁:没错!关于文化遗产的内容,你现在已经完全清楚了!(1)请根据以上对话内容,在①处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个定义。
(2)选择填在②处的正确选项: ()A.物质果B.非物质(3)选择填在③处的正确选项: ()A.物质B.非物质3.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化遗产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1)【对联设计有名】下面是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对联,请根据上联填写下联。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练习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请您参加。
1.为本次活动开展拟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示例补充活动形式
示例:开展文化遗产辩论赛
形式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您分别列举两个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物质文化遗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1)班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剪纸”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艺人】班长想介绍一位剪纸艺人,他搜索到一则新闻的导语部分,请你根据内容,拟定这则新闻的标题。
连云港日报2月22日电窗花剪纸曾是年货的必备之一,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我市民间剪纸艺人王维良,亮相2月21日晚央视一套《新闻联播》。
具有祝福寓意又“年”味十足的传统剪纸被全国观众知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剪纸欣赏】教室宣传栏中贴了一幅剪纸作品,请你根据画面内容描述其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剪纸知识】班级邀请剪纸专家王教授举行讲座。
听完讲座后,小波同学写了一封感谢信,下面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
感谢信
王教授:
谢谢您来我班做关于剪纸知识的讲座,特别是您对剪纸艺术独道的见解,显示您确实有较高的水平,令人钦佩……
①感谢信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
②这段感谢信缺少问候语,应在正文开头加上“___________”。
③画线句子表达不够得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汇文中学八(6)班决定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任务。
1.下边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图标,请你说明图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下列文化遗产中选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填在横线上:古遗址、壁画、相声、京韵大鼓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下面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对联,请根据上联填写下联。
上联:传承祖国文化遗产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决定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文化遗产日”,对此八年级准备举行一次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小题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在我们的身边你认为有哪些破坏文化遗产的主要因素,请列举三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八年一班正在召开“保护文化遗产”的主题班会,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活动步骤。
环节一:主持人开场白
环节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演保护文化遗产的情景剧
环节四:小组讨论
环节五:家长、老师代表发言
环节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如果你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游览参观时,看到一位小朋友正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你会如何劝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综合性学习
1.继承文化遗产,彰显人文价值
2.仿照示例补充活动形式
示例:开展文化遗产辩论赛
形式一:召开文化遗产座谈会
形式二:举行文化遗产朗诵赛
3.物质文化遗产:长城、明清故宫、颐和园、拉萨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淮剧、苏绣、苏州评弹、川剧变脸、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等
4.了解到了我国的文化遗产,懂得了怎样去收集,撰写,申请文化遗产,明白了文化遗产应该需要我们去保护和传承。
二、综合性学习
1.连云港民间剪纸艺人亮相《新闻联播》
2.示例:画面上,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莲花。
取“莲鲶有鱼”的谐音“连年有余”,寓意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和粮食。
3.①感谢信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独道”,正确写法是“独到”。
②这段感谢信缺少问候语,应在正文开头加上“您好! ”。
③画线句子表达不够得体,应改为:显示出您高超的水平。
三、综合性学习
1.图标由三层构成,标志正中间是类似火焰的图形(太阳、风火轮也可),在火焰周围有四个像飞鸟一样的图形,最外层上方采用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下方是汉语拼音。
2.相声、京韵大鼓等
3.保护中华精神家园
四、综合性学习
【小题1】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
【小题2】战争、洪水、干旱、乱写乱画、乱丢垃圾等等。
【小题3】讲保护传统文化的故事;主持人结束语(或班主任结束语)。
【小题4】小朋友:你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文物,爱护文物人人有责,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一起对不文明的行为说“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