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负反馈电路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7
什么是电路中的反馈电路中的反馈(Feedback)是指由电路的输出信号再次返回到输入端,形成一个反馈回路的现象。
反馈在电路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改善电路性能,提高稳定性和精度,还可以实现一些特殊功能。
本文将介绍电路中的反馈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一、概念电路中的反馈是指将电路的输出信号再次送回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混合的现象。
这种反馈机制会导致电路输出受到自身形成的输入信号的影响,从而改变电路的特性和行为。
二、作用反馈在电路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几个主要的作用:1. 改善稳定性:反馈可以增加电路的稳定性,使电路对外界干扰具有更好的抵抗能力。
2. 提高精度:反馈可以减小电路的非线性和误差,提高电路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3. 扩大带宽:反馈可以增加电路的带宽,改善信号传输的速度和质量。
4. 控制增益:反馈可以调节电路的增益,使得电路的输出幅度符合要求。
5. 实现特殊功能:反馈可以实现一些特殊功能,如滤波、振荡、比例调节和积分调节等。
三、分类根据反馈的作用方式和路径的不同,电路中的反馈可以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类型。
1. 正反馈:正反馈是指输出信号与反馈信号相同极性的反馈。
正反馈会增强输入信号,导致系统失稳并产生振荡。
因此,正反馈很少在实际电路中使用。
2. 负反馈:负反馈是指输出信号与反馈信号相反极性的反馈。
负反馈通过减小输入信号,使电路更加稳定和可控。
负反馈是最常用的一种反馈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
根据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负反馈又可以分为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两种类型。
1. 串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是指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串联连接。
在串联负反馈中,反馈信号的增益较小,对电路的控制作用较强。
常见的放大器电路中常采用串联负反馈。
2. 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是指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并联连接。
在并联负反馈中,反馈信号的增益较大,对电路的影响较强。
常见的比例放大器中采用并联负反馈。
总结:电路中的反馈是指将电路的输出信号再次送回到输入端的现象。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月日浅谈负反馈在电路中的应用摘要电子产品之所以能够日新月异,主要依托于电子电路的飞速发展。
而几乎所有的电子电路都离不开反馈环节,因此反馈在电子电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熟练掌握放大电路反馈中的反馈环节对学习和应用放大电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电子电路中,反馈或以显露或以隐含的方式出现,对电路的工作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且不同的反馈类型有着不同的作用。
论文以负反馈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在的技术,对电路中负反馈的判断,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和特殊负反馈电路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负反馈;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目录摘要 (Ⅰ)1 引言 (1)1.1负反馈的概念 (1)1.2负反馈研究的核心 (1)2电路中负反馈的判断 (1)2.1反馈极性的判断 (1)2.1.1判别依据 (1)2.1.2判别方法 (1)2.2反馈回路的判断 (2)2.3交直流反馈的判断 (2)2.4负反馈类型的判断 (3)2.4.1串联并联的判断 (3)3 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 (3)3.1稳定放大倍数 (4)3.2改变输入电阻 (4)3.3改变输出电阻 (4)3.4减小非线性失真 (4)3.5对放大器频率特性的影响 (5)3.6放大器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 (5)3.6.1 (5)3.6.2 (5)3.6.3 (5)3.6.4 (5)4 特殊负反馈电路 (6)4.1变形福反馈电路的特点 (6)4.1.1福反馈电路的频率特性变化 (6)4.1.2不同频率下的负反馈量大小不同 (6)4.1.3与信号大小的相关性 (6)参考文献 (7)致谢 (8)1引言1.1负反馈的概念负反馈(或负回授,负回馈,英语:negative feedback)是反馈的一种。
电路中的负反馈和正反馈的作用电路中的反馈机制对于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中,负反馈和正反馈是两种常见的反馈方式,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一、负反馈的作用负反馈是指将电路输出的一部分信号作为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后形成差值,再经过校正后反馈给输入端,从而调节电路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
负反馈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电路的稳定性:负反馈可以使电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当输入信号发生变化时,负反馈可以通过反馈路径将一部分改变的信号返回输入端,从而减小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差异,保持电路的稳定性。
2. 扩大电路的带宽:负反馈可以通过抑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波动,降低电路的非线性畸变,从而扩大电路的带宽。
在放大电路中,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和频率响应,并减小失真。
3. 提高电路的增益稳定性:负反馈通过控制电路的增益,使其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具有相对稳定的放大倍数。
这样可以使电路在面对不同负载和输入信号时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增益。
二、正反馈的作用正反馈是指将电路输出的一部分信号作为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相加后输出,从而增加输入信号的幅度。
正反馈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电路的增益:正反馈可以使电路的增益不受限制地增加。
通过将输出信号一部分反馈到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相加,使得输出信号不断放大,实现正反馈的增益效应。
2. 产生自激振荡:正反馈在某些电路中可以引起自激振荡。
当反馈信号经过放大后再次回到输入端,经过多次放大后,电路会出现自激振荡的现象。
这在一些振荡电路和发生器电路中得到应用。
3. 产生非线性特性:正反馈可以引起电路的非线性特性。
当输入信号经过正反馈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不再是线性的,而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
这在一些特定的电路设计中能够实现特定的功能。
综上所述,电路中的负反馈和正反馈在调节电路性能和功能发挥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负反馈通过稳定性、线性度和频率响应等方面的优化,提高了电路的性能;而正反馈则可以增强电路的增益、引起自激振荡、产生非线性特性等,为一些特殊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
负反馈电路是一种控制信号对系统输出进行调节的技术,能够改善系统的稳定性、线性性、带宽和噪声等性能指标。
其中常用的四种负反馈电路包括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
它们各自的特点如下:
1.电压串联反馈:在放大器的输出端接入一个反馈电阻,将其串联到放大器的输入端。
当输出信号增大时,反馈信号将使输入信号减小,从而降低放大器的增益。
这种负
反馈电路具有增益稳定性好、线性度高、输出阻抗低等特点。
2.电流串联反馈:在放大器的输出端接入一个电流采样电阻,将其串联到放大器的输
入端。
当输出信号增大时,反馈信号将使输入信号减小,从而降低放大器的增益。
与电压串联反馈电路相比,电流串联反馈电路的线性度更高,但频率响应差。
3.电压并联反馈:在放大器的输入端接入一个反馈电阻,将其并联到放大器的输出端。
当输出信号增大时,反馈信号将使输入信号增大,从而降低放大器的增益。
这种负
反馈电路具有输入阻抗高、噪声降低等特点,但容易产生振荡。
4.电流并联反馈:在放大器的输入端接入一个电流采样电阻,将其并联到放大器的输
出端。
当输出信号增大时,反馈信号将使输入信号增大,从而降低放大器的增益。
与电压并联反馈电路相比,电流并联反馈电路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噪声,但稳
定性较差。
什么是电路的负反馈电路的负反馈是指将电路输出的一部分反馈到输入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从而实现对电路性能的控制和调节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电子电路中,负反馈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和系统中。
本文将从电路负反馈的定义、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例子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定义电路的负反馈即将部分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通过反馈回路返回到输入端,对输入信号进行修正和控制,使得电路的性能特征得到改善。
2. 原理在负反馈电路中,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引入到输入端,将其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然后通过修正电路中的元件参数或电路结构,实现对电路性能的控制。
负反馈的作用在于减小了电路的增益,降低了电路的非线性失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优点(1)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负反馈通过减小电路的增益,抑制了电路的非线性失真,弱化了干扰和噪声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2)改善了频率响应特性:负反馈可以通过修正电路的频率特性,改善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使得信号在不同频率下都能得到较好的放大和传输。
(3)降低了输出阻抗:负反馈可以降低电路的输出阻抗,提高了负载能力和输出功率。
(4)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负反馈可以通过改变电路的响应速度,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响应时间。
4. 缺点虽然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缺点:(1)引入了额外的成本和复杂度:负反馈电路需要引入额外的分压器、放大器等元件,增加了电路的成本和复杂度。
(2)增加了功耗:负反馈电路通常需要额外的功率放大器,增加了电路的功耗。
(3)可能引入新的问题:负反馈过程中,由于误差放大,可能引入新的问题,如相移、噪声等。
5. 实际应用负反馈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和系统中,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功率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等。
以运算放大器为例,负反馈可以实现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参数的调节和控制,使得运算放大器具备了理想的放大特性和运算特性。
负反馈电路的作用:
负反馈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路技术,其作用是稳定和改善放大器的性能。
具体而言,负反馈电路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 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负反馈电路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
并对差异进行修正。
这样可以减少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漂移和噪声等问题,从而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
2. 扩大放大器的带宽:负反馈电路可以通过减小放大器的增益来扩大放大器的
带宽。
这是因为放大器的增益与带宽之间存在一种权衡关系,通过适当选择反馈电路的参数,可以在放大器的增益和带宽之间取得平衡。
3. 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负反馈电路可以减小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
通过将一
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可以校正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使得输出信号更加接近输入信号,从而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
4. 降低输出阻抗:负反馈电路可以降低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使得放大器能够更
好地适配负载。
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可以有效地降低输出阻抗,提高放大器的输出能力。
总的来说,负反馈电路的作用是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对放大器的性能进行修正和优化,从而达到稳定、线性、宽带和适配负载等目的。
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反馈类型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结构,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子设备中。
该电路通过使用反馈来调节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放大信号并增强系统性能的目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几种常见反馈类型及其作用特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首先介绍引言部分,然后详细解释和说明三种反馈类型(A、B、C),最后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中不同类型的反馈进行深入探讨,并阐明它们在提高系统性能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和具有的特点。
通过这个对比研究,旨在为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更好地选择适合其需求的反馈类型,并为进一步改进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提供研究方向。
2. 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反馈类型2.1 反馈类型A反馈类型A是一种常见的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反馈方式。
在这种类型中,输出信号被引导回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同,以提供增强的信号放大。
该反馈方式能够增加电路的增益稳定性和频率响应,并减少非线性失真现象。
此外,反馈类型A还可以改善电路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2.2 反馈类型B另一种常见的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反馈方式是反馈类型B。
在这种类型中,输出信号被引导回输入端,但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
反馈类型B可以产生一个负反馈环路,在此环路中,由于负载效应和非线性元件效应而产生的失真被减轻。
因此,它能够提供更好的线性性能和较低的失真水平。
2.3 反馈类型C最后一种常见的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反馈方式是反馈类型C。
在这种类型中,输出信号仅部分引导回输入端。
这种形式的部分正反馈可以提高放大电路的增益和频率响应,并减少幅度失真。
反馈类型C还可以改善电路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具有较好的线性特性。
这些不同类型的反馈方式都可以在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起到关键作用,提高整体性能并减少失真。
选择合适的反馈类型取决于具体应用需求和设计要求。
负反馈原理
负反馈原理是一种基本的控制原理,用于稳定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它通过比较输出信号与期望信号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差异的大小来调整系统的输入,使输出信号逐渐接近期望信号。
负反馈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系统输入端,以减小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差异。
具体来说,当输出信号偏离期望信号时,负反馈将产生一个补偿信号,将其送回系统的输入端,以抵消偏离。
这样一来,系统就能够自动校正,并使输出信号稳定在期望值附近。
负反馈原理在许多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电子放大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器等。
在电子放大器中,负反馈可以减小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噪声和温度漂移,提高放大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控制系统中,负反馈可以使系统抵消外部扰动、消除误差,实现精确的控制。
总的来说,负反馈原理通过引入反馈路径,将输出信号和期望信号进行比较和调整,以实现系统的稳定和精确控制。
它为各种工程和科学领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控制手段,使系统能够更加可靠和准确地工作。
单管负反馈放大电路单管负反馈放大电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的放大电路,其原理是利用负反馈使电路的增益稳定并减小失调。
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中,单管负反馈放大电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放大器、滤波器、调节器等。
这种电路设计简单,性能稳定,并能够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在单管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负反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负反馈是指将部分输出信号反馈至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混合,使得整个电路的增益得到控制和调节。
通过引入适当的反馈电路,可以有效地降低电路的噪声和失调,提高电路的线性度和稳定性。
因此,单管负反馈放大电路在各种应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单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管子型号和工作点,以保证电路具有足够的增益和稳定性。
其次是设计合适的反馈网络,使得电路的反馈效果得到最大化,从而提高电路的性能。
另外,还需要考虑电路的输出阻抗和负载匹配,以确保电路的输出能够有效传输到负载端。
在单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应用中,有一些常见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例如,在高频放大器中,由于晶体管有一定的频率响应,需要设计合适的频率补偿网络,以保证电路的带宽和稳定性。
另外,在功率放大器中,需要考虑电路的热稳定性和保护电路的设计,以防止电路过载和损坏。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单管负反馈放大电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电子电路设计方案,其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使单管负反馈放大电路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单管负反馈放大电路将会在更多领域中得到应用,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各种负反馈的作用1. 电压负反馈电压负反馈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输出信号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负反馈信号,也就说负反馈输出电压VO成正比。
电压负反馈的特点是: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压。
由于电压负反馈元件是并联在放大器输出端与地之间的,所以能够降低放大器的输出电压2. 电流负反馈电流负反馈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输出信号电流的一部分作为负反馈信号,换句话说VF与输出电流IO成正比。
电流负反馈的特点是:电流负反馈能够定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流。
由于电压负反馈元件是串联在放大器输出回路中的,所以提高了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3. 串联负反馈电压和电流负反馈都是针对放大器输出端而言的,指负反馈信号从放大器输出端的取出方式.负反馈则是针对放大器输入端而言的,指负反馈信号加到放大器输入端的方式。
串联负反馈网络取出的负反馈信号VF,同放大器的输入信号Vi以串联形式加到放大器的输入这样的负反馈称为串联负反馈。
串联负反馈的特点是:串联负反馈右以降低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稳定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由于串联负反馈元件是串联在放大器输入回路中的,所以这种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4。
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是指负反馈网络取出的负反馈信号VF,同放大大器的输入信号Vi以并联形式加到输入回路中,这样的负反馈称为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的特点是:并联负反馈降低放大器的电流放大倍数,稳定放大器的电流增益。
由于并联负反馈元件是与放大器输入电阻相并联的,所以这种负反馈降低了放大器的输入5。
负反馈电路种类负反馈电路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根据负反馈放大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不同组合馈放大器共有下列四种电路: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负反馈电路接在本级放大器输入和输出端之间时称为本级负反馈电路,当负反馈电路接在多级放(在前级放大器输入端和后级放大器输出端之间),称为放大环路负反馈电路。
各种负反馈的作用1. 电压负反馈电压负反馈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输出信号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负反馈信号,也就说负反馈信号VF与输出电压VO成正比。
电压负反馈的特点是: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压。
由于电压负反馈元件是并联在放大器输出端与地之间的,所以能够降低放大器的输出电压2. 电流负反馈电流负反馈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输出信号电流的一部分作为负反馈信号,换句话说:反馈信号VF与输出电流IO成正比。
电流负反馈的特点是:电流负反馈能够定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流。
由于电压负反馈元件是串联在放大器输出回路中的,所以提高了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3. 串联负反馈电压和电流负反馈都是针对放大器输出端而言的,指负反馈信号从放大器输出端的取出方式。
串联和并联负反馈则是针对放大器输入端而言的,指负反馈信号加到放大器输入端的方式。
串联负反馈网络取出的负反馈信号VF,同放大器的输入信号Vi以串联形式加到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的,这样的负反馈称为串联负反馈。
串联负反馈的特点是:串联负反馈右以降低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稳定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由于串联负反馈元件是串联在放大器输入回路中的,所以这种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4. 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是指负反馈网络取出的负反馈信号VF,同放大大器的输入信号Vi以并联形式加到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这样的负反馈称为并联负反馈。
并联负反馈的特点是:并联负反馈降低放大器的电流放大倍数,稳定放大器的电流增益。
由于并联负反馈元件是与放大器输入电阻相并联的,所以这种负反馈降低了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5. 负反馈电路种类负反馈电路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根据负反馈放大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不同组合形式,负反馈放大器共有下列四种电路: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负反馈电路接在本级放大器输入和输出端之间时称为本级负反馈电路,当负反馈电路接在多级放大器之间时(在前级放大器输入端和后级放大器输出端之间),称为放大环路负反馈电路。
6. 负反馈信号前面是从结构上介绍负反馈电路,下面从参加负反馈的信号特征上介绍负反馈,根据参加负反馈的信号不同,分有下列几种:直流负反馈它是指参加负反馈的信号只有直流电流,没有交流电流。
直流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状态,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稳定了,它的交流工作状态也就稳定了,所以直流负反馈的根本目的是稳定放大器的交流工作状态。
交流负反馈它是指参加负反馈的信号只有交流电流,没有直流电流。
交流负反馈的作用可以改善放大器的交流工作状态,从而可以改善放大器输出信号质量。
交流和直流双重负反馈在这种负反馈电路中,参加负反馈的信号是直流和交流,同时具有直流电和交流两种负反馈的作用。
高频信号负反馈它是指只有电路中的高频信号参加负反馈,低频信号则不参加负反馈。
同理,还有低频负反馈和某一频率信号进行负反馈的电路等。
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判断法1. 判断反馈的有无,找出反馈元件分析电路中有没有将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联系起来的反馈元件,如果有,就有反馈存在,否则,就没有反馈。
图1所示电路中,三极管V1的射极电阻RF1既在V1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又在输出回路,所以RF1是V1级的反馈元件。
同理,RF4`RF5为V2级放大电路的反馈元件,而RF2`CF组成的支路一端与V2级的输出端相连。
另一端与V1级的输入回路相连,所以它是连接两级放大电路间的反馈元件,构成了级间反馈。
同理,RF3亦构成了级间反馈。
2. 判断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判断反馈的级性,可运用瞬时级性法。
先在放大器的输入端设定输入信号为正,再依次沿信号传输途径,按相关点相位变化情况,标出各点对地的交流瞬时极性(标注时,极性相反的情况,只有共射极放大器的输入b极与输出c极,变压器的异名端,其他回路处。
若反馈信号注入电路的输入端,二者极性相同为正反馈,极性相反负反馈;若注入的是公共端,则二者极性相同为负反馈,极性相反为正反馈。
在图1 中,判断CF`RF2支路的反极性时,设V1的基极b1为正,则集电极c1为负—V2的b2极为负—集电极c2为正—RF2`CF为正—V1的射极e1为正,因为入是V1的公共端,因为RF2`CF引入的是负反馈(若RF2`CF一端接的是V1的b极,则变为级间正反馈);同理,判断RF3的性极时,b1为正—c1为负—b2为负e2为负—RF3为负—b1为负,所以RF3引入的为级间负反馈。
3. 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从放大电路反馈的支路中,在反馈信号的取样输入端判断。
方法:假想负载两端与电路端断开,如反馈网络输入端与放大器的输出端直接相连,为电压反馈;若与放大器的公共端相连,为电流反馈。
图1中,假想RL在图中“×”处断开,RF2`CF的构成的反馈支路与V2的输出端c极相连,所以是电压反馈;RF3`RF4接在V2的公共端,所以是电流反馈。
又如图2中,负载FL 在“×”处断开,反馈元件RF的信号输入端不与输出端相连而与公共端相连,因而是电流反馈。
4. 判断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从放大电路中,反馈信号注入到输入回路的情况来判断,若反馈信号注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则为并联反馈;若反馈信号注入到入大器的公共端,则为串联反馈。
如图1中,RF2`CF支路与V1的发射极(公共端)相连,所以是串联反馈,RF3支路与V1的基极(输入端)相连,是并联负反馈;图2中RF与运放A的公共端相连,因而是串联反馈。
5. 判断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首先看反馈支路取出的信号是直流还是交流,或是交直流都有。
如图1中。
RF3支路的反馈信号取自RF5的上端,该点与地接有电容C3,旁路了RF5上端的交流信号,所以RF3为直流信号;其次看反馈支路中有无电容或电感元件。
如图1中,RF2`CF支路中CF 具有隔直作用,只有交流信号通过,所以是交流反馈;图2中,RF支路既有交流信号又有直流信号,所以是交流直流反馈。
综上所述,图1中,RF1为V1级的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RF2`CF为级间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RF3为级间直流电流负反馈,RF4为V2级的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RF5为V2级的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图2中,RF为交直流电流负反馈。
负反馈电路的种类和作用1. 电压负反馈电压负反馈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输出信号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负反馈信号,也就说负反馈信号VF与输出电压VO成正比。
电压负反馈的特点是: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压。
由于电压负反馈元件是并联在放大器输出端与地之间的,所以能够降低放大器的输出电压2. 电流负反馈电流负反馈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输出信号电流的一部分作为负反馈信号,换句话说:反馈信号VF与输出电流IO成正比。
电流负反馈的特点是:电流负反馈能够定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流。
由于电压负反馈元件是串联在放大器输出回路中的,所以提高了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3. 串联负反馈电压和电流负反馈都是针对放大器输出端而言的,指负反馈信号从放大器输出端的取出方式。
串联和并联负反馈则是针对放大器输入端而言的,指负反馈信号加到放大器输入端的方式。
串联负反馈网络取出的负反馈信号VF,同放大器的输入信号Vi以串联形式加到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的,这样的负反馈称为串联负反馈。
串联负反馈的特点是:串联负反馈右以降低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稳定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由于串联负反馈元件是串联在放大器输入回路中的,所以这种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4. 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是指负反馈网络取出的负反馈信号VF,同放大大器的输入信号Vi以并联形式加到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这样的负反馈称为并联负反馈。
并联负反馈的特点是:并联负反馈降低放大器的电流放大倍数,稳定放大器的电流增益。
由于并联负反馈元件是与放大器输入电阻相并联的,所以这种负反馈降低了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5. 负反馈电路种类负反馈电路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根据负反馈放大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不同组合形式,负反馈放大器共有下列四种电路: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负反馈电路接在本级放大器输入和输出端之间时称为本级负反馈电路,当负反馈电路接在多级放大器之间时(在前级放大器输入端和后级放大器输出端之间),称为放大环路负反馈电路。
6. 负反馈信号前面是从结构上介绍负反馈电路,下面从参加负反馈的信号特征上介绍负反馈,根据参加负反馈的信号不同,分有下列几种:直流负反馈它是指参加负反馈的信号只有直流电流,没有交流电流。
直流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状态,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稳定了,它的交流工作状态也就稳定了,所以直流负反馈的根本目的是稳定放大器的交流工作状态。
交流负反馈它是指参加负反馈的信号只有交流电流,没有直流电流。
交流负反馈的作用可以改善放大器的交流工作状态,从而可以改善放大器输出信号质量。
交流和直流双重负反馈在这种负反馈电路中,参加负反馈的信号是直流和交流,同时具有直流电和交流两种负反馈的作用。
高频信号负反馈它是指只有电路中的高频信号参加负反馈,低频信号则不参加负反馈。
同理,还有低频负反馈和某一频率信号进行负反馈的电路等。
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判断法1. 判断反馈的有无,找出反馈元件分析电路中有没有将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联系起来的反馈元件,如果有,就有反馈存在,否则,就没有反馈。
图1所示电路中,三极管V1的射极电阻RF1既在V1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又在输出回路,所以RF1是V1级的反馈元件。
同理,RF4`RF5为V2级放大电路的反馈元件,而RF2`CF组成的支路一端与V2级的输出端相连。
另一端与V1级的输入回路相连,所以它是连接两级放大电路间的反馈元件,构成了级间反馈。
同理,RF3亦构成了级间反馈。
2. 判断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判断反馈的级性,可运用瞬时级性法。
先在放大器的输入端设定输入信号为正,再依次沿信号传输途径,按相关点相位变化情况,标出各点对地的交流瞬时极性(标注时,极性相反的情况,只有共射极放大器的输入b极与输出c极,变压器的异名端,其他回路处。
若反馈信号注入电路的输入端,二者极性相同为正反馈,极性相反负反馈;若注入的是公共端,则二者极性相同为负反馈,极性相反为正反馈。
在图1 中,判断CF`RF2支路的反极性时,设V1的基极b1为正,则集电极c1为负—V2的b2极为负—集电极c2为正—RF2`CF为正—V1的射极e1为正,因为入是V1的公共端,因为RF2`CF引入的是负反馈(若RF2`CF一端接的是V1的b极,则变为级间正反馈);同理,判断RF3的性极时,b1为正—c1为负—b2为负e2为负—RF3为负—b1为负,所以RF3引入的为级间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