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22
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如何让老师的课堂更加吸引人,提前写好相关的教案是很有必要的,结合课堂主题的教案对于我们提升课堂效率才是有帮助的。
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复习课教案1复习要求:1、会认识段的一般结构,能给段落分层次、理解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
2、能抓住一段话的中心,概括整段话的大意。
3、能把一段话的顺序整理清楚。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每一篇文章都是由若干个不同的段落按一定顺序组合而成的。
这节课我们专门复习有关段的内容。
(板书:段)关于段这一部分知识,你平时存在哪些问题呢?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归纳。
二、师生共同复习。
1、段,是由若干个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在一起的。
一个段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内容分几个层次叙述的,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板书:段的认识)2、小组讨论:段通常有哪几种组合方式呢?3、指各组代表回答。
4、教师小结:总分式。
(板书)这种段式,作者常在这一段的开头,写上一个高度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以下就围绕着这个内容来展开。
如:(投影)《威尼斯的小艇》中一段“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另外有的先分后总,(板书)即先分述几个方面的内容,再在最后做个总结。
如(投影)”1952年焦裕禄回老家时,穿着一身破旧衣服,村里人说他当了几十年干部,怎么连一身好衣服也没有……他家人多,加上他管得严。
九口人平均每天最多吃几角钱的菜……焦裕禄就是这样过着艰苦的生活。
”除了以上所讲的“总分”或“分总”外,还有一种是:总、分、小结段式。
(板书)如:(投影)xx同学他学习非常努力,每天清晨他总是六点多起床,在吃早饭前读英语,到学校后他就进教室早读……他这样努力学习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另外还有一种,开头先提问,概括本段的主要意思,后回答,这也属于“总分”的形式。
如(投影)《鲸》中的一段“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小鱼和虾……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连贯顺接式。
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优秀8篇】复习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单元复习将知识点细化,帮助学生学好语文。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复习教案一、复习计划1.复习目标本册期末复习旨在巩固一年级上学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复习重点(1)声母、韵母、声调的掌握;(2)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3)词语的积累和运用;(4)句子的理解和运用;(5)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6)写作能力的培养。
3.复习时间期末考试前两周,每周安排两课时进行复习。
4.复习方法(1)讲解与练习相结合;(2)小组合作与个人独立思考相结合;(3)课堂复习与课后巩固相结合;(4)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
二、复习教案第1课时:声母、韵母、声调复习1.复习内容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知识。
2.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练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读写;(2)培养学生正确拼读的能力。
3.教学过程(1)讲解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概念;(2)通过示例,让学生跟读、模仿;(3)进行声母、韵母、声调的拼读练习;(4)进行小组合作,互相纠正发音;(5)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2课时: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复习1.复习内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
2.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练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2)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3.教学过程(1)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2)通过示例,让学生跟写、模仿;(3)进行汉字书写的练习;(4)进行小组合作,互相纠正书写;(5)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3课时: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复习1.复习内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2.教学目标(1)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2)培养学生运用词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3.教学过程(1)讲解词语的积累和运用;(2)通过示例,让学生跟读、模仿;(3)进行词语的运用练习;(4)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心得;(5)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4课时:句子的理解和运用复习1.复习内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2)培养学生运用句子进行表达的能力。
提高课堂效率: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基本知识点;2.培养学生听讲和记忆能力;3.帮助学生有效记忆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黑板笔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工具。
三、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老师在课前提前布置一定的作业或预习内容,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
预习能够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2.知识回顾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同时老师讲解知识点的重点难点。
3.教学演示通过课件或者书本,老师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同时提醒学生学习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
4.思维拓展通过提出一些有关知识点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的理解知识点,而且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拓展。
5.反思讨论当学生完成复习后,老师可以针对部分学生或者全班进行答疑和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6.作业布置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设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点。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老师通过书本或课件讲解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并告诉学生如何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2.提问法: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并扩展学生的思维。
3.演示法:通过课件或书本的形象直观,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4.讨论法:当学生完成复习后,老师可以进行反思和讨论。
五、教学技巧1.注意课堂管理: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
2.注重互动交流: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3.灵活应对:如果学生不理解或提出问题时,老师要善于灵活变通,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4.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抓住重点,注重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效果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技巧,学生可以更快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听讲和记忆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最终,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精选8篇)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篇1教学目的:1.认识并掌握7个生字。
2.体会幽默带来的愉悦,感悟漫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幽默感。
教学重点;1.正确掌握一类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生字及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相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脖子的妙用》《动脑筋照相》)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脖子的'妙用》和《动脑筋照相》吗?你们喜欢这样的课文吗?它们都是漫画。
漫画是用简捷明快的线条勾画出的一幅具有特殊意义的图画,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由德国漫画家卜劳恩创作的《鱼儿捎来的信》。
(多媒体出示课题)二、新授:1、齐读课题,在这个题目中哪些字是我们以前没学过的?2、师出示卡片:“捎”“信”领读,开火车读,注意“捎”是翘舌音。
你还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3、鱼儿到底是怎样捎来的信,捎来的什么信?下面看大屏幕(出示题目及6幅漫画)4、仔细观察,看你能看懂哪幅图,把你看懂的说给同桌听。
生1:第一、第二幅图写父亲在那聚精会神地钓鱼,儿子想办法不让钓,从而保护鱼儿,因此,儿子以鱼儿的口气写了一封信。
生2:第三,四幅图写儿子跳到水中,把信挂在了鱼钩上。
生3:第五,六幅图父亲发现鱼竿动了,本以为是鱼儿咬钩了,拎起一看,原来是一封信。
5、通过你对漫画的理解,你认为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6、猜猜儿了在写信,挂信时会想些什么?(不想钓鱼,想保护鱼儿)7、带着这种理解,我们齐读这封信。
(大屏幕出示信)①开火车读一类字:捎肖信言致至礼屏幕出示)②注意:“致”的左边最后一笔是堤“礼”是衣字旁而不是示字旁。
③用生字扩词,选择一两个说话。
8、生字我们认识了,再来读这封信,思考父亲看了这封信会怎么说?三、新生知识升华:1、在屏幕出示父与子中几幅简单的漫画共同学欣赏。
2、自己创作:出示课后四幅未完成的图,让同学想象并补画上。
语文高三期末复习教案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扇认识人类文明尤其是本民族精神发展的窗户。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本店铺特地准备了语文高三期末复习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语文高三期末复习教案1【教学目的】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__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
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
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
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
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
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
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
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上学期所学的语文知识,巩固学生基础;2.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回顾知识,做好期末复习;3.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复习:对上学期的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和复习;2.语法知识回顾:主要包括词语辨析、句子成分分析等内容;3.默写训练:选择课文中的重要段落进行默写训练;4.语文综合应用:综合性练习,包括填空、改错、作文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重点句段、语法知识的关键点、基础知识的巩固;2.难点: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对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习效果;2.多媒体辅助:结合PPT、视频等多媒体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点;3.互动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互相答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复习课文内容:分段复习,明确重点;2.回顾语法知识:重点讲解难点,进行练习;3.默写训练:指导学生按要求进行默写练习;4.综合应用练习:布置作业,以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包括课堂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正确率等;2.默写成绩:对学生的默写练习进行评分;3.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是否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
七、家庭作业1.默写练习:完成指定课文段落的默写练习;2.综合应用练习:完成综合应用题目。
八、教学反思本次复习教案着重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教案第一章:汉字复习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重点汉字。
2. 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对汉字结构的认识。
教学内容:1. 复习课本中的重点汉字,包括难写字和易错字。
2. 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如笔画顺序、部首组合等。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重点汉字,学生跟读并书写。
2. 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笔画顺序和部首组合。
3. 进行汉字书写练习,学生自主完成一定数量的汉字书写。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重点汉字。
2. 学生能够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并正确书写。
第二章:词语复习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2. 提高学生的词语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课本中的重点词语,包括成语、俗语等。
2. 分析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
1. 教师出示重点词语,学生跟读并解释意思。
2. 分析词语的用法和意思,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3. 进行词语运用练习,学生自主完成一定数量的词语填空或造句。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重点词语。
2. 学生能够正确填写或造出一定数量的词语。
第三章:成语复习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重点成语。
2. 提高学生的成语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课本中的重点成语,包括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成语,并能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否。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重点成语,学生跟读并解释意思。
2. 分析成语的用法和意思,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3. 进行成语运用练习,学生自主完成一定数量的成语填空或造句。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重点成语。
2. 学生能够正确填写或造出一定数量的成语。
第四章:语法复习1. 复习并掌握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语法知识。
2. 提高学生的语法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课本中的重点语法知识,如句子结构、词性、短语等。
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8篇)语文复习课教案篇一复习内容:阅读练习复习重点:审清题意,明确一句完整的话的要点。
复习难点:正确解答并认真检查,留下审题检查的痕迹。
复习过程:一、复习导入你们会照样子说一句话吗?二、明确复习目标例1:力力画画。
(谁、干什么)例2:妈妈是工人。
(谁、是、职业)这样的句子我们首先要给出一个主人公(谁),再说他在干什么或者做什么的,两者都说清楚了,句子就完整了。
像写这样的句子,我们最好写我们会写的字。
三、词语谁:我们你们他们它们人们我你他它小文小方小力小马小羊小牛女儿儿子女生小朋友小宝贝时间:今天明天今年明年上午下午中午白天地点:竹林山头工厂森林职业:工人木工工头会长在干什么:开门打水扫地打伞看星星开灯扫水打毛衣看月牙看天看白云看大山看田地看牛羊四、练习1、用上以上的词,说一句话:谁在干什么?2、用上以上的词,说一句话:谁是什么?3、把词语连成句子:生日是今天爷爷的找关键词:是在会标出排好的序号连词成句检查五、在做这样的。
练习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去做,尽量写自己会写的字。
注意结合题目要求去检查,修改。
六、小记数学复习课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等的计算,在正确率和速率方面都达到基本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学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到数学的作用与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用加减和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多策略地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竞赛,评选出最佳小组。
二、巩固练习,深化提高:1、口算:(1)用口算卡片出示口算题,抢答。
(2)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
指名回答,集体校对。
错的要找出错因。
2、笔算:(1)用竖式计算第17题前面两竖。
(2)说说计算乘除法的注意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回顾本学期所学的语文知识点,全面巩固。
2.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认读生词、朗读短文。
难点:理解短文,进行简单的写作。
教学准备1.本学期语文教材。
2.白板、黑板、彩笔、粉笔等教学用具。
3.学生的语文笔记本和练习册。
4.教师准备好的复习题目和考试样卷。
教学过程1. 复习识字知识点教师准备一些识字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生字或常用词。
教师将卡片洗乱,向同学发放,每位同学依次出示自己手中的卡片,念出自己手中的字,并介绍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
其他同学需要及时回答出这个生字的读音和意义。
2. 复习生词教师将准备好的生词卡片发放给每位同学,让同学们读出这些生词及其含义,并进行记忆。
3. 朗读短文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课文或者短篇小说,让同学们依次朗读,同时教师可以提醒同学们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语言技巧。
最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互相交换读、听、评,并进行点评。
4. 阅读理解教师可以布置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认真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具体操作如下:•教师将材料复印或者手写在黑板或白板上。
•教师阅读一遍文章,然后提出2-3道问题,组织同学们进行思考和回答。
•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或者独立完成答题。
5. 作文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话题,要求同学们进行写作。
具体步骤如下:•教师向学生提供写作话题。
•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针对性的素材搜集和提纲制定。
•学生根据所准备的素材和提纲展开自己的写作。
教学要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每个环节的时间管理和掌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使他们能够逐步独立完成作文。
•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多写优秀作文,提高语文素养。
期末复习教案(第一单元)一、复习目标:1、复习掌握第一单元的生字生词2、重点了解要求掌握的句子3、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4、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二、复习重难点:了解要求掌握的句子,并能修改病句。
三、复习时间:2课时四、复习准备:学生易错知识点和字词收集五、复习过程:第一课时2017年 1 月日,星期,第节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古老、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白发苍苍等。
2、同桌互批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能用“一本正经”、“白发苍苍”“引人注目”造句。
1、出示词语。
2、指名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3、明确要求。
4、指名交流。
5、师生评价。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窗外真_______________2、下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热闹了。
3、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全国共有____个民族,有_____族,有____族,有_____族,还有______族。
4、我奋力向峰顶爬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小猴子一样……5、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中午,__________,所以草地是金色的,傍晚,__________,所以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6、指名交流,师总结。
四、仿写句子。
1、出示句子。
(1)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你小猴子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并提醒学生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5、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课文容。
第一课:1作者的感情是自豪、赞美,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2、抄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3、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美丽、团结)第二课:1、感情: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给我的们生活带来了乐趣。
2、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第一件: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
第二件: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3、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第三课: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段写了什么?(天都峰又高又陡)2、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
)六、总结。
第二课时复习时间:2013年月日,星期,第节一、积少成多(读一读,记一记)1、打比方的词似乎好像仿佛犹如恰似有如宛如如同2、带“然”的词语居然竟然果然突然3.日、月来表示大致的时间:月落柳梢旭日东升艳阳高照日上三竿夕阳西下二、背一背重点句段……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八月,天气热。
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三、熟读比喻句,会写比喻句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个样……用上下面的词,把句子写具体。
妹妹的脸蛋如同——————————。
他写的字歪歪扭扭,好像————————。
复习内容:第二单元(两课时)复习目标:1、复习掌握第二单元的生词,并能完成词语扩展。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句子,能补充并仿写句子。
复习重难点:课文相关段落的背诵。
复习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时间:2013年月日,星期,第节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郊外、可惜、低头、胸脯,侧过、杂志、社会、胶卷、著名、推动、秦岭、震惊2、同桌互批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完成词语扩展。
1、练写。
旅()()卧()()想()()遗()()考()()信()()显()()亮()()2、交流。
三、复习成语。
1、自言自语、欢蹦乱跳、严严实实、转来转去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四、句子补充句子:灰雀在树枝间,婉转地,非常。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只的灰雀终于。
我发现。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单元的内容。
2、课文内容。
第五课:(1)把课文描写灰雀的句子背下来。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非常惹人喜爱)(2)列宁是怎样对待小男孩儿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列宁尊重、爱护小男孩,小男孩是一个诚实天真的人)第六课:(1)高尔基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男是一个怎样的人?(高尔基关心爱护小男孩,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2)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什么?(从高尔基和小男孩两个方面去回答)第七课:(1)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
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得卧进去呢?)(2)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好品质)六、总结。
第二课时复习时间:2013年月日,星期,第节一、积少成多(读一读,记一记)1、描写红色的词粉红深红朱红大红暗红桃红橘红枣红棕红玫红2、“言……语……”构成的词语自言自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甜言蜜语花言巧语胡言乱语3.描写天气好的词语阳光明媚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碧空如洗4、表示“说”的词语吩咐告诉转告解释责备嘀咕讲解陈述劝告数落5、表示“看”的词语观察仰望打量注视6、表示猜测、估计的词语恐怕也许或者大概可能似乎二、背一背重点句段1、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
他每天到公园散步。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2、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3、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
4.“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三、体会对话的几种形式,并会加标点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提示语在前)“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提示语在后)“请转告他,我很忙。
”高尔基说,“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提示语在中间)练习巩固: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请转告他,我很忙。
高尔基说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复习内容:第三单元(两课时)复习目标:1、掌握第三单元的生字词。
2、会背诵《古诗两首》,并能默写。
3、能用“果然”、“……越……越……”造句。
4、灵活运用字词。
5、进一步练习加标点。
6、继续进行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能力。
复习重难点:古诗默写和造句。
复习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时间:2013年月日,星期,第节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促织、夜深、回忆、异常、相逢、佳节、倍数、遥远、插花等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5、能了解成语的意思,能区分哪个成语是表示动作的,哪个成语是表示神态的……二、默写古诗。
1、限时默写古诗,指四人上黑板默。
2、共同批改,订正黑板上的古诗。
3、同桌互相批改,各自订正。
4、齐背。
三、句子。
按课文意思,把句子补充完整:风筝越飞越高,________秋天到了,公园里的菊花纷纷开放。
菊花的颜色可多了:—————四、练习加标点。
1、出示句子:(1)风筝越来越小悠地便没了踪影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2)小刚问我们你们去水磨坊那里找过风筝吗2、指名交流。
3、进一步强调引号的用法。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课文内容。
2、课文内容。
(1)第九课:诗句意思:(诗人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作者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地思念家乡亲人)(2)第十课:找出课文中描写心情的有关语句①我们精心做着……②我们依旧快活……③风稳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④我们都哭了……背课文40页第二自然段,抄写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
(3)第十一课:①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色彩、气味、动植物准备过冬)②背第三题的两个比喻句。
③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
六、总结。
第二课时复习时间:2013年月日,星期,第节一、读记下列词组(难写的写一下)五彩缤纷的树叶缤纷的色彩美妙的声音黄黄的叶子红红的枫叶美丽的菊花金色的海洋金色的小喇叭甜甜的菠萝香甜的气味好闻的气味甜甜的味道道别的话音告别的歌韵暖暖的叮咛丰收的歌吟绽开的谷粒丰收的歌欢乐的歌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摘果子看红叶捉蛐蛐二、积少成多(读一读,记一记)1、描写秋天的词夏去秋来夏末秋初时值秋季金秋时节金秋十月八月中秋秋色宜人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天高云淡浓霜盖地秋雨绵绵秋风习习秋风萧萧一叶知秋秋风落叶红叶满山红叶缤纷黄叶飘零黄叶纷飞落叶飘飘黄花似金花朵凋谢花残叶落万花俱败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色彩斑斓绚丽多彩万紫千红姹紫嫣红花团锦簇2、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倏地一瞬间一眨眼立刻马上3、描写心情的词语快活快乐高兴痛苦失望惊慌4.描写声音的词——象声词刷刷沙沙啪啪叮当哗啦噼啪卡嚓噼里啪啦叮叮咚咚乒乒乓乓三、背一背重点句段我们去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