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宋元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147.01 KB
- 文档页数:22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一章:宋代的社会生活1.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特点,包括城市繁荣、商业发展、文化娱乐等方面。
1.2 教学内容:宋代城市繁荣的原因和表现商业发展的情况,包括货币、市场、海外贸易等文化娱乐活动,如勾栏、瓦子等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学生讲述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宋代的科技成就2.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科技成就的特点和影响,包括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等方面。
2.2 教学内容:活字印刷的发明和传播指南针的应用和影响火药的发明和军事应用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三章:元代的文化成就3.1 教学目标:了解元代文化成就的特点和影响,包括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
3.2 教学内容:元代文学成就,如元曲、小说等艺术成就,如绘画、雕塑、建筑等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和影响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讲述、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四章:宋元的经济发展4.1 教学目标:了解宋元经济发展的情况和特点,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
4.2 教学内容:农业发展的情况,如农田水利、耕作技术等handcraft development, such as porceln, silk, ironware, etc.商业繁荣的情况,包括市场、货币、海外贸易等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五章:宋元的社会制度5.1 教学目标:了解宋元社会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包括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家族制度等方面。
5.2 教学内容: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特点,如中央集权、地方自治等科举制度的实施和影响家族制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讲述、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六章:宋代的政治制度6.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包括中央集权、科举制度等方面。
6.2 教学内容: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巩固科举制度的完善和选拔人才的作用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变化6.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推荐13篇〕篇1: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这节课是一节文化课,本课可以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热爱新奇的心理特点及以形象思维才能为主的认知习惯,角色扮演、词句接龙、播放《清明上河图》视频等情境,激发了学生对宋元文化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深化地感悟宋元时期的历史,生发对宋词等文学艺术作品的热爱。
由于文化课头绪较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搜集和梳理信息的才能,通过学生自主互动学习,积极参与来开展思维,张扬个性发挥才能,培养学生浓重的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教学理论,也确实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到达了教学目的的要求;在课堂上,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参与的热情很高,课堂中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小组为单位进展知识擂台,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课堂练习,让学生们最快乐的上好这节课。
学会与别人合作、共同探究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挑战权威、勇于创新、积极思维,分享探究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真正做到了在师生互动的同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表达了学生的动与学,老师尽量不讲,少讲,凸显了新课改的'要求。
课下也发现了一些缺乏之处,主要表如今两个方面:第一,问题的设计。
问题设计过粗,没有充分表达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原那么。
比方“列表比照《史记》和《资治通鉴》”,应设计哪些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完成此项教学目的呢?第二,对历史学科特色凸显不够。
类似于这种不同朝代的文学成就课,假如没有正确的教育目的,稍不注意,就会成为文学赏析课。
在今后的教学中,做为解惑者的我还要不断进步自己的教学才能,多从教学设计入手,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学有所得,在知识、行为、习惯等方面有所改良,使学生更加喜欢上历史课。
篇2: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本课教材上约略讲了四大创造中三大创造的不断完善与应用,并提到了宋元两位科学家的成就。
灿烂的宋元文化七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图片、地图等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1.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教学难点】1.宋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对宋元文化的历史评价。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地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这个时期的文化特点。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三、课堂讲解1.讲解宋元时期的政治特点:(1)政治制度:宋代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2)政治事件:南宋建立,元朝统一中国。
2.讲解宋元时期的经济特点:(1)农业:推广水稻、茶叶等作物,提高农业产量。
(2)手工业:瓷器、纺织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著名的手工业中心。
(3)商业:海外贸易繁荣,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3.讲解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1)文学: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繁荣。
(2)艺术: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成就突出。
(3)科技: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得到发展和应用。
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地图,引导学生分析宋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笔记,整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思考:宋元文化对后世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成就。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课后作业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灿烂的宋元文化学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学习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和艺术成就。
3.学会欣赏和评价宋元文化的艺术魅力。
4.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宋元文学作品及其特点。
3.宋元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
4.宋元时期的音乐和舞蹈。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0分钟)1.教师通过呈现宋元时期的文物图片和音乐,引起学生对该时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时期吗?为什么?Step 2:讲解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2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幽州战略等重要历史事件,介绍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
2.教师讲解宋元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文化特点。
3.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
Step 3:学习宋元文学作品及其特点(30分钟)1.教师介绍宋元文学的特点:追求真、善、美,崇尚自然和人文精神。
2.学生分组朗读宋元时期的诗词、散文和戏剧作品,了解其艺术风格和内涵。
3.学生讨论和总结宋元文学的特点和成就。
Step 4:学习宋元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30分钟)1.教师介绍宋元绘画的特点:注重变化和神韵境界,崇尚笔墨表现力。
2.学生欣赏和讨论宋元绘画作品,了解其技法和意境。
3.教师介绍宋元雕塑和建筑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4.学生分小组制作模型展示宋元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思想。
Step 5:学习宋元音乐和舞蹈(20分钟)1.教师播放宋元时期的音乐和舞蹈录像,引导学生感受其独特韵味和艺术效果。
2.学生分组编排并表演宋元时期的舞蹈,展示其特点和风采。
Step 6:总结和评价(10分钟)1.教师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宋元文化的艺术魅力和对今人的影响。
3.学生则发表个人观点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授课法:通过讲解和分析传授知识。
2.师生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
七年级历史第6课笔记第六课灿烂的宋元文化1.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技术比较成熟。
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近代印刷术的基础。
2.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我国发明的指南针,最早用于航海的是司南。
宋代开始广泛应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代人们已将火药应用于战争,大型火药武器“突火枪”和“火箭”。
火药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大大加强了我国同世界的交流和发展。
3. 《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明朝时,我国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中编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两位科学家的科学作品代表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先进科学、高度繁荣。
单元总结:1.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2. 宋代和元代的科技成就是多方面的:宋代改进造纸术、火药用于军事、沈括编写《梦溪笔谈》、郭守敬编订《授时历》等;元代则有大都的繁荣、著名元曲的创作、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等著作问世。
3. 宋元文化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交往丰富了文化内涵;对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4. 宋元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重大的: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宋元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先进水平,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们应该为拥有这样的优秀文化而自豪,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创新,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灿烂的宋元文化的教学设计灿烂的宋元文化的教学设计 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的掌握宋元时期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情况,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本课重点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是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教着准备雕印好的“灿烂的宋元文化”几个大字。
学生准备橡皮泥橡皮檫小刀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雕印的“灿烂的宋元文化”提问:这是怎么制出来的?(雕印)师: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于印章和石刻,发展到隋唐时出现了什么技术?(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经过五代,到了两宋时期兴旺发达。
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后,我国刊印了大量精美的书籍。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雕版印刷的欠缺与不便之处呢?教师举例说明如: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雕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学生通过示例归纳出结论:费时费工浪费性大。
师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术需要改革创新了,于是到北宋时,有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个人是谁?(北宋平民毕升)(二)授新课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师:观察毕升画像,阅读小字部分,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
(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学生动手体验,完成活动探究师:同学们想一想,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较有哪些优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活字印刷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教案: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的掌握宋元时期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情况,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本课重点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是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教着准备雕印好的“灿烂的宋元文化”几个大字。
学生准备橡皮泥橡皮檫小刀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雕印的“灿烂的宋元文化”提问:这是怎么制出来的?(雕印)师: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于印章和石刻,发展到隋唐时出现了什么技术?(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经过五代,到了两宋时期兴旺发达。
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后,我国刊印了大量精美的书籍。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雕版印刷的欠缺与不便之处呢?教师举例说明如: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雕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学生通过示例归纳出结论:费时费工浪费性大。
师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术需要改革创新了,于是到北宋时,有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个人是谁?(北宋平民毕升)二、授新课(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师:观察毕升画像,阅读小字部分,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
(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学生动手体验,完成活动探究(1)师:同学们想一想,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较有哪些优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活字印刷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由此可见,活字印刷把印刷术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元朝时王贞发明了木活字,才广泛推广和应用。
但是,毕升的这一创举比欧洲早400年。
师: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呢?(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二)指南针的应用师:同学们见过大海吗?假如你是一名海员,驾驶一艘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行驶,那么船上首先要具备什么?(指南针)师:说道指南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修建一座阿旁宫,大门用磁石做成,如有人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吸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学知识,早在战国时,人们就制成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观察汉朝的司南模型思考:司南由哪两部分组成,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师:到了北宋,人们制成指南针。
观察宋朝的罗盘针模型思考:罗盘针比司南有哪些进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出示材料分析: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北宋·朱《萍州可谈》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
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思考:从以上材料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师: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讲解,“沉石寻孤屿,浮针辨四维”,南宋诗人朱继芳的诗句更道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由于小小的浮针而打开崭新视野的豪情。
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
”由此指南针也被世人誉为“水上之友。
”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人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创造了条件。
(三)火药的应用和传播古代中国,不但有纷呈异彩的冷兵器,而且也最先跨入火器国家行列。
师:火药是怎样发明的?它有哪些作用?师:中国是火药的故乡,火药在唐朝末年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
指导学生观察“突火枪”图片,并说明其原理。
活动探究:比较一下金元时期的火箭发射与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师:宋元时与科技成果相伴随的还出现了许多科学家,书中提出的主要是哪两位?其主要成就是什么?三、总结元朝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以及隋唐文化的基础,使宋元科技水平发展到一个高峰阶段,四大发明的应用及传播,促进了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与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共同构建了宋元文化的繁荣。
学完本课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走进四大发明----《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海口市第一中学历史组姚实彦设计教师:姚实彦教导年级:初一课题名称:《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2001年12月第1版【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内容。
本课学习的是灿烂的宋元文化,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
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宋元时期的各项科技发明,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在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历史学习之后,开始具备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对某些问题开始有了一定的看法。
此班学生平时学习气氛较为活跃,兴趣广泛,根据这些特点,在课堂中设计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设计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教学构想】针对宋元科技史这一相对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以感知历史→动手体验→思维拓展三大版块整合教材重点、难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阅读课文、知识竞赛、角色扮演、动手体验、颁奖发言、漫画反思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提升学生学习科技史的兴趣,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发明的艰辛,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具体的认知、体验之后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1、知识与能力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及传播,复习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知识竞赛、科学论坛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四大文明的基本知识和探讨拓展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同时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动口发言、认真思考的精神。
(2)通过角色扮演历史短剧和亲手实践制作活字,让学生感受活字印刷的过程,体验发明创造的艰辛和成功,培养学生向发明家学习和不断发展创新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四大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2)向古代发明家学习,反思古代文明以培养学生振兴中华、发展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应用。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红色印油、白纸学生的准备:知识预习、历史短剧、活字一枚【教学过程】一、抒发情感导入:同学们,中国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誉满全球的四大发明。
你知道是哪四大发明吗?(生回答,师板书)引入课题《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之走近四大发明》。
师:同学们请快速阅读浏览一遍课文。
二、讲授新课:(一)了解四大发明模拟王小丫开心辞典,开展知识竞赛。
主持人(学生)A: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CCTV,欢迎收看《开心辞典》。
B:以开心和智慧征服无数观众的《开心辞典》要来选拔选手啦!今天将在这里进行选拔,请同学们亮出你的智慧,挑战自我!(介绍规则,开始读题、提问、记分等)(设计意图:了解四大发明的基本知识,教师适当点评表扬,提升学生学习科技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动口发言、认真思考的精神)(二)体验四大发明1.历史剧表演: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学生课前准备)人物:毕升、大师兄、小师弟等思考提问:我们从毕升的身上可以学习到什么精神?2. 趣味实践,仿古印刷。
动手体验,分组印字比赛;学生谈制作过程和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历史短剧和亲手实践制作活字,让学生感受活字印刷的过程,体验发明创造的艰辛和成功,培养学生向发明家学习和不断发展创新的精神。
)(三)探究四大发明1.四大发明科学论坛:学校将要举办四大发明科学论坛,先来倾听世界名人培根的评价,然后“我来给四大发明颁奖”。
分别有:“最具实际推广价值奖”、“最有创意奖”、“最具时空价值奖”、“最具人气奖”。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评判出四项大奖的获得者,并说明你的评奖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
实际就是讨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观看漫画,反思创新。
漫画:选自2007年第6期《读者》,内容为一位青少年躺在四大发明的摇篮椅上睡大觉。
提问:你如何看待这幅漫画上的这种现象?如是你,你会怎么做?(设计意图:反思古代文明以培养学生振兴中华、发展创新的精神。
)教师小结课堂。
三、课后作业。
如何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显现四大发明?请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为北京奥运设计献技吧,课后以此为题写一篇短文。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将课堂知识向课外无限延伸。
培养学生开发思维,发展创新的能力。
将课堂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实践。
)四、板书设计:(设计意图:设计为火箭升空造型,体现所学内容科技史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第二课,侧重于介绍北宋时期的史学成就及文学艺术成就。
宋元时期是中华古文明最灿烂的发展阶段,在史学家看来,宋元文明的总体成就超越了唐文明,其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同样显示在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元曲”是本课的重点子目。
在北宋史学成就这一重点内容中,以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为代表,体现着中国古代史学在宋元时期的辉煌成就。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