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基础加固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 格式:pdf
- 大小:19.33 KB
- 文档页数:2
水泥土搅拌桩原理及施工工艺1、概述水泥土搅拌法是用于加固饱和粘性土地基的一种新方法。
它是利用水泥(或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或粉体)强制搅拌,由固化剂和软土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增大变形模量。
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水泥浆搅拌和粉体喷射搅拌两种。
前者是用水泥浆和地基土搅拌,后者是用水泥粉或石灰粉和地基土搅拌。
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深层搅拌法(以下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以下简称干法)。
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
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干法。
冬期施工时,应注意负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湿法的加固深度不宜大于20m;干法不宜大于15m。
水泥土搅拌桩的桩径不应小于500mm。
水泥加固土的室内试验表明,有些软土的加固效果较好,而有的不够理想。
一般认为含有高岭石、多水高岭石、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的软土加固效果较好,而含有伊里石、氯化物和水铝英石等矿物的粘性土以及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pH值)较低的粘性土的加固效果较差。
2、加固机理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与混凝土的硬化机理不同,混凝土的硬化主要是在粗填充料(比表面不大、活性很弱的介质)中进行水解和水化作用,所以凝结速度较快。
而在水泥加固土中,由于水泥掺量很小,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完全是在具有一定活性的介质─土的围绕下进行,所以水泥加固土的强度增长过程比混凝土为缓慢。
1.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普通硅酸盐水泥主要是氧化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及三氧化硫等组成,由这些不同的氧化物分别组成了不同的水泥矿物: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硫酸钙等. 用水泥加固软土时,水泥颗粒表面的矿物很快与软土中的水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含水硅酸钙、含水铝酸钙及含水铁酸钙等化合物。
水泥搅拌桩工艺流程
《水泥搅拌桩工艺流程》
水泥搅拌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可以用于加固土壤,增加土壤的承载能力,减小地基沉降,防止土壤液化等。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水泥搅拌桩的工艺流程。
首先,进行现场勘察,确定桩基位置和深度。
然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清洁无障碍。
接下来是进行孔洞钻探,确定桩基孔径和深度。
在确定好孔径和深度后,开始进行钻孔,直至达到设计深度。
当钻孔完成后,开始搅拌桩灌浆。
将水泥、水和其他掺合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搅拌桩灌浆浆料。
将搅拌桩灌浆设备放入孔洞中,开始对土壤进行搅拌灌浆,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搅拌桩灌浆完成后,进行桩基固化处理。
将灌浆后的桩基进行固化处理,待固化时间结束后,进行桩顶修整,确保桩顶平整。
最后进行试载试验,对桩基进行试载试验,检查桩基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就是水泥搅拌桩的工艺流程,通过这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可以有效地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施工方案软基处理是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项施工工序,特别是在涉及到软土地基的情况下更显重要。
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加固施工方式,通过将水泥和土壤混合,形成坚固的搅拌桩,以加固软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本文将探讨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的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1.1 项目名称软基处理施工工程1.2 工程地点具体地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1.3 工程内容软基处理施工,使用水泥搅拌桩技术,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2. 施工前准备2.1 设备准备1.搅拌桩机2.搅拌机3.泵车4.筛网5.其他辅助设备2.2 材料准备1.水泥2.砂子3.碎石4.辅助掺合材料5.其他施工所需材料2.3 人员准备1.施工队伍2.安全员3.质检人员4.管理人员3. 施工流程3.1 实地勘察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软基情况和地质条件,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3.2 基础处理清理软基表面杂物,确保施工地面平整、清洁。
3.3 搅拌桩施工1.将混合材料按一定比例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2.使用搅拌桩机将混合物注入软基土中。
3.不断下降,直至混合物注入深度满足要求。
4.反复操作,直至软基全面加固。
3.4 收尾工作1.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周边环境整洁。
2.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软基处理质量符合要求。
4. 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加强现场管理。
2.施工质量严格把关,确保软基处理效果。
3.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灵活调整方案,做到及时处理问题。
由以上可知,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技术,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软基处理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软基处理施工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路基的施工工艺及管理措施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摘要:水泥深层搅拌桩是进行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具有经济、施工方便等优点,但施工质量控制相对比较难。
鉴于此,本文对如何有效地控制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水泥搅拌桩软土路基质量控制施工工艺abstract: cement deep mixing pile in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 is an effective form, with the economy,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bu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s relatively difficult to.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on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ement mixing pi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are discussedkey words: cement mixing pile in soft soil roadb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一、前言软土成因类型复杂,分布范围广泛,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及由此引起的工程问题,这主要是由软土的特性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均需进行加固处理。
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规定: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应判定为软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土等。
我国软土分布十分广泛,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湖盆地周围、山间谷地均有分布。
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用于加固饱和软土地基的常用软基处理技术,它将水泥作为固化剂与软土在地基深处强制搅拌,由固化剂和软土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体,从而提高地基土承载力和增大变形模量。
水泥搅拌桩工程施工水泥搅拌桩施工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等,处理效果显著,处理后可很快投入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搅拌桩施工的准备、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控制及注意事项。
一、施工准备1. 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包括大块石、树根和生活垃圾等)。
场地低洼时应回填粘土,不得回填杂土。
2. 水泥搅拌桩应采用合格的R32.5级普通硅酸盐袋装水泥以便于计量。
使用前,承包人应将水泥的样品送中心试验室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试验室检验。
3. 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应配备电脑记录仪及打印设备,以便了解和控制水泥浆用量及喷浆均匀程度。
监理工程师每天收集电脑记录一次。
4. 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必须具备良好及稳定的性能,所有钻机开钻之前应由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钻。
二、施工工艺流程1. 桩位放样:根据设计要求,测量放样,桥台位置搅拌桩与钻孔桩之间的中心距不小于90cm,如不能满足可适当调整桩位。
在搅拌桩的位置上,插打竹片桩。
放样定线后做好测量技术复核单,提请监理进行复核验收签证。
2. 桩机定位:桩机使用其自身的步履行走系统移动,塔架提吊搅拌桩机就位。
水泥搅拌桩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
当地面起伏不平时,采用搅拌桩机的液压平衡装置使起吊设备保持水平。
检查钻杆长度、钻头直径,将桩机移到指定位置对好桩位。
3. 制备水泥浆:根据设计标准,DN1600盖板保护涵水泥用量按土体质量的15%计算,桥台搅拌桩和电塔防护桩水泥用量为132.17kg/m,水灰比为0.5。
施工中加水可使用定量容器进行用水量控制。
水泥浆待搅拌机下沉至设计深度后才可配制。
应严格按预定的配合比拌制,并应有防离析措施。
起吊应保证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的垂直度。
4. 预拌下沉喷浆:待水泥搅拌桩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桩机电机,放松搅拌桩机吊索,使搅拌桩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
深层⽔泥搅拌法(CDM)加固软⼟地基施⼯规程深层⽔泥搅拌法(CDM)加固软⼟地基施⼯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范围本规程阐述了深层⽔泥搅拌法(CDM)加固软⼟地基的施⼯⽅法、所⽤船机设备、施⼯⼯艺、施⼯技术要求和措施、质量标准和检测。
本规程适⽤于⾼桩码头接岸结构岸坡软基加固施⼯,防波(沙)堤、护岸、围堰、跨海⼤桥的桥墩基础、海上⼈⼯岛和陆上已有建筑附近加固软⼟地基的施⼯,亦可参照执⾏。
2.引⽤标准JTJ291-98 ⾼桩码头设计与施⼯规范JTJ250-98 港⼝⼯程地基规范3.施⼯⽅法采⽤深层搅拌处理机,将⽔泥浆等材料,注⼊地基⼟中,并与地基⼟就地强制搅拌形成“⽔泥⼟”,依靠⽔泥的硬化及其与⼟粒的化学反应⽽使地基得到加固。
4.船机设备4.1 ⽔上CDM 施⼯设备⽔上CDM 施⼯设备表4.1注:以烟台港⼯程为例,我国第⼀代CDM搅拌船。
4.2 陆上CDM 施⼯设备陆上C D M 施⼯设备表4.25.CDM施⼯⼯艺流程图注:“()”为陆上CDM施⼯。
6.施⼯技术要求和措施6.1材料6.1.1.CDM加固软⼟地基所⽤材料,⼀般是由⽔泥、外加剂和搅拌⽤⽔搅拌⽽成的⽔泥浆。
6.1.2.⽔泥可选⽤硅酸盐⽔泥、普通硅酸盐⽔泥、矿渣硅酸盐⽔泥,当有条件时宜选⽤缓凝⽔泥,必要时可采⽤其它品种⽔泥。
⽔泥均应符合现⾏国家标准。
6.1.3 宜选⽤回转窑⽔泥,当施⼯⼯地附近回转⽔泥不能满⾜供应要求时可选⽤⽴窑⽔泥,但在使⽤前应进⾏性能检查并各项指标合格,使⽤中应加强质量控制。
6.1.4 开⼯前应使⽤拟⽤品种⽔泥与⼯程所在位置取的各层⼟搅拌进⾏室内实验,以验证拟⽤⽔泥品种对⼯程⼟质的匹配性并进⾏经济技术⽐较。
⽔泥掺⼊⽐宜为7~15%。
当⼯程量较⼩或⼯程所在位置附近有⼯程实例时,可借鉴先前⼯程的实验报告。
6.1.5 当使⽤⾮缓凝型⽔泥时,⽔泥浆中宜掺⼊缓凝型减⽔剂的品种及⽤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外加剂的使⽤应保证⽔泥浆的流动性。
外加剂宜⽤早强、缓凝和减⽔的材料,并应避免污染环境。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顶管工作井井基如遇软基,需进行水泥搅拌桩加固。
(2)清除施工场地的障碍物,对有水的地方进行抽水和清淤,回填粘性土并压实。
(3)修缮施工道路,接好水电。
(4)组织材料进场,材料进场前应由监理工程师及质检人员共同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进场。
2、施工工艺(1)桩位复核:桩位放样按照施工图用测量仪器测放样桩每根桩中心插放竹管对中为防止误差积累每50米设一控制桩进行复核随时消除桩位偏差桩位偏差均3cm范围内。
(2)桩基定位:用起重机(或用塔架)悬吊深层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当地面起伏不平时应使起吊设备保持水平机座用枕木垫实并用水平尺检测机座水平度并用目测法和吊线法随时检查钻杆垂直度偏差过大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3)预搅下沉:待深层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下沉下沉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工作电流不得大于70A;如果下沉速度太慢可从输浆系统补给清水以利钻进。
(4)拌制浆液:深层搅拌机预搅调试的同时,后台拌制水泥浆液,待压浆前将浆液放入集料斗中。
选用水泥标号44.5普通硅酸水泥拌制浆液,水灰比控制0.45~0.55范围,按照设计要求每米深层搅拌桩水泥用量不少于75Kg。
(5)喷浆搅拌、提升:施工时,先将深层搅拌机用钢丝绳吊挂在起重机上,用输浆胶管将贮料罐砂浆泵与深层搅拌机接通,开动电动机,搅拌机叶片相向而转,借设备自重,以0.38-0.75m/min 的速度沉至要求加固深度;再以0.3-0.5m/min 的均匀速度提起搅拌机,与此同时开动砂浆泵浆砂浆从深层搅拌中心管不断压入土中,由搅拌叶片将水泥浆与深层处的软土搅拌,边搅拌边喷浆直到提至地面(近地面开挖部位可不喷浆,便于挖土),即完成一次搅拌过程。
用同法再一次重复搅拌下沉和重复搅拌喷浆上升,即完成一根柱状加固体,外形呈现“8”字形,一根接一根搭接,即成壁状加固体,几个壁状加固体连成规成一片,即成块状。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案
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常用于软土地基的加固和承台的支撑。
下面是一份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案。
1.施工前准备
(1)进行地质勘察,确定软土地基的强度和变形性质。
(2)制定施工方案,确定搅拌桩的孔径、深度、间距等参数。
(3)准备施工机械及工具,包括搅拌装置、挖掘机、测量仪
器等。
2.施工工艺
(1)在施工现场进行标志和测量,确定搅拌桩的位置和间距。
(2)用挖掘机先开挖搅拌桩孔,深度一般为设计要求的1.2倍,直径为设计要求的1.5倍。
(3)将搅拌机安装在挖掘机上,将其放入桩孔内,开始搅拌。
搅拌时间一般为3-5分钟,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4)在搅拌的同时适量添加水泥和填充材料,以提高桩的稳
定性和承载能力。
(5)搅拌完成后,用摊铺机平整桩顶。
(6)桩顶施工完毕后,进行初步测量和检查,确保桩的质量
达到设计要求。
3.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搅拌桩的直径和深度的准确性。
(2)搅拌桩中的水泥浆要充分搅拌均匀,确保桩的强度均匀。
(3)搅拌桩的间距和布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整个地基
的承载能力均匀分布。
(4)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将挖掘出的土方及时清理,并及时处理搅拌桩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
(5)搅拌桩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检验,确保桩的质量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案的编制旨在明确施工的步骤和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和难题,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第一作者简介:郭虎平,男,1963年7月生,山西省原平市人,1988年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土木工程系铁道工程专业,工程师,中铁十七局二处,山西省忻州市建设南路14号,034000. 文章编号:1005—6033(2001)04-0114-02收稿日期:2001—05—21软土基础加固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郭虎平摘 要:介绍了深层搅拌水泥土配合比的室内实验、施工方法与控制以及加固质量检验。
关键词:软土基础;搅拌桩;施工工艺中图分类号:U 213.1+5 文献标识码:A 水泥搅拌桩适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等软土地基,加固深度达20m 。
1 工程概况与设计简介我处承揽朔黄铁路三期工程十三标段。
本标段濒临黄骅港,属滨海洼地,常年积水。
表层为粘土,灰褐色,软塑,厚度0m ~1.6m ;其下为砂粘土,黄灰色,软塑,厚度为1.6m ~5.0m ,再往下为砂粘土,灰色,流塑,厚度5.0m ~7.1m ;最下层为砂粘土,灰色,软塑,厚度为7.1m ~10.8m 。
本标段两个框架基础采用深层搅拌桩,D K 589+850涵洞为1.0m ~4.0m 框架涵,设计150根水泥搅拌桩;D K 589+616.11为1.0m ~5.0m 框架涵,设计213根水泥搅拌桩。
桩径60c m ,桩长7.7m ,桩间距1.0m ,正方形布置。
2 水泥土配合比的配制2.1 材料选择本标段地下水和地表水含有强硫酸盐,对普通混凝土具有侵蚀性,故选用425#抗硫酸盐水泥,为增强水泥土强度和抗侵蚀性,又掺加˚级粉煤灰。
施工用水采用从20km 外输送来的自来水。
2.2 用量确定水泥掺入比根据要求选用10%,水泥掺入比A w 是指水泥重量与被加固的软土重量之比,即:A w (%)=掺加的水泥重量被加固的软土重量×100%,粉煤灰掺入量为水泥掺入量的45%。
2.3 试件制作根据要求,选取3种水灰比:0.5∶1、0.56∶1、0.6∶1。
把在施工场地现取的、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封装的被加固土样以及施工实际使用的水泥、粉煤灰和拌合水运至现场试验室,按拟定的试验配方称重后放入搅拌锅内,用搅拌铲人工拌合均匀,然后在5c m ×5c m ×5c m 的试模内装入一半试料,击振试模50下,紧接填入剩余试料再击50下,最后将试块表面刮平盖上塑料布,以防水分过速蒸发。
试块成型后1d ~2d 拆模,脱了模的试块用天平称重后放入养护室,分别进行各龄期的养护。
2.4 试件抗压强度的测定(见表1)2.5 实验评价确定水泥土的抗压强度q uq u =2K P a A式中:P a ——单桩承载力;K ——水泥土强度安全系数,一般取1.5;A ——桩截面积;表1 试件强度表(M Pa )水灰比7d 强度28d 强度0.51.643.250.560.983.000.60.952.59注:28d 强度为水泥土标准强度。
2——搅拌桩承载力的安全系数。
桩身强度设计为500kPa ,即P a A =500,则q u =2×1.5×500=1500kPa ,根据试验资料表明,一般情况下水泥土强度7d 可达标准强度的30%~50%。
1500×50%=750kPa ,试验7d 强度大于750kPa ,配合比满足要求,工地选用0.5∶1的水灰比。
3 施工方法3.1 施工机具及配套机械(1)PH -5B 型深层搅拌机。
包括动力部分(两台30k W 电机,各自连接1台2K -H 行星齿轮减速器)、搅拌轴和输浆管(喷浆方式是使水泥由中空轴经搅拌头叶片,沿着旋转方向输入土中)及搅拌头(在搅拌头上分别设置搅拌叶片和喷浆叶片,2层叶片相距0.3m ),成桩直径为0.6m 。
喷浆叶片有1个直径为2c m 的喷浆口。
(2)配套机械。
包括灰浆拌制机(型号为DBJ -140,容积为600L )、灰浆泵(其出口由压力胶管与深层搅拌机的输浆管相接)、集料斗(容积0.4m 3)及电磁流量计(为灌浆压力、流量计量测定装置)。
3.2 施工准备首先,依据设计图纸,编制深层搅拌法施工方案,做好现场平面布置,安排打桩施工流程;布置水泥浆制备及泵送系统。
其次,清理施工现场。
深层搅拌桩在施工到顶端50c m 范围内时,因上覆土压力较小,搅拌质量差,因此场地整平标高应比设计确定的基底标高再高出50c m ,搅拌桩仍施工至地面。
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测量放样,定出桩位,钉上小木桩,桩位布置与设计误差不得大于5c m 。
3.3 技术参数选定(1)每根搅拌桩材料用量确定。
首先是水泥用量(m c )的确定:m c =L ×A ×P 0′×A w式中:L ——桩长,取7.7m ;A ——桩身截面积;P 0′——土的容量,取1700kg m 3;A w ——水泥掺入比。
则m c =7.7×0.32×3.14×1700×0.1=370kg 。
其次是粉煤灰用量确定:m f =m c ×a411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 I T ECH I N FORM A T I ON D EV ELO PM EN T &ECONOM Y 2001年 第11卷 第4期式中:a——粉煤灰重量与水泥重量的比值。
则m f=370×0.45=166.5kg。
第三是水用量(m w)的确定:m w=(m c+m f)×w c式中:w c——水泥比,取0.5。
则m w=(370×166.5)×0.5=268kg。
(2)喷浆速度、输浆量确定。
灰浆泵输浆量为1.1m3h;水泥浆的体积为268÷1000=0.268m3;水泥浆需输送时间为0.268÷1.1×60=14.6m in;喷浆长度为7.7×2+1.5=16.9m;喷浆速度为6.9÷14.6=1.16m m in,施工中喷浆速度采用1.15m m in;第一次喷浆下沉时输浆量为45%~47.5%;第一次喷浆上升时输浆量为45%~47.5%;加强段1.5m处输浆量为5%~10%。
(3)复搅速度确定。
重复搅拌时速度确定为1.2m m in。
3.4 施工工艺(1)定位。
深层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中桩偏位不应大于10c m,应使机械保持水平,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5%。
(2)制备水泥浆。
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待压浆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中。
(3)喷浆下沉。
启动搅拌机,使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同时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并且边喷浆,边旋转,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钻进速度进行钻进。
(4)提升搅拌机。
待搅拌机下沉到过设计深度后,立即提升,并且边喷浆边旋转,同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深层搅拌机。
(5)重复下、上搅拌。
深层搅拌机提升至设计加固深度的顶面标高时,再次将搅拌机边旋转边沉入土中,待至离顶面标高1.5m时,集料斗中的水泥浆应正好排空,至设计加固深度后再将搅拌机提升出地面。
(6)清洗。
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的软土清洗干净。
(7)移位。
重复上述1~6步骤,进行下根桩的施工。
3.5 劳动组织每台班深层搅拌机械由8人组成。
其中指挥1人,负责指挥深层搅拌施工,并协调各工序间操作;司机1人,按照指挥发出的信号,正确操纵深层搅拌机的下沉、提升、喷浆、停浆等,观察和检查打桩机械运转情况,做好维修保养;司泵工1人,负责指挥灰浆制备、泵送系统的正常运转,做好水泥浆制备设备的例行保养及输浆管路的清洗;记录1人,负责依据设计要求,测定搅拌桩每米灌浆量,发现断浆时立即报告指挥,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记录施工中的各种数据,复查桩位及水泥浆配比等;搅拌工2人,负责按设计配合比制备水泥浆,按司泵工指挥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机械工1人,负责修理和维护全套深层搅拌机械的正常运转;电工1人,负责修理和维护全部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夜间施工照明等。
4 安全措施与施工控制4.1 安全措施(1)搅拌机的入土切削和提升搅拌负荷太大及电机工作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应减慢升、降速度,一旦发生卡钻、停转现象,应切断电源,将搅拌机强制提起以后,才能重新启动电机。
(2)泵送水泥浆前,管路应保持湿润,以利输浆。
(3)水泥浆内不得有硬结块,以免吸入泵内损坏缸体,在集料斗上部加细筛过滤。
(4)输浆管路应清洗干净,严防水泥浆结块,每次停工后需彻底清洗一次。
喷浆搅拌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事故停机超过半小时,宜先拆卸管路,排除灰浆,妥为清洗。
(5)灰浆泵应定期拆开清洗,注意保持齿轮减速箱内润滑油的清洁。
4.2 施工控制(1)桩位控制。
在做准备工作时,已按设计要求放好样,每个桩位钉上小木桩。
但因搅拌机移动时会损坏个别桩位,因此在每个桩搅拌前应进行复测,确定无误后,搅拌机开始就位,待搅拌头对准桩位时再开钻。
(2)水泥浆控制。
制桩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地基加固的成效,其中的关键是注浆量,因此施工中首先要严格按预定的配合比制备浆液。
为防止水泥发生离析,可在灰浆拌制机中不断搅拌,待压浆前才缓慢倒入集料斗中。
(3)钻进速度控制。
为保证水泥浆在桩长范围的均匀性,严格按照预定的速度进行钻进,其误差≤±10c m m in。
(4)钻进次数和钻进深度的控制。
深层搅拌施工法是搅拌头将水泥浆和软土强制拌和,搅拌次数越多,拌和越均匀,水泥土强度的离散性就越小,所以应严格控制钻进次数和钻进深度,保证水泥与软土拌和均匀。
(5)搅拌机导向架垂直度控制。
为了保证成桩的垂直度,首先应保证导向架的垂直度,在导向架上边悬吊一锤球,根据球的偏向来控制导向架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
(6)防止断桩和缺浆控制。
喷浆时供浆必须连续进行,一旦因故停浆,必须立即通知前台,宜将搅拌机下沉到停浆点以下0.5m,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
(7)记录控制。
记录员应详细如实记录施工中的各种数据,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判定桩的质量。
5 地基加固效果评价(1)成桩7d用轻便触探方法检查桩身强度。
触探点的位置一般取桩径14处,当贯入10c m击数N10小于10击时视为不合格,抽检频率为2%,本标段共有363根桩,抽检7根。
当贯入10c m时,击数最少为25,最多为33,根据结果判断,桩7d强度符合要求。
(2)成桩28d后在桩体上部(桩顶以下1.5m)取原状加固土土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定桩身强度。
每1涵洞取2根,共取4根,其值达2.52M Pa~2.81M Pa。
(3)复合地基荷载试验。
为检验施工质量,成桩28d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复合地基荷载试验。
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分10级加载,最大荷载为300kN,承压板面积为1.0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