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世纪金榜》高考一轮生物复习5.2&5.3
- 格式:ppt
- 大小:7.51 MB
- 文档页数:101
页眉内容专题提升练(九)现代生物科技专题(45分钟,100分)1.(12分)(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
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基因;而cDNA文库含有生物的基因。
(2)若要从植物甲中获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文库,再从中出所需的耐旱基因。
(3)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
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是否得到提高。
(4)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3∶1时,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
(填“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解题指导】(1)题干关键词:“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3∶1”。
(2)关键知识:基因文库类型、基因工程操作流程。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
(1)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包含生物基因组的全部基因,cDNA文库是以mRNA反转录后构建的,只含有已经表达的基因(并不是所有基因都会表达),即部分基因。
(2)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需要进行筛选。
(3)要提高植物乙的耐旱性,需要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耐旱基因导入植物乙的体细胞中。
要检测目的基因(耐旱基因)是否表达应该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耐旱基因)的表达产物(即耐旱的相关蛋白质);个体水平检测可以通过田间试验,观察检测其耐旱情况。
(4)如果耐旱基因整合到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则转基因植株的基因型可以用A_表示(A表示耐旱基因,_表示另一条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A_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A_∶_ _=1∶2∶1,所以耐旱∶不耐旱=3∶1,与题意相符;如果耐旱基因整合到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则子代将全部表现耐旱,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单元评估检测(五)必修2 第1、2章(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1个小题,每个小题4分,共44分)1.(2014·宣城模拟)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等位基因D.体细胞(细胞核)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3.(2014·合肥模拟)已知玉米的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下图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DDSS×DDSsB.DdSs×DdSsC.DdSs×DDSsD.DdSS×DDSs4.(2014·阜阳模拟)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验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不属于“假说—演绎法”的内容5.小鼠中有一种毛皮颜色的性状,其杂交实验如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小鼠毛皮颜色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B.小鼠毛皮的黑色对黄色为显性C.小鼠中不存在黄色纯种个体D.小鼠中不存在黑色纯种个体6.(2014·深圳模拟)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甲所示;为研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和花的顶生与腋生性状的遗传规律,设计了两组纯种豌豆杂交实验,如图乙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