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矿井通风技术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63
第4部分通风一、工作要求(风险管控)1.通风系统(1)矿井通风方式、方法符合《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以下简称AQ1028)规定。
矿井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1用1备;反风设施完好,反风效果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2)矿井风量计算准确,风量分配合理,井下作业地点实际供风量不小于所需风量;矿井通风系统阻力合理.2。
局部通风(1)掘进巷道通风方式、方法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一掘进巷道均有局部通风设计,选择合适的局部通风机和匹配的风筒;(2)局部通风机安装、供电、闭锁功能、检修、试验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3)局部通风机无循环风。
3。
通风设施按规定及时构筑通风设施;设施可靠,利于通风系统调控;设施位置合理,墙体周边掏槽符合规定,与围岩填实接严不漏风.4。
瓦斯管理(1)按照矿井瓦斯等级检查瓦斯,严格现场瓦斯管理工作,不形成瓦斯超限;(2)排放瓦斯,按规定制定专项措施,做到安全排放,无“一风吹”。
5.突出防治有防突专项设计,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采掘工作面不消突不推进.6。
瓦斯抽采(1)瓦斯抽采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瓦斯管路检查、钻孔参数、监测参数等符合《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以下简称AQ1027)规定;(2)瓦斯抽采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抽采能力满足《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要求;(3)积极利用抽采瓦斯。
7。
安全监控安全监控系统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以下简称AQ620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以下简称AQ1029)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维护、调校、检定到位,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8。
防灭火(1)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建立防灭火系统、自然发火监测系统,系统运行正常;(2)开采自燃煤层、容易自燃煤层进行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工作;(3)井上、下消防材料库设置和库内及井下重要岗点消防器材配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堂笔记4章第四章 通风动力本章重点与难点1、自然风压的产生、计算、利用与控制2、轴流式和离心式主要通风机特性3、主要通风机的联合运转4、主要通风机的合理工作范围欲使空气在矿井中源源不断地流动,就必须克服空气沿井巷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这种克服通风阻力的能量或压力叫通风动力。
由第二章可知,通风机风压和自然风压均是矿井通风的动力。
本章将就。
对这两种压力对矿井通风的作用、影响因素、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合理地使用通风动力,从而使矿井通风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一节 自然风压一、 自然风压及其形成和计算自然风压与自然通风 图4-1-1为一个简化的矿井通风系统,2-3为水平巷道,0-5为通过系统最高点的水平线。
如果把地表大气视为断面无限大,风阻为零的假想风路,则通风系统可视为一个闭合的回路。
在冬季,由于空气柱0-1-2比5-4-3的平均温度较低,平均空气密度较大,导致两空气柱作用在2-3水平面上的重力不等。
其重力之差就是该系统的自然风压。
它使空气源源不断地从井口1流入,从井口5流出。
在夏季时,若空气柱5-4-3比0-1-2温度低,平均密度大,则系统产生的自然风压方向与冬季相反。
地面空气从井口5流入,从井口1流出。
这种由自然因素作用而形成的通风叫自然通风。
图4—1—1 简化矿井通风系统 由上述例子可见,在一个有高差的闭合回路中,只要两侧有高差巷道中空气的温度或密度不等,则该回路就会产生自然风压。
根据自然风压定义,图4—1—1所示系统的自然风压H N 可用下式计算:gdZ gdZ H N ⎰⎰-=532201ρρ4-1-1式中 Z —矿井最高点至最低水平间的距离,m ;g —重力加速度,m/s 2;ρ1、ρ2—分别为0-1-2和5-4-3井巷中dZ 段空气密度,kg/m 3。
由于空气密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与高度Z 成复杂的函数关系。
因此利用式4-2-1计算自然风压较为困难。
为了简化计算,一般采用测算出0-1-2和5-4-3井巷中空气密度的平均值ρm1和ρm2,用其分别代替式4—1—1中的ρ1和ρ2,则(4-1-1)可写为:H Zg N m m =-()ρρ12 4-1-2二、 自然风压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自然风压影响因素由式4-1-1可见,自然风压的影响因素可用下式表示:H N =f (ρZ )=f [ρ(T,P,R ,φ)Z ] 4-1-3影响自然风压的决定性因素是两侧空气柱的密度差,而影响空气密度又由温度T 、大气压力P 、气体常数R 和相对湿度φ等因素影响。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制度一、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并做到稳定可靠、简单合理。
改变全矿井、一翼或一个水平的通风系统必须报区域矿总工程师批准;改变一个采区的通风系统时,必须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二、每一生产水平和每一采区都必须实行分区通风。
准备采区时必须在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掘进其它巷道,新采区投产移交前,必须在采区上(下)山做到位后方可进行回采。
三、所有采区严禁将一条上(下)山作两种用途(其中一段作进风,另一段作回风)。
四、通风设施严格按质量标准构筑,除临时为开拓掘进巷道服务的通风设施外都要按永久设施施工、管理。
凡是永久风门必须上联锁装置。
对损坏设施或者敞开风门不关者要严肃追查处理。
五、消灭不符合《规程》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避免角联通风。
串联通风措施要严格按照《规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
六、坚持以风定产的原则,做到合理的集中生产。
要提高矿井的生产能力,必须首先提高矿井的通风能力。
严禁任何采区超通风能力的组织生产。
七、矿井各用风地点的确需风量计算,严格按照《规程》第110条配风细则进行。
八、所有进回风巷道的有效通风断定面要保证风速不超限,尽量减小通风阻力。
巷道失修率控制在规程标准之内。
九、矿井必须按规定进行反风演习和通风阻力测定工作。
上报的通风数据要准确、真实。
及时绘制通风系统图和通风网路图,按规定上报煤业公司通风部。
十、矿井要建立矿井通风系统定期检查制度,其中回风系统至少每十天由通风部门巡回检查一遍,发现隐患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及时组织处理。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保证矿井安全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矿井安全规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及其他采矿企业的通风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条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第四条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应按照科学、规范、创新的原则,加强矿井通风工程建设和设备管理,提高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大纲I先修课程《流体力学》、《流体机械》、《矿图》、《煤矿地质》、《开采方法》。
Ⅱ本课程的课时分配情况课时分配:Ⅲ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是采矿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研究煤矿井下主要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的一门科学。
设立本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能针对矿井瓦斯、矿尘、水、火等主要灾害采取防治措施,会使用井下各种通风、安全检测仪器仪表;掌握通风系统的设计、管理,编制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等内容。
Ⅳ本课程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矿井空气与需风量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矿内空气成分与地面空气成分的异同;主要有毒有害气体的性质、《煤矿安全规程》对其浓度的规定、检测方法。
理解矿井气候条件的主要因素和改进措施。
重点掌握井巷中风流风速及风量的测定和风量的需求分配等内容。
二、课程内容1、矿井空气主要成分(1)氧气()氧气的性质及减少的原因及《规程》的有关规定。
(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及《规程》的有关规定。
(3)氮气()(4)工业卫生标准2、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矿(岩)尘(1)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①瓦斯()瓦斯的来源、性质及危害、测定,及《规程》的有关规定。
②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及危害、测定,及《规程》的有关规定。
③其他有害气体(,,,,)其他有害气体如,,,,等的性质及危害,及《规程》的有关规定。
④氡及其子体氡及其子体的性质及危害。
(2)矿(岩)尘矿(岩)尘的来源、性质及危害、测定,及《规程》的有关规定。
3、矿井气候条件(1)矿井空气温度矿井空气温度的影响因素、变化规律和规定。
(2)矿井空气的湿度矿井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
(3)矿井中的风速矿井中风速的测定方法、意义。
(4)气候条件指标衡量气候条件的主要指标。
4、矿井需风量主要介绍总风量及各用风地点的需风量计算和依据、标准。
(1)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2)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3)硐室所需风量(4)矿井总风量计算第二章矿井通风压力与通风阻力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空气的主要物理参数、摩擦阻力、局部阻力、等积孔的概念。
第一章 矿井空气复习思考与习题1、 地面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矿井空气与地面空气有何区别?2、 《规程》对矿井空气主要成分的浓度标准有哪些具体规定?3、 造成矿井空气中氧浓度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矿井空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有哪些?其性质、来源、危害有哪些?《规程》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为多少?5、防止有害气体的措施有哪些?6、什么叫矿井气候条件?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主要指标有哪些?7、影响矿井空气温度的因素和矿井空气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8、设置测风站必须符合哪些要求?9、测风仪表按其工作原理、构造以及测风范围各分为几类?10、用风表测风为什么要校正其读数?用迎面法与侧身法测风时其校正系数为什么不同?11、用风表测风时应注意哪些事项?12、改善矿井气候条件应采取哪些措施?13、某矿井冬季总进风流的温度为5℃,相对湿度为70%。
矿井总回风流的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90%。
矿井总进、回风量平均值为2500 m 3/min 。
试求风流在全天之内从井下带出多少水分?(答:f a =4.76g/m 3,f a ′=15.48g/m 3,G△=38t/d ) 14、某矿井地表年平均温度为t c =7.5℃,恒温带的深度为Z c =30m ,地温率为g =30m/℃。
求矿井深度为450m 处的岩石温度?(答:t r =21.5℃)15、半圆拱巷道,拱墙高1.55m,巷宽2.8m ,用侧身法测得的表速为3m/s ,该风表的校正曲线表达式为s υ= 2+c υ,计算该巷道通过的风量。
(答:Q =33.3m 3/s ) 第二章 矿井通风压力复习思考与习题1、何谓绝对压力、相对压力、大气压力、正压和负压?用坐标图来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空气从静压大的地点流向静压小的地点,其条件是什么?空气从全压大的地点流向全压小的地点,其条件是什么?3、如何理解绝对全压是绝对静压与速压之和?相对全压是相对静压与速压之和?速压有无绝对值与相对值的含义?4、“静压和速压可以相互转换”是指一个断面而言,还是指两个断面而言?同一断面上静压大的地点是否速压就小,速压大的地点是否静压就小?5、某矿采用抽出式通风如图2—23所示,用仪器测得风硐4断面的风量Q 4=40m/s ,净断面积S 4=4m 2,空气密度ρ=1.19kg/m 3,扇风机房U 形压差计的读数h=200mmH 2O ,风硐外与4断面同标高的大气压P0=101 332Pa,矿井自然风压h自=10mmH2O,自然风流方向与扇风机作用风流方向相同,试求P静4、P全4、h速4、h全4以及矿井通风阻力h阻各为多少?6、已知空气的压力为101 332Pa,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60%,试求该空气的密度。
矿井建设安全规程(通风部分)第四章通风、瓦斯、防火、防尘第一百零四条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设立相应的通风机构和分管通风的副总工程师,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总工程师直接领导,负责“一通三防”等技术业务。
每一通风队必须配齐工程技术管理、通风、瓦检、防尘等人员和设施。
第一百零五条建设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建井主要通风机应设在地面,风机要设置2套,其中1套备用。
备用风机必须能在10min内启动。
严禁采用局部通风机或风机群作为主要通风机使用。
主要通风机因通风阻力大、距离长等原因,必须在井下设置辅助通风机,供给通风机房新鲜风流。
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报建设单位总工程师批准。
严禁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安装辅助通风机。
第一百零六条在形成矿井通风系统后方可进行采区和巷道施工。
形成采区通风系统后方可进行工作面顺槽施工。
第一百零七条矿井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通风设计,必须包括风量、风压计算、风机选型、通风防尘设施及瓦斯监控设备的设置等;矿井各阶段的施工必须有相应的通风设计和会审手续。
第一百零八条矿井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必须满足全矿井掘进工作面用风量的总和。
组织施工时必须坚持以风量确定掘进工作面个数的原则。
第一百零九条通风系统变更时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批准。
第一百一十条无瓦斯岩巷的掘进通风方式可采用压入式,也可采用混合式。
煤巷、半煤岩巷及有瓦斯涌出岩巷的掘进通风方式均应采用压入式。
采用混合式通风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建设单位总工程师批准。
瓦斯涌出量较大的区域或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掘进通风方式均不得采用混合式。
第一百一十一条井下空气的成分,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掘进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按体积计算,氧气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
(二)有害气体最工允许浓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
井下空气应定期取样化验,当巷道中空气成分不符合本条文的规定时,必须向调度室汇报,由施工单位总工程师组织通风部门及有关人员采取措施,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