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第一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89.50 KB
- 文档页数:2
专题五物质的量第一课时一.选择题:1.在同温同压下,1mol氩气和1mol氟气具有相同的()A.质子数B.质量C.原子数D.体积2.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C.分子总数D.质量3.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CO,下列叙述:(1)质量相等(2)密度相等(3)所含分子数相等(4)所含碳原子数相等,其中正确的是()A.(1)(2)(3)(4)B. (2)(3)(4)C. (3)(4)D.(3)4.等质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之比为4:5 B.分子个数之比为5:4C. 电子数之比为5:4D.质子数之比为1:15.今有H2和CO(体积比为1:2)的混合气体V L,当其完全燃烧时,所需要O2的体积为()A.3V LB.2V LC.V LD.0.5V L6.如果a g某气体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使(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22.4bc/aN A LB. 22.4ab/cN A LC.22.4ac/ bN A LD. 22.4b/acN A L7.有反应X+2Y=R+2M,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16:9 B.23:9 C.32:9 D.46:9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对0.3mol/L硫酸钾溶液的不正确说法是()A.1L溶液中含有0.3N A个钾离子B.1L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数为0.9N AC.2L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1.2mol/LD.2L溶液中含有0.6N A个硫酸根离子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钠作为还原剂可提供的电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0。
C,101.3kPa)下,22.4L氯气中所含有的氯原子数为N AC.16g氧气中所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D.18g水所含有的电子数为8N A10.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小说专题五小说主旨类题(教案+课件)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主旨的概念。
2、学习分析小说主旨的方法。
3、实战应用,规范答题。
教学重点:理解概念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学法指导:讲解—应用体验—应用媒体设计: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主旨的概念如果说情节是小说的躯体,人物形象是小说的血肉的话,那么主题便是小说的灵魂,是小说意义的核心。
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概括主题,首先要弄清作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命运,然后细心揣摩作者对此的情感态度,便可依次归纳。
有时候作品的标题,作品中的议论抒情或评价性的句子就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答题模板(1)概括主题。
小说通过……情节,刻画了……形象,表现了/批判了/颂扬了……性格/现象/情感。
如《孔乙己》:通过对断腿前后的孔乙己遭遇的描写(情节),刻画了受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形象),控诉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2)分析评价主题。
本文的主题是……,理由是……。
(3)探究主题。
总→分,即总说作品中流露出的主题,再分点证明。
采用小议论文的形式。
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①歌颂、赞扬什么。
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二、概括主题的五种途径学生活动:1、学生自读教材,勾画关键知识;2、教师结合实例解读。
(一)、人物是小说主题的缔造者人物是突出小说思想主题的重要承载者。
因此,要想把握一篇小说的主题,探究人物形象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这里的“社会矛盾”与“现实生活”就是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
因此,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分析时如果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就能够顺利地分析主题。
理解了祥林嫂这个悲剧形象,理解了柳妈、四婶、鲁四老爷和“我”等次要人物,就很容易明白《祝福》揭露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吃人的罪恶的主题。
必修3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专题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第一课时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考点点击】★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和作用★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和作用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与欧盟的合作与交往【考点解读】考点1: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和作用(1)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性、性和性的间国际组织。
(2)主要机构:;;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
(3)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
具体表现在:①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解决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作用。
②联合国制定指导性原则、政策框架以及行动纲领,规范国际社会各成员的行动方向,推动某些发展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③联合国是实践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有效平台。
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通过改革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考点2: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1、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中国是联合国的国,也是安理会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权,是联合国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2、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的作用第一,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第二,中国坚持以实现共同安全。
第三,中国坚持以实现共同繁荣。
第四,中国是的积极倡导者和支持者。
(中国主张改革应有利于坚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应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
)考点3: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和;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3、坚持走道路,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环境;4、积极努力确保国家,尤其是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预期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5、通过等措施,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
《油脂》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油脂的基本观点,掌握油脂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辨识常见的油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油脂知识,让学生了解油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健康饮食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油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并能够应用到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视频、案例等素材。
2. 准备实验器械,进行油脂物理性质的实验。
3. 准备油脂样品,让学生观察并辨识。
4. 准备相关视频或案例,用于讲解油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 安排学生预习相关内容,提前准备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油脂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掌握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风险,以及如何合理摄入和控制油脂摄入量。
(二)新课教学1. 脂肪酸的种类和作用介绍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及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可以通过一些实物和图片来展示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并介绍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2. 油脂的分类和鉴别通过实验和实物展示来介绍不同类型的油脂及其鉴别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油脂的颜色、气味和状态,加深对油脂的认识。
3. 油脂的化学性质介绍油脂在酸碱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以及油脂在氧化过程中的变化。
可以通过实验来演示这些反应,让学生观察到油脂的变化过程。
4. 油脂的用途和风险介绍油脂在食品、化妆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以及过量摄入油脂对健康的风险。
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和数据来帮助学生了解油脂的摄入量和健康之间的干系。
(三)教室互动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例如:*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吃油腻的食物?* 食用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如何合理控制油脂摄入量?* 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什么区别?* 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油脂?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
第一课时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必备知识基础练知识点一同素异形现象1。
下列关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元素形成的各种单质称为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B.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只有金刚石、石墨和C60C.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性质不同,其用途相同D.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结构虽然不同,但性质差别不大2.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纳米泡沫,它外形类似海绵,密度极小,并且有磁性。
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A.同一物质B.同分异构体C.同位素D.同素异形体3.(多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60是一种碳的单质B.由碳元素的单质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D.石墨转变为金刚石属于物理变化4.C60,它是空心的,具有类似足球的结构,被称为“分子足球”;又有日本科学家确认世界上还存在一种“分子足球N60”,它与C60的结构相似,而且在高温或机械撞击后,其中积蓄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
对于N6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N60与14N都是氮的同位素C.N60没有同素异形体D.N60的发现开辟了能源世界的新天地,N60将会成为较好的火箭燃料5.意大利科学家用O2和18O错误!制造出了一种新型氧分子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6O、18O错误!都是氧元素的同位素B.O2、O错误!、O4都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C.O4是新型的氧化物D.制造O4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6.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的说法错误的是()①具有相同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②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一定不是同种物质③同分异构体之间物理性质一定不同,化学性质一定相同④同分异构体一定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7.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结合方式不同8.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9.(多选)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CH3CH2Cl与CH2ClCH3是同分异构体B.CH3COONH4与H2N—CH2—COOH是同分异构体C.H2N—CH2—COOH与CH3—CH2—NO2是同分异构体D.与CH3CHO是同分异构体10.科学家发现铂的两种化合物a和b,二者的结构简式分别为和,a有抗癌作用,而b没有,二者的关系为()A.同分异构体B.同素异形体C.同一种物质D.同位素关键能力综合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第一单元糖类油脂第一课时糖类[课标要求]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了解糖类的分类。
2.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葡萄糖的用途,知道其检验方法。
3.了解淀粉、纤维素的主要用途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来检验醛基的存在。
2.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葡萄糖、果糖是单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麦芽糖是二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纤维素是多糖,淀粉、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
3.蔗糖、淀粉、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单糖——葡萄糖和果糖1.糖类的组成(1)组成: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类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 n(H2O)m来表示(n、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概念:糖类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2.糖类的分类(1)单糖:一般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不能进一步水解。
①按照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多少,单糖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如核糖、脱氧核糖)和己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等。
②按照与羰基连接的原子团情况不同,单糖分为醛糖和酮糖,最简单的醛糖是甘油醛。
(2)低聚糖:由不到20个单糖缩合形成的糖类化合物。
(3)多糖:如淀粉和纤维素。
[特别提醒] 符合C n (H 2O)m 通式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如n =m =1,如n =m =2,则为CH 3COOH 或HCOOCH 3,这些均不是糖类。
3.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组成与结构4.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1)化学性质①燃烧生成CO 2和H 2O 。
②葡萄糖与乙酸完全酯化,1 mol 葡萄糖需5 mol 乙酸。
③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反应。
④与氢气反应生成直链己六醇。
(2)用途:生活上——糖类(营养物质、制酒工业) 工业上——制镜医药上——迅速补充营养(制药工业)[特别提醒]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均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专题五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课时)
主备人:高红
复习目标:
1、理解人体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整合以及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和食物消化及营养物质吸收的过程。
(重点)
3、理解和识别循环、呼吸、气体交换模式图。
(重点) 复习过程:
一、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糖类:主要为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份。
有机物 脂肪:主要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 修复和更新离不开蛋白质,为人体的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
水: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约占体重60%—70%。
无机物 无机盐: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含量不大,作用却很大
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二)消化和吸收
吸收部位米,其内表面的 皱
吸收方式:营养物质 穿过 消化道粘膜 进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输送 身体各个部位 每日均衡地吃“平衡膳食宝塔” 中的五类食物 合理营养 每日三餐,按试进食
每日的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分别占30%、40%和30% 左右
知识点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一)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 呼吸的全过程图解:
↓ ↓ ↓ ↓
呼吸运动 气体的扩散作用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 气体的扩散作用 (二)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血液的组成:
颜色: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血浆 组成:水、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细胞
2、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划分及特点 注:毛细血管与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毛细血管内径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成,血流速度最慢等。
3、心脏:
功能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的肌肉壁比心房壁厚,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左心房(肺循环终点)—— 连通肺静脉 结构 四个腔 左心室(体循环起点)—— 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体循环终点)—— 连通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循环起点)—— 连通肺动脉
瓣膜 房室瓣(只能向心室开) 动脉瓣(只能向动脉开) 心脏
保证了血液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能倒流
4、循环路线:
①体循环和肺循环路线及血液变化
组织细胞
氧、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右心室 氧 二氧化碳 肺 泡
② 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及正常值 二、考点示例
1、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可以表示为( )
①鼻腔 ②咽 ③喉 ④支气管 ⑤气管 ⑥肺泡外毛细血管 ⑦肺泡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⑤→④→⑦→⑥
C .①→②→③→⑤→④→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⑦→⑥
2、(2011十堰)某男同学不喜吃粗粮、口角发炎,另一同学患上脚气病。
他们分别缺乏( ) A 、维生素C 、维生素B2 B 、维生素B 维生素Bl C 、维生素Bi 、维生素B2 D 、维生素Bi 、维生素C
3、(2011十堰)以下对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认识合理的是( )
A 、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
B 、胆汁中不舍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
C 、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 、小肠能吸收氨基酸、麦芽糖等物质,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4、(2011十堰)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欧人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鼻子大一些,这有利于对空气进行怎样的处理?( ) A 、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 、温暖、湿润、清洁空气 C 、利于气体交换 D 、利于气体扩散
5、(2011十堰)我们在呼吸运动中,胸廓的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的关系是( ) A 、胸廓扩大导致呼气 B 、呼气导致胸廓扩大 C 、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D 、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6、(2011十堰)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端。
由指端返回心脏时,将先回到心脏的哪个腔?再经怎样路径才可能到达脚趾?( )
A 、右心房、肺循环与体循环
B 、左心房、体循环与肺循环
C 、右心房、肺循环
D 、右心房、体循环 三、专题综合训练
1、(2011十堰)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下面哪项( )
A 血浆、白细胞
B 红细胞、白细胞 c 红细胞、血小板 D 血小板、白细胞
2、在抢救时,医护人员发现伤员腿部外出血,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他会做出怎样判
断,又会在伤口的什么部位出血?( )
A 、动脉出血、远心端
B 、静脉出血、近心端
C 、静脉出血、远心端
D 、动脉出血、近心端 3、某人在阑尾炎手术后的康复期间,为了促进其伤口愈合,你建议他应该多吃一些( )
A 、蔬菜
B 、水果
C 、粗粮
D 、奶、蛋、鱼、肉
4、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5、当血液流经下列哪种血管的时侯,才能够与其它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 A 、毛细血管 B 、动脉 C 、小动脉 D 、 静脉
6、正常人的心脏的四个腔中,流着动脉血的两个腔是( )
A 、左心房、右心房
B 、左心室、右心室
C 、左心房、左心室
D 、右心房、右心室
7、如下图所示,将新鲜血液分别放入A 、B 、C 、D 四支试管中,其中A 、B 试管中加入抗凝剂,C 、D
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选项是( )。
8、(2008·宜昌)右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 、B 、C 、
D 、
E 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 )
A. X
B. Y
C. W
D. X 、Y 、W 都是
9、通过试验检测,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大增加了,体内二氧化碳扩散的方向是( ) A 、血液→组织细胞→肺泡 B 、肺泡→组织细胞→血液 C 、肺泡→血液→组织细胞 D 、组织细胞→血液→肺泡
10、(2010·枣庄市)(9分)右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肺泡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肺泡中的氧气是通过 作用进入血液的。
(2)图中血管﹝⑥﹞的名称是 ,﹝⑥﹞中流的是 血。
(3)血液由﹝④﹞射出,流经﹝⑦﹞﹝⑧﹞到﹝①﹞的 循环途径叫 ,﹝④﹞和﹝⑦﹞之间的瓣膜是 ,它控制血液只能按﹝④﹞→﹝⑦﹞的方向流动。
(4)实 验人员测定某人的肺泡气、静脉血、动脉血以及组织细胞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据此请你判断出代表静脉血和组织细胞的字母分别是 、 。
(5)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时,药物需 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扁桃体。
11、下图为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______表示吸气状态,图______表示呼气状态。
(2)图B 状态中,膈肌处于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A 和B 过程合起来表示肺与_______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4)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的身材,但是会直接影响_____(填“图A ”或“图B ”)所示生理过程的进行,经常这样会引起体质下降。