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67.00 KB
- 文档页数:56
1.患者男性,28岁。
小腿胫骨下1/3骨折术后6个月,X线检查无明显骨痂。
造成其延迟愈合的主要因素为A.腘动脉损伤B.胫后动脉损伤C.近骨折段血供减少D.远骨折段血供明显减少【答案】:D【解析】:考察胫骨下1/3骨折的并发症。
局部血液供应不良可引起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胫骨下1/3血供少,骨折后愈合差。
2.下列哪个部位的骨折易造成前臂缺血性肌挛缩A.肱骨干中下1/3骨折B.肱骨髁上骨折C.桡骨下段骨折D.尺骨下段骨折【答案】:B【解析】:考察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
肱骨髁上骨折极易压迫肱动脉,病人出现上臂缺血性肌痉挛。
3.胫骨骨折后,易造成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的部位是A.胫骨平台3C.胫骨中段D.胫骨下1/3【答案】:D【解析】:考察胫骨下1/3骨折的并发症。
局部血液供应不良可引起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胫骨下1/3血运不良,易造成愈合不佳。
4.患者男性,35岁,右肱骨髁上骨折。
其治疗的第一步是A.复位B.固定C.止痛D.适当固定【答案】:A【解析】:考察骨折的治疗原则。
复位是骨折治疗的首要步骤。
5.小夹板固定主要适用于A.四肢长骨的不稳定骨折B.四肢长骨的稳定骨折C.躯干骨的不稳定骨折D.躯干骨的稳定骨折【答案】:B【解析】:考察骨折的固定。
小夹板固定:主要适用于四肢长骨的较稳定骨折,固定范围不包括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但偶有固定不牢的可能,易使骨折移位、不愈合、畸形愈合,若捆扎过紧影响肢体血运、发生远端缺血。
6.患者女性,38岁。
意外事故中致左胫腓骨骨折。
左小腿高度肿胀,皮温低,足背动脉触不清,应考虑并发症是A.神经损伤B.血管损伤C.肌肉挤压伤D.感染【答案】:E【解析】:考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肢体剧痛、肿胀、指(趾)呈屈曲状、活动受限、局部肤色苍白或发绀,常由骨折血肿、组织水肿或石膏管过紧引起。
该患者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骨折血肿引起的。
7.患者男性,12岁,摔倒致右腕Colles骨折,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手术复位与内固定B.手法复位与外固定C.持续牵引D.手法复位与内固定【答案】:B【解析】:考察Colles骨折的治疗原则。
常见四肢骨折的护理骨折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身体损伤,是指我们人体的骨骼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因外力发生了中断,可发生在任何一个年龄阶段,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年人也时有发生。
这里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什么是四肢骨折,在医学上会把四肢骨连续性以及完整性的断裂称之为四肢骨折,四肢骨折原因常常是由于外伤或是意外事故引起的。
当发生骨折后一定要经过详细及时恰当的处理,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的患者在骨折后都能恢复到原来的肢体功能,少数患者回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此一定要四肢骨折的治疗以及后续骨折的护理工作,这与我们骨折的恢复程度以及恢复功能有很大的关系。
一、常见四肢骨折的分类四肢骨折分为上肢骨折和下肢骨折两类,一般常见的上肢骨折包括:肱骨干骨折、肱骨踝上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以及桡骨远端骨折;下肢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胫腓骨干骨折。
1.肱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多见于青年和中年人之中;而肱骨近端的嵌插和移位性骨折则对见于来年人。
肱骨干骨折是发生在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段内的骨折,多由之间或是间接的暴力造成的。
2.肱骨踝上骨折肱骨踝上骨折对发生在5-12岁的儿童身上,主要由于间接的暴力造成的。
肱骨踝上骨折发生在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
3.尺桡骨干双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多见于强少年之中,引起骨折的原因多见于重物直接的打击或是刀具砍伤所致,也可由间接暴力或是扭转暴力引起的。
尺桡骨干双骨折是多为常见额一种骨折形式,这种骨折容易并发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该骨折的特点是两骨的骨折线在同一平面,成横行,多为粉碎性或是多段骨折,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组织损伤,造成整复对位不稳定。
4.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中老年人,常见暴力所致,桡骨远端骨折常发生在桡骨下端3cm段内的伸直型骨折。
5.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以老年女性为多见,多由于骨质疏松造成股骨颈脆弱,再加上髋周肌肉退变,老年人平常的走路摔倒、上下床时上下肢突然地扭转都容易造成股骨颈骨折。
救护骨折患者的四种方法
救护骨折患者的四种方法如下:
1.抢救生命:首先检查病人全身情况,如处于休克状态应注意保温,尽量减少搬
动。
有条件时应立即输液、输血。
合并颅脑损伤处于昏迷状态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2.包扎伤口:开放性骨折,伤口出血绝大多数可用加压包扎止血。
大血管出血加
压包扎不能止血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
最好使用充气止血带,并应记录所用压力和时间。
创口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类予以包扎,以减少再污染。
3.妥善固定: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凡疑有骨折者均应按骨折处理。
闭合
性骨折者,急救时不必脱去患肢的衣裤和鞋袜,以免过多地搬动患肢,增加疼痛。
若患肢肿胀严重,可用剪刀将患肢衣袖和裤脚剪开,减轻压迫。
骨折有明显畸形,并有穿破软组织或损伤附近重要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可适当牵引患肢,使之变直后再行固定。
4.迅速转运:病人经初步处理,妥善固定后,应尽快地转运至附近的医院进行治
疗。
四肢骨折护理查房四肢骨折是指四肢骨骼的连续性断裂,是骨折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对于患有四肢骨折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查房工作。
下面将对四肢骨折护理查房进行详细介绍。
查房前准备工作:1.查房时间:通常在患者手术后的第一天进行,保持每日查房一次的频率。
2.查房工具准备:包括工作手套、口罩、洗手液、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纸笔等。
3.查房姿势:首先应该洗手并戴上手套,进入病房后关闭门窗,确保病房的安静和私密性,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查房内容:1.体征观察:包括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常规生命体征的观察。
特别要注意患者的疼痛程度、肢体活动度和色泽等情况。
2.创面观察:观察患者手术后的创面情况,包括创口的颜色、渗液、红肿程度等。
注意创面有无异常出血或感染的迹象,并嘱咐患者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
3.疼痛评估: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包括程度、部位和特点等,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4.肢体功能检查:了解患者的肢体活动度,包括受限的程度、关节的活动度等。
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促进肢体的恢复和康复。
5.药物治疗:查看患者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镇痛药、抗生素等。
确保患者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情况。
6.心理支持:了解患者目前的情绪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鼓励患者树立积极的康复信心,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增加患者的社交活动。
7.饮食营养指导:查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提供合理的饮食营养指导,包括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促进骨折的愈合。
8.交接班注意事项:查房结束后,将查房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并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交接班,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饮食情况等。
通过以上的查房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同时,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了解,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意外的创伤、剧痛、肢体畸形、功能障碍,使病人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并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对病人神志、生命体征的观察,病情危重并发休克时遵医嘱快速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并准确记录出入量。
3、疼痛护理:
(1)加强观察,分辨疼痛的原因。
(2)针对不同的疼痛原因,对症处理,切忌盲目给予止痛剂。
(3)药物镇痛。
(4)疼痛轻者,通过分散或转移其注意力。
,
(5)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必须动作轻柔,在移动病人前先做好解释工作,在移动过程中重点托扶损伤部位。
4、采取合适的体位,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和疼痛,并保持功能位。
5、观察患肢血液循环,经常巡视病房,观察病人有无肢端剧痛、麻木、皮温降低、苍白等现象,如有不适及时对症处理。
6、预防感染:遵医嘱及时处理开放伤口,并应用抗生
素及全身支持疗法。
7、加强病人的生活护理,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
8、功能锻炼:指导病人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废用综合征等的发生。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无意的创伤、剧痛、肢体畸形、功能障碍,使病人产生恐惧、焦灼、吃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并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对病人神志、生命体征的观察,病情危重并发休克时遵医嘱快速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并确凿记录出入量。
3、疼痛护理:
(1)加强观察,分辨疼痛的原因。
(2)针对例外的疼痛原因,对症处理,切忌盲目给予止痛剂。
(3)药物镇痛。
(4)疼痛轻者,通过分散或转移其注意力。
,
(5)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必须动作柔和,在移动病人前先做好解释工作,在移动过程中重点托扶损伤部位。
4、采取适合的体位,合适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和疼痛,并保持功能位。
5、观察患肢血液循环,经常巡视病房,观察病人有无肢端剧痛、麻木、皮温降低、苍白等现象,如有适应及时对症处理。
6、预防感染:遵医嘱及时处理开放伤口,并应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
7、加强病人的生活护理,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
8、功能锻炼:指导病人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
硬、肌肉萎缩、废用综合征等的发生。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四肢骨折病人护理【观察要点】1、评估疼痛性质和程度,有无肿胀、麻木感、活动障碍。
2、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如肢体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和色泽、有无肿胀。
3、观察有无感染征象,如伤口有无红、肿、热、痛、波动感。
4、评估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护理措施】1、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2、生活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尽量满足其生活要求。
3、饮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受伤或手术早期供给较清淡的饮食,病情稳定后及时调整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4、心理护理:对需手术的患者应讲明手术治疗的目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5、疼痛护理:区分辨别疼痛的不同性质及临床表现,以确定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对症处理,在处理前可应用吗啡、杜冷丁等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痛苦。
6、患肢制动: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防止粗暴剧烈,以免引起或加重疼痛。
7、抬高患肢:如出现剧烈疼痛、肿胀、麻木感、皮肤温度降低、苍白或青紫,说明肢端血液循环障碍,须立即查明原因,汇报医生,对症处理。
对血液循环不良的肢体,除对症治疗外,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严禁热敷、按摩、理疗,以免加重组织缺血、损伤。
8、预防并发症:褥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便秘等。
9、功能锻炼(1)骨折早期:伤后1—2周,主要锻炼形式是患肢肌肉等长舒缩运动。
(2)骨折中期:2周至临床愈合,主要形式除等长肌肉舒缩活动外,逐渐恢复骨折上、下关节活动,由被动转为主动活动,不负重。
(3)骨折后期:骨折临床愈合后,主要形式是患肢关节的活动和负重锻炼。
功能锻炼的原则:一切锻炼活动须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全身局部兼顾;功能锻炼以患者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剧烈为度;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中心,上肢主要以增强手的握力进行活动,下肢重点训练负重行走能力;功能锻炼方法不应干扰骨折的愈合。
【健康教育】1、向患者宣传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方法,使其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早期积极主动配合锻炼,以尽早恢复其肢体功能。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要点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抬高患肢,促进患肢的静脉回流,以利于肿胀消退。
2. 在术后48小时内对患肢进行冰敷,减少内出血,48小时后改为热敷、理疗以促进患肢肿胀消退。
3. 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勤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
4. 对于合并有血管损伤的患者,需要告诫其避免主动和被动吸烟,以免发生血管痉挛。
5. 对患肢进行妥善的固定,可以使用石膏或皮肤牵引的方法来制动患肢。
6. 对于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重点需要对伤口进行护理,如及时换药以防伤口感染。
7. 重视患者的康复锻炼,在医师指导下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包括肌肉主动收缩和合理的关节运动等。
8. 营养护理,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保证患者有丰富的营养摄入。
9. 并发症预防护理,如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统感染等,应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给予扩血管类药物。
10. 早期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功能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强度。
此外,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保持病房的干燥清洁,营造舒适的修养环境;以及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休息姿势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护人员。
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四肢骨折是指四肢的骨折,包括手臂、腿部、足部等部位的骨折。
这些骨折常见于交通事故、跌倒、运动损伤等各种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将介绍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措施1.安置好病人:将病人安置在舒适的位置,提供必要的垫物来支撑骨折部位,减轻疼痛和不适。
尽量避免翻转和移动骨折部位。
2.疼痛管理:给病人提供必要的药物,控制疼痛。
常见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药和镇痛药。
同时,可以采取冷敷或热敷的方式来减轻疼痛。
3.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清洁病人周围的环境,保持床单、枕头等物品的清洁和干燥,预防感染。
二、固定四肢骨折的护理措施1.骨折固定:根据医生的指示,将骨折部位固定好,可以采用石膏固定或手术内固定的方式。
2.保持清洁:保持固定部位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石膏,预防皮肤溃疡和感染。
3.促进血液循环:定时按摩,加强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可以进行定期的肌肉活动和理疗,帮助康复。
4.动态观察:观察固定部位的局部情况,检查有无肿胀、红肿、蓝紫等情况,防止紧扎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三、术后护理措施1.观察手术部位:患者术后应常规观察手术部位有无渗血、感染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定期更换敷料: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手术部位的干燥和清洁。
3.动态观察疼痛情况:观察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给予必要的止痛药物,控制疼痛。
4.术后康复训练:根据康复师的指导,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包括运动和肌肉按摩等,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功能。
四、心理支持1.安抚情绪:四肢骨折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需要护士适时安抚患者的情绪,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2.提供信息: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医疗信息,使他们了解病情和治疗计划,减轻焦虑和不安。
3.家庭支持:协助患者和家属解决一些困扰,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确保病人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