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7
第四章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主要内容] 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 两种流态] 实际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式(N -S 方程) ] 因次分析方法、相似原理 ] 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第一节 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分类一、基本概念1、湿周:管子断面上流体与固体壁接触的边界周长。
以 χ 表示。
单位:米2、水力半径:断面面积和湿周之比。
χA R =单位:米例: 圆管: 442d d d R ==ππ正方:442a a a R ==圆环流: 明渠流:()()()4422d D d D d DR −=+−=ππ42212aaaR ==3、绝对粗糙度:壁面上粗糙突起的高度。
4、平均粗糙度:壁面上粗糙颗粒的平均高度或突起高度的平均值。
以Δ表示。
5、相对粗糙度:Δ/D (D——管径)。
二、阻力产生的原因1、外因:(a )管子的几何形状与几何尺寸。
面积: A 1=a 2 A 2=a 2 A 3=3a 2/4 湿周: a 41=χ a 52=χ a 43=χ水力半径: R 1=0.25a > R 2=0.2a > R 3=0.1875a 实验结论: 阻力1 < 阻力2 < 阻力3 水力半径R ,与阻力成反比。
R ↑,阻力↓ (b )管壁的粗糙度。
Δ↑ ,阻力↑ (c )管长。
与 h f 成正比。
L ↑,阻力↑ 2、内因:流体在流动中永远存在质点的摩擦和撞击现象,流体质点由于相互摩擦所表现出的粘性,以及质点撞击引起速度变化所表现出的惯性,才是流动阻力产生的根本原因。
沿程阻力:粘性造成的摩擦阻力和惯性造成的能量消耗。
局部阻力:液流中流速重新分布,旋涡中粘性力做功和质点碰撞产生动量交换。
三、阻力的分类1、沿程阻力与沿程水头损失(1) 沿程阻力:沿着管路直管段所产生的阻力(管路直径不变,计算公式不变) (2) 沿程水头损失:克服沿程阻力所消耗的能量∑h f =h f1+ h f2+ h f3 2、局部阻力与局部阻力损失(1) 局部阻力:液流流经局部装置时所产生的阻力。
第四章 层流和紊流及水流阻力和水头损失1、紊流光滑区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λ 仅与雷诺数有关,而与相对粗糙度无关。
( )2、圆管紊流的动能校正系数大于层流的动能校正系数。
( )3、紊流中存在各种大小不同的涡体。
( )4、紊流运动要素随时间不断地变化,所以紊流不能按恒定流来处理。
( )5、谢才公式既适用于有压流,也适用于无压流。
( )6、''yu x u ρτ-=只能代表 X 方向的紊流时均附加切应力。
( )7、临界雷诺数随管径增大而增大。
( ) 8、在紊流粗糙区中,对同一材料的管道,管径越小,则沿程水头损失系数越大。
( ) 9、圆管中运动液流的下临界雷诺数与液体的种类及管径有关。
( ) 10、管道突然扩大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ζ 的公式是在没有任何假设的情况下导出的。
( ) 11、液体的粘性是引起液流水头损失的根源。
( ) 11、不论是均匀层流或均匀紊流,其过水断面上的切应力都是按线性规律分布的。
( ) 12、公式gRJ ρτ= 即适用于管流,也适用于明渠水流。
( ) 13、在逐渐收缩的管道中,雷诺数沿程减小。
( ) 14、管壁光滑的管子一定是水力光滑管。
( ) 15、在恒定紊流中时均流速不随时间变化。
( ) 16、恒定均匀流中,沿程水头损失 hf 总是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
( ) 17、粘性底层的厚度沿流程增大。
( ) 18、阻力平方区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 与断面平均流速 v 的平方成正比。
( ) 19、当管径和流量一定时,粘度越小,越容易从层流转变为紊流。
( ) 20、紊流的脉动流速必为正值。
( ) 21、绕流阻力可分为摩擦阻力和压强阻力。
( ) 22、有一管流,属于紊流粗糙区,其粘滞底层厚度随液体温度升高而减小。
( ) 23、当管流过水断面流速符合对数规律分布时,管中水流为层流。
( ) 24、沿程水头损失系数总是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