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最好的乙肝医院,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相关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944.50 KB
- 文档页数:7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赵智蓉 1),李海雯 2),陆霓虹 2),沈 凌 3),李晓非 2),杨永锐 2)(1)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2)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云南 昆明 650041;3)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 ]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 )患者使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 )的临床疗效及肾脏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门诊就诊的180例之前服用TDF 抗病毒治疗48周至49周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TAF 治疗组和TDF 治疗组。
TAF 治疗组患者将既往用TDF 患者换用TAF 治疗,TDF 组患者采用继续用TDF 进行治疗。
持续用药4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
结果 在持续用药48周时的治疗疗效中,两组HBV-DNA 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250,P = 0.001),TAF 组HBV-DNA 抑制率优于TDF 组;两组ALT 复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871,P = 0.009),TAF 组ALT 复常率优于TDF 组,两组HBeAg 血清学转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881,P = 0.049),TAF 组HBeAg 血清学转化优于TDF 组;在安全性方面,两组尿α1-微球蛋白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703,P = 0.000),TAF 组的尿α1-微球蛋白异常率低于TDF 组,血β2微球蛋白检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TAF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TDF 治疗组且对肾脏安全性高于TDF,有较强的抗病毒效力、减少了肾功能损伤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和降低患者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 关键词 ] 慢性乙型肝炎;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疗效;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 R512.91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 2095 − 610X (2021)01 − 0089 − 05A Clinical Study on the Use of Propofol Tenofovir in the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ZHAO Zhi-rong 1),LI Hai-wen 2),LU Ni-hong 2),SHEN Ling 3),LI Xiao-fei 2),YANG Yong-rui 2)(1)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Dali University ,Dali Yunnan 671000; 2) Dept.of Hepatology ,The 3rd People’s Hospital of Kunming ,Kunming Yunnan 650041; 3)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in the clinic practice of Propofol Tenofavir Fumarate (TAF )as a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 Method A total of 180 Chronic-Hepatitis-B patients who had taken TDF antiviral therapy for 48 to 49 weeks were chosen between January 2018 and February 2020. They were further separated into two groups regarding to the following treatments:one continues TDF treatment while the other replaces with TAF. The comparison was made based on the clinic efficacy and renal safety from such two groups after a 48-week continuous medication. Results TAF group showed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HBV-DNA inhibition rate,ALT normalization rate,and HBeAg serum conversion with χ2 = 10.250,P = 0.001and χ2 = 6.871,P = 0.009,and χ2 = 3.881,P = 0.049 respectively. In terms of the safety,TAF group also demonstrates a differenc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urinary α1 microglobulin abnormal rate with χ2 = 13.703,P =0.000. On the other hand,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m β2 microglobulin among the groups owning[收稿日期] 2020 − 06 − 01[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9J0790)[作者简介] 赵智蓉(1988~),女,白族,云南大理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主要从事慢性肝炎和数据统计工作。
近年来,乙肝的治疗中出现仅可以打消患者的顾虑,还可以使美、亚太及中国指南推荐为慢性乙“临床治愈”这一概念,即停止治乙肝传播得到直接控制。
另外,很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首选。
恩疗后持续的HBV DNA阴性,s抗原多患者对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和长替卡韦5年的耐药率仅有1.2%,替消失,肝功能正常和肝脏组织学改期疗程存在忧虑。
新版《慢性乙型诺福韦在2008年被美国FDA批准善。
我国2015年颁布的《慢性乙肝炎防治指南》更加强调抗病毒治用于乙肝的治疗,至今未发现病毒型肝炎防治指南》将治疗目标更新疗的长期性。
所以,患者在开始接耐药。
耐药问题平息了,但是停药为: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受抗病毒治疗时,就要树立打“持后极高的复发率问题仍然无法克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久战”的心理准备。
在长期的随访服,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乙肝的“治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过程中,医患之间的信任显得尤为愈”。
干扰素在e抗原血清学转换硬化失代偿、肝癌及其他并发症的重要,正如杨牧先生的诗,“这许(俗称“大三阳”转“小三阳”)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是荒山野渡,而我们共楫一舟”。
和降低s抗原方面作用具有优势,存时间;对部分适合的患者,尽可2、常常,去帮助且疗程相对固定,但是皮下注射不能追求临床治愈。
这让我想起特鲁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方便,副作用多,很多患者存在治多医生的一句饱含人文精神、神圣(酸)类药物和干扰素。
核苷疗无应答(俗称“无效”)或复而质朴的话语,“有时,去治愈;常(酸)类药物口服方便,抑制乙肝发。
要想实现“临床治愈”,以干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我病毒复制的作用强,副作用小,但扰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仍然被寄对这句话有着特别的感悟。
是疗程漫长。
1999年第一个核苷予厚望,干扰素这位“老将军”依1、总是,去安慰类药物拉米夫定在中国上市时,慢然活跃在抗病毒治疗的一线。
然近几年,社会对乙肝患者的歧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视有了很大的改善,乙肝患者可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病毒复制得即使通过优选患者和优化治疗方正常地学习和就业。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策略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感染。
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其中大约有2400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
因此,有效的治疗策略对于控制这一传染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和策略。
一、抗病毒药物治疗1. 核苷类似物药物核苷类似物药物是目前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抗乙型肝炎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HBV DNA合成来减少或清除体内的HBV载量。
常见的核苷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
这些药物通常需要长期使用,并根据患者的血液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剂量。
2. 干扰素治疗干扰素也是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它通过增强免疫系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作用来达到治疗效果。
然而,干扰素通常需要使用更长时间(至少6个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并且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发烧、头疼和肌肉酸痛等。
二、个体化治疗方案由于乙型肝炎感染程度和表现各不相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HBV感染血液学指标、肝功能状态等因素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患者是否存在其他慢性肝脏病变以及是否怀有妊娠意愿等特殊情况。
三、改善生活方式除了药物治疗外,改善生活方式也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饮食调整:避免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盐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2. 戒酒戒烟:长期饮酒和吸烟会对肝脏造成更大损害,因此最好戒酒戒烟以减轻肝脏负担。
3. 适度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4. 定期随访和监测:乙型肝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B超检查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预防控制除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外,预防控制也是减少感染乙型肝炎传播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这一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
慢性乙肝能治好么?与急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同,慢性乙肝患者通常病毒感染时间超过半年,甚至乙肝病毒“与生俱来”的人群也不在少数。
那么,慢性乙肝是否和其他慢性疾病一样,也很难彻底治愈?慢性乙肝能治好么?我国慢性乙肝的治疗可以从一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据粗略推算,国内大约有9300万的乙肝感染者。
慢性乙肝的治疗很容易陷入“僵局”,很多求胜心切的患者都会问到:“慢性乙肝能治好么?”。
我国的慢性乙肝患者主要来源于母婴传播,很多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是“与生俱来”的,对于感染时间超过半年,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病毒的个体,很难实现慢性乙肝的彻底治愈。
乙肝病情一旦转为慢性,则人体的免疫功能将与病毒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病毒在肝脏的肝细胞内进行快速复制,从而导致肝脏细胞的不断坏死,炎症程度不断加重,当病毒复制及炎症水平占据上风时,病情就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故,“慢性乙肝能治好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会随之变得扑朔迷离,部分患者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治疗中,都很难将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抑制住,治疗的难度可想而知。
尽管慢性乙肝很难彻底消灭,但通过系统正规的治疗是完全可以实现乙肝病毒的持久抑制的。
现阶段,慢性乙肝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保肝治疗等,而最为有效的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抗病毒治疗。
其主要是通过药物的作用,达到抑制病毒的复制,延缓病情的治疗目的。
那么抗病毒治疗乙肝能治好么?虽然抗病毒治疗尚不能直接消灭机体内的乙肝病毒,也无法完全阻断乙肝病毒的复制过程,但如果能够坚持系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最大程度的抑制病毒复制,从而掌握慢性乙肝的治疗的主动权。
进入21世纪后,医学水平突飞猛进,新的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也不断涌现。
随着以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为代表的核苷(酸)类药物的问世,国内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揭开了新的篇章。
如果你的病情处于乙型肝炎的活动期,建议大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1例临床分析关键词慢性乙肝抗病毒耐药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的首要治疗措施,我国于2010年推出新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以规范慢性乙肝防治。
本文通过对1例慢性乙肝患者4年的抗病毒治疗历程回顾,对照《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分析各阶段治疗措施的得与失,总结经验,以利将来的临床实践。
病历资料患者,男,50岁。
主诉:乏力、腹胀、尿少月余,2008年8月5日入院。
患者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腹胀、饮食差,尿量明显减少,色黄。
无腹痛、腹泻,无黑便。
来院就诊,彩色超声回报:肝硬化,腹腔积液。
按肝硬化、失代偿期收入院治疗。
既往乙肝病毒携带10余年。
入院查体:慢性肝病面容,肝掌(+),巩膜黄染(+),腹移动性浊音(+)。
化验乙肝五项hbsag(+)、hbeag (+)、hbcab(+)。
肝功能:alt 186u/l,ast 106u/l,che 3218u/l,alb 31.2g/l,tbil 50.2μmol/l,dbil 34.6μmol/l。
hbv-dna 6.48e+07iu/l。
诊断: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给予抗病毒、保肝、利尿、静滴人血白蛋白等治疗。
因为经济原因,患者选择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给予拉米夫定100mg/日口服。
治疗20天,乏力、腹胀消失,尿量正常。
彩超:未见腹腔积液,肝功能:alt 48u/l,ast 40u/l,che 3810u/l,alb 36g/l,tbil 30.5μmol/l。
好转出院,继续拉米夫定100mg/日抗病毒治疗。
2008年11月(服拉米夫定12周)复查hbv-dna 3.36e+04iu/l。
2009年2月(服拉米夫定24周)复查hbv-dna<5.00e+02iu/l。
抗病毒效果满意,继续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
其后近2年半,患者未进行监测。
2011年9月20日(服拉米夫定近3年)复查hbv-dna 1.70e+07u/l,结果表明对拉米夫定耐药,患者自行换用阿德福韦10mg/日口服抗病毒治疗。
乙肝抗病毒治疗该选什么药⊙泗洪县中大医院 刘 刚据统计,目前我国有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1.3亿人 ,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为3000万~3500万人。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各项肝功能检查也都正常。
乙肝患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 B 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如果乙肝病程超过6个月,就认为是慢性乙肝。
乙肝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是导致慢性乙肝迁延不愈、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根本原因。
因此,慢性乙肝患者需要长期进行抗病毒治疗。
目前,临床抗H B V治疗药物有核苷(酸)类似物(N A s)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P E G-I F Nα)。
但是这两类药物均不能直接清除肝细胞核内的共价闭合环状D N A (cccDNA),加之乙肝耐药菌株的出现,故HBV感染难以彻底“治愈”,部分患者长期应用会出现疗效下降的情况。
因此,国内外主要指南现均以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 B 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作为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目标。
近几年在中国才上市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及“老药”恩替卡韦(ETV)具有强效抑制病毒和低耐药等优势,被推荐为慢性乙肝初治患者的一线用药。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现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肝成人和≥12岁的儿童患者,用药剂量为每次300毫克(1片),每日1次,口服,空腹或与食物同时服用。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是一种新型的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它在体内经过水化、磷酸化后形成二磷酸替诺福韦,而二磷酸替诺福韦与DNA分子的原料之一——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乔装打扮”混到D N A分子中,导致DNA分子链条的尾部缺少必要的结构,从而使病毒无法“复制”自己的“生命密码”,实现抑制病毒的目的。
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抗病毒效果好,起效较快,极少耐药,妊娠安全级别较高。
慢乙肝特殊患者抗病毒治疗指南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造成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慢性疾病。
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部分患者会进展为慢性乙肝,而一小部分患者则被归类为慢乙肝特殊患者。
本文将就这一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指南进行讨论。
一、慢乙肝特殊患者的定义和分类慢乙肝特殊患者主要指那些具有以下特点的患者:1) 免疫耐受阶段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2) 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轻微;3) 生物标志物和HBV DNA水平较低。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响应,慢乙肝特殊患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HBeAg阳性和HBsAg阳性的慢乙肝特殊患者;2) HBeAg阴性和HBsAg阳性的慢乙肝特殊患者;3) HBsAg消失(或免疫耐受状态)的慢乙肝特殊患者。
二、抗病毒治疗的指导原则对于慢乙肝特殊患者的抗病毒治疗,需遵循以下指导原则:1) 安全性:根据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等,选择适当的抗病毒药物;2) 忍受性:考虑患者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风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3) 疗效性:根据患者的病毒学指标和肝功能指标,评估治疗的疗效,调整治疗方案。
三、不同类型慢乙肝特殊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策略1) HBeAg阳性和HBsAg阳性的慢乙肝特殊患者对于此类患者,推荐首选的抗病毒药物是核苷酸类似物或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As),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
治疗时间一般持续48周,治疗结束后需要进行随访并监测HBeAg、HBV DNA和肝功能指标等。
2) HBeAg阴性和HBsAg阳性的慢乙肝特殊患者对于此类患者,推荐首选的抗病毒药物为核酸聚合酶抑制剂(NAs),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拉米夫定。
治疗时间一般持续至少12个月,治疗结束后也需要进行随访和监测各项指标。
3) HBsAg消失(或免疫耐受状态)的慢乙肝特殊患者对于此类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和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推荐密切随访并监测血清HBsAg、肝功能和影像学变化等。
四、治疗后的随访和转归评估对于慢乙肝特殊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结束后,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和转归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