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海关通关模式改革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资料:海关通关制度的改革

近年来,中国海关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一是改革通关模式,按照“守法便利”原则的要求,大力推行便捷通关措施。海关对守法水平较高的大型高新技术生产企业的进出口货物通关,可以采取提前报关、联网报关、快速报关、上门验放、加急通关、担保验放等6项便捷通关措施。同时,对符合条件的从事加工贸易的大型高新技术生产企业,还可以进一步实行联网管理、免设台账、简化审批手续等便捷措施。对于资信度高、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生产企业,海关甚至还可以为其“量身定做”便捷通关方式,以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和最高的效率。自2001年10月起,海关便捷通关措施已选定130多家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点运行,并已取得显著效果,得到企业与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被誉为企业产品出口的“绿色通道”。同时,海关开展EDI无纸通关试点工作,对不涉税、不需查验的货物,从电子审单到放行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即可完成通关手续。此外,海关还广泛地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一些海关还实行“5+2”工作制度,全天候为企业提供通关服务,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是坚持科技强关,建设“电子海关”、“电子口岸”和“电子总署”。“电子海关”是全国海关通关管理信息化平台,目前,海关专网已覆盖全国41个直属海关、700多个业务现场。2004年新一代海关通关业务电子系统H2000系统在全国海关切换并正式运行,海关以此为契机,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更新设备,提高通关作业的技术含量。“电子总署”是针对海关垂直管理体制的特点,在“电子海关”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转变职能实现方式,以加强对各直属海关及业务现场的管理和监督,实现业务监控分析和辅助决策的数字化。自2001年开始到现在,“电子总署”已经开发推广执法评估子系统、关税监控分析子系统、风险管理子系统、涉密电子办公子系统等一系列重点应用项目,初步实现设计建设目标。“电子口岸”是海关总署会同国务院12个部门共同建设的数据交换网络平台,经过6年多的实践,基本实现了跨部门数据交换,联网核查和企业网上办理进出口手续,完成了30个重点应用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入网企业达到19万家。同时,海关总署还按照“统一认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的原则,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积极、稳妥地推动地方电子口岸建设。

三是积极推动“大通关”建设。在现行口岸管理体制下,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涉及海关、检验检疫、边防、外贸、外汇、交通、金融、税务以及港航、运输、代理等环节,各环节必须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口岸物流效率。海关作为国家口岸

规划、审理和组织协调职能部门,积极发挥口岸工作联络协调机制牵头单位作用,协调各成员单位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研究解决影响口岸工作效率的实际问题,并积极推广上海“大通关”做法和经验,在建立“大通关”制度,提高口岸物流整体效能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

近期还将重点做好5项工作:

一是积极推行区域通关改革。区域通关以企业守法管理为核心、以守法便利为导向,通过提供多种通关模式,打破关区界限,实现物畅其流。其改革的重点是“3+1”模式,“3”是:一是规范和简化转关监管,实现转关货物的计算机自动核放,应转尽转;二是对守法水平较高的企业,实行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方式;三是积极推进粤港澳“跨境快速通关”方式。“1”是积极探索区域虚拟审单作业机制,实现高水平的虚拟区域集中审单,为全国虚拟集中审单奠定基础。上述“3+1”区域通关模式,我们拟于10月下旬开始首先在珠三角(包括粤港澳)、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试行。

二是探索实施电子通关改革。电子通关将实现通关手续的全程无纸化,是通关作业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海关将坚持“守法便利,诚信导向”的原则,以企业守法管理为前提,不以电子联网和电子支付为必备条件,对不同风险等级企业在通关过程中实施分类处理,稳步推进“纸本、电子数据”双轨管理模式向无纸化的电子数据通关管理模式的过渡,实现有纸与无纸作业模式的此消彼长。

三是继续完善物流监控模式改革。海关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科学调整物流监控作业系统,规范物流监控作业,实行法定的舱单提前申报,建立以舱单为主线、静态和动态信息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物流信息监控模式,加强对物流信息的全程监控,不断提高物流监控的智能化和集约化水平。

四是健全查验工作机制。健全查验工作机制重在实现科学地确定查验重点和规范地实施查验操作。海关将制定查验办法,继续完善查验操作规程;加强查验风险分析,加快推广选择查验计算机应用系统,提高查验工作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探索审单作业与查验放行“并联”和“串联”相结合的作业模式。在提高查获率的同时,尽量降低查验率。

五是在保税物流方面探索试点“区区联动”。海关下一步将根据各类特殊监管区域(场所)之间货物在保税状态下更便利地结转和协调发展的要求,通过制度创新和海关信息化管理,探索试点区区(包括保税港、区港联动的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等)联动的海关监管新模式,在确保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疏通保税货

物在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间网络监管下的合理流转渠道,建立与保税监管场所之间货物保税流(结)转相适应的区区联动管理系统,构建区域(场所)间的通关一体化机制,实现区域(场所)间的整体联动,达到优势互补,提高区域的竞争力,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更好地适应和促进进出口物流的发展。

——摘自海关总署副署长龚正全国现代物流工作会议的讲话(0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