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6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教学设计_教案第一篇: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②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1.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模拟实验,认识酸雨的危害。
②运用讨论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激发更强的求知欲。
③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
④培养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
2.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①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②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2.2 教学难点①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②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3.教学用具投影仪、烧杯、“ 模拟酸雨水”。
4.标签教学过程[以图片的对比,创设情境] [教师]在开始学习新内容前,我们先来观看两组幻灯片。
(或投影)[投影] 第一组:课本P128图7—24。
第二组:课本P134图7—30、图7—31、图7—32。
[设问]这样的两组画面给同学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学生回答]第一组画面显示的是化石燃料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第二组画面显示了燃料在燃烧提供能量的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腐蚀岩石,污染空气。
[过渡]非常好。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板书]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新课引入]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我们主要从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的角度来学习。
[板书]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设问]你知道哪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呢? [学生讨论] [回答]可能有的答案:1.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含氮、含硫的化合物,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2.1930年12月1日至5日,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燃料的燃烧排放出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件下大量积累,使60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教学内容】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目标】1. 了解能源的重要性,掌握理解化石燃料的概念及它的轻油、重油等组成。
2. 了解燃料的分类,掌握化学反应中输入和输出热量的概念,能够应用燃烧热的概念,计算装置的热效率和能量效率。
3.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节约地使用各种燃料,并提出可行的节能措施。
【教学重点】1. 燃料的分类和热效率和能量效率的概念。
2. 节能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教学难点】燃烧副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合肥二十二中李川老师在开学第一课上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富强程度直接体现了它的能源储备和使用方式的先进程度。
”进入学习状态前,请同学们自行理解这句话,并自己构思一下用什么样的话来解释这句话。
二、学习(40分钟)1.学习材料:同步课堂PPT及教材2.教学重点难点:燃烧副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3.课堂讨论:在同学挖掘这句话的含义之后,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对能源问题进行思考。
我们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个调查或者查询资料,详细了解我国的著名能源(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并且了解这些能源的形成过程、开采过程以及使用方式等相关内容。
我们可以组织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自由探讨,进一步深化大家对能源问题的理解。
同学们可以从可持续利用、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等多个角度出发,彼此交流,并且加深对国家发展与能源的关系的认识。
4.课堂反馈:请同学们在反思时,对前期的探讨与思考进行回顾和总结,看看自己的能源观点有哪些变化,再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出用能合理的方式方法。
让同学们进一步深化应对国家未来的能源问题的意识,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能源。
三、练习(15分钟)展开盲盒:盲盒中写入若干节能措施,并组队向大家介绍如何选择措施并能体现措施的可行性。
四、总结(5分钟)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五、作业布置(5分钟)针对课堂讨论的思路、练习中所学,选择一个能源问题,写出一篇300字以上的议论文,以对能源问题的观点以及方案为主题。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知道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燃料的燃烧原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燃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2. 燃料的燃烧原理3. 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4. 燃料的开发与利用5.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燃料的燃烧原理,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燃料的开发与利用。
2. 教学难点:燃料的燃烧原理,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3. 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燃料的燃烧原理和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
4.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燃料的开发与利用。
5.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燃料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燃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2. 讲解:介绍燃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讲解燃料的燃烧原理。
3. 实验:让学生进行燃料燃烧实验,观察燃料燃烧的现象,探讨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
4. 讨论:分组讨论燃料的开发与利用,分享各自的成果。
6. 作业:布置有关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关于燃料的种类、性质、用途、燃烧原理以及提高燃烧效率的方法,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燃料燃烧现象的观察能力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燃料开发与利用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发电厂、石油化工企业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燃料的生产和利用过程。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讲座,分享燃料开发与利用的最新技术和成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涉及到燃料的种类、性质、利用和开发。
本节课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燃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燃料的基本知识,对于燃料的燃烧、性质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以及环保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去认识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燃料的种类、性质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掌握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
2.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
2.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例子中了解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安排实验室,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
3.设计好相关问题,准备实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燃料相关的图片,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燃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介绍燃料的种类、性质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燃料的燃烧过程,观察不同燃料的燃烧现象,从而加深对燃料性质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针对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更多有效的燃料利用和开发方法。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种类及其性质;2. 掌握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提高能源利用率;3. 了解燃料开发的新技术和新方向。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 学会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燃料的利用效率;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能源问题的认识,提高节约能源的意识;2.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能源政策,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念;3.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燃料的分类与性质1. 燃料的分类及特点2. 常见燃料的性质3. 燃料的燃烧过程及影响因素第二章:燃料的合理利用1. 燃料的燃烧效率与能源利用率2. 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3. 燃料合理利用的实例分析第三章:燃料的开发与新技术1. 我国能源现状与燃料开发的重要性2. 新型燃料的研究与开发3. 燃料开发新技术及其应用第四章:燃料利用与环境保护1. 燃料利用对环境的影响2. 减少燃料利用污染的方法3. 环保型燃料的研究与应用第五章:燃料利用与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与燃料利用的关系2. 燃料利用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3. 学生实践活动:设计燃料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方案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 通过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燃料的利用与开发技术;4.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与讨论;3. 学生实践活动成果展示;4. 学生期末考试燃料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 实验器材:燃料样品、燃烧设备等;3. 多媒体课件:燃料利用与开发的图片、视频等;4. 网络资源:相关研究报告、新闻资讯等。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第1课时燃料的合理利用【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对人类的重要性。
(2)了解化石燃料的有限性,体会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的重要2.过程与方法(1)培养实验探究及实验分析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思想和发展的眼光想问题、看问题。
(2)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联系实际→探究实验→得出结论→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化学视频引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神州十一号飞船送入太空,这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火舌刺破长空,美丽壮观。
但是神奇的火箭究竟用的是什么燃料呢?多媒体展示:火箭使用的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液体讲解:前者是燃料,后者是助燃剂。
我们也学习过很多燃烧反应,比如蜡烛燃烧,木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等。
我们从能量观点重新认识这些化学反应,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热量)的变化,燃烧都会放出热量一、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问:是否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呢?实验揭秘:生活中的自热式盒饭的发热原理。
生石灰和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水蒸气,并放出热量,说明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和探究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先分小组进行实验,再由学生代表说明实验现象,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得出结论。
归纳得出: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有时反应放热,如所有的燃烧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生石灰和水反应等等;有时反应吸热,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等。
板书:1、反应放热:燃烧反应,活泼金属和酸的反应,CaO+H2O=Ca(OH)22、反应吸热:C+CO2高温2CO举例:在生活生产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化学反应的热量呢?总结:如利用化学反应放出能量来取暖、做饭、炼钢、爆破拆除房屋等。
【导语】教育要使⼈愉快,要让⼀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忧考为⼤家准备了⼈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料的合理利⽤与开发》教案【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教学⽬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燃料是⼈类重要的⾃然资源,对⼈类⽣活起着重要作⽤;同时,知道⽯油炼制⼏种主要产品及其⽤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法:通过⼀些探究活动,进⼀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燃料的不可再⽣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化⽯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 ⒈煤、⽯油、天然⽓三⼤化⽯燃料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课题 播放⽣活中的图⽚,设问: 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什么燃料? 3、炼钢⼚、热点⼚等常使⽤什么燃料?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油、天然⽓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 汽油、柴油... 煤 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燃料:煤、⽯油、天然⽓等由古代⽣物的遗骸经⼀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
使学⽣联系⽣活,关⼼⽣活从已有的经验⼊⼿,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让学⽣了解⽣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燃料的形成过程和⽤途。
知识拓展 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播放录像:煤的⽤途 学⽣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讨论并回答问题: 1、混合物 2、焦碳、煤焦油、煤⽓ 3、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 激发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的思维 1、⽯油可以直接⽤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油直接⽤作燃料? 2、⽯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炼制的? 播放录像:⽯油的⽤途 介绍⽯油的⽤途。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及几种主要的化石燃料,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及不可再生性;3.了解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知道煤的综合利用属于化学变化,而石油的综合利用属于物理变化。
4.掌握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和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材料,在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逐渐培养自身阅读习惯,提高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2.运用科学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结论;3.运用已有知识预测实验现象及结果,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及化石燃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2.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3.通过自身参与科学实验探究过程,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
3.知道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4.培养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5.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过程】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新课引入]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和灭火?谁能准确地说出燃烧是一个怎样的反应呢?可燃物、氧气和温度是燃烧的三个条件。
大家写一下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谁能说一下这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化学方程式从质和量的角度表示出了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变化,但是现象描述中有放出大量的热。
那么是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呢?大家猜想一下。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实验“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播放视频说出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分析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讲解]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其中,放出热量的为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酸与碱的反应等等;吸收热量的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也有很多,但在初中阶段,我们只需要掌握一个吸热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4、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燃料,认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2、运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3、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化石燃料面临日益枯竭的危机,应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2、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一.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
二.认识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四.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重要性。
教学难点一.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燃料燃烧提供的热量来做饭。
燃料燃烧为我们提供了能量,那么是不是只有燃烧才能提供能量呢?二、新课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实验导学实验7-3,通过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放出热量,引出许多化学反应都会放热,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能量的变化则往往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是放出热量的,有些反应是吸收热量的。
(举例说明)(2)、化学能的应用做饭、取暖、冶炼、烧制陶器...2、化石燃料的利用常见的化石燃料有哪些?化石燃料的形成,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和石油煤石油主要成分碳元素碳和氢元素炼制方法隔绝空气加热利用沸点不同,将它们加热炼制产品与用途焦碳、煤焦油、煤气等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2)天然气、可燃冰有人说天然气就是甲烷,甲烷就是天然气,对不对?[实验]:教师演示后,学生描述现象,归纳填写在书上。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多年以来,加拿大已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到美国。
现在,美国并不需要它,加拿大正在转向亚洲市场。
在2015年,巴西将成为石油出口国。
人们之所以对石油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主要是因为石油是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与石油一样,煤、天然气也是重要能源。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时,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呢?
讨论交流结合以前学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现象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实验活动
【实验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匙干燥的生石灰(或几小块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CaO),再加入约2mL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轻轻触碰试管外壁。
【实验现象】生石灰逐渐膨胀,碎裂成粉末,产生大量的白雾,用手触碰试管外壁,感觉发烫。
【实验结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O = Ca(OH)2
归纳总结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
许多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燃烧、镁和盐酸反应等;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C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CO。
2.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
(1)生活燃料的利用:做饭、取暖等;
(2)利用燃料产生的热量: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射火箭;
(3)爆炸产生的热量:开采煤矿、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
(4)食物在体内缓慢氧化放出热量:维持体温和日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5)能量的转化: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用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探究点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提出问题(1)你家中做饭、洗浴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4)以上使用的燃料有什么优缺点?
讨论交流 结合生产、生活实例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化学石燃料的利用。
归纳总结
1.煤
2.石油
课堂讨论
1.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吗?石油产品中有哪些是常用的燃料?
2.煤气泄漏会造成什么危害?石油罐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什么?
3.天然气
(1)组成: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他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2)甲烷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甲烷是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
②化学性质:可燃性,点燃前必须验纯。
现象: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迅速把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CH 2O CO 2H O 4222+点燃+
(3)天然气的用途:燃料和工业原料。
知识拓展
⑴煤矿的矿井坑、池沼的底部常含有甲烷,要注意安全。
⑵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它是由秸秆、柴草、人畜粪便等放在封闭的沼气池中发酵产生,属于可再生能源,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生活燃料问题,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4.合理利用和开发化石能源
(1)节约能源最重要的是使燃料充分燃烧。
(2)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②燃烧不充分不仅使燃料产生的热量减少,无谓的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课堂讨论
1.化石燃料是不是取之不尽的呢?
2.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调节一下进风中就可以了,这是为什么呢?
知识拓展
“可燃冰”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CH4·XH2O),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具有能量高、燃烧热值大等优点,且储量很大,它将成为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目前存在的问题:开采的关键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防止甲烷气体泄漏造成更严重的温室效应。
板书设计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吸热现象
放热现象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资源)
煤:工业的粮食
石油:工业的血液
天然气:清洁能源
合理利用和开发化石能源
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人类一直生活在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的美好世界里。
可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突然发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天不再是那么湛蓝,水不再绿,空气不再清新。
请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问题(1)化石燃料燃烧对空气造成污染有多严重,能不能不用化石燃料?
(2)汽车用的燃料主要是什么?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如何对汽车尾气进行处理?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生产、生活实例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使用化学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归纳总结
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主要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2.酸雨
(1)形成:煤燃烧时生成NO2和S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反应后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2)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导致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成;
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④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3)防治措施:
①减少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物质向空气中排放;
②用天然气代替煤;
③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3.汽车用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汽油和柴油。
(2)主要污染物:CO、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其中氮氧化合物也会导致酸雨。
(3)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措施:
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CO的排放;
②使用催化转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③使用无铅汽油,防治含铅物质排放;
④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⑤加大检测尾气的力度,禁止没有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⑥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约石油能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4.乙醇
(1)制取:乙醇俗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它是以高粱、小麦、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制成的。
(2)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在空气中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 + 3 O2 2 CO2 + 3 H2O
(3)用途: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
(4)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促进农业发展。
探究点二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提出问题你所知道的清洁燃料有哪些?哪些能源是可被人类利用的?各有什么优点?
讨论交流结合生产、生活实例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新能源的利用。
归纳总结
1.氢能源
(1)特点:氢气本身无毒,是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最小;极易燃烧、放热量大、燃烧产物是水;燃烧产物无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
2H2+O2 2H2O
(2)优点:①资源丰富,可再生;②无毒、极易燃、燃烧放热多;③燃烧产物是水,几乎不产生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不污染环境。
(3)缺点:①制取成本高;②贮存、运输困难。
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推广使用。
(4)实验室制取氢气:
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2.其它新能源
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生物质能等。
这些能源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板书设计
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利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